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浙江最窮的青田縣都比蘇南最富的蘇州更富裕,豪車更多
青田除了縣城經濟還可以,其他鄉鎮都是很落後了,其實華僑不一定都是有錢人,
② 為什麼麗水的房價格比紹興的都高啊
麗水,城市的名字取自上天的賦予——山水秀麗,「青山麗水」。甌江,錢塘江,閩江,江河縱橫而過。這個城市被水包圍,為水生養。 現在,一股新的暗流正在洶涌,不斷湧向地面。 過去幾年,各種渠道的民間資金聚集到了一起。「全城的房產集資資金有50億左右。」一位當地媒體記者估算。對地產和資本紅利的想像,支撐了城市裡上百家房地產公司,也支撐起了有關一個城市繁榮的夢想。 人均GDP從來不是標桿。麗水,這個浙江省最貧窮的城市,房價足以比肩一線城市——新樓盤均價都在每平方6000元以上。宏觀調控的氣候似乎遠離這里,過去幾年,房價仍以每年20%到30%的速度飆升。 開始有人試圖馴服這股洶涌的水流。一個月前,當地外號「小姑娘「的杜益敏由於非法集資被捕。這個僅有初中文化的女人,長袖善舞,兩年內集資過億元,如今卻無法償還。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城市的安全。11月1日,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孫曉霞一行到麗水調研。「加強地方金融的管理」成為其關注的核心內容。 「風雨同舟」 剛從「小姑娘」事件導致的擠兌恐慌中解脫出來,郭榮又開始為房價發愁。 她拿著借條,再一次來到銀泰房產的售樓大廳,試圖為借條上的房子定下價格。借條顯示,2004年4月,銀泰房產——當地位列第四的房地產商,老闆個人因「投資需要」,向郭榮借款10萬元。作為回報,郭可以拿到2%的月利率。和郭榮一樣持有銀泰房產借條的老百姓有五六百個,總集資額高達8000萬元左右。 在當地,借款是集資的另一種說法。這種借款早已超出熟人的范疇,而是面向不確定的人。「我當時覺得這個利息挺高的,這些閑錢放進去可以作為投資。」個子高高的郭榮,說起話來中氣十足。她丈夫平時做生意,家裡的經濟條件不錯。 借款之後不久,有關銀泰資金鏈的傳聞四起。在銀泰的勸說下,郭把借款轉成了訂房合同,月利率為1%,並憑借條簽訂江濱小區16幢1002房間的購房合同。郭說,她以為這是一個不錯的保障。 但兩年內,這個甌江邊的樓盤新貴已經從均價4180元上漲到均價6500元。銀泰和郭榮對於用哪個價格買房各執一詞。 在銀泰的副總劉漢文看來,集資者拿到了高額利息之後,就應該按照現有的市場價購房,這是「市場經濟」的規則。「但當時他們正是資金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不集資的話,銀泰連土地款都交不齊。」郭對此有自己的看法。 「銀泰房產的自有資金在七八千萬之間。」劉漢文承認。但他們的宣傳資料卻顯示,公司三年內的投資總額高達12億元。 在麗水房地產界,從土地款到建設資金,每家房產商都可以用集資的方式獲得。每個項目的集資總額少則千萬,多則上億。土地出讓金必須為自有資金的國家規定被輕易沖破,降低了房產行業的進入門檻。 麗水街頭,房產開發公司星羅棋布。僅在麗水房產信息網上登記的大中型房地產企業就達37家。在麗水建設局的網站上,截至2006年5月,市區商品房項目已開工項目23個,未開工11個,總面積200萬平方米。 民間資本的大量湧入,繁榮了房地產業。還有其他人在推高房價。在買房的人群中,麗水下轄的青田縣人大約佔了三分之一。青田是有名的僑鄉,大約有17萬人口在歐美定居,購買力極強。郭說,青田縣城的房產已經高達每平方1萬多元。 現在,麗水房價直逼杭州。而它所毗鄰的金華和溫州,市中心的房價也僅有每平方米四五千元。 「我們想只要有土地在,房產公司也不會倒。房價總是要漲的。」張長華說。張在當地的市委黨校工作,夫妻二人都在事業單位。 面對每次傳聞下的擠兌,借貸雙方都使用了「風雨同舟」來形容他們之間的利益關系。