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房價是怎麼被推高的
」全國政協委員、恆大地產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昨日參加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分組會時披露了房價成本構成,引起與會政協委員的廣泛關注。
政協委員披露房價成本
房價成本被一位從事房地產業的全國政協委員給曝了光。
「當前我國房價有五大交易成本,具體包括建築成本、房企管理成本、土地成本、各類稅費和企業利潤。我國房價之所以被抬高,和後三大成本不斷飆升有關。」許家印委員在小組會上語出驚人。
「通常情況下,前兩項成本價格變化不大,後三項成本才是真正影響房價的主要變數。加上一些企業的過度逐利,目前這三項成本占房屋交易價格的80%以上,其中土地成本已佔到房價的三成,各種稅費佔到三到四成,企業利潤也遠遠超過了5%的世界平均比例。如果這三項成本繼續增加,無疑房價還會上漲。」
據了解,我國自實行分稅制改革以來,地方財政普遍稅收不足,土地出讓收入等已成為許多地方政府財政預算外收入的重要來源。一些地方熱衷於「土地財政」,無形中推動了地價飛漲。
「房地產企業將這一高昂成本轉嫁至房價,土地成本的不斷上漲,又推動了房價上漲。」許家印委員說,「房地產開發環節徵收的各類稅費高達100多項,其成本加起來佔到房價的三分之一以上,最終也轉嫁給了消費者。」
許家印的觀點得到一些全國政協委員的認同。
房價不合理威脅國計民生
中國房地產市場經過近10年的快速發展,讓許多購房人居住環境得到改善,但同時高企的房價也給購房者帶來沉重負擔,房地產市場也遭遇到了發展瓶頸。
統計顯示,近來,雖然個別城市房價有所回落,但絕大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於高位,一些大城市中心城區的房價每平方米已經達到了3萬元人民幣左右,這一數字相當於我國一個普通城鎮職工一年的純收入。
「對於生活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大多數工薪階層來說,以目前的價格,就算不吃不喝工作上幾十年,也未必能買得起市區內的一套住房。」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教授毛蘊詩說。
「目前國際公認的較為合理的房價收入比在4-6倍之間,但我國房價收入比平均為15倍,個別大城市更高。」許家印委員說。
不合理的房價讓房地產市場進入整體低迷狀態,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目前居民購房消費意願已降至10年來最低點。市場活躍度重回1998年房改之初的水平。
應把房價控制在合理水平
不合理的房價已成為阻礙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最大障礙。全國人大代表、經濟學家辜勝阻認為,房地產開發企業應該適應市場變化和需求,主動採取措施,以合理的價格促進商品住房銷售。
「一方面企業應該合理控制利潤,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改變短視行為,將土地出讓中的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讓給大眾,控制地價過快上漲。此外,國家要完善房地產稅費體系,取消大部分不合理稅費。通過三方面的控制,把房價穩定到合理水平。」許家印委員建議。
「目前需要開發商、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把價格定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李稻葵委員說。
除價格之外,代表委員普遍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需要調整市場結構,建立多層次供應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東麗區區委書記張有會認為,政府要把保障居民居住的安居房建設和改善居住條件的商品房建設都要考慮到。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政府的政策應該在保障住房方面,在結構優化方面找到政策的著力點,做好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供給工作。
② 開發商推高房價的「九大套路」 了解買房不吃虧
每當房價開始「發瘋」,房產中介就成了最忙的群體之一。他們西裝革履,騎著電動車進小區、穿胡同,帶領客戶到處看房。
但我身邊的朋友,不管是買房的還是賣房的,說起房產中介來都有點頭疼。有人甚至直言,房產中介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房價不斷飆高的「幫凶」。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我們根據親朋好友口述和公開報道整理的房產中介給房價「煽風點火」的九大套路吧。
不得不說:買房人和賣房人走得最多的路,大概就是中介變著法子推高房價的「套路」!
