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房價走勢 > 2018房價什麼時候到頭

2018房價什麼時候到頭

發布時間:2021-02-06 09:21:12

① 中國的房價漲到什麼時候是個頭,有可能下降

不會下降只會復崩潰! 中國正制處於近年歷史上最大的借貸狂潮之中。2015年,它的債務總額達到26.6萬億美元,大約是10年前的五倍,是該國經濟總量的2.5倍多。中國經濟一如電影《生死時速》,炸彈已經綁了在巴士上,主角要不斷的踩油門

② 2018年房價下跌了么

1、調控影響下的市場:資金轉戰三四線

2016年三季度樓市政策開始轉向,那時候市場對於調控的態度不甚關注,等到2017年3月17日北京樓市調控開始,全國加入樓市調控的城市越來越多,一二線城市成為重災區,一個城市同時出台限購限售限貸等多重政策的城市不在少數。

樓市調控的效果體現在房價和銷售數據上,敏銳的人在政策出台的初期選擇了規避,最初還只是少數,隨著樓市調控持續加碼,想要在一二線城市買房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市場情緒由熱情參與轉向觀望,商品房量價齊跌成為受調控城市的常態。

2017年的房價雖然沒有2016年的漲幅那麼大,但整體延續上漲之勢,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同比出現下跌的城市僅有9個,北海、沈陽、西安等二三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較大。2017年的房價走勢是對2016年房地產市場火爆的延續,炒房投資作為一場盛宴延續了它的吸引力,同時剛需也是房價的有力支撐,如棚戶區改造和人口轉移。

表1:2017年房價漲跌前十名(%)

③ 2018年房價走勢如何

預測「房價」別輕易站隊,小心打臉!

原創2018-01-07子木子木聊房

文丨子木

圖丨攝圖

13年,上映了一部電影,至今為止,這部電影我大概看了8遍。

這部電影的鏡頭里滿滿的充斥著貪婪、拜金、毒品、爛性、欺騙、背叛和無止境的慾望。幾乎把世間的丑惡毫無保留地展示在大家眼前。它就是小李子主演的《華爾街之狼》。

其中可能會讓人感到庸俗以及瘋狂到誇張的墮落糜爛,劇情手法也猶如打了雞血無時無刻不喪心病狂般的慶祝狂歡,其實這才是本片的魅力所在。

激情?征服?慾望,會讓你覺得十分自然與親切。因為那才是你夢寐以求的,不要拒絕道德上的否定,它本就是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人性。

其中有一幕最為深刻,就是小李子初到華爾街求職股票經紀人時,老闆漢納對他說的一番話。

「股市其實是不存在的,沒有人知道它會漲會跌還是會持平,但只要你講出來,總會有人會相信,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什麼都不創造。」

這句話似乎同理於中國樓市。中國房價未來會漲還是會跌,只要有人預測,就肯定會有人相信。這就是市場,虛無而又存在。

就比如元旦這段時間,業界舉辦了一場「房地產盛會」。主講人是克爾瑞研究(號稱中國房產第一智庫)的CEO丁祖昱。

2000多人的會場,雲集圈內眾多「大佬」,結果卻華麗麗地上演了一場預測鬧劇。

子木只能說丁博士的預測境界已經升華到可以脫離世界的水準了。

因為前段時間,財政部長肖捷才勉強發文表示「2019年中國才能完成房產稅立法」,恰恰也是前幾天,中央嚴批了海南的環保問題,責令整改海南房地產市場。

結果會上丁博士卻自信滿滿,義正言辭道:「2018年房產稅會落地」且「2018年海南會勃起」,「中國2017年房地產市場已遭遇天花板」等等。

會還沒結束,就引來了其他很多自媒體大V的瘋狂diss。

不過也正常,因為丁博士曾經也預測過「2017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面積回落至13億-14億平方米」,打臉的是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卻創下了歷史記錄,銷售面積跑到了16億平方米。

