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房價怎麼算
房子雖然具備投資屬性,但是歸根到底它就是用來住的,你說它多貴沒人賣沒人租都是瞎扯,一方面租金背後有市場需求支撐,更側重於房子的真實價值。
所以,另外一個能推導房產估值的指標:租金回報率,我認為更為客觀。
它的計算方式同樣很簡單,就是房屋年租金/房屋總價;目前比較合理的一個回報率水平是4%。
另外有幾組數據也是可以重點關注的:
1、北京的房價其實和倫敦的差不多,但是租金卻只有倫敦的1/4,與東京、紐約等也存在較大差距;
2、中國租房人口比例僅為25.8%,其中北京為32.2%,廣州為46.9%,而紐約為56.9%,東京傳聞是90%。
--
今天讀到一個觀點,分享一下:
眾所周知,房地產屬於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對資金的渴求可謂是到了極致,恰好國內融資渠道全面收緊,借錢成本極高。(中小放貸利率在8-9%之間,信託更高)
所以房企們紛紛轉向海外市場融資,大部分以發美元債為主(2年期的美債利率在3-5%間),那個時候房企的利潤還能保持在15%,所以這一倒騰,拿地的錢便宜啊。
有個數據能看出,2017-2018年中資房企的美債發行量是2015-2016年的3.5倍。但好景不長,今年以來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越來越強,而更糟糕的是那些2年期的美債今年該還錢了。
再加上離岸人民幣的匯率破7,無疑徒增了房企還錢的成本。你說這會怎麼著?唯有降價促銷迅速回籠資金。
--
1、鋼鐵、化工、建築裝飾等傳統製造業的行業利潤在3%左右;
2、家電、紡織、服裝、輕工製造行業的行業利潤在8%左右;
3、房地產行業因為還外債的壓力,加上政策打壓,由以往的15%降到了9%左右;
4、傳媒、互聯網、醫葯生物等少數幾個行業,凈利潤還能勉強維持在10%以上;
--
請教了一下一個相熟的房企前輩
房價主要由下面這條公式構成:
房價=土地價格+(建造成本+土地增值稅+財務成本)+開發商利潤
按目前來說,括弧裡面的三個東西加起來,每平米價格大概在4K-10K之間,如果是地王則更高,這還是不算開發商利潤的情況下。
而開發商去拿地的錢主要有四種來源:自有資金、銀行貸款、信託、企業債
後三種方式從成本角度來說,已經比以前高不少了,現在房企要拿地或者說額外拿更多的地,估計就只能用自己手裡的錢了。
或許這個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房企往後的節奏
『貳』 酒店平均房價如何計算
總的房費收入,除以當晚出租的房間總數,例:房費收入30000元,當夜出租100間,平均房價就是300元/間,含不含早餐價格根據酒店不同,要求不一樣
『叄』 房價計算
1.客房價格全年收入為:1億+2千萬+500萬=1.25億元
房間出租為:450間×365天=164250 間/年
單間價格為:1.25億÷164250=761元內+變動容成本100元=861元
答案:客房價格每間不低於861元 就能回收成本並完成20%的利潤指標。
『肆』 經濟學中房價的標准房價的計算公式
我看到過這個公式
理想房價=(樓面價格+建築安裝價格+稅費)*(1+盈利率)
其中,樓面價格=地價/容積率
『伍』 請問賓館房價的計算方法
半天是指中午12點到下午18點之間退房
過了18點就是全天價了
上午入住,只有次日中午12點前退房就是一天
『陸』 平均房價怎麼求
目前市場上確實存在用「均價」來吸引購房人的廣告。一些開發商在樓盤推廣時,打出的均價,可能並不是這個項目現在推出的幾棟樓的整體均價,而是其中「均價」最低的那棟樓的價格。這樣價格的樓,社區中至少有一棟,而且這些樓中的戶型與社區中其他樓中的戶型沒有什麼兩樣,無論是樓層位置還是朝向、通風、採光都不是最差的,只是可能沒有景觀,或者由於樓體的朝向而影響到戶型朝向而已。