套路1 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是假的
眼看房價像坐火箭一樣往上躥,很多人茶餘飯後都在刷各種買房軟體。有時,突然刷到一個「性價比超高」的房源,一些購房者會激動得手抖。
天啊!這套房子的裝修、戶型、小區環境都那麼好,看上去比同樣面積的房子大很多,而且價格也比同小區低一大截,難道這是專門為我准備的房子嗎?沒錯,是專門為你准備的……陷阱!
事實上,看上去面積大是因為中介掛的圖片本身就是假的。如果你聯系中介,很有可能會被告知——「這套房剛剛賣掉」、「大哥你留個電話吧,有房子我再推薦你」、「這個小區還有個同戶型的,我帶您看看」……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都是假房源,剩下那1%,根本不等你在買房軟體上看到,就被秒了。
套路2 為賺更多中介費,慫恿賣家標高價
掛牌價低於市場的房源有貓膩,那麼,掛牌價明顯高於市場價的那些房子是否靠譜?其實,這些高價房背後一般也有中介在搗亂。
很多賣房者剛對房產中介表達出賣方意願,中介就會開始給客戶當「軍師」。他們會巧舌如簧地勸用戶把價格標得高一些。「昨天你們小區一套房剛賣了500萬,你要賣就掛550萬,就算被人砍價,最後至少也能530萬成交,輕輕鬆鬆多掙30萬。」
類似的說法,看似在為賣房者謀利益,實際上是給中介自己謀好處。以鏈家為例,他們一般按照實際成交金額收取2.7%的中介費(包括2.2%的居間代理費、0.5%的保障服務費)。如果成功慫恿賣家提價50萬元,就能多收1.3萬元中介費。
套路3 利用「店海戰術」,壟斷房源
之前看房期間認識的一個資深中介表示,他可能要跳槽到鏈家了,因為他所在的公司能拿到的房源越來越少了,買房者都在鏈家上看房源。那麼,鏈家是如何壟斷房源的?
高價!高價!還是高價!高價對於賣家有利,也能讓鏈家吸引到更多的房源。在二手房中介這個「得房源者得天下」的領域,鏈家這一手段是有效的,對買家也是夠狠。
有一個朋友表示,她在換房時曾通過一家房產中介看中了一套房子,已經跟業主達成口頭協議。但在即將簽約之時,卻被鏈家的中介給「撬」了,只因他們向業主承諾能賣更高。
還有一些中介與業主簽獨家委託,承諾在一定時間(比如一個月內)高價格賣出,並提供賠付。這種承諾對業主很有吸引力,於是願意將房子獨家委託給鏈家。這種中介獨家全代理的形式,很容易形成中介壟斷。
套路4 「0傭金」噱頭,未必真便宜
「愛屋吉屋相比傳統租房經紀,其實沒有任何改變,除了把傭金降到了標準的1/2。」我愛我家一家線下門店的經紀人傲嬌地表示,神情頗為不屑。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4-1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③ 鏈家房產中介滾出成都,鏈家哄抬成都房價,有沒有來管一下啊
人家是房產中介,來哄托房價源,乾的就是這活,你也不要生氣。 上網上看看現在房子的趨勢。 他再哄托,沒有接盤俠,也沒有用。 這房子中介要是有點先見之明就應該盡早關門,去做別的生意。 都到現在這情況了,還哄托房價,我就當它們是弱智。
④ 房地產貨幣化是如何推高房價的
房地產貨幣化在當今世界為普遍現象。房地產貨幣化,並沒有明確定義,可理解為以信貸擴張刺激的房地產價格上漲。即房價上漲為貨幣現象,是一種資產泡沫現象。
2018年,深圳均價為5.4萬元/平方,漲幅為4.5倍(較2008年),超過廣義貨幣增幅;上海為5萬元/平方,漲幅接近3倍;北京為6萬元/平方,漲幅為3.5倍;廣州為3.3萬元/平方,漲幅為3.6倍。北上廣核心地段的房價漲幅都超過廣義貨幣。
中國房地產是貨幣蓄水池。從2008年到2017年,國內房地產投資從2.53萬億升至11萬億,漲幅超過4倍,累計總投資高達74萬億元。僅2017年的投資額就相當於加拿大當年的GDP總額。這十年房地產投資規模增幅與廣義貨幣增幅相當。
棚改貨幣化是房地產貨幣化的非典型案例。
我這里引用天風宏觀的調研數據。2015年到2017年是棚改貨幣化的高峰期。這三年,全國超過1400萬套棚戶區住房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從30%提高到60%,一線城市達80%,每年總投資1.5萬億左右。
棚改貨幣化的安置資金來自哪裡?
