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房產泡沫破裂後為何能社會穩定 詳細
1 日本房產泡沫破裂後為何能社會穩定 20 世紀80 年代中期以後,在美國的施壓下,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給日本對外出口造成負面影響。為防止經濟下滑,日本政府多次下調官方利率。日元升值和寬松貨幣政策的背景,加上長期以來日本政府對銀行的過度保護、金融監管存在漏洞、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銀行風險意識淡化等因素,大量資金被釋放出來,並流向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推高了股價和地價,房地產泡沫逐漸形成。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東京的地價市值就上漲到相當於整個美國的地價,足見這一時期日本的地價飆升到近乎荒唐的地步。 然而,是泡沫終究會破滅,只不過當你身處泡沫之中時,常常會被浮躁和奢華所誘惑,從而迷失了方向,正如美國前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所言,「只有當泡沫破滅後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1990 年3 月27 日,大藏省發布了「金融機構不動產融資總量限制」的通知,開始對不動產融資進行限制,這一措施的實施後來被稱為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的「引火擎」。隨後,日本各大銀行開始大幅度減少發放有關房地產的貸款規模,提高貸款利率,並開始徵收地價稅。這些措施對抑制房價上漲產生了效果,日本房地產泡沫走向破滅。1991 年以後,日本幾大都市圈的地價開始明顯下跌,現在日本的住宅價格還不到泡沫時期的一半。 戰後經濟上的巨大成功導致對泡沫缺乏警惕,多數人相信「土地神話」會繼續 在20 世紀80 年代中期之前,日本沒有經歷過泡沫經濟,缺乏對泡沫經濟的認識和警惕性。戰後經濟上的巨大成功,又大大助長了日本的自信心,對於80 年代後期的資產迅速膨脹,很多日本人形成錯覺,認為是「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這也是為何在房地產泡沫時期日本政府和媒體一直沒有人公開表示過對泡沫破滅的擔憂,而民眾更多看到和聽到 2 的是「土地升值」、「銀行不倒」、「三菱並購美國洛克菲勒中心」等令人鼓舞的消息。多數人也相信,日本強大的經濟實力、土地資源的稀缺性等會支撐「土地神話」的延續。 在這種沉醉的氛圍下,加上1990 年6 月日本房價開始出現拐點時,製造業設備投資、對外出口及國內銷售依然活躍,無論政府還是國民都沒有意識到房地產泡沫開始走向破滅,更沒有想到的是,日本經濟從此會進入「失去的二十年」。很多人認為,地價下跌只是暫時的,至少跌幅不會這么大,銀行也是抱著這種希望而擱置已經出現的不良債權問題。支撐這一想法的理由除了對「土地升值」的信念外,還有一個是:日本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在日元不斷升值的形勢下,為促進出口,政府會增發貨幣來拉低日元匯率。隨著日元對美元匯率逐步回歸,日本經濟就會保持穩定增長,房價也會隨之恢復,並存在上漲的可能。所以,在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地價下跌的初期,沒有多少人急著出售手中的房產,社會總體處於穩定的常態。 民眾對房地產市場從希望逐漸走向絕望的時候,日本整個社會也沒有出現大的波瀾和動盪 如果說泡沫破滅之初,日本國民在對房地產市場抱有回升的希望之中不斷消化地價下跌的事實,那麼,當1991 年第2 季度後日本實體經濟轉入蕭條、國內失業人數增加、國民持有的股票和房屋價值大大縮水、民眾對房地產市場從希望逐漸走向絕望的時候,日本整個社會也沒有出現大的波瀾和動盪,這其中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日本是一個法治國家,也是一個誠信社會,國民普遍具有較強的契約意識。孩子從小就受到家庭和學校的教育,要遵紀守法,信守承諾。在日本,進行房地產交易時,賣方會事先把各種風險及其後果講得非常清楚,如果買方願意承擔這種風險和責任,雙方 3 才有可能成交簽約。這樣,買賣雙方對自身的權利和風險、責任等都有充分的了解,而一旦簽約,遵守契約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成交之後出現問題和糾紛,可以訴諸相關法律,對各類違約行為進行相應的處罰。 其次,房價下跌對普通工薪階層和低收入者的影響有限。日本人對房地產的買賣、持有和轉讓都需要繳納一定的稅,如房地產取得稅、印花稅、固定資產稅、所有權轉移登記稅等。如果將房屋作為財產留給子女的話,還需要繳納贈與稅和繼承稅。購房的稅收成本和負擔,成為日本人在買房時需要權衡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日本的普通工薪階層和低收入者一般買不起房,有錢人也不會出於投資目的而囤積多套住房。