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今年廈門二手房價如何,是否有所下降!
請留意觀望一下
明年開春看政策嘍
現在國家還是扶持房產市場的。。
Ⅱ 廈門最近房價如何
上半年的被去年壓制了一年的剛性需求集中釋放,導致今年前半年專房價的飛漲,但實屬際上在經濟學的角度上看,剛性需求不是漲價的因素,它只起到維持的作用,必然會出現一步分投機資金的進入,但是按照目前的情況看,廈門乃至全國房地產下半年會趨於平穩(不是說不漲,而是趨勢走緩),往下拐有點難了 其實我曾經有一個想法,呼籲全中國人抵制買房,時間不要長,就兩個月就行,看看到時候是什麼情況,但是這只是我的痴人說夢。 房價就是這樣,不會讓所有的人都買的起也不會讓所有人都買不去,即使所有人都買的起了,也輪不上你去買。 針對房價,一些今年漲的飛快的城市,必然會在這波剛性需求的退潮中開始變相的降價,要注意的是,剛性需求只是維持的因素,不是漲價的因素, 也就是說,這次的房屋漲價有一定的炒作因素在裡面 但是至於能降多少,個人看法不是很樂觀了 以前,聽過潘石屹等的論壇,看看自己周邊的房價,除了去年,每年開頭都會有個人出來說房價要降了,可是到了年底,房價又張了10% 的確是這樣。 如果真能都不買房,持續兩個月 咱們就能看開發商的笑話了 呵呵,我又在痴人說夢了~
Ⅲ 廈門房價下跌原因是什麼
8月3日報道,上個周末我又去廈門出差了,所以順便對廈門樓市做了點了解,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廈門地價相比2016年已經腰斬了!2016年的地王有的不敢開盤,有的只能揮淚虧本甩賣,廈門島內那個寸土寸金,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也破滅了,相比2017年3月高峰期,島內每平米已經下降了1萬-1.5萬/平米,島外下跌6000-1萬元/平米。
據中介們說,現在房價但凡不降到2016年10月份的價格,就別想成交,高位沖進去的投資客,因經歷著煎熬,大套的都要虧上百萬,小套的至少五十萬,但因為限售又不能割肉。
廈門湖裡區的一個中介告訴我,島內房價普遍跌了1-1.5萬/平米,島外跌了6000-1萬/平米左右。環廈門島出橋頭位置的島外普遍也降價1萬左右單價。廈門這邊二手房掛牌價和實際成交的價差會比較大!議價空間較大,基本能成交的價格,客戶都會參考2016年10月份的價位,高於2016年底的價格都很難成交。
比如湖裡區枋湖,普宅,新景龍郡,2015年次新房,86平米,在2017年3月份高峰期賣到598萬元,單價6.95萬/平米,今年同戶型成交在460萬左右,5.35萬/平米,單價下降了1.6萬元/平米,降幅達到了23%。
老破舊更加不抗跌,枋湖新村,83平,樓梯房,2000年建成,高峰期成交到380萬,現在降到290萬。
2017年12月31日過後,廈門房產過後不能避稅是房價下降的很大原因,另外首付款提高了,次新房2017年3月份一次性漲了一萬五到兩萬的單價,調控後就慢慢降下來了,到現在全部跌回到原點。
但島內的豪宅還是很堅挺,真正的有錢人不會受到調控影響拋售,畢竟好的房子是稀缺的。但島外的豪宅卻有所降價,因為島外供給量較大,產品有競爭壓力,不具有稀缺性。
集美區的一個投資者說,他平常接觸到很多投資客,現在大套要虧一百萬才能出手,小套要虧五十萬才能賣掉。
據中介說,成交量回升主要是改善型需求和首次置業的剛需,以及廈門周邊的剛需客戶,投資客基本上已經絕跡。
從安居客的二手房價格曲線圖來看,廈門房價確實下降了,就拿均價來說,跟去年10月比,都下降了3000元/平米,所以島外的個盤只會多不會少。
集美區的一個中介認為,廈門房價下跌,
第一,主要是之前泡沫太大了,政府嚴打,開完金磚會議後,利好消失,調控嚴格,市場擠水分,觀望情緒濃厚,買漲不買跌,成交量下滑厲害。
第二,廈門限購後,戶口沒法操作,周邊的各市的人都失去了購房資格。
廈門高房價已經對實體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人口出現近二十年來少有的凈流出現象,當然目前從統計上還看不出來,因為2017年廈門總的常住人口還是增長了9萬人,不過結構上島內人口確實是減少了。
2018年7月2日,廈門出讓五幅商住地塊,起拍價降至1.7萬-1.8萬/平米,而一個月前,海滄馬鑾灣新城的兩塊地還在2.5萬/平米創出新低,沒想到僅僅一個月,地價又降了30%。
這五塊地,都是底價或低溢價成交,就這樣拿地的除了金地都是國企和央企,而金地也只敢參股,這塊地位於翔安南部新城,靠近隧道口,18950元/㎡的樓面地價與融僑鉑樾府38345元/㎡的樓面地價相比,這已經是腰斬!