而現在,雙方則更關心的是房價上漲的「分享比例」。 麗水的借條 在別處,僅憑這樣一張簡單的借條,很難借走一個家庭幾乎所有的積蓄。 「麗水就是麗水。」劉強調說。從70年代末開始,麗水百姓就開始集資開發小水電。麗水附近的甌江等江溪落差大,河床切割較深,水力資源蘊藏豐富。 到90年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小水電的股份。直到現在,「小水電」仍是麗水的代名詞,僅在麗水縉江縣,就有多達120座小水電站。 「起初就是通過親戚之間借,後來家家戶戶都參加,也從來沒有出過事。」王慧萍說。王是當地的醫生,她也曾經參加過小水電的集資,「沒有一點風險」。 這種從親緣到地緣的擴展方式,使得這種地下金融方式逐漸深入民心。而幾十年的小水電集資沒有出現過擠兌風潮。人們慶幸,各地不斷興建的工廠,突飛猛進的全國經濟,把麗水的逐利訴求平緩消化。 在對風險無意識的同時,高額的收益被一再放大。在口口相傳中,那些最早開始參與集資的人,一年靠小水電就可以掙十幾萬元。 在麗水人看來,離他們不遠的溫州,彷彿一個天生的財富榜樣。「他們之所以富裕,最初就是依靠民間集資。」銀泰30歲的年輕老闆季文華說。他覺得,這樣的集資就是孕育民營經濟的土壤。 「我們有錢賺,也讓老百姓有些錢賺。」劉漢文覺得這是一種雙贏。普遍一分到一分五的利率,遠遠高於銀行的存款利率。 但小水電集資能穩定產生現金流,是否適用於復制到其他行業仍然存疑。尤其是有擴張沖動的房地產業,集資的路徑依賴風險驚人。「銀泰一邊拖欠著工程款,一邊把我們的集資款挪去拿地。」了解內情的集資者說,參與集資的並不都是過剩的民間流動資金,而幾乎都是老百姓的保命錢。 「有人是詐騙,我們是真實經營,完全不同。」劉漢文說,他的看法代表了大多數開發商的意見。 而更多人抱怨,偏居一隅的麗水不僅外來人口不足,即使手中有錢,也沒有很好的投資渠道。 「就算有個一二十萬,去開個小飯館,也是自己人吃自己人,沒意思。」郭榮覺得,過於狹小的商業投資空間,使得掙工資之外,最好的投資手段就是參加集資。 而房價持續走高,也給了老百姓想像的空間。但一個簡單的事實是,能讓他們避免借方捲款等風險的,似乎只有開發商脆弱的道德自律。 一些房地產商說,這場逐利游戲,參與者眾多。 「土地出讓量遠遠低於其他城市,造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土地價格自然居高不下。」 一位當地媒體的房地產記者分析。 按照其每年出讓500畝的土地總量計算,由於樓面地價高達每平方5000元左右,此一項就為政府帶來約為24億元的預算外財政收入。而根據當地公布的數據,2006年地稅收入僅8-9億元,且其中也有近5成來自房地產及相關行業。 「其實政府也很需要錢來搞城市建設。」一位當地政府官員私下表示,麗水的經濟並不發達,搞基礎建設有些力不從心。僅僅依靠稅收,顯然無法完成市政建設的目標。 「麗水丘嶺多,土地少。」這位官員承認,麗水相對於鄰近城市沒有比較優勢,而要跟附近的溫州和台州競爭初級產業,已經遠不在一個起跑線上,高科技產業則更缺乏基礎,因此經濟發展確實不快。 與民間集資風潮同步的是,從2000年撤地設市以來,麗水市城區面積已經擴展了三倍。龐大的基礎建設計劃拉動著麗水GDP不斷上升,而同時城市的房價每年上漲20%。而原本應該提供的經濟適用房,也飆升到每平方4000元左右。 最苦澀的,是真正買房的人。 王慧萍是其中的一個。她本打算通過換房改善住房。為此,她已經賣掉了原來在火車站的老房子。但江濱小區遲遲沒有開盤,使得她和丈夫不得不住進單身公寓,等待開盤。 這遲到兩年多的開盤,使得王慧萍手中的現金已經趕不上房價上升的步伐。每平方6000元左右的基準價,加上樓層、景觀的系數,比較中意的房子每平方米單價高達7300元左右。除去三成首付,他們必須每月還款6000元以上,才能在20年中完成按揭貸款。 事實上,一對收入中上的麗水夫婦每月收入總和約為4000元左右。