導航:首頁 > 房價走勢 > 房價為什麼經久不衰

房價為什麼經久不衰

發布時間:2021-02-11 22:47:08

① 限制房貸和銀行利率變更,未來還能投資房地產行業嗎

有相當一部分人又有了想投資房產的想法。因為房價相對2年前確實下降了不少。當然,有個別大城市比如深圳和小城市比如山東臨沂房價還在小幅上漲。無論是房價下降的城市還是上漲的城市,都有一部分人在蠢蠢欲動,想炒房。因為上一次房價大漲,讓大多數人都後悔沒有早點買上幾套房子,甚至做實體經濟的老闆也後悔還不如把錢投資到房子上。在中國,房子確實已經給一部分人帶來了財富,擁有房子的數量多少,也是財富多少的一種象徵。中國的家庭,有2/3的財富都是房產。如果去掉房子這部分資產,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會從百萬富翁降到萬元戶。

非要投資的,一定要選好城市,不要局限在自己的小眼光里。比如,山東朋友可能認為濟南和青島是投資的首選,但是浙江的朋友壓根不可能考慮這2個城市。廣東的朋友也不會考慮浙江的城市。如果是剛需,那就撿漏入手吧,畢竟房子還是要有一套用來住的,安居樂業。

② 房子風水問題

。前面有好多高手都介紹了經驗,有的非常值得參考,有的就相當可笑無知。
我本人的建房心得就是經以前高手的指點後加以自己個性化而得的方法,
我認為還挺簡單實用,到現在建了約20多間的房子吧,只是有一次出錯建出水沽,其它的都是風水宜家以上的。
其實方法很簡單、易學、實用、好風水出現率相當高,
現在寫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建房要購買的武器、裝備、召喚獸都沒必要一定是極品,像以前有個玩家就寫了篇文章說他用了件帶特技氣療術的衣服去建造,結果還是建出水沽澤困的風水。
所以,我認為:建房選用的武器、裝備、召喚獸注重的是它們之間的五行問題,至於是不是極品對風水的影響不大。
另外建房非常重要的一環是最後一項買
建房吏要求級數的寵後,在交給他時要選對
時辰。
先說說建房選址的五行吧:城鎮----金、
山嶽-----土、
湖泊----水、
森林----木、
效野----火

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時辰與五行的關系:木----寅、卯
火------巳、午
金-------申、酉
水------亥、子
土--------辰、戊、丑

以上是影響房屋風水的關鍵,想做出好風水的房屋,五行、時辰必須要配合好。
我本人一般是按五行相生做房子的,
舉個例子:
選擇在城鎮建,那麼城鎮屬金,選擇第一項要買的武器時就要選與金相生的水,然後選第二項裝備時用與水屬性武器相生的木屬性裝備,接著選寵時要與木屬性裝備相生的火屬性寵,選第二個寵時要與第一個寵五行火相生的土,
此時,選好土屬性的寵後,不要急著立即交給建房吏拿房屋,而是等與這個土屬性寵相生的木屬性時辰-----寅時和卯時交寵。
這樣的話,就可以構成一個五行相互相生的環鏈。
一般出靚風水的
房子機率較大。
按上述五行相生、時辰相生的方法建房,約30%機率風水是紫氣東來、40%機率風水是福祉盈門、25%機率是宜家宜室、5%機率是水沽澤困。
(聽說房屋還有有一個叫宜風宜水的風水,不過我本人沒建過也沒見過)

③ 徹底破局天價學區房 需要10到20年時間

五一小長假之前,北京再出重拳,直擊學區房。

4月26日至27日,24小時之內,北京市的海淀、朝陽、豐台、順義、石景山、東城、西城、密雲八個區密集公布今年的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雖然各區入學政策略有差異,但都將「打擊學區房」當成工作重點。入學方式上,北京市教委強調在促進公平就近入學的「單校劃片+多校劃片」結合方面,切實落實多校劃片政策。同時將加大對入學條件的聯合審查力度,未來還將根據房產、戶籍、居住年限等因素,加大多校劃片的實施力度。

作為全國教育改革的風向標,北京義務教育階段推廣多校劃片,是否意味著學區房變局在即?這一經驗是否會被推廣到全國?目前,答案尚不確定,但無疑,它影響了廣大家長此前為孩子們制訂的升學計劃。