「均價」,顧名思義當然是這個樓盤的平均價格,它代表一個項目的整體價位水平。但「均價」不是簡單的最高價與最低價的算術平均值,而是發展商根據當前的市場情況制定的,以收回成本並獲得利潤的價格。
一個樓盤在推向市場時,先有「均價」,通過它來計算出每棟樓中的每個單元戶型的價位,它是整個樓盤銷售價格控制的一個重要標准:是這個樓盤售價的平均值。根據這個平均值,在給每一戶定價前,先要定出要銷售的小區中每一棟樓的均價,在這里就要應用到價差系數,它是根據每棟樓在總平面中的位置不同、朝向不同、景觀不同等定出來的。用擬定的均價乘以每棟樓的系數,得出這棟樓的銷售平均價。
而每一個單元戶型的價格,則是根據各個戶型的垂直位置(樓層)和水平位置(在一層樓中的位置)差以及每個戶型的朝向、採光、通風等的不同定出系數(好朝向、好位置的戶型當然系數就高),再用這棟樓擬定的均價與系數相乘,得出每戶每平方米的價格,再與每戶的面積相乘,便得出一戶的總價。因此,你在挑房時就會產生用「均價」的價格,買不到自己合適的房子。
『柒』 住房均價是怎麼計算的
「均價」,顧名思義當然是這個樓盤的平均價格,它代表一個項目的整體價位水平。但「均價」不是簡單的最高價與最低價的算術平均值,而是發展商根據當前的市場情況制定的,以收回成本並獲得利潤的價格。
一個樓盤在推向市場時,先有「均價」,通過它來計算出每棟樓中的每個單元戶型的價位,它是整個樓盤銷售價格控制的一個重要標准:是這個樓盤售價的平均值。根據這個平均值,在給每一戶定價前,先要定出要銷售的小區中每一棟樓的均價,在這里就要應用到價差系數,它是根據每棟樓在總平面中的位置不同、朝向不同、景觀不同等定出來的。用擬定的均價乘以每棟樓的系數,得出這棟樓的銷售平均價。
而每一個單元戶型的價格,則是根據各個戶型的垂直位置(樓層)和水平位置(在一層樓中的位置)差以及每個戶型的朝向、採光、通風等的不同定出系數(好朝向、好位置的戶型當然系數就高),再用這棟樓擬定的均價與系數相乘,得出每戶每平方米的價格,再與每戶的面積相乘,便得出一戶的總價。因此,你在挑房時就會產生用「均價」的價格,買不到自己合適的房子。
一般來說,多層的樓盤接近均價的戶型位於4層或5層;高層在6-8層,戶型位置多為東、西向;一梯二戶的多層樓盤單位面積最高價與均價相差5%-
『捌』 酒店的平均房價如何計算的
你說酒店的平均房價是如何計算的?酒店裡把最高的房價加上最低的房價,然後,然後除以二就是平均的房價了。
『玖』 酒店出租率、REVPER、平均房價是怎麼算出來的
酒店出租率,指的往往是客房的出租率。
客房的綜合出租率=當日出售專的屬客房數÷酒店可供出售的房間總數X100%
REVPER是指每間可供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
REVPER計算公式為:客房總收入÷客房總數量
通常用revper來衡量酒店經營業績和分析酒店經營狀況
平均房價=(客房總收入÷出租的客房數)X100%
它在酒店經營分析中的地位和衡量標準的重要性僅次於客房出租率
RevPAR是衡量飯店客房經營水平和投資回報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國際通用的飯店教科書中,在國際飯店管理集團採用的統計體系中,以及飯店投資業主、飯店經營者、與旅遊和飯店相關的咨詢公司都將RevPAR作為非常重要的指標來使用。
客房出租率和實際平均房價是飯店經營活動分析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但是,如果單從客房出租率或是單從實際平均房價分析或考核客房的經營業績,是片面的,甚至會得出相反的結論。而RevPAR將這兩項重要分析指標結合起來,能夠合理地反映客房的經營質量。
網路-平均客房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