2016年地價3字頭,2017年2字頭,2018年1字頭,一年下一個台階,廈門只能默默流淚,黯然神傷,心裡滴血,又不能放鬆調控,又想多賣點地賺收入,不然基建投資哪來那麼多錢啊。
據廈門一個央企跟我說,廈門市有關部門跟開發商私下打招呼會放鬆限購,鼓勵開發商拿地,要不符合條件的購房者直接簽合同,網簽的時候會直接給他們簽,但沒有正式發文,開發商也不買賬,也不敢去拿地。
因為一般的民營房企沒什麼錢了,大的房企又要考慮到融資成本的問題,地價就算回到1字頭了,也要看他們廈門當地分公司的項目賣的好不好,有沒有錢去買地啊,現在廈門島外的去化這么慢,2016年拿的那些燙手山芋地王還不知道怎麼辦呢,哪敢輕易去拿地,國企嘛跟政府都是一家人,總要給點面子去托市了。
房企也跟我們普通老百姓一樣,瘋狂的時候腦子進水,大家都去搶地,地價跌了反而不敢買了,也是買漲不買跌。
而一般地王出來後,開發商不會虧本賣,地價都這么高了,房價只會更高的言論就會占據輿論主導,也會成為售售們的口頭禪。
但結果是房企自己開始打臉了。
融創的東南府,正是廈門2016年的地王,拿地價3.8萬/平米,普通住宅售價也是3.7萬/平米,虧本甩賣,疊墅賣六七萬,但銷售慘淡。
Ⅳ 廈門島內房價現在如何
一位曾從事過房地產行業的人士說,廈門房價的這一輪下跌,就是一個投資客逐步退出的過程。而廈門樓市,也終將回歸理性。「就像大海的潮水,有漲有落,只不過潮退了,就可以看出誰在裸泳了。」
8月初,「廈門樓市崩盤」被市場熱議,有自媒體報道稱「廈門地價相比2016年幾近腰斬,2016年的高價地有的不敢開盤,有的只能揮淚虧本甩賣,相比2017年3月高峰期,島內每平米已經下降了1萬元-1.5萬元/平方米,島外下跌6000-1萬元/平方米」。一些評論文章更是直言廈門樓市「崩盤」、「神話」破滅。
林釗是廈門一家房地產自媒體的主編。他這兩天格外忙,無數的外地朋友打電話問他廈門樓市「崩盤」的情況。「廈門的樓市是在調整,是在最嚴格的限購限售令下,廈門樓市的投資客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一部分泡沫在破滅,但絕對不是崩盤。對於崩盤論,我們很氣憤,准備寫文章反擊。」
廈門樓市到底怎麼了?北京青年報記者日前來到廈門,探訪樓市的真實情況。
中介
「房價比高峰時每平方米降了約1萬元」
8月9日,廈門思明區蓮岳路上的一家千千房中介門店經理李佳告訴北青報記者,廈門房價的確降了,她所在門店主要代理的幾個小區比如育秀里、蓮岳里現在均價在四萬八左右,比高峰時期降了大約1萬元每平方米。蓮岳里一套兩室兩廳66平方米的房子,賣300萬元,還有議價空間,附近有松柏一小這樣的優質小學,已經掛了好些日子還是無人問津。「以前都是好幾個人搶一套房,門店都擠滿了,現在店裡來看房的人很少,一個月也難成交幾套房。」
思明區麥田房產體育路店的一名業務經理劉偉則表示,今年小區的掛牌價每平方米差不多跌了5000元左右,跌幅在10%左右。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厲害,下跌比較厲害一般是那種過度炒作的「老破小」,一些品質比較好的小區調整幅度很小。「與其說是全面暴跌,不如說廈門樓市開始分化,房產交易開始趨於理性。」
廈門湖裡區的一個中介也表示,島內房價普遍跌了1萬元每平方米,島外跌了5000元到10000元每平方米左右。由於議價空間變大,二手房掛牌價和實際成交的價差也比較大。「買房的客戶都會參考2016年底的價位,高於2016年底的價格都很難成交。如果下跌持續,去年廈門最猛的一波漲幅將被抹平。」
從統計數據上來看,今年1-7月,廈門二手住宅掛牌均價分別為50908元、51000元、51060元、49245元、49206元、49117元及48494元。廈門房地產聯合網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廈門二手房(居住用房、非居住用房)共成交10479套,與2017年下半年相比下跌28.63%。其中,二手住宅共成交6465套與2017年上半年20012套相比,同比下跌55.3%;與2017年下半年相比,環比下跌25.42%。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廈門的許多資訊網站,許多業主直接掛出房源賣房。「大降65萬急售」「一口價、打八折」「誠心買條件還可以談」等字眼頻繁出現在賣房信息中。一名中介人士稱,目前許多房東急著拋售房子,買房人多次下調房價或者承諾保稅已經非常普遍。
「但客戶普遍的心理是買漲不買跌」,李佳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由於沒有成交量,廈門的好多小的房產中介門店都已經沒有了生意,許多門店的員工都開始轉行,一位做了好多年房地產經紀的朋友前幾天剛轉型去做保險了。
買房人
「再等等,不要當最後的接盤俠」