與政策競跑

「2017中國居住小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37.9%的受訪者表示多校劃片政策的實行會改變自己購買學區房的意願,16.7%的受訪者表示會猶豫,另外,45.4%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會因此改變購房學區房的意願。

5月6日,北京入學新政出台後的第一個周末,數百名家長聚集在海淀區一個不到200平米的會場內,他們慕名而來,想要通過北京某「升學專家」尋找進入北京知名中小學的渠道。

據《小康》記者在現場了解,由於報名的火爆,原本兩個小時的講座改為了上下午兩場,並且每場時長也從兩小時延長到接近3個小時。家長們用筆記下了升學專家口中的每一個要點,拍下了每一張幻燈片,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個信息點。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再難我都想換購一套學區房。」雖然隨著多校劃片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優質學校開始「搖號入學」,但家住北京市昌平區的韓萍依然未改購買學區房的決定。不過,既不想給孩子太大壓力,也不想犧牲住房環境,還擔心購房資金壓力過大影響生活品質,買西城,還是買海淀,她還在糾結。

與韓萍一樣,李娟近日也在為學區房頭疼。李娟家住朝陽,與北京成千上萬的家長一樣,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操心孩子的上學問題。今年3月初,她們一家換購了一套呼家樓的學區房,不過卻未能趕在3?17新政前完成網簽。

3月17日,北京「史上最嚴限購令」重磅推出,購買二套房「認房又認貸」,首付比例提高至60%以上。這意味著李娟要比原計劃多掏100多萬的首付款。

「原來的房子已經賣了,違約放棄買房同樣要付高額違約金。」被逼無奈,李娟一家只能四處向親戚朋友借錢。

不過,更讓李娟焦慮的是,近年北京入學政策變動頻繁,其中,朝陽區的表現尤為突出,「4月底,教委一紙政令,朝陽區的學區房基本快要廢了,雖然我們買的學區房不至於因為未能在6月30日前拿到產權而徹底報廢,但3年後我的孩子能不能如願就讀呼家樓中心小學,我的心裡真的沒譜了。」

天價學區房是如何造就的?

說起學區房,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但卻經久不衰的話題。它本質上仍是一種商品,但因同時具備房屋和學位兩種屬性,相較於普通房屋,由於學位屬性的稀缺,學區房的價格高於市場價格並不奇怪。不過,近年來,備受爭議的是「天價」學區房。

究竟是什麼造就了「天價學區房」?「2017中國居住小康指數」調查顯示,62.5%的受訪者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41.5%的受訪者懷疑房地產商和房產中介聯手抬高房價,37.3%的受訪者認為是社會競爭意識過於強烈的結果,25%的受訪者則將之歸因於「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教育問題」。

作為一名在北京打拚了10多年的資深房產中介,張磊對這個問題很有發言權,據他回憶,北京學區房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10年,北京「小升初」政策進行了較大調整,「當年北京所有知名中學、大學附中首次全部參加電腦大派位。」隨著劃片入學的全面推開,學區房的概念逐漸興起。

不過,學區房真正火起來是在2014年,北京市開始全面取消共建小學,所有學生必須就近入學。

「學區房,房子是次要的,關鍵是前面的學區二字。」在張磊看來,為了讓孩子能上一所好學校而不惜一切代價的家長比比皆是;此外,慣於投機的樓市投資客們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學區房的高漲。「如果說房地產投資是一種神話的話,那麼,學區房就是神話中的神話。」據他觀察,近十年,北京房價一直處於上升通道,學區房屬於稀缺資源,漲幅遠高於普通住宅,即便是一些「老破小」的學區房,也備受市場追捧。

「2017中國居住小康指數」調查結果則顯示,天價學區房的根本問題不僅僅在於房價調控,還在於基礎教育本身均衡發展問題。學校質量有差距和沒有其他選擇是出現天價學區房及炒房的重要原因。

多校劃片能治本嗎?

