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重慶房價這么低
地處西南,人均GDP、工資物價水平不及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這很正常。
❷ 如何看待2018年重慶的房價走勢
任何中心城市,都是有住房需求的,而需求是比較大的。城市的大小,不光是城市幅員的大小,更是人口流量的大小。北上廣深的國家定位以及國家戰略的原因,自然能吸引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人流和資金。而重慶作為二線城市,其吸引力自然比不上北上廣深,但是作為區域性的城市吸引力還是比較強的(當然,國家將重慶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不過這是一種政治定位,而不是經濟定位)。
重慶主城區的供求關系,目前來講是相對平衡的。因為城市發展的關系,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人口,決定著重慶未來房價的發展。根據政府統計的數據,這兩年來,重慶主城區都出現了20萬-30萬的凈流入人口。一部分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返鄉的重慶戶籍人口,一部分是主動來重慶尋找機會的人。
目前的主城區,只有老城區的舊房子了。所以,未來重慶的新樓盤,將以舊城區舊城改造為主,二手房交易將興盛。而舊城改造、樓板價必定遠高於在目前拿一塊荒地蓋新樓的價格。而這恰恰是香港目前面臨的房地產情形。山地城市中,重慶唯一可以參照的對象就是香港。當然,重慶的經濟體量、經濟水平、區位優勢是無法跟香港比的,但是兩者的地形結構的相似,都必然有一個特點——適合建房的平地資源稀缺。
正因為此,可能未來一段時間,重慶的房地產模式,將是以舊城改造為主,二手房交易的活躍程度將空前熱烈。
❸ 2018年重慶樓市的趨勢如何
&2018年重慶樓市可能的發展趨勢,因為土地是商品房市場的先行指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商品房市場的趨勢,所以通過研究土地數據可預判未來一年的商品房市場,接下來我就過去一年重慶土地數據,簡單給您分析一下今年主城房產市場可能呈現的趨勢:
趨勢一:供應量減少,總體供求關系依然處於不平衡狀態
按照之前政府既定的供地方針,每年的供應會縮減10%,但去年的土地供應量卻止跌回升。2017年主城成交的開發用地建築面積達到了2596萬方,同比增長15.1%,止住了連續3年供應量縮減的勢頭。同時,去年成交土地的建築面積也比去年商品房成交面積高出了5.5個百分點,扭轉了2016讓剛出現的拐點又拐了回去。迫於房價上漲壓力,政府在去年加大了土地供應,防止市場供求關系失衡。但經過政府限價、限售等政策的施行,目前重慶的房價已經在逐步回穩,今年政府會繼續執行縮減供應量的政策
趨勢二:快速上漲的土地價格將明顯推高房價
土地供應量主要影響的是供求關系,而過快上漲的土地價格卻必將推高房價。
值得關注的有三個指標,第一個是樓面地價。去年有多達10宗地塊的成交價都跨過了萬元大關。2017年主城平均樓面地價達到4628元/平米,同比上漲了46%,漲幅接近一半,而相比起2015年的價格直接翻了一倍多。短短兩年時間,樓面地價翻倍,而這樣的漲幅也將必然在一年後傳導至商品房市場,不可避免地推高明年主城的房價。
第二個指標叫「地房比」,是指在某個周期內某區域成交的土地價格與當期該區域商品房成交均價的比值。從2011年一直到2015年,主城的地房比一直保持在30%左右,這也是重慶房價一直保持平穩的5年。但到了2016年,主城地房比一下從30%躍升至43%。也正是從當年第四季度開始,重慶主城的房價開始發力,全年均價應聲上漲27.8%。再來看看2017年的地房比。雖然去年房價漲幅已經非常大了,但分母的增長卻沒能將這個指標拉回原位,因為分子增長得更快。2017主城地房比超過2016年達到了49%的水平,2018年主城房價仍將面臨非常大的上漲壓力。
第三個指標是溢價率,可以反映出土地的稀缺程度以及開發商對於未來房地產市場的預期。2016年的溢價率已經出現了拐點,而在過去一年,溢價率仍然是持續走高,達到20.8%,乎是前一年的兩倍。而有溢價的地塊更是超過了一半,達到56%,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地塊都是有至少兩家開發商搶著要的。對於現在的開發商來講,比高價拿地更悲劇的事情是拿不到地,而開發商在土地市場上所付出的成本也必然會轉嫁到購房者頭上。
趨勢三:供應結構失衡,核心區漲幅拉大
土地成交結構的不均衡會導致未來商品房市場的結構性失衡,進而導致局部房價的暴漲。去年主城開發用地成交共128宗,而內環以內的地塊僅有27宗,佔比只有21.1%,比2016年下降近一半。主城成交土地建築面積為2596萬方,而內環以內的建築面積僅為353萬方,佔比13.6%,僅為2016年的三分之一。
如果再把范圍縮小到軌道環線以內的核心區,這個比值會更低。核心區成交地塊只有13宗,建築面積僅有141萬方,佔比主城的比重分別只有十分之一和二十分之一。但樓面均價卻高達到了8147,是主城平均樓面地價的1.76倍。
由此可以看出主城土地成交總量雖然有所增長,但絕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內環以外的區域。內環以內,尤其是軌道環線以內的土地成交量大幅減少,幾乎無地可供。作為結果,土地價格自然是一路走高,進而推高內環以內的房價。
總體來說,重慶的房價依舊會呈上漲趨勢,而區域間的差異會進一步拉大,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更建議您考慮在核心區域內購置房產。
❹ 重慶房價為什麼低的離譜
主要原因就是 人口增長慢(外來人口少) 和 剛需低(本地人多 所以不需買房)
❺ 重慶房價為什麼這么低還是直轄市
回答:1、從供應量看,重慶通過調整供地節奏,避免低價抬高房價。2、從供應結構來看,重慶堅持「市場+保障」的雙軌制理念,而且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建築區域不可過度分離。對了您 如果想買房 可以在鏈家網上看看
❻ 為什麼重慶城市發達房價卻不那麼貴
山城重慶。其實其地理位置沒有什麼優勢,只是國家重點傾斜。應該還有第二波政策,就是把重慶打造成人工智慧和大數據中心,到時房價自然往上竄!
