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房價走勢 > 日本房價泡沫崩盤為什麼

日本房價泡沫崩盤為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07 22:19:31

㈠ 為什麼日本房子會崩盤

1、和日本對比,當時日本遭到美國狙擊,包括國際金融炒家狙擊,導致日元升值幅度不斷加大,日本出口業遭到毀滅性打擊,而這些出口業的企業家將大筆的資金投入房地產
而中國則是遭到美國的匯率戰、貿易戰、成本戰(這三次金融戰,甚至超過了對日本的金融戰),這一系列戰爭由美國發起的輪胎特保案開始,包括印度、巴西等過都對中國發起貿易保護戰,中國出口業亦是遭到毀滅性打擊,大量資金流入股市、樓市,特別是深圳、廣州、溫州等製造業密集城市遭到打擊最為嚴重,所以這些城市的房價飆升也是最快。
2、很多人都希望房地產崩盤。。但是真的崩盤,打擊是毀滅性的,伴隨而來的就是超高的通貨膨脹,而那些地產商真正受到打擊的會很少,為啥?因為高端樓盤的價值擺在那裡,目前中國最大的泡沫就是中小樓盤,所以打擊的是民眾,別盲目樂觀。
3、中國目前是二元經濟,出口製造業已經遭到毀滅性打擊了,房地產要是崩盤,中國經濟就是徹底崩盤,引發第三波金融海嘯
解決辦法,包括本質問題,其實郎教授都說了很多,可以去看財經郎眼和郎咸平說具體可以去優酷財經頻道找
我立字為據3年。要跌5成。一定在一個相對成本只有千元的房產後面。幾萬塊的價格的壓縮空間可想而知。 很多人都錯了 大家都在說房價是多麼的高 其實在目前的情況下。就是房價救了窮人。現在在上海 北京這些一線城市。非常動輒幾萬塊,一套房子幾百萬。可是在裡面住的人往往一個月只有幾千塊的 收入。這是一個非常不正常的情況,。 一個普通的工人一輩子也未必能掙到一百萬。一個畢業 大學生能有多大的能力呢 。,有人說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其實說白了吧不是你沒有房子。,是你沒有經濟地位。其實中國的目前的房子是非常的多的。和別的國家的情況不同。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很多在城市裡沒有房子的年輕人在他們的家鄉有幾百個平方的房子
不要相信房子。它也只是一個傳說。
如果崩盤的話!
那就會導致通貨膨脹!而且黃金市場泡沫就會更加嚴重。
所以我們中國政府是不希望看到房地產崩盤的。
我想中國政府不可能去直接的打壓房地產的價格進行硬著陸,那樣會導致實體經濟蕭條.
政府可能會實行一種軟著陸的方法,讓流入房地產的虛擬資金再回到實體經濟當中去!
從而讓實體經濟拉動內需,達到目前符合國情的經濟增長方式!
當然了,至於今後幾年房地產市場是否崩盤,我想是不會的。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未來了幾年裡房地產市場房價會有一定的下跌,然而實體經濟在未來的幾年裡可能是投資的熱點!

㈡ 當年日本樓市崩盤是怎麼回事什麼原因導致的日

8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20世紀70年代,日本從「投資主導型」轉向了「出口主導型」,具體表現在:
出口快速增長。石油危機後的1974~1980年期間GDP年平均增長速度均超過了10%。隨著出口的快速增長,出口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明顯提高。1974~1985年,出口對整個GNP增長的拉動上升至34.5%。出口占總需求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1985年上升至14.6%,貿易盈餘不斷擴大。同時,日元對美元的匯率比價也逐漸低估,日元匯率處於「抵抗升值階段」。
在這種背景下,1985年9月,美國、日本、英國等5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在美國紐約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決定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地下調,以解決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問題。這便是著名的「廣場協議」。「廣場協議」簽署以後,各國開始拋售美元,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美元對日元貶值達50%,也就是說,日元對美元升值了1倍。
在「放任升值」階段,為了應對日元大幅升值局面,1985年10月,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詢機構提出了擴大內需的政策建議。1986年9月,將經濟結構調整政策具體化。為應對因日元升值導致出口受阻所帶來的「高日元蕭條」,日本政府採取了「擴張性財政政策」;日本中央銀行則採取了「超寬松的貨幣政策」。連續調低利率,在1986年分四次把基準利率從5%下調至3%,1987年2月進一步調低至2.5%的歷史最低水平。與此同時,1987~1989年,日本中央銀行的貨幣供應量(M2+CD)增長速度分別高達10.8%、10.2%和12%,從而造成國內過剩資金急劇增加。在寬松的貨幣政策支撐下,過剩的資金紛紛流向了股市和房地產等領域,泡沫經濟逐步形成。
在1987~1990年期間,低利率和充足的貨幣供給刺激了泡沫經濟投機活動。在炒作之下,日本的地價迅速上漲。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商業銀行一直都在以土地作為貸款抵押擔保。在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泡沫經濟形成時期,日本的股價也在一路上漲。
另一方面,在泡沫經濟形成時期,日本經濟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表面美麗」現象。而此時,日本的物價水平(CPI)則始終保持在1%以下,直到1989年才上升至2.8%,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中央銀行遲遲沒有採取貨幣緊縮政策的原因之一。在危機發生的數年之後,日本前中央銀行行長應中國金融學會邀請來華演講時,曾經多次以日本的這一教訓為例,提出「中央銀行不僅要關注一般商品價格,同時也要關注資產價格」。
1991年「泡沫經濟」破滅後,整個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陷入了長期停滯,並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因而被稱之為「失去的十年」。