2014年央行創設了抵押補充貸款(PSL),棚改資金主要來自PSL。央行通過PSL向政策性銀行如國開行、農發行貸款,國開行、農發行再通過專項貸款向地方政府貸款。僅2016年,棚改總投資達1.48萬億,其中國開行棚改專項貸款9725億,農發行棚改專項貸款3000億元左右。
最後看大型房地產商。
商業銀行是信貸供給方,大型地產商是主要需求方。在大量的信貸支持下,大型地產商攻城略地,製造一個個地王,囤積大規模土地,同時營收與資產暴增。
以恆大為例。2006年到2018年,恆大銷售額由17億增長到5800億,增340倍。從2006年到2016年,恆大現金余額由20億增長到3043億,增152倍;總資產由78億增長到一萬億,超過150倍。營收、現金及總資產增速,均遠超過廣義貨幣增速。
貨幣市場,並不是一個自由市場。當今世界,各國的貨幣供給都是由央行壟斷的。金融資產貨幣化現象極為普遍,貨幣壟斷長期扭曲金融資產價格。當房地產貨幣化後,貨幣壟斷權對房地產價格的控制極強。
過去20年,不管是美國房地產價格暴漲暴跌,還是中國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都不完全是自由市場的「鍋」,很大程度上是房地產貨幣化的結果,即貨幣壟斷權對市場的控制。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
⑤ 中介靠哪些套路來推高房價
每當房價開始「發瘋」,房產中介就成了最忙的群體之一。他們西裝革履,騎著電動車進小區、穿胡同,帶領客戶到處看房。
不管是買房的還是賣房的,說起房產中介來都有點頭疼。有人甚至直言,房產中介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房價不斷飆高的「幫凶」。
套路1: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是假的
眼看房價像坐火箭一樣往上躥,很多人茶餘飯後都在刷各種買房軟體。有時,突然刷到一個「性價比超高」的房源,一些購房者會激動得手抖。
天啊!這套房子的裝修、戶型、小區環境都那麼好,看上去比同樣面積的房子大很多,而且價格也比同小區低一大截,難道這是專門為我准備的房子嗎?沒錯,是專門為你准備的……陷阱!
事實上,看上去面積大是因為中介掛的圖片本身就是假的。如果你聯系中介,很有可能會被告知——「這套房剛剛賣掉」、「大哥你留個電話吧,有房子我再推薦你」、「這個小區還有個同戶型的,我帶您看看」……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都是假房源,剩下那1%,根本不等你在買房軟體上看到,就被秒了。
套路8:散播謠言
一些中介機構甚至通過傳播政策謠言,鼓動購房者「迅速出手」。一些中介機構會不定時在某個節點散播「政策傳言」,聲稱將出台新政策,鼓動大家趕緊買房過戶。有網友戲稱,中央制定的任何新政、利好,都有可能成為中介炒作的理由。
套路9:鼓動買房「假離婚」 甚至親制假離婚證
部分中介機構為促成交易,還誘導購房者辦理「假離婚」,以享受首套房利率優惠和更低的首付比例。天津市一位民政工作人員表示,從2016年至今,天津某區離婚登記數量同比增長了73.5%,「按經驗判斷『假離婚』估計佔一半左右」。
有的房地產中介甚至利用民政局婚姻信息不與房管局聯網的現狀,替買方製作可以以假亂真的「離婚證」和「戶口本」以蒙騙房管局,並收取數百元的「工本費」。
⑥ 你中招了嗎揭秘中介推高房價的"九大套路"
每當樓市開始「高燒」,房價開始「瘋狂」,房產中介就成了最忙的群體之一。他們西裝革履,騎著電動車進小區、穿胡同,帶領客戶到處看房。
但不管是買房的還是賣房的,說起房產中介來都有點頭疼。有人甚至直言,房產中介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房價不斷飆高的「幫凶」。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我們根據親朋好友口述和公開報道整理的房產中介給房價「煽風點火」的九大套路吧。
不得不說:買房人和賣房人走得最多的路,大概就是中介變著法子推高房價的「套路」!