麗水的人均GDP為浙江最末,去年僅為11963元,不及浙江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其實我們在自食其果,集資掙的這點利息遠遠不夠買房子。」 每次路過施工區,樓盤前方的夏河塔美景都使王慧萍傷心不已。 已經交付3年之久的怡景花園,曾經是麗水的「樓王」。而今,這個樓盤晚上只有一半不到的亮燈率。而通向新建的花園路沿街,一些樓盤甚至只有五分之一有人入祝在更遠的白雲山腳下,甚至整個別墅區都空無一人,沒有絲毫燈光。 在最新拍出的土地中,麗水的樓面地價已經達到驚人的每平方5500元。根據劉漢文的計算,算上建築、配套、稅收等費用,這個「地王」每平方米的開發成本高達9000元。 「看著吧,明年的樓價肯定超過一萬。」所有的人都似乎胸有成竹
③ 為什麼青田是內地的小香港
青田縣 位於中國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中下游,東接溫州,北接台州,西臨麗水,是麗水市下轄的一個縣,面積2484平方公里,人口約47萬,郵政編碼323900。縣人民政府駐鶴城鎮鶴城東路109號。
青田是中國著名的華僑之鄉、石雕之鄉、田魚之鄉,現有海外華僑華人達22萬之多,分布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浙江東南部,甌江中下游,有個小縣城叫「青田」。境內山峰連綿,峽谷深切,正所謂「九山半水半分田」。以往有人稱它是「浙江的『西藏』」,說的是它的交通劣勢,也道出了它的經濟水平。正是這個1997年才脫貧的縣,現在被人們喚作「小香港」,甚至「小歐洲」,不光生活方式歐化,經濟水平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這一變革過程中,早期走出國門、如今陸續返鄉投資的華僑華人無疑是這個僑鄉最大的「生產力」。在這個特殊的縣里,有許多有趣的現象,你能感受到最歐洲的生活方式,也能體會到最純朴的鄉間民俗;這里有些鄉村還沒有通路,有些地塊的房價卻貴過杭州;最難得的是,這里幾乎家家涉「僑」……
現象一:豪車接踵開,咖啡最正宗
由華僑投資的青田正達開元大酒店是這個縣里最高級的酒店之一,這個掛牌四星的酒店實際檔次與五星的不相上下。11月的一天,一位男士停好他的寶馬車,走進設在酒店的一個票務點,選定了幾張將由諸多明星獻演的晚會門票,付上了500歐元現金。
在這個縣城,寶馬、賓士、保時捷等豪車出現的密度與省會城市杭州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使用歐元消費,人人司空見慣。歐元還常常被用在咖啡館、酒吧這類休閑場所。
在僑鄉青田,臨江路是酒吧一條街,有著「小香港」的美譽。以前,臨江路的客人主要是歸國華僑。如今,大部分客人已經換成本地居民了。對此,「甌洲之星」咖啡吧的西班牙華僑老闆李煥軍感受最深:「先前,因為咖啡吧開得少,消費相對較高,來咖啡吧的大多是華僑。後來喝咖啡的習慣逐漸在青田本地居民中形成,普通市民漸漸成為了這里消費的主流。」
旅居世界各國的華僑華人將來自產地的咖啡豆、咖啡機,甚至咖啡壺帶到青田,所以「能喝到世界上最地道的濃咖」成為青田的一張金名片。
近年來,青田縣城涌現了120多家特色咖啡館、美食酒吧,構成了別處不可多見的風景。青田似乎濃縮成了「小歐洲」。
現象二:房價超2萬元/平方米
中外文化的融合在青田人的餐桌上也能窺見一斑。在高級宴席中,有歐式的薄片火腿色拉,也有口味正宗的「佛跳牆」,當然,也一定會上青田當地的特色——炒粉干、麵疙瘩,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用餐時,大家還愛評點哪家的牛排做法比較地道,某家的紅酒來自哪個酒庄。邊聊邊細細品嘗著來自歐洲的紅酒,熟練地晃杯、品聞著。
「在青田,15元人民幣可以喝到一杯正宗的咖啡,但也可能上趟高級的酒吧,最起碼得花個千把塊。這里的物價不比上海便宜。」來自麗水的媒體人小金告訴記者,「而且,青田的房價還是浙江全省各縣里最高的。在青田這個深山城鎮,房價竟然比杭州還貴,稍微好一點的地段都超過2萬元/平方米。難怪青田人要說,家裡如果沒有親人在海外,又不搞點副業,日子是難以維持下去的。」