失測已為常態,但同樣也有台下的2000多人為其搖旗吶喊。

發現沒,是不是和我上文提到的華爾街真相如出一轍?「無論有人說什麼,總會有人相信」。

只能感慨,當今社會,任何事情都在追求節目效應而忽略其本質,對學術有嚴謹追求的和擁有愛智求真的精神的「專家」成為了稀缺物種。

那麼在講完樓市本質之後,我們來講今天的主題。

大家都知道,市場上有人喊漲,也有人喊跌。自然就分為兩派。俗稱多軍和空軍。

空軍

絕大部分是剛需族,想買房還買不起房,所以盼著房價跌,跌的越多越好,最好崩盤。大家都有房子住,就不用考慮房價問題了。一旦房價漲起來就怨氣橫生,罵政府罵開發商罵炒房客。彷彿這個世界都是罪惡的。

多軍

大部分是有房的,有改善需求。所以盼望房價多漲一點,多賣點兒錢換新房

但很多軍也不好過,高位接盤,每個月幾乎一半甚至更多的工資用來還房貸,生活壓力太大,沒有誰能幫到自己,怕失業,怕生病,怕一切需要花錢計劃之外的事情,生活質量比買房之前差的不是一丁半點兒。

所以只有房價一路上漲,即使不可能賣掉自住房,他們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心理慰藉,從而讓自己心理平衡一些。

其實真正的多軍是不說話的,他們只會偷偷的買了房子囤起來,也不會好心提醒你趕緊買房,房價要漲之類的。畢竟之前多了一個人買房,之後也就少了一個自己房子的接盤俠。

每逢房價大漲之時,也是多軍和空軍的大戰之日。尤其2016到2017年這輪大漲,雙方各持觀點,頗有魚死網破之勢。那麼下面,子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對於未來,多空軍之戰誰將更勝一籌。

第一場戰役:利率

之前子木曾在《回顧中國房產三十年?》這篇文章里,用了4000多字的篇幅講明利率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性。看市場真假調控就看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

空軍出招:全球加息周期已經開始,同時,央行在2017年全年的貨幣投放比較克制,M2增速屢創新低。

市場利率的持續上漲也導致房貸額度吃緊,按揭利率穩步上調,按揭利率從取消折扣到基準利率的1.1倍、1.20倍、1.30倍??購房按揭利率必然會更高,貸款額度更緊張。

利率上調,購房者將承擔更大的壓力。所以將會有更多人選擇觀望,市場交易量下跌,從而供大於求,房價下跌。

多軍接招:雖說美國加息已成定局,但是中國國情當頭,加息會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同時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速,而且目前市場利率相對較低,美聯儲加息對中國樓市並造不成很大的影響。

子木觀點:2018年,中國市場經濟註定會很難受。

一邊是系統性金融風險(債務危機)要求貨幣寬松和低利率,另一邊是資本外流蠶食外儲、施壓匯率,當局是在籠子里做決策。

前期,中國可以通過加大金融監管和「定向加息」的方式抵沖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但是如果美聯儲持續加息,中國勢必會有扛不住的一天。

目前利率已經市場化,大家有沒有發現,雖然基準利率不變,但是所有銀行給的房貸利率都很高。如果中國扛不住了,就只能放任匯率貶值,匯率市場化,來保外儲,同時減輕了印鈔的副作用(為印鈔松綁)

所以銀根縮減的大環境下,勢必會影響到居民購買力。所以子木認為空軍會略勝一籌。

第二場戰役:人口之戰

空軍出招:近年來,中國人口逐年減少,我國已經步入「人口老齡化」階段,「人口紅利」的優勢也在逐漸減少。

2017年全國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40.8平,所以說未來房子是夠住的,房子未來會被一般商品化。那麼供大於求是遲早的事情,房價也就會隨之下跌。

多軍接招:雖說中國人口在逐年減少,但是別忘了中國目前正處於最重要的歷史階段-城市化。

城市化建設勢必會推動人口對房屋的需求,棚改促使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城市發展帶來的虹吸效應促使三四線人口向一二線城市轉移。況且未來大家會不斷地提升自我需求,提升獨居率,房子是永遠蓋不夠的。

