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武漢蔡甸區買房前景如何會不會離武漢中心太遠
8年前蔡店中心廣場旁邊120平方的房子帶簡單裝修6萬,你覺得蔡店房子前景怎麼樣呢,現在什麼價錢你應該更清楚,如果短期內不覺得遠的話。長期看來蔡店以後通地鐵之類的車,就跟現在北京5環的概念差不多
❷ 蔡甸區,那地方大不 比漢陽大些嗎蔡甸區,那發達嗎經濟,發展快不快文化底蘊高嗎
蔡甸區是武漢市所屬的一個遠城區,原名漢陽縣,位於武漢西南,長江、漢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江漢平原末端,全區版圖面積約1100.8平方公里。現轄11個街(桐湖)鄉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蔡甸經濟開發區),總人口約50萬人。境內地勢由中部向南北逐減降低,中部均為丘陵崗地,坡度較緩,北部為平坦平原區,地面高程多位於20-24米之間,南部為窪地平原區,地面高程在19-22米之間。全境地貌是壟崗為主體的丘陵性湖沼平原,氣候屬北、中亞熱帶過渡性季風氣候,具有熱豐、水富、光足的氣候特徵。
蔡甸資源豐富。蔡甸區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鄉。蔡甸區擁有54平方公里的南湖水系和116平方公里的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 「蓬萊仙境」九真山和「佛教聖地」嵩陽山;擁有富足的人力資源和農產品資源。
蔡甸基礎雄厚。全區產業集群逐步形成,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初步形成了機械汽配、醫葯化工、通訊電子、輕工紡織、農產品加工、休閑旅遊等主導產業和沌口、常福、文嶺、姚家山等特色產業園區。目前,香港絲寶集團、和記黃埔、冠捷銷售總部、冠捷電子集團、中鐵武橋重工、銀泰科技、中恆集團、泰國華泰植物油、武漢博奇汽車裝飾等一大批國內外大型企業相繼落戶。
蔡甸經濟發展迅速。2007年蔡甸區實現生產總值76億元,比上年增長15.1%;財政收入11.23億元,同比增長3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7億元,增長26.9%。蔡甸區被省政府評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區」和全省綜合經濟實力十強縣(市區)。
蔡甸未來前景美好。2007年蔡甸實施投資過千萬元以上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13個,總投資達11.7億元。省道「十永線」改擴建、新大沌路、文嶺變電站、大集地區供水、蓮花湖綜合治理等一批重點工程開工建設或投入使用;50個農村「家園建設行動計劃」創建村整村推進、面貌改觀。蔡甸「十一五」 (2006—2010)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11年,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以上,一、二、三產業比重為15:45:40,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8%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❸ 為什麼開發區西區的房價從來沒漲
這要從政治、經濟、市場等等方面來看。
根據各種影響房價因素自身的性質,可以將其分為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政治因素、房地產的內在因素和環境因素。
經濟因素
相關配圖影響房價的因素主要是國家、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增長狀況、產業結構、就業情況、居民收入水平、投資水平、財政收支、金融狀況。這些因素會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總體供求,特別是影響需求。通常來講,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經濟增長越快、產業結構越合理、就業率、收入水平和投資水平越高,財政收入越多、金融形勢越好,房地產市場需求就越大,房價總體水平也越高。反之,房價總體水平越低。從中國的情況來看,改革開放20多年後與改革初相比,房價有了巨幅增長,就是源於全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一系列經濟因素方面的迅猛發展。沿海地區與內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與一般城市之間,房價水平有較為顯著的差異,這也主要是由於這些城市之間,在以上經濟因素方面存在的明顯差異所造成的。