另一方面,在日本,有很多人靠租房生活,年輕人結婚時租房現象也很普遍,而租房者往往是低收入階層,地價、房價下跌也會推動房租下降,使他們可租到更便宜的住房。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在泡沫經濟尚未形成之前,業已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失業、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基本上能夠保證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這也有助於抵禦經濟危機和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泡沫破滅的啟示:市場經濟下不存在「土地神話」,房價不可能只漲不跌 當前,圍繞中國房價的討論十分激烈。毋庸置疑,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泡沫,其直接的表象就是大量資金脫離了實體經濟,流入房地產市場,引起房價異常上漲,幅度已經明顯超出了經濟的實際增長水平,也大大超出了民眾的支付能力。那麼,中國是否會像日本上世紀90 年代初那樣出現房地產泡沫破滅?這是近兩年來一直被各界關注和爭議的問題。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城市化水平還不高,土地資源有限,房價有自然上漲的壓力;購房者以自我資金為主,面向房地產的貸款規模有限;中國的外資較多,美國要求人民幣升 4 值難以得到廣泛支持,所以,中國不會出現像日本那樣的泡沫破滅。也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現狀與當年的日本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如:出口導向型經濟、人民幣升值、產業結構轉型等,中國可能會像日本那樣出現房地產市場崩盤,甚至會比日本更嚴重。還有一種介於二者之間的觀點。不管何種觀點,從這些觀點的爭論中我們可以看出,泡沫形成和破滅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 與二十年前的日本相比,當前我國面臨著更為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環境。一方面,在歐美日經濟放緩的情況下,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人民幣升值壓力和預期增大,加上中國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巨大的投資市場和利差的存在,對熱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經濟國際化日益加深,資金跨境流動日益頻繁,投機性因素增多,國際市場稍有風吹草動,熱錢很可能會大量湧入新興市場。而且,我國地廣人多,雖然一線城市的住房剛性需求逐漸退潮,但二三線城市的剛性需求依然旺盛,因此,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不能掉以輕心,同時也不能忽視可能隱藏的社會問題。 這方面,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形成和破滅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借鑒和啟示。第一,發現泡沫及時擠出,不要等泡沫越大後再採取措施,那樣只會加重破滅後的痛苦,更不要寄希望於事後補救,防患於未然最重要;第二,積極引導剩餘資金轉化為產業資本,使其流向實體經濟,從資金源頭上防止泡沫的形成和膨脹;第三,在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的同時,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房地產不是普通的大眾消費品,存在較高的風險,市場經濟下不存在「土地神話」,房價不可能只漲不跌;第四,普及民眾的契約意識,告誡投資者購置任何風險品後,不僅僅是可以享受價格上漲時的利潤,同時也要承擔價格下跌時的風險和損失。任何交易一旦簽約,需要履行契約,而對於那些已經或可能蒙受損失的投資者, 5 有必要加強心理教育和疏導;第五,盡快健全和完善我國有關房地產的法規、稅收制度等,加快社會保障體制建設,構築和諧穩定的社會。 作為中國的民眾,從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破滅中也有需要學習和借鑒的。那就是,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國民的生活態度發生了一定變化,不再像泡沫經濟時期那樣追求奢華高檔的消費品,而更加務實,喜歡購買貨真價實的低價商品。
② 日本樓市泡沫後怎樣恢復
主要是當來時如果日本就這樣經自濟垮下去,對世界的打擊比較大.而且美國還需要日本這個國家做為跳板,以扼制中國或者東亞地區.所以首先美國扶持了日本. 日本本國的恢復是靠出口拉起來的,加大電子,汽車等產品的出口率,增加就業率. 還有當時日本幫助美國熔煉鋼鐵為武器. 你這個問題比較復雜,要從多角度回答的.光是一個恢復體制說不上來的.
