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房價什麼時候回落
估計五,六年後一些地方,房價會不斷回落到正常,很多人城鎮都有房了沒什麼炫耀的就降價了,房子與車,手機一樣是商品,沒有向別人炫耀的價值就降價了。
② 房價什麼時候會下迭
房價漲跌走勢預測:中國房價2010年到達最高峰 對於房價漲跌走勢的預測,似乎是個永遠不會使人厭倦的話題。近日不斷有來自各方面的消息稱,根據艾略特獨創的「波浪理論」,中國房價會在2010年進入本輪中國房地產發展的最高峰。 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8月發布的消息顯示,二季度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7%,其中,北京市漲幅達8.7%,居全國第五位。同比上漲幅度較高的主要城市包括:深圳14.4%,大連11.9%,呼和浩特11.3%,包頭9%,北京8.7%;下降的城市只有上海,降幅為2.8%。 中原地產項目部副總經理黃韜向記者表示,未來廣州市不排除某些邊遠區域的房價會出現下降、在某個時間段房價會下降的情況,不過從整體情況而言,廣州樓價在整體上仍會持續增長,只不過增長的幅度有所減緩。 黃韜說,廣州到2010年前會投入1000億的資金改善廣州的基礎設施、道路建設等。隨著政府投入的增加,廣州地鐵等將會連接更多區域,珠江新城等區域將會更加成熟,地價、樓價等自然會隨之上升。到了2007年、2008年左右,廣州的地價將會達到高峰,到了這些土地的開發期也就是2010年左右,廣州的樓價可能會達到最高。 作為國內「都市圈」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之一,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非常肯定地表示,「保守地說,今後10年,中國的大城市,無論是上海、北京還是南京,房價要漲3倍。」 房價上漲過快問題為何依舊未能得到解決?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是,有關的調控措施尚未顯效。 從去年的「國八條」到今年的「國六條」,從提高房貸按揭首付的比例到開征二手房交易的營業稅及所得稅,再到控制戶型的比例以及限制外資進入中國房市,近年來,中央政府為了穩定房價,出拳越來越頻,力度越來越大。然而,房價依然高漲。 房價一直在漲,在喊漲的浪潮中,大地產商喊得最凶也最猛,沖在最前面。和訊網的總編、副總經理劉峻卻說一方面是開發商在作怪。 劉峻告訴記者,很多人感到房價一直在漲,其實是一種錯覺。造成這種錯覺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與開發商一個最基本的銷售策略——低開高走有關。 房產商的一貫做法就是「低開高走」,同一個樓盤,開盤時的價格普遍低於後期的價格,開盤時房產商需要回籠資金還貸,寧願少賺點賣便宜些,房價相對較低,等到後期資金回籠差不多了,就抬高房價慢慢賣。 再者,「高價低走」可以安撫早買房的客戶:你看買我們的房沒錯吧,現在已經升值了!對房產商來說以後開盤時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讓市民誤認為「房價一直在飆升」,再不買還要漲!讓你盡早把錢掏出來買房而且開盤時買的是期房,到收尾時已經是現房了,漲點錢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正在觀望的潛在買主下決心。 還有專家指出,房價上漲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預期上減少新增建設用地供應量,目前可謂「聞風即漲」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不可能沒有反應。 南京居易置業有限公司金再明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預測了土地價格上漲後出現的可能性:大的開發商可能會有囤地的現象,但是他們會在國家土地政策的要求下,囤積兩年之內轉讓或是進行招標等。地價上漲對房價也會有影響。
麻煩採納,謝謝!
③ 房價什麼時候會下降
現在的房價還是偏高,就快不高了,因為現在開發商還不沒有到撐不住內的時候,房價短期內容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估計2009年8月左右是房價的最低谷,那時候房價應該是現在的95%-85%左右,目前效果還不明顯呢,也快了,長遠來看,中國的房價還是會持續上漲的,因為供還是小於求的。
④ 中國房價什麼時候會下跌
最後,本輪房價上漲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漲到今年已經四年了,期間除了少數地區房價出現下跌,但多數地區房價不是高位盤橫,就是已經輪漲一遍。2015年之前,是以炒房者為主,而在這之後,是大量投資性需求民眾集中入市,他們也想分得房價上漲的一杯羹。各城市該買房的都買了,當地居民已經明顯處於飽和狀態。在經歷了這一輪房價大漲後,中國房地產本身就有調整的需求。
中國房價什麼時候會下跌?實際上,從今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了,不僅是各地政府,還有中央政府都對遏制投機炒房非常重視,並且承諾不再依靠房地產來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全國居民加杠桿也用到了極致,國內房地產泡沫也被吹得很大。未來一二線城市房價會穩中有降,逐步回落,與當地剛需收入接軌。而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大起大落的可能性會很大,投資者應該謹慎觀望,切勿輕易出手。
⑤ 房價什麼時候能下降
之前幾十年,每來年增加千萬人口,源房價也漲了幾十年,在人們心中形成了房價會一直漲的印象。但人口趨勢即將改變,從2022年左右開始人口下降,十多年後,每年減少的人口達到千萬以上,而且會持續幾十年。正好和之前幾十年人口每年增加千萬形成相反的趨勢,房價的趨勢也會和之前相反。
⑥ 中國房價什麼時候會下跌
個人看法,房價會下跌,也就是那麼一說。降肯定是要降,但是降多少呢?這內就是個問號?房價漲的時容候,幾千幾萬的往上漲。房價降肯定是大快人心,但是降個三百,五百的,解決什麼問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該買不起房子還是買不起房子。
⑦ 在什麼情況下房價才會下跌
人口增長不足以支撐房價上漲。日本東京現在相比1990年人口增長了百分之十幾,房價到現在還沒回到以前的高位。
那在什麼情況下房價才會下跌呢?簡單說幾點:
1、人口:雖然人口增長不足以支撐房價上漲,但是人口下降卻實實在在會影響房價下跌,但是效果不會馬上出現。特別要關注的是勞動力人口的下降(我國目前已經處在勞動力急劇下降的階段),特別是20-50歲這個人群的下降趨勢。
2、匯率:rmb匯率受到極大的貶值壓力時。放到國際金融市場上來談,匯率的穩定是重過房地產業更大的頭等大事,在保匯率還是保房價面前,選擇一目瞭然。
3、經濟大幅度下滑:比如遇到經濟危機,戰爭和瘟疫咱就先不考慮了。
4、改革:土地改革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咱也不考慮了。但是戶籍、教育、福利等制度的改革會在某個時候引爆房價。其實不需要談養老和醫療,光教育制度的改革就可以顛覆整個房地產市場。試想一下,如果我國實行日本那種公平式教育,即每個地方的教育資源比較平均的情況下,還有多少人會跑到那些大城市去?