社會因素
影響房價的社會因素包括人口、家庭、城市形成歷史、城市化狀況、社會治安、文化與時尚等。其中,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數量、密度、結構(如文化結構、職業結構、收入水平結構等);家庭因素指家庭數量、家庭構成狀況等;文化與時尚主要指文化氛圍、風俗習慣、大眾心理趨勢等。
社會因素對房價的影響作用是相當復雜的,它的作用方式不如經濟因素那樣直截了當,作用過程也比較長,是一種滲透性的影響。如城市形成歷史,對一個地區房價水平的影響,雖然不如經濟因素的影響那樣明顯,但卻常常是非常深遠並具根本性的,在中國許多城市中,某一個特定的區域,由於其獨特的發展歷史,而始終成為房價水平的高值區,如上海的外灘、徐家匯、廈門的鼓浪嶼、青島的八大觀等。有些社會因素對房價的影響在不同的階段,作用結果是不同的。如人口密度的提高,一開始會造成房地產需求的增加,引起房價上升,但發展到一定程度,則會造成生活環境惡化,有可能引起需求量減少,房價下降。
行政政治因素
行政因素主要是國家或地方政府在財政、稅收、金融、土地、住房、城市規劃與建設、交通治安、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一些制度、法規、政策和行政措施。政治因素主要指政局安定程度、國與國之間的政治、軍事關系等。行政和政治因素都是由國家機器來體現的,因此它對房價的影響作用也比較突出。如城市規劃對一塊土地用途的確定,決定了這一地塊的價格的基本水平。與經濟和社會因素不同,行政和政治因素對房價影響作用的速度相對較快,如果說經濟、社會因素的作用是漸變式的,則行政和政治因素的作用可以說是突變式的。如,加強宏觀調控,緊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收緊銀根政策,會使所在地的房地產需求減少,房價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下跌。
周邊環境因素
這個因素主要是指房地產自身及其周邊環境狀態,如土地的位置、面積、形狀、建築物的外觀、朝向、結構、內部格局、設備配置狀況、施工質量,以及所處環境的地質、地貌、氣象、水文、環境污染情況等。首先,房地產自身的內在因素對房地產的生產成本和效用起著重大的制約作用,從而影響著房地產的價格。如地價上漲,建築材料漲價,會帶來成本推進型房價上升。商品房內在品質提高,效用增大也會造成內在品質提高型房價上漲。再如,房屋的朝向也會影響房價。在中緯度地區,朝南的住宅,就比朝北的住宅舒適,因而價格也高。由於房地產的個別性,房價受自身因素(特別是一些與自然有關的因素)制約的現象是非常明顯的。這是房地產與一般商品不同的一個重要表現。其次,房地產的使用離不開其周圍的環境,因此房地產周邊環境的因素,也影響房地產的價格。如位於公園、綠地旁邊的住宅,由於其安靜、空氣清新、風景怡人的環境,價格往往也較高,而如果住宅緊臨高速公路、機場等雜訊源或垃圾處理場、臭河浜等視覺、空氣污染源,則價格就低。
❹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是要和漢南區合並成新的漢南區嗎,怎麼又沒動靜了
據知已經決定合並了!預計在2014年1月基本完成(或說開始)託管,至於徹底合並還需些時日,漢南原本不是一個歷史長久的行政區,就像東西湖區那樣是部分當權者人為強行拼湊出來了,沒經過歷史文化人文地理的積淀而形成的。。。所以再次重組合並也不稀奇!當然這都是為了經濟發展而做出的決定,無法評說
可能仿照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和黃島區那樣行政管理合一 ,確切說是青島開發區與黃島區體制合一。既有先例可循,加之要與東湖高新區遙相呼應之舉,故順理成章。如樓下一位網友所說,要得就是漢南的行政區牌頭!漢南與經開合並,這可比原想的先與蔡甸合並再不知何時擇機託管更好。你們漢南有福啦。小夥伴們趕緊投資去咯