套路1 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是假的
眼看房價像坐火箭一樣往上躥,很多人茶餘飯後都在刷各種買房軟體。有時,突然刷到一個「性價比超高」的房源,一些購房者會激動得手抖。
天啊!這套房子的裝修、戶型、小區環境都那麼好,看上去比同樣面積的房子大很多,而且價格也比同小區低一大截,難道這是專門為我准備的房子嗎?沒錯,是專門為你准備的……陷阱!
事實上,看上去面積大是因為中介掛的圖片本身就是假的。如果你聯系中介,很有可能會被告知——「這套房剛剛賣掉」、「大哥你留個電話吧,有房子我再推薦你」、「這個小區還有個同戶型的,我帶您看看」……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都是假房源,剩下那1%,根本不等你在買房軟體上看到,就被秒了。
套路2 為賺更多中介費,慫恿賣家標高價
掛牌價低於市場的房源有貓膩,那麼,掛牌價明顯高於市場價的那些房子是否靠譜?其實,這些高價房背後一般也有中介在搗亂。
很多賣房者剛對房產中介表達出賣方意願,中介就會開始給客戶當「軍師」。他們會巧舌如簧地勸用戶把價格標得高一些。「昨天你們小區一套房剛賣了500萬,你要賣就掛550萬,就算被人砍價,最後至少也能530萬成交,輕輕鬆鬆多掙30萬。」
類似的說法,看似在為賣房者謀利益,實際上是給中介自己謀好處。以鏈家為例,他們一般按照實際成交金額收取2.7%的中介費(包括2.2%的居間代理費、0.5%的保障服務費)。如果成功慫恿賣家提價50萬元,就能多收1.3萬元中介費。
套路3 利用「店海戰術」,壟斷房源
之前看房期間認識的一個資深中介表示,他可能要跳槽到鏈家了,因為他所在的公司能拿到的房源越來越少了,買房者都在鏈家上看房源。那麼,鏈家是如何壟斷房源的?