㈢ 日本房地產泡沫時代,為何要不惜一切代價保住房價

其實不是日本政府或者是美國政府想保持房地產的泡沫,也不是說日本政府或美國政府擠破了房地產泡沫,實則是房地產泡沫自己破滅。

而這些人有了錢之後,把大量的錢投到了房地產市場,進而推動了美國的房地產需求,推動了房價。而其他沒有買房子的人看到利潤之後,也學著貸款買房,逐漸堆積起來了房地產泡沫。但是泡沫終究會破滅,緊接著到了年左右,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大量的人還不上貸款。這種危機一直蔓延到美國整個金融領域,之後席捲全球,成為到年之後,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機。那麼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和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區別在哪裡?簡單來講,日本的房地產泡沫,是因為日元升值出口銳減,剩下大量的錢沒地方花。沒辦法,只能把錢投入到房地產,造成房地產價格暴漲。

㈣ 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怎麼回事

1,廣場協議。簡單說就是美國通過對當時的主要貿易夥伴日本,德國的貨幣貶值而進行的全球經濟再平衡。1985年9月之後,日元進入了快速升值軌道,匯率從美日240前後到1987年,美日匯率迅速升值到了120左右。
2,日銀的貨幣政策。迅速的貨幣升值必然帶來出口企業的困難,日本銀行當時的副總裁是三重野康,這個人和中國挺有淵源的,他父親曾當過滿洲時代的鞍山市長,他本人也是在中國長大的,對中國懷有故鄉一樣的感情。廣場協議後,大量美元套利資金進入日本,日本銀行最初採取了收縮措施來抑制快速的貨幣供給水平,但是遇到了美國和日本財政部(當時叫大藏省)的強烈反對,不得已向市場中提供了大量貨幣。所謂的廣場協議同時還約定日本擴大國內市場來平衡美國的出口,因此日本財務省也擴大了財政預算規模,這是日本樓市泡沫形成的外部環境。
3,日元升值抑制了日用消費品領域內的通貨膨脹上升。如此快速的日元升值,導致了日本進口價格水平整體下降,在86年甚至出現了通縮的趨勢。
4,以上諸種條件的合力迅速推高了日本股市和房地產泡沫。直到1989年,上記的三重野康繼任第26代日本銀行總裁後,採取了迅速的金融緊縮政策,日本股市泡沫和土地泡沫相繼破裂。

㈤ 日本為什麼讓房價泡沫破裂

日本政府其實並沒有做什麼去刺破樓市,是樓市自己已經達到了一種不得不破的內狀況了。容 當時日本政府為了刺激日本的經濟發展,採用了寬松的財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ies),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及股市。