❼ 為什麼重慶房價漲不上去
看看影響房價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個別因素:房屋質量、樓層、朝向、地段、建築類型、規劃質量、建造成本、物業水平
環境因素:噪音、污染、綠化、水環境、教育、交通、醫療、商業、金融等配套設施
經濟因素:經濟發展水平、收入水平、通貨膨脹、物價水平、供求緊張程度
政策因素:土地供應、房改政策、稅收、資金供應政策、城市發展規劃導向、
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人口遷移的程度、消費理念和動機社會文化等
❽ 2018重慶房價即將暴跌嗎
預計不會降
因為2017年,主城區范圍,不論新房、二手均價都在4月破萬,你內可以去實地容看看,不要相信網上某些言論。具體來看:
1、渝中均價在15000左右;
2、江北區江北嘴至少17000均價,江北區其他地方均價在14000左右;
3、渝北區總的均在應該在11000–12000,這是包括了非常偏遠的蔡家、中央公園等地的房價,其中照母山現在的房子13000以下很少了;
4、南岸區均價在10000到11000之間,其中南濱路上的江景房,包括朝天門對面的陽光100國際新城,不論一手二手,均價至少15000;
5、其他區域,沙坪壩、九龍坡大概是一個區間,10000–12000;巴南區、大渡口區的話均價應該在9000以上。
2018年的重慶房價,至少再今年基礎上,平均再漲30%以上!
以上數據沒有經過專門的審計,也不是官方發布,僅做參考。
❾ 重慶房價如何,為啥感覺基本沒有低於2萬的
重慶房價在上一波全國房價大漲浪潮中屬於後漲城市,2016年底開啟上漲,2018年下半年滯漲,當前重慶樓市已經進入量跌價跌階段,鑒於重慶近兩年土地供應量充足,接下來重慶樓市仍將處於量跌價跌階段,未來一兩年重慶樓市很難上漲。如果打算在重慶買房置業,建議買核心片區,學區房更好,哪怕面積小點也行,重慶只有核心片區的房子才是稀缺的,未來兩年能跑贏通脹問題不大。
地價上漲。在沉寂了一年多以後,今年開始,主城的土拍讓人大跌眼鏡,地價上漲幅度驚人,地王頻現,很多以前打不上眼的偏遠地區地價紛紛破萬,麵粉的價格上漲了,麵包的價格會下降嗎?原材料價格上漲。近年來,在國家環保大政策下。鋼鐵,水泥,沙石等原材料價格一天一個價,無疑又增加了建築成本,當然,最後這些成本還是消費者買單。重慶的中心城市地位。重慶已被確定為五大國家級中心城市之一,必將賦予重慶更多的機遇,政策也將更加傾斜。目前重慶的房價水平遠遠低於其他四個城市,也低於很多省會城市,甚至是三四線城市。雖然重慶有多中心,有豐富的土地儲備,但是從長遠來說,重慶主城區的房價還是有很大的上浮空間。
購房提醒:房價最近2年不會有大幅上漲,但根據今年上半年土地拍賣價格大幅上漲,預計2021年—2022年會迎來下一輪的上漲周期。重慶房價長期看漲是必然,因此不失為遇到合適房源逢低上車的好時機
❿ 重慶房價為什麼會漲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價格這個東西,供求關系是基本決定規律。但是還有影響價格的因素,就是預期。「預期」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預期在起作用。比如,北京房價在2001年開始啟動的,標志性事件是那一年,國際奧組委確定北京舉辦2008年世界奧運會。那時候,北京進入了城市建設的高峰期。全國人民都對北京的預期極高,而全世界的目光也被北京吸引了。所以,北京的房價開始猛漲。
重慶目前實際上也存在預期的問題。首先,在去年以前,因為重慶的決策層的政策思路,所以重慶房價在全國來說保持平穩。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一個是政策原因、一個是土地供應量的原因。不過,更大原因是老百姓形成了一個預期——只要黃市長在,房價就不會暴漲。其實從2014年起,重慶的房地產政策就已經發生了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土地供應量的變化。不過14年-16年前半年,重慶房價依然處於低迷狀態。但是領導一走,重慶房價就開始暴漲了。那一陣子哦,還有什麼新聞叫做北上廣的人,打飛的到重慶買房。
但為何房價要兩年後才出現暴漲?其實這就是預期。也就是說,黃市長卸任這個消息,實際上擊潰了所有人對「重慶房價不會暴漲」的心理防線。於是,重慶出現暴漲也就不奇怪了。只是,很多人蠢,沒有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