高價!高價!還是高價!高價對於賣家有利,也能讓鏈家吸引到更多的房源。在二手房中介這個「得房源者得天下」的領域,鏈家這一手段是有效的,對買家也是夠狠。
有一個朋友表示,她在換房時曾通過一家房產中介看中了一套房子,已經跟業主達成口頭協議。但在即將簽約之時,卻被鏈家的中介給「撬」了,只因他們向業主承諾能賣更高。
還有一些中介與業主簽獨家委託,承諾在一定時間(比如一個月內)高價格賣出,並提供賠付。這種承諾對業主很有吸引力,於是願意將房子獨家委託給鏈家。這種中介獨家全代理的形式,很容易形成中介壟斷。
套路4 「0傭金」噱頭,未必真便宜
「愛屋吉屋相比傳統租房經紀,其實沒有任何改變,除了把傭金降到了標準的1/2。」我愛我家一家線下門店的經紀人傲嬌地表示,神情頗為不屑。
不過,傭金雖然降低,但是房價卻抬高了不少,羊毛始終出在羊身上。對此,證券時報曾公開質疑愛屋吉屋「同房不同價」的問題,就是同一套房子,愛屋吉屋給出的價格要高於傳統中介。
據我愛我家一位中介透露,他沒有底薪,只拿提成,成交一單收取10%的提成,一個月工資過萬,屬於業績很好的。而愛屋吉屋的工資構成是高底薪+低提成,其在網上發布的招聘信息顯示,無責底薪6000元。「
對於房產經紀人來說,這是很誘人的。至於低提成對於老業務員來說完全不是問題,甚至我可以只要它的底薪,不要提成,但可以保證我在這家公司保持很好的收入,而不給公司帶來任何創收。」我愛我家中介坦言。
對此,知乎網友的一篇吐槽貼印證了中介的自信。該網友稱其在愛屋吉屋上看好房,交完定金之後,被經紀人告知「簽約的房子剛上,還沒有錄入愛屋吉屋系統。」
「那怎麼辦?」「就說房子約過看過了,不滿意沒成交唄。」那麼問題來了,房子沒有錄入愛屋吉屋租房系統,傭金哪去了?自然是進了中介的私人腰包。
套路5 兩份買賣合同房價不一,玩轉買家和賣家
趙先生是一名拆遷戶,他原計劃拿到補償款後,自己再補一點錢,在市區重新購買一套房子來居住。隨後,趙先生某中介機構了解房源信息。
「我看中了一套兩房一廳的二手房,房子各方面都比較符合我的要求,所以我就讓中介人員幫忙與賣家聯系,商談價格。」趙先生說,看完房後,他便與中介人員簽訂了《續交委託代售合同》。
次日,該中介機構的工作人員告知趙先生,中介已與賣家談好了,交易成功後,趙先生需支付房款的2%作為中介費。趙先生覺得,這個價錢在自己的預算范圍內,遂於當天就與該中介公司簽訂了一份購房合同。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趙先生先後向該中介機構交付了1萬元訂金和所需首付款。但是,趙先生與賣家聊起房子交易價格一事時才發現,在他與該中介機構簽合同之前,中介人員就已私下與賣方加價簽訂了的買賣合同。
趙先生感覺自己被該中介機構「欺騙」了,因此他來到該中介機構與工作人員「理論」。
「他們當時解釋,這1萬元是賣方欠他們的。後來我向賣方求證這件事情,賣方表示並無此事。退一步說,即使這1萬元真是賣方欠他們的,也不能用我的錢來填這個坑。」回想起這次交易,趙先生感覺很氣憤。
套路6 「速銷房」的秘密
鏈家最兇猛的就是速銷房,也就是前面說的獨家代理。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房源數量,另一方面此消彼長打壓競爭對手房源。
鏈家在簽訂速銷房之後會根據用戶的特點選擇是否再度抬高房價賺取差價,而這是傳聞中鏈家「不能說的秘密」。
比如,鏈家在將賣房者的房產以780萬掛牌後,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聯系賣家,與賣家溝通可以將房產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但多餘的銷售額需要雙方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一般是各佔50%)。
對於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的房源,鏈家也會集團采購提前支付房價給予賣房者,然而並不過戶,之後再加價以更高的價格賣給用戶賺取更多的差價。
有朋友親歷的就是,看中一套,但覺得價格虛高,遠高於小區近期成交價,鏈家告知朋友沒有講價空間了。但回頭在別的網站一搜,同樣的房子掛價就便宜幾十萬。
朋友去問鏈家,被告知別人的那是假房源。但事實上朋友已經和另外中介去看了,價格的確便宜。
套路7 費外收費
一些中介機構收費標准不透明,普遍收取「貸款服務費」,但如直接在銀行辦理貸款並無此費用。
一些二手房中介以拒絕辦理過戶或扣押房產證為要挾,過戶前惡意提高服務費。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4-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⑦ 中介推高房價的「九大套路」是什麼
每當房價開始「發瘋」,房產中介就成了最忙的群體之一。他們西裝革履,騎著電動車進小區、穿胡同,帶領客戶到處看房。
但我身邊的朋友,不管是買房的還是賣房的,說起房產中介來都有點頭疼。有人甚至直言,房產中介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房價不斷飆高的「幫凶」。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我們根據親朋好友口述和公開報道整理的房產中介給房價「煽風點火」的九大套路吧。
不得不說:買房人和賣房人走得最多的路,大概就是中介變著法子推高房價的「套路」!