㈥ 日本房產泡沫破裂後為何能社會穩定 詳細

1 日本房產泡沫破裂後為何能社會穩定 20 世紀80 年代中期以後,在美國的施壓下,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給日本對外出口造成負面影響。為防止經濟下滑,日本政府多次下調官方利率。日元升值和寬松貨幣政策的背景,加上長期以來日本政府對銀行的過度保護、金融監管存在漏洞、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銀行風險意識淡化等因素,大量資金被釋放出來,並流向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推高了股價和地價,房地產泡沫逐漸形成。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東京的地價市值就上漲到相當於整個美國的地價,足見這一時期日本的地價飆升到近乎荒唐的地步。 然而,是泡沫終究會破滅,只不過當你身處泡沫之中時,常常會被浮躁和奢華所誘惑,從而迷失了方向,正如美國前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所言,「只有當泡沫破滅後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1990 年3 月27 日,大藏省發布了「金融機構不動產融資總量限制」的通知,開始對不動產融資進行限制,這一措施的實施後來被稱為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的「引火擎」。隨後,日本各大銀行開始大幅度減少發放有關房地產的貸款規模,提高貸款利率,並開始徵收地價稅。這些措施對抑制房價上漲產生了效果,日本房地產泡沫走向破滅。1991 年以後,日本幾大都市圈的地價開始明顯下跌,現在日本的住宅價格還不到泡沫時期的一半。 戰後經濟上的巨大成功導致對泡沫缺乏警惕,多數人相信「土地神話」會繼續 在20 世紀80 年代中期之前,日本沒有經歷過泡沫經濟,缺乏對泡沫經濟的認識和警惕性。戰後經濟上的巨大成功,又大大助長了日本的自信心,對於80 年代後期的資產迅速膨脹,很多日本人形成錯覺,認為是「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這也是為何在房地產泡沫時期日本政府和媒體一直沒有人公開表示過對泡沫破滅的擔憂,而民眾更多看到和聽到 2 的是「土地升值」、「銀行不倒」、「三菱並購美國洛克菲勒中心」等令人鼓舞的消息。多數人也相信,日本強大的經濟實力、土地資源的稀缺性等會支撐「土地神話」的延續。 在這種沉醉的氛圍下,加上1990 年6 月日本房價開始出現拐點時,製造業設備投資、對外出口及國內銷售依然活躍,無論政府還是國民都沒有意識到房地產泡沫開始走向破滅,更沒有想到的是,日本經濟從此會進入「失去的二十年」。很多人認為,地價下跌只是暫時的,至少跌幅不會這么大,銀行也是抱著這種希望而擱置已經出現的不良債權問題。支撐這一想法的理由除了對「土地升值」的信念外,還有一個是:日本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在日元不斷升值的形勢下,為促進出口,政府會增發貨幣來拉低日元匯率。隨著日元對美元匯率逐步回歸,日本經濟就會保持穩定增長,房價也會隨之恢復,並存在上漲的可能。所以,在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地價下跌的初期,沒有多少人急著出售手中的房產,社會總體處於穩定的常態。 民眾對房地產市場從希望逐漸走向絕望的時候,日本整個社會也沒有出現大的波瀾和動盪 如果說泡沫破滅之初,日本國民在對房地產市場抱有回升的希望之中不斷消化地價下跌的事實,那麼,當1991 年第2 季度後日本實體經濟轉入蕭條、國內失業人數增加、國民持有的股票和房屋價值大大縮水、民眾對房地產市場從希望逐漸走向絕望的時候,日本整個社會也沒有出現大的波瀾和動盪,這其中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日本是一個法治國家,也是一個誠信社會,國民普遍具有較強的契約意識。孩子從小就受到家庭和學校的教育,要遵紀守法,信守承諾。在日本,進行房地產交易時,賣方會事先把各種風險及其後果講得非常清楚,如果買方願意承擔這種風險和責任,雙方 3 才有可能成交簽約。這樣,買賣雙方對自身的權利和風險、責任等都有充分的了解,而一旦簽約,遵守契約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成交之後出現問題和糾紛,可以訴諸相關法律,對各類違約行為進行相應的處罰。 其次,房價下跌對普通工薪階層和低收入者的影響有限。日本人對房地產的買賣、持有和轉讓都需要繳納一定的稅,如房地產取得稅、印花稅、固定資產稅、所有權轉移登記稅等。如果將房屋作為財產留給子女的話,還需要繳納贈與稅和繼承稅。購房的稅收成本和負擔,成為日本人在買房時需要權衡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日本的普通工薪階層和低收入者一般買不起房,有錢人也不會出於投資目的而囤積多套住房。另一方面,在日本,有很多人靠租房生活,年輕人結婚時租房現象也很普遍,而租房者往往是低收入階層,地價、房價下跌也會推動房租下降,使他們可租到更便宜的住房。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在泡沫經濟尚未形成之前,業已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失業、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基本上能夠保證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這也有助於抵禦經濟危機和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泡沫破滅的啟示:市場經濟下不存在「土地神話」,房價不可能只漲不跌 當前,圍繞中國房價的討論十分激烈。毋庸置疑,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泡沫,其直接的表象就是大量資金脫離了實體經濟,流入房地產市場,引起房價異常上漲,幅度已經明顯超出了經濟的實際增長水平,也大大超出了民眾的支付能力。那麼,中國是否會像日本上世紀90 年代初那樣出現房地產泡沫破滅?這是近兩年來一直被各界關注和爭議的問題。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城市化水平還不高,土地資源有限,房價有自然上漲的壓力;購房者以自我資金為主,面向房地產的貸款規模有限;中國的外資較多,美國要求人民幣升 4 值難以得到廣泛支持,所以,中國不會出現像日本那樣的泡沫破滅。也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現狀與當年的日本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如:出口導向型經濟、人民幣升值、產業結構轉型等,中國可能會像日本那樣出現房地產市場崩盤,甚至會比日本更嚴重。還有一種介於二者之間的觀點。不管何種觀點,從這些觀點的爭論中我們可以看出,泡沫形成和破滅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 與二十年前的日本相比,當前我國面臨著更為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環境。一方面,在歐美日經濟放緩的情況下,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人民幣升值壓力和預期增大,加上中國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巨大的投資市場和利差的存在,對熱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經濟國際化日益加深,資金跨境流動日益頻繁,投機性因素增多,國際市場稍有風吹草動,熱錢很可能會大量湧入新興市場。而且,我國地廣人多,雖然一線城市的住房剛性需求逐漸退潮,但二三線城市的剛性需求依然旺盛,因此,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不能掉以輕心,同時也不能忽視可能隱藏的社會問題。 這方面,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形成和破滅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借鑒和啟示。第一,發現泡沫及時擠出,不要等泡沫越大後再採取措施,那樣只會加重破滅後的痛苦,更不要寄希望於事後補救,防患於未然最重要;第二,積極引導剩餘資金轉化為產業資本,使其流向實體經濟,從資金源頭上防止泡沫的形成和膨脹;第三,在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的同時,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房地產不是普通的大眾消費品,存在較高的風險,市場經濟下不存在「土地神話」,房價不可能只漲不跌;第四,普及民眾的契約意識,告誡投資者購置任何風險品後,不僅僅是可以享受價格上漲時的利潤,同時也要承擔價格下跌時的風險和損失。任何交易一旦簽約,需要履行契約,而對於那些已經或可能蒙受損失的投資者, 5 有必要加強心理教育和疏導;第五,盡快健全和完善我國有關房地產的法規、稅收制度等,加快社會保障體制建設,構築和諧穩定的社會。 作為中國的民眾,從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破滅中也有需要學習和借鑒的。那就是,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國民的生活態度發生了一定變化,不再像泡沫經濟時期那樣追求奢華高檔的消費品,而更加務實,喜歡購買貨真價實的低價商品。