4月底,北京市的入學新政公布後,迅速引起了公眾關注,焦點主要有兩個:一是多校劃片能否真正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破局天價學區房;二是下一個接棒的是誰。

按照現行政策,多校劃片主要是指一個片區對應多所學校,根據入學志願確定學校,如果報名人數少於招生人數,學生可以直接入學,如果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則採取隨機派位形式進入片區內其他學校入學。擴大多校劃片意味著未來入學不確定性加大。

記者梳理發現,其實教育部已經連續三年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均衡、群眾擇校沖動強烈、學區房問題突出的地方穩妥推進多校劃片。並且,除了北京,南京、武漢等地也已開始進行局部探索。

對此,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入學新政對不同片區的影響不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一個片區內不同學校教學質量相差較大的話,多校劃片擴圍意味著即便買到了重點學區房,也不一定能夠進入重點學校上學,不確定性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學區房價格上漲的沖動,但是對於教育資源配置相對均衡的片區而言,則影響不大,「比如北京市西城區的德勝片區,裡面都是好學校,只要買到這個片區的學區房,無論搖號到哪所學校都是好學校」。在他看來,徹底解決學區房問題,還是需要從平衡教育資源入手,不過,這需要時間,「甚至有可能需要10年到20年時間來解決。」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也曾正面回應這一問題,「突破口就是多校劃片,就是說先從現有資源均衡分配著手,解決機會公平的問題。」據他介紹,自2014年多校劃片實施以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截至2016年,經第三方機構調研評估,家長、學生、老師的滿意度都很高,其中,表示比較滿意的學生達到了97%。」

不過,陳寶生也強調,多校劃片僅僅是治標的辦法,治本的辦法仍是推動教育的均衡發展。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6-0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④ 房地產和互聯網的機會越來越少,未來一段時間,還有什麼行業有新的紅利

首先,如題所說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確實已經過去。如今房價已經嚴重虛高,就算是未來還有上漲空間的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也是上漲空間有限,更不用說那些人口不斷流失的三四線城市房價了,不下跌已是萬幸。所以房產已經沒有投資價值。另外互聯網就更難做了,現在互聯網基本被壟斷,互聯網紅利期也已經沒了。那麼,下個這10年,什麼行業掙錢呢?

總結:未來10年可能有其他行業橫空出世,但是咱們也預測不到,但是,關於教育、衣食住行、養老行業這些是可以預見的,未來10年肯定是非常掙錢。如果你有創業的想法,可以往這幾個行業去發展,這幾個行業未來肯定是經久不衰。我個人就非常想做教育類的行業。