套路1
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是假的
眼看房價像坐火箭一樣往上躥,很多人茶餘飯後都在刷各種買房軟體。有時,突然刷到一個「性價比超高」的房源,一些購房者會激動得手抖。
天啊!這套房子的裝修、戶型、小區環境都那麼好,看上去比同樣面積的房子大很多,而且價格也比同小區低一大截,難道這是專門為我准備的房子嗎?沒錯,是專門為你准備的……陷阱!
事實上,看上去面積大是因為中介掛的圖片本身就是假的。如果你聯系中介,很有可能會被告知——「這套房剛剛賣掉」、「大哥你留個電話吧,有房子我再推薦你」、「這個小區還有個同戶型的,我帶您看看」……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都是假房源,剩下那1%,根本不等你在買房軟體上看到,就被秒了。
套路2
為賺更多中介費,慫恿賣家標高價
掛牌價低於市場的房源有貓膩,那麼,掛牌價明顯高於市場價的那些房子是否靠譜?其實,這些高價房背後一般也有中介在搗亂。
很多賣房者剛對房產中介表達出賣方意願,中介就會開始給客戶當「軍師」。他們會巧舌如簧地勸用戶把價格標得高一些。「昨天你們小區一套房剛賣了500萬,你要賣就掛550萬,就算被人砍價,最後至少也能530萬成交,輕輕鬆鬆多掙30萬。」
類似的說法,看似在為賣房者謀利益,實際上是給中介自己謀好處。以鏈家為例,他們一般按照實際成交金額收取2.7%的中介費(包括2.2%的居間代理費、0.5%的保障服務費)。如果成功慫恿賣家提價50萬元,就能多收1.3萬元中介費。
套路3
利用「店海戰術」,壟斷房源
之前看房期間認識的一個資深中介表示,他可能要跳槽到鏈家了,因為他所在的公司能拿到的房源越來越少了,買房者都在鏈家上看房源。那麼,鏈家是如何壟斷房源的?
高價!高價!還是高價!高價對於賣家有利,也能讓鏈家吸引到更多的房源。在二手房中介這個「得房源者得天下」的領域,鏈家這一手段是有效的,對買家也是夠狠。
有一個朋友表示,她在換房時曾通過一家房產中介看中了一套房子,已經跟業主達成口頭協議。但在即將簽約之時,卻被鏈家的中介給「撬」了,只因他們向業主承諾能賣更高。
還有一些中介與業主簽獨家委託,承諾在一定時間(比如一個月內)高價格賣出,並提供賠付。這種承諾對業主很有吸引力,於是願意將房子獨家委託給鏈家。這種中介獨家全代理的形式,很容易形成中介壟斷。
套路4
「0傭金」噱頭,未必真便宜
「愛屋吉屋相比傳統租房經紀,其實沒有任何改變,除了把傭金降到了標準的1/2。」我愛我家一家線下門店的經紀人傲嬌地表示,神情頗為不屑。
不過,傭金雖然降低,但是房價卻抬高了不少,羊毛始終出在羊身上。對此,證券時報曾公開質疑愛屋吉屋「同房不同價」的問題,就是同一套房子,愛屋吉屋給出的價格要高於傳統中介。
據我愛我家一位中介透露,他沒有底薪,只拿提成,成交一單收取10%的提成,一個月工資過萬,屬於業績很好的。而愛屋吉屋的工資構成是高底薪+低提成,其在網上發布的招聘信息顯示,無責底薪6000元。「
對於房產經紀人來說,這是很誘人的。至於低提成對於老業務員來說完全不是問題,甚至我可以只要它的底薪,不要提成,但可以保證我在這家公司保持很好的收入,而不給公司帶來任何創收。」我愛我家中介坦言。
對此,知乎網友的一篇吐槽貼印證了中介的自信。該網友稱其在愛屋吉屋上看好房,交完定金之後,被經紀人告知「簽約的房子剛上,還沒有錄入愛屋吉屋系統。」
「那怎麼辦?」「就說房子約過看過了,不滿意沒成交唄。」那麼問題來了,房子沒有錄入愛屋吉屋租房系統,傭金哪去了?自然是進了中介的私人腰包。