麻煩採納,謝謝!
③ 日本80年代房產泡沫後,泡沫前高額貸款買房的,後來都怎麼樣了
其實,房產泡沫破裂對貸款買房的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因為,房產泡沫破裂後版,緊接的肯定是經濟危機權,就像最近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意味著很多人會失去工作,即使不失去工作,也會有減薪或不加薪的情況。後果是什麼呢,還房貸會變得很困難,甚至很多人,供不起房貸,那房子就會被收回,之前付的款也泡湯了。這次的美國金融危機中,就有很多房子因房主付不起房貸被強行收回,然後低價出售。中國也有很多有錢人趁機到美國收購這樣的房子。所以,可以預見,一旦中國出現類似的房貸危機或房產泡沫破裂,必定有很多貸款買房的人,因連帶的經濟危機,而出現付不起房貸,被趕出自己的房子,而無家可歸。
④ 日本房產泡沫時人們怎麼保值現在我們應該怎麼做
日本房產出現泡沫後,當地人都是購買美金來保值。現在不管用了,因為國家捷足先登……
⑤ 泡沫經濟下日本房價崩盤,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與其到頭來收拾殘局,甚至做成蝕本生意,倒不如當時理智克制一些。
不理智的投資終究會讓投資者滿盤皆輸。日本當年的房價崩盤,許多瘋狂投資房產的人滿盤皆輸,甚至有人因背負不起沉重的貸款自殺了,那當年「沒有」瘋狂買房子的人,如今怎麼樣了呢?
日本經濟發展房價猛漲,大部分人盲目投資買房
在1945年之後,日本憑借著之前積累的許多的財富,還有超強的科學技術能力和國民的努力,在60年代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人盡皆知,日本的製造業十分的發達,質量好,產量高,所以日本開始了大量的出口貿易。
日本的地形條件更是促進了出口貿易,所以當時的日本也把貿易當作了日本的立國方法。眾所周知,出口貿易可以帶來許多的經濟收入,而日本大量發展的出口貿易更是給日本帶來了許多的經濟收入。
日本的「泡沫經濟」最終幻滅了,但是這次的經濟危機也讓我們明白了許多道理,要通過現象去看本質,不要盲目跟風去投資,在投資方面要學會理智與克制,投資需謹慎,盲目投資終究會吃虧。
⑥ 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怎麼回事
1,廣場協議。簡單說就是美國通過對當時的主要貿易夥伴日本,德國的貨幣貶值而進行的全球經濟再平衡。1985年9月之後,日元進入了快速升值軌道,匯率從美日240前後到1987年,美日匯率迅速升值到了120左右。
2,日銀的貨幣政策。迅速的貨幣升值必然帶來出口企業的困難,日本銀行當時的副總裁是三重野康,這個人和中國挺有淵源的,他父親曾當過滿洲時代的鞍山市長,他本人也是在中國長大的,對中國懷有故鄉一樣的感情。廣場協議後,大量美元套利資金進入日本,日本銀行最初採取了收縮措施來抑制快速的貨幣供給水平,但是遇到了美國和日本財政部(當時叫大藏省)的強烈反對,不得已向市場中提供了大量貨幣。所謂的廣場協議同時還約定日本擴大國內市場來平衡美國的出口,因此日本財務省也擴大了財政預算規模,這是日本樓市泡沫形成的外部環境。
3,日元升值抑制了日用消費品領域內的通貨膨脹上升。如此快速的日元升值,導致了日本進口價格水平整體下降,在86年甚至出現了通縮的趨勢。
4,以上諸種條件的合力迅速推高了日本股市和房地產泡沫。直到1989年,上記的三重野康繼任第26代日本銀行總裁後,採取了迅速的金融緊縮政策,日本股市泡沫和土地泡沫相繼破裂。
⑦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後 老百姓就買得起房子了嗎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後 老百姓就買得起房子了嗎
所謂日本輸掉20年或者失內去20年只說,只說某些磚容家意淫,指鹿為馬,日本房地產開發商不能代表日本,也就是說,日本房地產失去20年,可不是日本失去20年發展。