⑤ 誰創造了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

在我的印象里,國人做事是缺乏「制度管制」和「職業精神」的。中國沒有百年品牌,只有家族企業,往往折騰個幾年,剛開始風生水起,過幾年就立馬偃旗息鼓,究其原因一是缺少現代企業制度;二是企業只有家長制管教,缺少真正的職業經理人。但國人擅長做大事,且逢大事必出彩世人皆知,無與倫比的奧運會,蛟龍如海、神州上天就有力證明了這一點。那麼究竟是什麼動力讓國人能辦好大事呢?答案最簡單不過,但凡和政治沾邊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好,而且必須做好。 奧運會必須要辦好,因為這是我泱泱大國在世人展示風採的最佳時機,搞不好丟了面子就是最大的政治錯誤,所以必須量中華之物力,結各國之歡心;而每逢周年大慶,更是每個中國人政治生活十年一次的「奧斯卡」,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要絕對保證「零」差錯。每晚7點的新聞聯播說白了只是一檔新聞節目,但和人民日報的政治地位等身,所以播音員就絕對不能出錯,換一個人如香港的吳宗憲來播,恐怕會犯錯誤而被槍斃千百回。 房地產本身只是一個最普通不過的行業,其本質是要解決大眾的居住問題,讓大眾住有所居,幸福安康。但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實施住房商品化、貨幣化以後,房地產徹底脫離其民生屬性,而搖身一變成為地方GDP增長的動力引擎,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搞好房地產,成為官員政治生活的頭等大事了。房價從商品房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呈現「火箭式」速度飆升,創造了中國房地產的神話,且按照現有體制,這種增長奇跡還將繼續延續到下個10年。 但從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來看,只漲不跌的增長模式是不存在的。因為在經濟市場化的體系中,任何商品的價格都會因需求而產生波動,絕對不會永遠只漲不跌,但中國樓市卻出乎常規做到了。購房者因為高房價而數次發生過觀望的現象,需求減少房價應該應聲下降。地方政府也假惺惺數度出台調控政策試圖抑制高房價,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房價繼續上漲。究其原因,就不能單純從行業本身來分析。從經濟理論角度來看,這個奇跡的神秘之處在於其「非常規」的性質。 經濟學家諾斯因提出「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對經濟增長的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其理論核心要點為:物質和人力資本的增長以及技術進步被認為只是某一行業增長的結果,而不是增長的源泉,更深層次的決定因素是一國的制度安排。這一理論給中國房地產超速發展找到了理論淵源,這就是房地產高速發展既非高速城市化帶來的購買需求激增、也非金融對於行業的過度支持,以上兩個方面都是表象原因,其根本原因在於有一種特殊的制度在促使並保護房價只漲不跌。 在房地產市場體系中,其主體由開發商、購房者、銀行及地方政府構成。其中開發商是產品生產者,購房者是需求者,而銀行為買賣雙方提供金融支持,而地方政府肩負兩種角色,一是房地產開發最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商(壟斷土地供應和房地產開發項目行政審批);二是擔負維持房地產業公平、公正的管制者。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地方政府既參與房地產經營並實施盈利,同時又是行業的管制者,實際上承擔著運動員和裁判的雙重角色,且身兼兩職都處於絕對統治地位,這也就為地方政府操控房地產,並在其中牟取最大暴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們知道,在房地產發展的短短10多年時間里,中國的各級地方政府在地區經濟增長中扮演了操控者的角色,他們尋求一切可能的來源進行投資,利用房地產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熱情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罕見的。在一些三四線的地方城市,一些市長親自掛帥,到處宣揚本地投資的優惠政策,企圖吸引大開發商來本地投資開發。比如在08年的人大會上,河北廊坊市市長王愛民就高調宣稱:「開發商到廊坊來投資,賺了是自己的,虧了是我政府的,我保證你們包賺不賠。」那為什麼地方政府的市長們能有如此高的熱情去推動房地產單一行業的發展? 從經濟層面來看,地方政府獲得強效激勵有兩個基本原因:第一個是行政分權,中央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把很多經濟管理權利下放到地方,使得地方政府擁有相對自主的經濟決策權;第二是以財政包干為內容的財政分權改革,中央將財權下放到地方,並且實施財政包干收入,使得地方可以與中央分享財政收入。財政收入越高,地方的留存越多,其中最重要一點就是地方預算外收入100%留存(這里要提醒讀者的是,土地財政收入就屬於預算外收入)。正是這兩方面的經濟刺激,才使得地方政府官員有那麼高的熱情去維護市場,推動地方經濟增長。 如果說行政分權和財政分權改革賦予了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動力,但處於行政金字塔之中的政府官員,除了關心地方財政收入之外,自然也關心其在「官場」升遷的機遇,畢竟「人人為我」的自私是正常人的天性,因此考慮個人的官位升遷,就是最大的政治。在中國,政治問題是最嚴肅的,而且同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就更加只能贏不能輸了。在以GDP為絕對考核指標的升遷制度下,官員最大的任務就是在自己的任屆期間,想盡一切辦法提高GDP增長速度。