套路5
兩份買賣合同房價不一,玩轉買家和賣家
趙先生是一名拆遷戶,他原計劃拿到補償款後,自己再補一點錢,在市區重新購買一套房子來居住。隨後,趙先生某中介機構了解房源信息。
「我看中了一套兩房一廳的二手房,房子各方面都比較符合我的要求,所以我就讓中介人員幫忙與賣家聯系,商談價格。」趙先生說,看完房後,他便與中介人員簽訂了《續交委託代售合同》。
次日,該中介機構的工作人員告知趙先生,中介已與賣家談好了,交易成功後,趙先生需支付房款的2%作為中介費。趙先生覺得,這個價錢在自己的預算范圍內,遂於當天就與該中介公司簽訂了一份購房合同。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趙先生先後向該中介機構交付了1萬元訂金和所需首付款。但是,趙先生與賣家聊起房子交易價格一事時才發現,在他與該中介機構簽合同之前,中介人員就已私下與賣方加價簽訂了的買賣合同。
趙先生感覺自己被該中介機構「欺騙」了,因此他來到該中介機構與工作人員「理論」。
「他們當時解釋,這1萬元是賣方欠他們的。後來我向賣方求證這件事情,賣方表示並無此事。退一步說,即使這1萬元真是賣方欠他們的,也不能用我的錢來填這個坑。」回想起這次交易,趙先生感覺很氣憤。
套路6
「速銷房」的秘密
鏈家最兇猛的就是速銷房,也就是前面說的獨家代理。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房源數量,另一方面此消彼長打壓競爭對手房源。
鏈家在簽訂速銷房之後會根據用戶的特點選擇是否再度抬高房價賺取差價,而這是傳聞中鏈家「不能說的秘密」。
比如,鏈家在將賣房者的房產以780萬掛牌後,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聯系賣家,與賣家溝通可以將房產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但多餘的銷售額需要雙方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一般是各佔50%)。
對於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的房源,鏈家也會集團采購提前支付房價給予賣房者,然而並不過戶,之後再加價以更高的價格賣給用戶賺取更多的差價。
有朋友親歷的就是,看中一套,但覺得價格虛高,遠高於小區近期成交價,鏈家告知朋友沒有講價空間了。但回頭在別的網站一搜,同樣的房子掛價就便宜幾十萬。
朋友去問鏈家,被告知別人的那是假房源。但事實上朋友已經和另外中介去看了,價格的確便宜。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3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⑧ 鏈家網房價是不是標的比實價高
所有的房產中介的標價都比人家賣主播的要高。只有標的更高,他可以才可以抽取的中介費才能更高啊。
⑨ 鏈家銷售賣高房價又什麼好處
提成會變多
⑩ 買二手房的時候鏈家中介能把房價抬高多少
是有水分,可以在網上看看有沒有同一套房的信息
或者多問幾家公內司,了解下該小區的行情(容不要多留電話哦,不然電話不斷),大概什麼價乘以面積+折舊裝修費
中介都會留自己的底價。。。你還的厲害點。。在慢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