日本房地產崩潰與廣場協議沒有因果關系,日本房地產崩潰與日本普通公民沒有直接影響,也沒有發生大面積失業,倒是參與炒房建房的死了一批人。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後 老百姓就買得起房子了嗎?不會,是這樣的:日元和房產同時貶值。如果日元貶50%,房產也貶50%,原本10萬日元買的房,日元貶……
但是貶值是針對外幣。本國的錢值不值錢,是看有沒有通漲。如果有房貸,都是要用本幣來還的。
日本的公園里你是沒有地方坐的,因為椅子上面都躺滿了人,這些都是當年貸款買房後剛好失業的倒霉蛋。公園里到處是住帳蓬的人,還是長期的。日本就沒有城管
我認為,房價見漲的一個最大因素是人口的流動性,城市化增進了這種需求。但是,日本的房地產泡沫還是破滅了,泡沫破滅後就較少有人流動了。沒有贏家,只是持有貸款房產的多跳樓而已。
只要看下日本泡沫破裂後是房價跌幅大,日元貶值的幅度大,你說老百姓能買得起房子了嗎?
⑧ 日本房價崩盤的時候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沒買房的人一直在租房住。房子問題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都屬於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即使是在日本也不例外。日本起初房價很高,那個時候有人傾家盪產去購買房子,但是不巧的是,後來日本房價忽然崩盤。買了房子的因為負債累累,最後選擇自殺的不在少數,而有些之前沒買到房子的當時立刻去買了一套房子,但是還是有一些人持觀望狀態。
我們不能說當時買了房子的人就是聰明,不買房子就是不聰明。總而言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不是說趁那個時候買了房子我就瞬間發財,一輩子不愁吃喝,沒買的我就懊惱自殺。房子這種東西,有住的就行了。當時沒買房,現在租房子居住也算是一種樂事嘛。
⑨ 日本房地產泡沫後爛尾樓怎麼弄的
等人接盤
如在能夠來眺望富士山的山源梨縣山中湖畔,中國人以及中國企業正在相繼收購當地地產,將其建造成酒店經營,以吸引越來越多錢包鼓脹的中國遊客。該報道稱,這家名為"富士山花園"的酒店,這座酒店本來是1991年一家日本的開發商所建造,施工中途趕上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成為"爛尾樓"。斥資1億多日元買下這座一直放置的"爛尾建築"後,該華人老闆將此前收購的位於山湖南岸的一個社會保養廳的療養設施與其合並,建設為"富士山花園飯店"。
⑩ 日本房價泡沫破滅後日本人用什麼來保值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後什麼能保值:
房地產泡沫之後個人建議可以購買一些黃金,因為黃金是最保值的一種產品,比如:黃金股票、黃金期貨、紙黃金、現貨黃金以及實物黃金。但是在購買時最好咨詢一下業類人士,切勿胡亂購買,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房地產泡沫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1、金融危機
房地產行業與銀行息息相關,所以一旦房地產行業出現泡沫破裂,則銀行會成為最大的受害者,會直接導致金額危機。
2、經濟和社會結構失衡
在經濟泡沫期間,大量資金投向房地產,不但會導致地價上漲導致投資預算增加,投資無利可圖,而且會讓本來就稀有的土地大量閑置或者低度使用,土地投機的傾向日益凸現。
3、生產和消費危機
房地產泡沫之後經濟就會蕭條,股價下跌,企業財務營運就會逐漸陷入困境。
4、引發政治和社會危機
若房地產泡沫破裂和經濟發生危機,則大量的工廠會面臨倒閉,失業人數就會劇增,在金融危機下,犯罪案件也會跟著劇增。
房地產泡沫經濟的表現:
1 從房價上來看,房價全面高漲,呈現畸形狀態,但租金卻下降。
2 從供需關繫上來看,供給超長增長,房屋的空置率卻增加了。
3 從需求表現上來看,房屋銷售急劇增長,抵押貸款增加,國內外資金大量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