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當時房地產還處於襁褓之中,中國各級地方官員之間就圍繞GDP增長而進行了「晉升拉力賽」。這種比賽由上級政府直至中央政府推行和實施,由於缺乏民主選擇,因此我們的行政和人事方面的權利是高度集中的,上級有絕對的權利任命下級。因此這種依靠GDP增長決定官員升遷的晉升比賽,可以將關心仕途的地方政府官員置於強力的激勵之下,這是一種將行政權力集中與強激勵兼容在一起的一種治理政府官員的模式。因此在中國中西部的縣市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每到年底,縣長或市長要對各區及鄉鎮進行GDP排名,後幾名要在全市或全縣代表大會上做深刻檢討,其中最後一名必須引咎辭職。 做得好獲得升遷機會,做不好就下台。重壓之下,地方政府官員非常熱衷於GDP和相關經濟指標的排名。與此相聯系的,當上級政府提出某個經濟指標比如GDP增長率,下級政府就會競相提出更高的發展指標,出現層層分解、層層加碼的現象。這方面的例子舉不勝舉,比如08年國務院提出4萬億投資振興經濟計劃,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內,全國各省份紛紛提出各自的投資計劃,據說最終上報到國務院的總投資超過8萬億。此種場景,不僅讓人想起大躍進時代的糧食產量的「大放衛星」。 從官員們的晉升途徑來看,地方官員從最低的行政職位一步步提拔,進入的是一個典型的逐級淘汰賽結構。它的最大特徵就是進入下一輪的選手必須是上一輪的獲勝者,這就和網球大滿貫比賽一樣,即使你是一號種子選手,但是在任何一輪比賽中都不能失誤,輸球即淘汰,這種賽制是非常殘酷的。同樣對於官員比如一個縣長在任期間,因為GDP增長不力而沒有得到提升,失去了獲得市長的晉升資格,即使你保住了縣長這個位子在干一屆,但因為年齡原因,將永久失去下一輪晉升資格,這就是典型的「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掌拍死沙灘上。」 GDP決定官運,因此中國的官員要想得到上級的重用而實現升遷,,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提高GDP。官員每屆的任期是5年,那麼在如此短的時間依靠什麼能快速提高GDP增長的政績呢?答案很非常明確,那就是依靠房地產發展。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房地產正是GDP這頭狼的最佳搭檔狽。我們知道,房地產是由建築物和土地構成的,建築物是必須建立在土地之上的,而土地完全由地方政府絕對控制,目前的二元土地制度讓地方政府獲得了對土地的絕對支配權。同樣房地產開發的項目行政審批權也完全由地方政府壟斷。 擁有上述兩大特權,因此地方政府在房地產開發環節中獲取了兩大巨額收益。一是土地收益;二是開發環節中的各項稅費收益。土地收益又叫土地財政,又名為第二財政,純屬於地方政府的第二財政。在整個房地產產業鏈條中,地方政府賣地,開發商買地生產房屋,而購房者買房,住宅房屋使用權是70年(寫字樓50年,商業為更少的40年)。消費者購房房子是一年一住的,按照道理土地費用應該是一年一交,但地方政府一把手從購房人身上收走了70年的錢。 地方政府獲取土地收入有三大特點:一是土地收入屬於地方政府預算外收入,這就意味著這種收入完全由地方政府支配,世人俗稱「市長小金庫」;二是土地收入可以寅吃卯糧,今天可以賣明天的地。本屆市長賣地,花了後邊十幾任市長的錢,這樣的美事何樂而不為?三是土地收益豐厚,在房價不斷上漲的今天,地價也水漲船高。在收益的巨大誘惑下,因此每屆地方政府都有強烈的賣地沖動。中國官員成為純粹土地販子,他們從農民手裡通過低價、強拆征地,然後高價賣給開發商,在極權背景下獲取暴利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擁有土地則意味著擁有財富,擁有快速的GDP增長,「父母官」們則擁有了獲得升遷的豐厚政治資本。因此在全國各地涌現了數千個不同級別的開發區,沒有開發區的就搞城市運營、新城建設,上述做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政府囤積土地,然後大發土地財。近年來中國各級城市的規模都不同程度的擴大,大部分城市呈現餅狀的擴張模式。第一任市長賣二環的地、第二任則賣三環的、後者接著擴張賣四環、五環的地。 當然土地暴利並非地方政府瓜分房地產利潤的全部。在房地產開發環節中,據不完全統計,開發商應繳納的稅費達到30多種。近年來由於房價的快速上漲,民眾對此予以痛斥,質疑房地產的開發成本究竟有多少,但是地方政府和開發商開始互相指責對方,開發商聲稱自己是給地方政府打工的,利潤拿走最多的還是地方政府,房地產有將近50%的利潤被土地方拿走了。出人意料的是,面對開發商的指責,除了國土資源部公示的一份研究材料,辯白地價佔全部開發成本並不高之外,地方政府卻對此表示了沉默,沉默是否意味著變相的承認。 看清楚了GDP政績觀的本質,以及GDP發展和房地產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中國的房地產能夠長盛不衰,房價為何只漲不跌。當房價畸高已經嚴重脫離大眾的民生時,為何我們的父母官們還為房地產搖旗吶喊的真正原因了,至於高房價引發的貧富差距過大,剝奪農民土地實施暴利拆遷等由房地產引起的負外部效應,我們某些執政者更是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創富是人的本能,而作為執政參與人,關心行政晉升和仕途也是本能。 中國房地產不是市場經濟,而是徹頭徹尾的政治經濟。政治屬性決定了房地產是中國的重要支柱產業,房地產必須保證繁榮昌盛,官員升遷的政治制度是中國房地產長盛不衰的最大動力,而房地產透支子孫後代的聚集起來的財富和GDP增長,是中國官員們最重要的升遷基礎。要解決房地產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改變土壤,但這何嘗又不是一種痴人說夢?面對新的10年,要想改變房地產現有格局,必須改變現有體制,這是常識,也是必須遵守的常識。

