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房價走勢 > 人口老齡化如何對房價影響

人口老齡化如何對房價影響

發布時間:2021-02-11 18:27:29

⑴ 人口老齡化和房價的關系是怎麼樣的呢

老齡化沒有幾十年對房價的影響不大,怎麼也得是文化大革命那個時代的人老死了,剩餘房子就多了才有效果。

⑵ 人口老齡化會使中國房價持續下跌嗎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兩個含義:

  1. 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

  2. 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

人口老齡化對於中國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對目前的中國來說,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人口老齡化將帶來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問題。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勞動力稀缺性將上升,企業會傾向於向技術、資本密集型方向發展,這將對勞動力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從供給方面來看,人口老齡化將改變導致勞動力供給格局發生變化,由此可能帶來勞動力資源短缺、勞動力老化等問題,進而阻礙經濟增長;同時,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隊伍的大齡化,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技術的更新與進步。從需求方面來看,人口老齡化可能導致未來需求乏力,從而影響經濟增長活力。

  3. 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障的影響。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將對我國未來養老保障提出更加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的擴大、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養老金支出壓力不斷增加。此外,人口的快速老齡化和隨之而來的疾病譜的轉變,將導致我國的疾病經濟負擔和醫療服務需求急劇增加,帶來巨大的醫療費用壓力,這將給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沖擊。

  4. 人口老齡化對家庭結構的影響。人口老齡化改變了我國傳統的家庭結構,由此帶來了諸多社會性問題。雖然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已經提出了全面放開二胎的政策,然而,究竟有多少適齡人口選擇生二胎依然存疑。

⑶ 隨著老齡化加劇,未來,房價會跌嗎

首先,怎麼定義老齡化社會,一般認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時,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者地區進入了老齡化,比例超過14%,即進入深度老齡化,20%則進入超老齡化。
近些年我國普遍出現了人口自然出生率持續走低的現象。截至去年末,全國老年人口2.4億人,占總人口的17.3%,中國也已經全面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其次,房價不是一個維度決定的,如房屋會隨著物價的上漲會持續上漲,不會僅因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而下跌的。今天的M2值如此之高,意味著貨幣全世界市場的貶值,不僅僅是一個國家;其次是入口流入流動因素,資源發達或潛力大因素,都會吸取大量入口,帶動家庭遷入。
第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能一概而論,個人看法就是 現有的經濟局面和城鎮化會導致三四線城市附近小城鎮或者不發達地區的重要城市逐漸空心化 這個趨勢應該是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化著 這樣看來主要中心型城市房價繼續堅挺 以後會出現滯漲現象 總之 人口減少後 邊遠地區和小城鎮受到的殺傷最大還有以後消費人口主力是年輕人 他們個性化需求來看 單獨居住房產需求會增加 婚姻狀態也趨向自我感受為主 所以剛需不會減少。
第四,房子如手機,也在不斷更新,宜居城市、醫療設施發達城市,資源畢竟有限,都會帶動房價波動。

⑷ 中國房價將因人口老齡化而長跌嗎

其中一條原因是:中國沒有那麼多人,人口下降,那麼房地產一去不復返,房價永遠是下降的,2020年已經不遠了,2015年中國社會將進入老齡化階段,到2020年人口將會下降,現在沒有必要去買房子冒險。就長期而論,決定房地產市場走勢的因素包括經濟增長水平、城鎮化進程、人口紅利、人均收入水平等。因此,人口可以說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規律是,人口總量增長、勞動人口增長、戶均人口減少、購房適齡人口的增加,都會導致購房需求增加,反之,則會導致購房需求減少。發達國家已有經驗可鑒。1950年代以來,在近年來經歷過房價暴漲的一些國家中,人口規模總體上漲,這些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愛爾蘭、英國和美國。相反,過去十年德國、日本、韓國的房價一直走低,正好與人口增長速度的顯著放緩同時發生,德國和日本在 2005年前後達到頂峰,韓國預計到2020年前後達到頂峰。就適齡購房人口數量來看,德國1995年、日本1980年、韓國2000年達到頂峰,適齡購房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的高值皆在34%左右。1995年前後的德國,房價處於溫和上漲階段,而1980年之後的日本房價呈上漲態勢。關於我國的情況,不妨關注三個指標。第一,人口總量。我國人口峰值出現在什麼時間,預測版本較多。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認為,將在2032年前後達到人口零增長,其後持續小幅減少。謝國忠「2020說」過於悲觀了。第二,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也即所謂的人口紅利,2010 年該比重達到最大值:74.5%,2011年比上年微降0.10個百分點,是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准。2000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總人口的10%,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3.26%。第三,購房適齡人口(25-49歲)。從全國來看,2008 年,我國購房適齡人口就已經達到4.7億人口左右的高峰,之後持續下滑。從上述三個指標來看,我國人口情況對住宅市場最有利的時點,已經過去。僅從人口情況分析,住宅需求最旺盛、最急迫的時點,正是過去的六七年。然而,我國的情況與發達國家又有不同,快速的城鎮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人口規模增長趨緩、甚至下降的影響。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城鎮化顯著滯後於經濟發展。比如,日本購房適齡人口數量最多的1980年,城鎮化率已接近80%,而我國購房適齡人口最多的2008年,官方統計的城鎮化率只有46%。這也就意味著,隨著未來10-20年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由農民轉至城鎮的人口,依然會創造很大的購房需求。據筆者測算,2005年我國新增城鎮勞動人口數量達到高點,略超2000萬人,其後一直持續回落,但直到2030年,還能達到300萬左右的新增量。而新增購房適齡人口,直到2027年前後才會變成負增長。如果按每年城鎮化率提高0.8%,則2015 年到2027 年,每年的城鎮購房適齡人口都在2.45 億左右的水平。這就意味著,未來15年住宅需求仍將保持總體旺盛的狀態。並非謝國忠所謂的「人口總量一下降,房價只跌不會漲」。作者繫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 副院長