㈦ 日本當年房價為什麼崩盤

8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20世紀70年代,日本從「投資主導型」轉向了「出口主導型」,具體表現在:
出口快速增長。石油危機後的1974~1980年期間GDP年平均增長速度均超過了10%。隨著出口的快速增長,出口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明顯提高。1974~1985年,出口對整個GNP增長的拉動上升至34.5%。出口占總需求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1985年上升至14.6%,貿易盈餘不斷擴大。同時,日元對美元的匯率比價也逐漸低估,日元匯率處於「抵抗升值階段」。
在這種背景下,1985年9月,美國、日本、英國等5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在美國紐約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決定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地下調,以解決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問題。這便是著名的「廣場協議」。「廣場協議」簽署以後,各國開始拋售美元,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美元對日元貶值達50%,也就是說,日元對美元升值了1倍。
在「放任升值」階段,為了應對日元大幅升值局面,1985年10月,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詢機構提出了擴大內需的政策建議。1986年9月,將經濟結構調整政策具體化。為應對因日元升值導致出口受阻所帶來的「高日元蕭條」,日本政府採取了「擴張性財政政策」;日本中央銀行則採取了「超寬松的貨幣政策」。連續調低利率,在1986年分四次把基準利率從5%下調至3%,1987年2月進一步調低至2.5%的歷史最低水平。與此同時,1987~1989年,日本中央銀行的貨幣供應量(M2+CD)增長速度分別高達10.8%、10.2%和12%,從而造成國內過剩資金急劇增加。在寬松的貨幣政策支撐下,過剩的資金紛紛流向了股市和房地產等領域,泡沫經濟逐步形成。
在1987~1990年期間,低利率和充足的貨幣供給刺激了泡沫經濟投機活動。在炒作之下,日本的地價迅速上漲。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商業銀行一直都在以土地作為貸款抵押擔保。在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泡沫經濟形成時期,日本的股價也在一路上漲。
另一方面,在泡沫經濟形成時期,日本經濟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表面美麗」現象。而此時,日本的物價水平(CPI)則始終保持在1%以下,直到1989年才上升至2.8%,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中央銀行遲遲沒有採取貨幣緊縮政策的原因之一。在危機發生的數年之後,日本前中央銀行行長應中國金融學會邀請來華演講時,曾經多次以日本的這一教訓為例,提出「中央銀行不僅要關注一般商品價格,同時也要關注資產價格」。
1991年「泡沫經濟」破滅後,整個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陷入了長期停滯,並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因而被稱之為「失去的十年」。
採納哦謝謝