5、科技進步:遠程工作U盤式就業的大規模實現,自由職業者的大規模崛起(西方的自由職業者增長率高到嚇人,我國也都是兩位數在增長,這些自由職業者一旦數量達到一定級別,是真的能影響到房價的),都會沖擊房價。其實,遠程教育的普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補充我國教育資源不均勻的現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房地產。現在有能力的人、聰明的人,很多都已經撤離大都市,到都市圈附近的地方置業發展。有自由,有健康,有不低於996的收入,何樂而不為?
⑧ 房價上漲後還會回落嗎
國家來統計局18日發布4月份源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從新建商品房價格環比變動來看,4月有23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比上月回落,比3月份增加13個;且廈門等多個城市的二手房價出現環比下跌。
⑨ 房價什麼時候回落
.
國家數據出來了,中國4月房價同比上漲12.8%。
國家新政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回。國家是要求答房價繼續上漲,但不要漲得太快。房價下跌不符合國家新的政策,新政本來就是不需房價下跌,但需和諧的溫和上漲。
漲價不是房漲價,房是每年都要折舊,漲價的原因是政府的土地漲價而持續增值的。
在國外因土地增值要收地產稅(房產稅、物業稅,什麼名稱不重要),國外土地是私有化的業主擁有所有權,業主自己的土地增值了,國外的業主非常高興,當然願意交地產稅。中國也准備征稅,但問題是房是每年都在折舊跌價,中國的土地全部都是國家所有的,老百姓僅僅只有使用權而已。但土地又是持續增值,增值部份也是國家的土地增值,問題是增值部份的物業稅向誰征稅?政府找政府徵收?不可能。去找老百姓徵收,但老百姓的房在折舊貶值,轉而只有轉嫁去抬高房的價格,造成房價爆漲。
⑩ 房價什麼時候能真正的下降呢
這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涉及生產要素供求關系、市場細分、政策導向、趨勢預期等多個方面,以下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從生產要素來看,在中國土地是影響方面的最主要因素,由於我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稅關系,地方政府逐漸形成了以獲取土地出讓金為其重要收入來源的「土地財政」政策,比如各地「標王」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土地出讓金本身就就很高,開發商、建築商、銷售商再次基礎上做附加值,最終反映到老百姓手裡的就是一個很高的價格。現在一方面政府限制土地供應,但不降低土地出讓金,從基本生產要素供給上就不會降低,這是一個加分項。
2、從市場來看,要區分一線二線和其他線城市,一線二線需求旺盛、供給多,市場活躍,交易頻繁,容易形成投資市場,容易拉高房價;其他線需求有限,過去年供給多,過度開發有庫存,一旦市場、政策有變,投資性購房就會撤出,價格容易下降。
3、政策導向上,政府要給老百姓有交代,所以近幾年大力推兩限房、經濟適用房、共有產權,以租代售等方面,這些都是商品房的競爭品,會消解一部分,甚至會越來越大的需求,會拉低房價,是一個減分項。
4、趨勢預期,常聽到國家領導人或者某重要行業領導「要對市場有信心」的這樣的話,本質影響的都是市場預期。市場預期如何影響價格,可以這么理解,如果預期價格要降低,現在大家就不會買房,等降低了再買,會壓制需求,成交下降,市場冷卻,進而會真的導致價格下降;如果預期價格上漲,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都趕緊買進,市場活躍,最終會導致價格上上升。這2個過程一般交替演進。
以上幾點,總體來看,由於我國特有政體結構,政府掌握資源龐大,對市場影響力非常大,完全可以控制方面,最終上漲還是下跌,還要看政府的意志。個人判斷,對於一線、二線,出於城市發展的需要,會壓制,總體位置價格平穩,或者慢慢下降,或通過漲工資的方式變相拉低房價,但不會出現大規模的真正的下降,那樣會出現市場動盪,社會不穩定,與大環境和防範金融分享的大方向不符,政府不願意出現這種情況;對於其他線,要看具體城市區位和本地房地產庫存、需求情況,有些城市現在已經大面積下滑,有些城市還在做開發,總體上要看供需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