⑸ 人口結構怎樣影響房價

前言——關鍵詞——人口年齡結構的分析——中國房價的分析——人口年齡結構和中國房價的影響——對人口年齡結構與中國房價的建議

⑹ 人口老齡化對中國房價有何影響

即使人復口老齡化帶來青制年人口數量下降,但人口增加必然使得房地產市場需求的持續上漲。老人出於養老的需求,與子女一起居住會存在著諸多的不便,如兩代人生活習慣、思想觀念、消費習慣的差異,作息時間的差異,處理問題意見不一,再加上日常起居不便,住在一起時間短尚能忍受,時間一長難免出現矛盾。所以,未來住宅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

⑺ 人口老齡化會使中國房價持續下跌嗎

近日,著名的樓市「空軍司令」謝國忠在某論壇上提出:千萬別買房子,有空房子趕快賣掉。其中一條原因是:中國沒有那麼多人,人口下降,那麼房地產一去不復返,房價永遠是下降的,2020年已經不遠了,2015年中國社會將進入老齡化階段,到2020年人口將會下降,現在沒有必要去買房子冒險。 就長期而論,決定房地產市場走勢的因素包括經濟增長水平、城鎮化進程、人口紅利、人均收入水平等。因此,人口可以說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規律是,人口總量增長、勞動人口增長、戶均人口減少、購房適齡人口的增加,都會導致購房需求增加,反之,則會導致購房需求減少。 發達國家已有經驗可鑒。1950年代以來,在近年來經歷過房價暴漲的一些國家中,人口規模總體上漲,這些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愛爾蘭、英國和美國。相反,過去十年德國、日本、韓國的房價一直走低,正好與人口增長速度的顯著放緩同時發生,德國和日本在 2005年前後達到頂峰,韓國預計到2020年前後達到頂峰。就適齡購房人口數量來看,德國1995年、日本1980年、韓國2000年達到頂峰,適齡購房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的高值皆在34%左右。1995年前後的德國,房價處於溫和上漲階段,而1980年之後的日本房價呈上漲態勢。 關於我國的情況,不妨關注三個指標。第一,人口總量。我國人口峰值出現在什麼時間,預測版本較多。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認為,將在2032年前後達到人口零增長,其後持續小幅減少。謝國忠「2020說」過於悲觀了。 第二,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也即所謂的人口紅利,2010 年該比重達到最大值:74.5%,2011年比上年微降0.10個百分點,是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准。2000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總人口的10%,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3.26%。 第三,購房適齡人口(25-49歲)。從全國來看,2008 年,我國購房適齡人口就已經達到4.7億人口左右的高峰,之後持續下滑。從上述三個指標來看,我國人口情況對住宅市場最有利的時點,已經過去。僅從人口情況分析,住宅需求最旺盛、最急迫的時點,正是過去的六七年。 然而,我國的情況與發達國家又有不同,快速的城鎮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人口規模增長趨緩、甚至下降的影響。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城鎮化顯著滯後於經濟發展。比如,日本購房適齡人口數量最多的1980年,城鎮化率已接近80%,而我國購房適齡人口最多的2008年,官方統計的城鎮化率只有46%。這也就意味著,隨著未來10-20年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由農民轉至城鎮的人口,依然會創造很大的購房需求。 據筆者測算,2005年我國新增城鎮勞動人口數量達到高點,略超2000萬人,其後一直持續回落,但直到2030年,還能達到300萬左右的新增量。而新增購房適齡人口,直到2027年前後才會變成負增長。如果按每年城鎮化率提高0.8%,則2015 年到2027 年,每年的城鎮購房適齡人口都在2.45 億左右的水平。這就意味著,未來15年住宅需求仍將保持總體旺盛的狀態。並非謝國忠所謂的「人口總量一下降,房價只跌不會漲」。

⑻ 人口老齡化會影響房價下跌嗎


十年後滿大街都是空房子

⑼ 人口老齡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是什麼

人口老齡化,少子化,這些都是對房地產市場不利的因素,不少人看跌房地產市場也是由於這個原因,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是個大趨勢,如果政策沒有180度的大轉彎或者是女性生育意願突然大幅提升的情況下,這個趨勢是很難改變的。80後是繼60後的又一個生育高峰,80後的人口有2.2億,90後是2.08億,10後是1.63億,00後是1.62億,也就是說「00後+10後」比「80後+90後」少生了1億左右的人口。關鍵是現在每年的生育人口數量還在呈現遞減之勢。

過去20年中,城鎮人口多了4.7億,全國上百萬個村莊消失了,筆者生長於農村,親身經歷類似的事情就不少,這個趨勢未來還會持續,而且還會加上一個趨勢,那就是未來還會有不少鄉鎮甚至是縣城都會逐漸蕭條。水往低處走,人往高處走,這是經濟規律,也是人性,所以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對房地產的長遠影響是巨大的,未來全國的房價很難出現普漲的局面,越是核心的城市,房價越有支撐,而人口持續流出的城市,房價會逐漸「鶴崗化」。

閱讀全文

與人口老齡化如何對房價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