小金的話也得到了在縣里事業單位工作的徐小姐的印證:「我家在上海浦東開了幾家超市,節假日我們會去看看經營情況。再不搞點副業,在青田的日子可不好過哦,這里的消費水平高著呢。」徐小姐既是開玩笑,也是真心話。這個縣雖然脫貧不過十幾年,但僑匯、僑資的注入使這個縣的經濟水平急速提升。
現象三:「不中不洋」的建築群
說到房地產,外人來到青田,多半都會好奇於那裡「奇形怪狀」的房屋造型。有人說那「不中不洋」,也有人說它「承載了青田人葉落歸根的純朴思想」。
浙江師范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郭劍波介紹說,19世紀末,在歐洲的青田華僑就有人回到家鄉買地建房。這為歐洲式的建築文化傳入中國提供了條件。他們把在歐洲看到而又喜歡的建築樣式引進,並與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建築群,成為僑鄉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中,青田阜山「花旗街」最為典型。這些建築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果實之一,亦是青田僑鄉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中國傳統的農村民居長期以來以平房為主,中西合璧的民居卻以多層樓房為主,還常常設有寬大的陽台和迴廊。這種結構完全與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朴生活形態形成對比。此外,受歐洲文化的影響,在阜山、方山等多個鄉鎮還修建了不少教堂建築,以其獨特的西方建築造型屹立於青田,成為西方文化跨區域的典型景觀。
現象四:農貿市場亦可用歐元
越來越多的華僑歸國回到青田,既帶來了外來文化,也改變了當地的消費方式。他們將血汗錢從國外匯回來,在當地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青田的農貿市場,曾經流通著各個國家的硬幣: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英鎊、美元、比利時法郎、奧地利先令、荷蘭盾、芬蘭馬克、葡萄牙埃斯庫多、西班牙比塞塔等等,賣菜的農民都是認得的。一直到1992年,歐元確立,市場上眼花繚亂的硬幣才漸趨單一。
所以,當地人會打趣地說:「外地來人若要知道當天的歐元走勢,不妨看看中國銀行前的客流。」據說,歐元匯率好的時候,中國銀行櫃台前來兌換人民幣的人,隊伍要排出十多米,銀行工作人員一天連續上十二三個小時的班。而提及銀行存款,大多數青田人都會既神秘又自豪地跟你說,在銀行里存了上億元定期存款的華僑客戶就有好幾個。
青田縣城的新大街,全長不足300米,卻被人們稱作「僑鄉的華爾街」。因為全縣8家金融機構,有5家就在此設點。青田縣擁有雄厚的民間資金。今年9月末,青田人民幣存款余額215.29億元,同比增長43.64%,1至9月各項存款余額月均增速在23.87%以上。
雄厚的民間資金,使得青田縣委縣政府敢於用「金融」來作為強縣的戰略。青田縣的這一舉措,得到各大金融機構的響應。與此同時,青田縣各金融機構還立足僑鄉,探索金融創新,全力解決中小企業、居民融資難問題。
新聞鏈接
5年引僑資20億