子木觀點:19大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現在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而房子則是滿足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未來居民的獨居需求會促使房地產業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接下來更重要的是中國各大城市群的升級,以一線城市帶動周邊二三線城市的整體發展。

未來一線城市是財富和權利的象徵,二三線是產業的延伸。那麼人口的定向流動勢必會促使房地產市場格局發生變化,凈流入人口城市的房價必然會漲下去。

所以,長期來看,多軍此戰會略勝一籌。

第三場戰役:調控

空軍出招:2017年是中國房地產調控出台最多的一年,一線城市房價應勢大跌,例如北京已經跌回16年年底的水平,燕郊等環京樓市更是一片狼藉。

雖然三四線城市因限價和棚改導致房價大漲,但是後期定會需求不足,價格回落至當初。

且長效機制已經確立,租賃勢必會主導今後的房地產市場。而且殺手鐧「房產稅」一旦落地實施,投機炒房將不復存在,房價大跌指日可待。

多軍接招:每輪調控從來都不是為了讓房價下跌,而是為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目前我國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還離不開房地產。

如果房價大跌,超發的貨幣定會抽空樓市,跑出來的熱錢無處安放,市場加速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長效機制的確立我們承認,但是真正目的是讓房價上漲的增速放緩。大家可以看到,只有熱線城市才會試點長租機制,為的是讓更多完全買不起房的人有一個過渡期,有房可住。

而且美國日本施行房產稅這么多年,房價照樣不是蹭蹭上漲嗎?

子木觀點:首先大家呼之欲出的房產稅是為了讓政府土地財政開源,而不是降房價。政策調控只要限死,房價必然下跌,但有些地方卻留了口子。

就例如二三線城市的上漲,其實大部分是因限價政策出台後才激起的反映,正所謂,窗戶紙撕開的洞比門都大,其中的原因大家應該都清楚。

有句話講的好,完全競爭條件下無法存在合作。目前二三線城市都處在同一跑道上,相互競爭,你追我趕,誰都想進入新一線,誰都不甘人後。

但是嚴政之下,所有城市都被迫停下腳步。一開始還好,慢慢的就會有人偷偷摸摸的想往前湊上一步。

這種選手分為兩類城市:一類是之前大家都漲的時候,還沒開始漲,就被連帶調控了,感覺自己很冤枉;另一類是完全抵擋不住「人才的誘惑」,比較貪婪,畢竟人才才是一個城市的血液。

比如這段時間直接宣布取消限購的蘭州,還有通過人才政策玩隱形放鬆限購的南京等。

所以子木認為,出台調控只是是為了解決「一邊倒的供需」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有吸引力的城市,調控過後照樣春季盎然,沒吸引力的城市,調控過後必一潭死水。這一戰,多軍略勝一籌。

其實接下來子木還准備繼續盤點第四場戰役「土地」還有第五場的「租售比」等。但是感覺觀點太多,反而讓大家迷失了方向,也埋沒了這期的主題。

昨天有位粉絲在後台留言說:「其實你就是看多一二線,看空三四線,讓大家都去一線城市買房,居心叵測!」

我只想說的是,看多看空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這個無法改變的大趨勢下,我們要選擇怎樣「合適」的生活。

中國這么大,做到資源完全分配絕不可能。

子木只希望未來一二線城市可以成為有追求有夢想的年輕人的聚集地,大家可以在此盡情拼搏,追求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夢想;三四線城市則可以成為百姓安居樂業的宜居城市,無憂無慮,天倫之樂。

而不是所有城市都被房地產綁架,年輕人因高企的房價而失去對生活的憧憬。

再者,市場也絕不會因為看多或者看空而演變,多軍和空軍所尋找在心理上的慰藉和一廂情願在事實面前也一文不值。

所以千萬不要輕易站隊,然後持著自己的理論無休止的抨擊對方,那又有什麼意義?

真正的智者是置身事外,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理性分析。

市場沒有絕對,只有相對。

例如,子木對一二線看多,對三四線看空,對二線城市杭州武漢看多,重慶西安看空,對北京的通州看多,對石景山看空。那你又說我是什麼軍呢?