❺ 為啥武漢的房價比鄭州的還高
現在光是挖地鐵平均每天都要花一億,費用只有從地價里找補了,市內的房價自然就高了。不過遠城區像漢南區首付3萬的新房很多。
❻ 武漢蔡甸區大概在那個方位,經濟狀況如何,發展前景
蔡甸區在湖北武漢市的西南郊。屬於武漢市遠城區
提到其發展真是傷心呀。
最近因回了一次蔡甸,深感行路不易,想想每日要到市區的上班族、上學族更是感到要說點什麼。可有老鄉網友說我在發牢騷,我也認同。故收集我在論壇上發的牢騷做個集錦,讓眾人評判。
蔡甸的發展為么這慢呀
我覺得蔡甸的發展主要還是觀念問題,觀念更新,萬事不難。其實如果把沿漢江堤打通,也為蔡甸人民多提供一條出路,不會是想不到吧,只是是否願意作為,也許政府認為這些是小事,但如果小事不作為,大事不能作為,那就無可就葯了。你看,原來公汽213沿江大可到蔡甸大集,結果被堵回去,不讓別人通行;735路已經到了蔡甸三官,可因為一座小小的陳獨山過不去;可以看出觀念和陝隘的地方保護是發展真正的攔路虎。看如今十永線造,更是西亂的班子,西亂的搞法,是否是施工方為了要資金故意到處挖亂,給蔡甸人民為難,向政府勢威。現在說三個月完成,我卻信心不足,看三年是否能完成呀。 觀念不更新,以後還會有更多的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十永線改造的情況我們就看出一些問題,到目前為止,施工進度緩慢,管理混亂,不知幾時才能修好呀。聽說十永線改造工程,都被蔡甸黑道承包,而黑道都被抓了,所以處於停工狀態,是不是蔡甸的發展需要黑道才行了,蔡甸政府都被他們染黑了,但黑得不徹底,所以完成不了蔡甸發展的大任呢。 由表及裡,從這個簡單的問題上可以看出,蔡甸如沒有大的更新,蔡甸難以發展,領導更新,觀念更新,難呀!!! 真心期望蔡甸發展能走了快車道!!! 一個國家落後被國際社會瞧不起
蔡甸——請不要再錯過發展機遇
最近看了9月2日一篇長江日報上評論員文章「最可怕是的自甘落後」。 現摘錄部分觀點,「發展不夠是武漢的大實際,加快發展是武漢的第一要務」你看從武漢的角度,武漢人都承認武漢發展不夠,可有些蔡甸人到不覺得蔡甸發展不夠。
「從自身找原因,武漢發展不夠的根子還是思想解放不夠,沒有世界眼光,沒有一個國際參照系,看不到世界大勢。習慣於」等靠要「,想問題先看政策允不允許,辦事情在乎中央給不給資金。改革開放之初,武漢人經常批自己的內陸意識,以圖觀念更新。但隨著與先進城市差距拉大,一些人已在心理上接受現實,自甘落後,日漸把與先進城市的差距視為當然,視為宿命」
「這種自甘落後的心態,即使發展機遇找上門來,也會認不出,自然抓不住的。————————」
有些蔡甸人更是悲哀,連自己落後還不知道,自己認為發展還可以,這樣當然更是不會去抓機遇了。
我們來看近些年蔡甸失去的機遇吧;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正是改革開放紅火的年代,武漢市擬在蔡甸新農南湖地區投資建一個綜合性的運動場館,但當時的區政府為了地方利益談判不爽,至使流產。
九十年代,武漢要投資建一個大的飛機場,從飛機起降的科學角度來看,新添地區為最優,初步選址定在蔡甸。可黃陂人利用人員優勢到中央力爭,蔡甸區卻無動於中,最後投資落於黃陂天河。就是今天的天河機場。
試想,如果有武漢市的這兩大工程落於蔡甸,蔡甸如今是會么樣子了呀。絕不至於地鐵規化到2028年才到蔡甸來吧。
❼ 為什麼前川的房價比蔡甸的房價還貴
是正常的,黃陂未來發展比蔡甸好。
❽ 武漢蔡甸經濟開發區的區位優勢
開發區經過十幾來年的發展,源共引進各類項目102個,總投資30億元,夯實了現代製造業和配套產業基礎,形成了以絲寶精細化工(武漢)工業園、南洋葯業、東信葯業、陽慷葯業、九州通葯業、同仁堂葯業、同濟堂葯業、瑞年葯業為代表的化工醫葯產業,以冠捷顯示器、翰宇彩欣、恆生光電、中恆電腦為代表的通訊電子產業,以銀泰科技、特種工業泵、海天汽配城、博奇裝飾布、泰昌汽車地毯、玖信汽車、新來多車架為代表的機械汽配產業,以八達通農產品物流、軍山傢具物流、中原快運為代表的現代物流產業,以南湖度假村、多福山莊、地球村歡樂世界、海天一色、東方夏威夷為代表的休閑、旅遊、度假及高檔住宅產業。「十五」期末,工業產值達到35億元,占蔡甸區工業產值的64%;完成國、地兩稅2.1億元,占蔡甸區國、地兩稅的52%;固定資產投資6.3億元,占蔡甸區的42%。利用外資1477萬美元,占蔡甸區的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