青田有300多年華僑歷史,有23萬華僑分布於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60%以上集中在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1990年以後出國的華僑約15萬人,占青田華僑華人總人數的46%,且以青壯年為主。在國外出生的青田華裔近2萬人,1978年以前出國的老華僑約0.6萬人。目前約有3 萬多人從事國際貿易,年貿易額達30億美元。青田縣外匯儲量充裕, 2008年全縣外幣存款6.26億美元,外匯結匯量達32.77億美元。據統計,華僑每年捐贈家鄉公益事業資金約1000萬元,累計捐款(現時值)達3億多元。近3年來,華僑投入城市化建設項目的僑資超過10億元,近5年來全縣共引進僑資20多億元。
④ 麗水那邊的房價還會漲嗎
1。集資復:在麗水房地產界,制從土地款到建設資金,每家房產商都可以用集資的方式獲得。每個項目的集資總額少則千萬,多則上億。土地出讓金必須為自有資金的國家規定被輕易沖破,降低了房產行業的進入門檻。
2.炒作:民間資本的大量湧入,繁榮了房地產業。還有其他人在推高房價。在買房的人群中,麗水下轄的青田縣人大約佔了三分之一。青田是有名的僑鄉,大約有17萬人口在歐美定居,購買力極強。
其實麗水的集資也是有歷史的,早在多年前很多農村的靠集資開發水電站賺了點錢的,所以房產集資是很誘惑人的,特別是有人炒作的時候。
⑤ 為什麼麗水房價會怎麼高
房價高是泡沫。純粹是因人為炒作達到的高度。麗水的民間集資現象非常嚴重。過去幾年,各種渠道的民間資金聚集到了一起。「全城的房產集資資金有50億左右。」對地產和資本紅利的想像,支撐了城市裡上百家房地產公司,也支撐起了有關一個城市繁榮的夢想。 在麗水房地產界,從土地款到建設資金,每家房產商都可以用集資的方式獲得。每個項目的集資總額少則千萬,多則上億。土地出讓金必須為自有資金的國家規定被輕易沖破,降低了房產行業的進入門檻。 麗水街頭,房產開發公司星羅棋布。相互炒作加上青田是有名的僑鄉,大約有17萬人口在歐美定居,購買力極強。
⑥ 青田為什麼排不上百強縣
一樓的可能連寶馬是什麼樣的都沒看過.
我覺的同為青田人,青田的消費是很高,但是內大多都是受華僑影響,本地工業相容比其它強縣還有差距(當然在麗水是NO:1了),而在國內評百強縣主要是看GDP的,個人覺的青田受土地的影響要在國內的排名上靠前有難度.
⑦ 為什麼麗水的房價那麼高呢
其實麗水現在這樣房價潛在著很大的危機。花無百日紅啊。不知道這出戲聰明房產商們會版怎樣唱下去。權實際上房產的交易量並不高。象曾經是麗水樓王的怡景花園,而今,這個樓盤晚上只有一半不到的亮燈率。而通向新建的花園路沿街,一些樓盤甚至只有五分之一有人入住。在更遠的白雲山腳下,甚至整個別墅區都空無一人,沒有絲毫燈光。
⑧ 浙江青田的消費為什麼比麗水其他地方高些
可能是青田華僑比較多,帶動了當地的消費,提高了青田的消費水平。
⑨ 中國「房價最貴」的縣是浙江青田,那裡的房價為何那麼貴
浙江省位於我國的華東地區,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說起浙江省,作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很多人首先就會聯想到“有錢”、“土豪”等等,甚至連浙江省山區里的小縣城,都富裕得令人刮目相看,其中“青田縣”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浙江省的青田縣旅遊?對青田的印象怎麼樣?你知道青田是中國“房價最貴”的縣,並被稱為“中國房價第一縣”嗎?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你想不想到充滿歐式風情的浙江“僑鄉”青田縣來走走看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⑩ 青田是麗水除蓮都區外最發達的地方嗎
青田經濟並不發達,因為青田山太多,沒有多少平原,發展很有限。青田人卻是麗水地區最富,因為華僑很多,幾乎每家每戶有親戚在外國,物價房價也是麗水地區最高的。 ppoplarhy 很明顯嫉妒在青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