⑥ 有哪些裝修房子的風格,值得推薦給年輕人

有哪些裝修房子的風格,值得推薦給年輕人?

//1、年輕人熱衷的幾種風格//


年輕人追求的東西,時時刻刻都在變換,然後以下幾種裝修風格,已經流行多年、經久不衰。


①簡約風格

簡約風格以簡單舒適的設計為主,和諧搭配好空間的各個細節要素,做到簡單而不失品位的感覺。

⑦ 不存錢的美國人是如何買房的

在我們的印象中,美國人的生活過得特別輕松。不管是在影視劇作品中,還是我們通過社交網路所了解到的,美國人愛旅遊愛玩,常常游遍全球。為什麼他們能夠沒有生活壓力?

通常美國人在25-34之間會為自己和家庭添置人生的第一套房產,這項人口學的需求也是房產行業一直能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在全美35歲以下的工作人群中,有房的比例僅為34.1%。年輕一代對房產的熱情不似老一代美國人那麼強烈這也產生了媒體及外界對美國人為何越來越不願買房產生的疑問。查詢資料,總結以下幾點原因:

購房負擔難度加大

上圖表達意思為:「各個年齡層是具有買房能力的,」(圖中數值越高越難)。

美國人不炒房?

美國老百姓擁有獨棟別墅,就像中國農民擁有前院後院的農家庭院一樣,不值得炫耀,也不需要一家購買兩套。美國人認為房子就是用來自己住的,一套就好。他們認為,將家庭財富全部「凍結」在不動產上,是傻子行為,是財富的浪費,他們認為創業、投資、消費都是更好的選項。

然而,中國人對買房的熱情絕對不僅僅來自丈母娘。有一套的盼著二套,有二套的想著三套四套。今天中國城裡人最大的負債就是房貸按揭。

美國人不存錢?

美國人熱衷於信用卡消費,通常一人多張信用卡,這些信用卡額度可以抵消存款的應急功能。在美國家庭總資產107.9萬億美元中,家庭存款及現金(含貨幣基金)僅為11.39萬億美元,佔比僅為10.56%。

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底,中國家庭存款余額為60.65萬億元,而這一數字還是在全民炒房、囤房的前提下,銀行存款減少後的結果。否則中國家庭存款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從這些數據顯示來看,美國人的錢很少用在不動產和儲蓄上面,那麼他們的錢花在哪裡了呢?

其實,美國人最捨得花錢的地方就是養老投資。

在中國的理財觀念里,對養老金儲備十分淡漠,養老主要是依靠子女或者政府補貼,「養兒防老」的觀念仍根深蒂固。

但是美國不一樣,他們不存錢不炒房,是因為將資金都用作養老投資,有更長遠的打算。據相關數據顯示,3億人口的美國家庭卻擁有25萬億美元的私人養老金總儲備,遠超GDP,這就是美國家庭理財的最高目標和最重要組成部分,為養老而投資,為養老而理財。

美國的房價與收入

在美國買房的話,俄亥俄州的揚斯敦1.92年;密歇根州的弗林特2.25年;印第安納州的波利斯2.39年;紐約州的羅切斯特2.39年;堪薩斯州的威奇托2.39年;紐約的水牛城2.4年,主要集中在發達的東中部地區。西海岸幾個華人多的城市要高一些,據說是早先的台灣人和近幾年的大陸人將房價抬高的。

保守一點的說,美國一家人,三四年的收入就足以買一座以中國的標准屬於豪宅的房產,這個比率在全世界都屬於比較低的水平。

喜歡就點擊關注【輕松租房】哦,更多房產干貨,和你一起認知升。

⑧ 什麼樣的房屋類型將在明年失去流動性變得「一文不值」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世界全球風暴等種種打擊下,所有人都會覺得只有實體經濟才不會遭受過大的泡沫時代,這些表示只有房地產這個行業能夠在中國屹立不倒,無論什麼時間,什麼條件下始終都能排在前三。

其實想一想這樣的話其實有道理的,無論一個人,他們是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首先他們必須要有一個家。這個地方可以是他們買來的,也可以是他們租來的,但是每個人至少要一個容留之所。所以房價每年都會以上升的趨勢進行增長。前幾年曾經有的炒房熱,那些人已經賺的富得流油了。

尤其是直播帶貨,視頻購物這樣的方式,直接將實體經濟的營業額大幅度的拉低。所以有很多人可能面臨著賠錢的生活狀態。自己的收入可能還沒有商鋪的租金多。所以大家在逛街的時候,可能會看見很多的商鋪寫著出租的字眼。

閱讀全文

與房價為什麼經久不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