④ 2018中國的房價走向

房價會跟著CPI走。傳統炒房方式已經失效了,但是通過新的手法來炒房,避開政策,並非沒有利潤,反而因為傳統炒房方式的沒落,狼少了,利潤蛋糕會更大,炒房市場會有更大的機會到來。
房地產不只有居住屬性,如果認為19大的指示,是要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這種觀念絕對是是被過分的錯誤解讀的。
事實上房地產既有居住屬性,也有金融屬性,還有社會屬性,房地產會成為未來100年最大的經濟實體。因為房子不只關繫到一個人住在哪,也關繫到整個城市規劃,未來規劃,關繫到人生規劃。
不是一個政策說房子只有居住屬性就只有居住屬性了,政策的根本還是要發展經濟,而發展經濟離不開實事求是,市場規律是什麼樣,市場的現狀是什麼樣,無視客觀規律是不行的。
所以說房價下跌論,是絕對的錯誤的,只要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增高,房價一定會漲。只不過未來房子的消費形式會多種多樣,現代企業通過將消費分散,類似我們現在的手機一樣,手機本身很便宜,但是移動端消費並不低。買電視很便宜,但是通過電視帶動的消費會不斷升高。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的實際意義在於,房子會變成一個消費終端,帶動其他消費。如果房子賣了沒有人住,就無法帶動其他消費,這才是這句話的意義。
所以未來什麼房子會漲,什麼房子會跌,很明顯就是有人住的房子會漲,沒人住的房子會跌。
未來幾十年還將面臨一個城市中心化,老齡化的問題,所以配套設施好不好,都是會影響房價的重要標志。
單純的撇開具體的房子客觀事實來說房價的漲或者跌,都是不確定的。

⑤ 中國的房價漲到什麼時候是個頭

長期看房價一定跌! 第一,國民還是沒錢的,靠所有的積蓄和貸款都套版到房地產里去,央權行要印鈔票來刺激其他行業的發展嗎; 第二,就算總價沒有跌,甚至有所漲,其實也是「跌」的,美聯儲又開始印鈔票了,老美的貨幣寬松政策不會停的,看好人民幣小貶值; 第三,以房養老一旦成立,剛需會有所緩解; 第四,觀念正在改變

⑥ 房價什麼時候能真正的下降呢

這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涉及生產要素供求關系、市場細分、政策導向、趨勢預期等多個方面,以下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從生產要素來看,在中國土地是影響方面的最主要因素,由於我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稅關系,地方政府逐漸形成了以獲取土地出讓金為其重要收入來源的「土地財政」政策,比如各地「標王」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土地出讓金本身就就很高,開發商、建築商、銷售商再次基礎上做附加值,最終反映到老百姓手裡的就是一個很高的價格。現在一方面政府限制土地供應,但不降低土地出讓金,從基本生產要素供給上就不會降低,這是一個加分項。
2、從市場來看,要區分一線二線和其他線城市,一線二線需求旺盛、供給多,市場活躍,交易頻繁,容易形成投資市場,容易拉高房價;其他線需求有限,過去年供給多,過度開發有庫存,一旦市場、政策有變,投資性購房就會撤出,價格容易下降。
3、政策導向上,政府要給老百姓有交代,所以近幾年大力推兩限房、經濟適用房、共有產權,以租代售等方面,這些都是商品房的競爭品,會消解一部分,甚至會越來越大的需求,會拉低房價,是一個減分項。
4、趨勢預期,常聽到國家領導人或者某重要行業領導「要對市場有信心」的這樣的話,本質影響的都是市場預期。市場預期如何影響價格,可以這么理解,如果預期價格要降低,現在大家就不會買房,等降低了再買,會壓制需求,成交下降,市場冷卻,進而會真的導致價格下降;如果預期價格上漲,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都趕緊買進,市場活躍,最終會導致價格上上升。這2個過程一般交替演進。
以上幾點,總體來看,由於我國特有政體結構,政府掌握資源龐大,對市場影響力非常大,完全可以控制方面,最終上漲還是下跌,還要看政府的意志。個人判斷,對於一線、二線,出於城市發展的需要,會壓制,總體位置價格平穩,或者慢慢下降,或通過漲工資的方式變相拉低房價,但不會出現大規模的真正的下降,那樣會出現市場動盪,社會不穩定,與大環境和防範金融分享的大方向不符,政府不願意出現這種情況;對於其他線,要看具體城市區位和本地房地產庫存、需求情況,有些城市現在已經大面積下滑,有些城市還在做開發,總體上要看供需關系。