㈧ 當年日本樓市崩盤是怎麼回事什麼原因導致的日本又是如何度過難關的

當年日本樓市崩盤是與日元升值和銀行盲目放貸有關。

資本進入日本市場後迅速撤退。這樣,日本房地產被拉上去的價格高到沒人繼續買單了, 所以要降價,降價就恐慌,更沒人買單,所以要大降,以求盡快出手,把進一步虧損轉嫁給接手的人。但是還是沒人買,整個交易停滯,瞬間價格可能就降一大半。這樣其中的泡沫就破了。市場也崩盤了。

隨著日本政府使日元升值,大量熱錢流入日本,日本股市樓市大幅被炒高。產生嚴重的泡沫。日本政府為了減緩增長過塊的投機市場,採取一些列措施。但是泡沫已經形成,一旦日元停止升值和匯率上升,熱錢快速流出,導致日本股市和樓市遭受沉重打擊,給日本的房地產,股票市場以及靠這兩個市場生存的銀行系統遭受沉重打擊。

大量房地產公司倒閉,股票暴跌,投資者資產縮水,銀行倒閉,很多儲戶的存款化為泡影。所後產生連鎖反應,導致企業資金聯斷裂,很多企業倒閉或外遷,失業率上升,經濟出現負增長。

日本度過難關:

日本面臨十年停滯,一方面消化經濟危機帶來得呆壞賬,國家加強調控注資。另外大力開發本國市場,加大產品研發,想著高精尖發展。
還有不得不提的中國因素的影響,日本的復甦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

日本大量企業在華投資,賺取大量利潤,貼補國內市場,而且中國大量的需求,使得日本企業找到了新的市場,中國成為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國,而中國有位日本提供大量廉價的產品,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進口國。日本經濟慢慢的復甦。

(8)日本房價泡沫崩盤為什麼擴展閱讀:

樓市崩盤,指房產市場價格,突然出現急劇下跌。崩盤最初是股市裡的用語,現今被樓市廣泛引用。樓市的崩盤,主要表現就是地區房價出現30%、甚至50%以上的下跌,房地產開發和銷售陷入兩難的地步,購房行為大大減少,房地產業進入階段性的蕭條。

而一旦樓市崩盤,則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讓該地區的房地產業甚至國民經濟出現停滯。

當房地產市場出現樓市崩盤的時候,會有以下情況出現:

1、大量爛尾樓的出現;

2、銀行大量的壞帳無法收回;

3、大量規劃好的待開發土地閑置;

4、土地價格爆跌;

5、二次置業的人購買的房屋變成負資產。

㈨ 1989年日本房地產泡沫始末

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為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

美元貶值(大量增發美元)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銀行的積蓄進行投機。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

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

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9)日本房價泡沫崩盤為什麼擴展閱讀

原因

1、日本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步伐加快

在日本歷史上,1985年是一個極具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日本發生了許多足以影響日本歷史、改變日本命運的大事。

戰後,日本的經濟和金融都有著濃厚的「封閉」和「管制」色彩。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經濟、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進程。20世紀80年代,這一進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發表了《關於金融自由化、日元國際化的現狀與展望》公告,揭開了日本經濟、金融全面自由化、國際化的序幕。

2、日本政治國際化進程加速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而日美關系將成為「政治大國」的基石。在1985年的「廣場會議」和1986年的「盧浮宮會議」中,日本均成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3、日本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從1980年起,國際社會要求日本開放國內市場、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呼聲越來越高。1985年的日本《經濟白皮書》指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日本必須擴大內需,以緩和與國際社會的關系。

1985年的日本,同時面臨著三個重大的戰略轉變:由「管制經濟」向「開放經濟」轉變;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變;由「外需主導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變。如此重大而深刻的變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可能使宏觀政策失去迴旋的空間。

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國內政策協調與國際政策協調等問題交織在一起時,宏觀政策的權衡、選擇和調整會變得非常困難,可能會因失去平衡而出現嚴重失誤。

閱讀全文

與日本房價泡沫崩盤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