⑦ 中國房價什麼時候開始漲的

房價是從2000年左右開始起漲的,其原因是:
1.商品房開發成本不斷提高
(1)徵用土地費與日俱增。由於土地的稀缺性和競爭的激烈,使得近年來土地徵用費不斷上漲,地價越來越高。開發商把這些成本轉
嫁到消費者身上,房價自然上升了幾倍。
(2)折遷安置費強勁上漲。拆遷安置費用大,各項合理不合法因素多,補償費用高,使得該項成本總體呈上升趨勢。
(3)前期工程費上升較快。經調查,10年來開發項目前期工程費上升了近3倍,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多部門收費。據統計,開發項目在實
施之前必須交納各項費用達30餘項,最終都消化在房價中,致使房價上升。
2.商品住房需求旺盛
一是我國廣大中小城市正處在城市化進程加速發展時期,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導致對住房需求的增加。二是多年來住房消費觀念扭曲。
沒有宣傳自住其力和適度消費,導致人們普遍地急於要買房、要買大房、要買好房,從而形成對住房市場的過高期望和強大壓力。三是住房
保障制度的欠缺。本來城鎮居民的住房不可能完全靠市場來解決,一部分收入處於中等以下的居民應該通過政府的幫助解決適當的住房。
1998年國務院決定停止住房實物分配以來,國家提出了住房保障的各項政策並要求各地落實。可是,各地普遍注意了住房市場的發展,卻忽
視了住房保障件大事,以至於不少中低收入居民無奈地加入了住市場,增加了住房市場的壓力。四是政府對於住房機抑制不力。多年來,不
少地方尤其是經濟欠發達中小城市視房地產價格上升為小事,反而認為財政以從中得到實惠,有意無意地縱容房地產價格的升。在此思想的
指導下,將住房的短期炒作視為市和經濟的繁榮而歡迎或默認,對於投機行為的抑制弱無能甚至放任自流,從而放大了需求,推動了住價格的快速上升。
3.住房結構失衡
長期以來,大部分中小城市居民住房消費習慣住大房,據調查,從2004年以來,魯南地區某市開發建設的商品住房,110平方米以上大
戶型住房超過70%,80平方米以下中小戶型住房不到10%,可以看出,大面積住房的比率過高。住房供應結構不合理,浪費土地資源,扭曲
住房需求,抬高商品住房平均價格,不利於解決普通居民家庭的住房問題。 表1:魯南地區某市與全國平均房價對比表(略)
4.商品住房存在投機炒作行為
房地產開發商針對消費者「買漲不買落」的購房心態營造商品房漲價氣氛、投機炒作現象,某些房地產開發商甚至聯手惡意炒地、囤房虛售、
哄抬房價進行投機的行為。
5.開發商追求高利潤使得房價增長
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十大高利潤行業中,房地產業名列榜首。開發商取得的高利潤不僅僅是通過降低成本獲取,更多的是通過提高商品住房的售價獲得。
6. 經濟發展的持續增長
從宏觀背景來看,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已經持續了十多年,這一勢頭還將持續下去。盡管未來的發展速度可能有若干調整,但是,快速增長的
總趨勢是很難逆轉的。經濟的熱和旺,必然傳遞到住房市場及其價格上來。

⑧ 房價,什麼時候漲到頭

不會再大力推房價了,當然政府也不想房價大跌,經濟變差了,房地產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化部分過剩的鋼鐵、水泥的產能,同時增加就業。

閱讀全文

與2018房價什麼時候到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