雖然樓市成交慘淡,廈門卻不乏在觀望中猶豫的買房群體。姚雯是廈門的一位公務員,2013年在廈門島外集美區買了一套房子,不到五年,她150萬元左右買的70平方米的兩居室在去年高峰時期已經升值到了近300萬元,由於考慮到孩子上學的問題,她一直想把房子置換到島內。這兩個月,她一邊尋找新房,不斷在島內看房,一邊在著手賣房。
這兩個月,姚雯感覺她是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是自己的房子掛出去以後無人問津,在跟中介商量之後,她把價格降到了260萬元,來了幾個看房客,其中有一個要價240萬元,結果一猶豫,這位看房人就已經在同小區定了另外一套房,已經交完定金了。另一方面,島內的中介天天給她打電話,推銷特價房,打折房。
姚雯所在小區出售的房源有二十幾套。她說,「以前是賣方市場,看中的房源一猶豫就被人搶走了,現在壓力轉移到了賣房人身上了。買賣雙方的心理博弈已經悄然發生了逆轉。買房人現在都不著急,慢慢挑,中介現在都反過來幫著買房人砍價。」
姚雯說,她的孩子明年幼升小,還有大約半年多的時間,她還可以再觀望觀望。
在廈門從事教育行業的王楠也是觀望群體的一員,她原本打算入手一套島內的小一居,但親戚朋友們都勸她再看看,廈門的樓市過去幾年漲的太多了,現在的下跌可能才剛剛開始。「我好多朋友都勸我,寧可再等等,等這一波降價潮穩定下來,不要當最後的接盤俠。」
開發商
「在廈門拿地越來越艱難」
廈門翔安區位於廈門島的北部,按照廈門城市總規劃,廈門將構建起「一島一帶雙核多中心」的組團式海灣城市,翔安新城將作為廈門城市副中心,承擔東北部發展的重任。一條10分鍾左右車程的隧道連接了廈門島與翔安新城。過去兩年,這里是房地產開發的一個熱點區域,各大開發商紛紛砸重金在此購地,呈抱團之勢。許多房地產觀察人士將這里的地價和房價的變動視為廈門樓市的風向標。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7月2日,翔安X2018P01地塊最終成交總價達15.98億元,樓面價21182元每平方米,被海晟奪得。翔安X2018P02地塊,被特房以總價17.02億元、樓面價19814元每平方米競得。這兩宗土地出讓後引起市場熱議。
因為,在不到一年前,2016年8月26號,離此處不遠的地方,2016XP06地塊由融創以30.76億元、樓面價為37512元每平方米競得,溢價率142%。翔安2016XP04地塊由廈門融僑以42.18億元的總價競得,樓面價38345元每平方米,溢價率139.66%。
雖然這兩個時期拍賣的地塊區位屬性並不完全一致,但廈門地價「腰斬」的傳聞即由此而來。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就認為,2016年地塊和2018年新出讓地塊相比,一個位於地鐵環繞的熱點新城,一個直線距離在2.4公里至2.8公里的非熱點區域。但廈門地價的下跌在廈門房地產業內人士看來已是不爭的事實。
廈門克而瑞機構相關數據顯示,近兩年廈門土地樓面價確實直線下滑,2018年最新的全市平均樓面價為21879元每平方米,相比2017年下降近兩成,與2016年的頂峰時期相比,則下降約三成。
來源網易
Ⅳ 2018年房價走勢如何
預測「房價」別輕易站隊,小心打臉!
原創2018-01-07子木子木聊房
文丨子木
圖丨攝圖
13年,上映了一部電影,至今為止,這部電影我大概看了8遍。
這部電影的鏡頭里滿滿的充斥著貪婪、拜金、毒品、爛性、欺騙、背叛和無止境的慾望。幾乎把世間的丑惡毫無保留地展示在大家眼前。它就是小李子主演的《華爾街之狼》。
其中可能會讓人感到庸俗以及瘋狂到誇張的墮落糜爛,劇情手法也猶如打了雞血無時無刻不喪心病狂般的慶祝狂歡,其實這才是本片的魅力所在。
激情?征服?慾望,會讓你覺得十分自然與親切。因為那才是你夢寐以求的,不要拒絕道德上的否定,它本就是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人性。
其中有一幕最為深刻,就是小李子初到華爾街求職股票經紀人時,老闆漢納對他說的一番話。
「股市其實是不存在的,沒有人知道它會漲會跌還是會持平,但只要你講出來,總會有人會相信,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什麼都不創造。」
這句話似乎同理於中國樓市。中國房價未來會漲還是會跌,只要有人預測,就肯定會有人相信。這就是市場,虛無而又存在。
就比如元旦這段時間,業界舉辦了一場「房地產盛會」。主講人是克爾瑞研究(號稱中國房產第一智庫)的CEO丁祖昱。
2000多人的會場,雲集圈內眾多「大佬」,結果卻華麗麗地上演了一場預測鬧劇。
子木只能說丁博士的預測境界已經升華到可以脫離世界的水準了。
因為前段時間,財政部長肖捷才勉強發文表示「2019年中國才能完成房產稅立法」,恰恰也是前幾天,中央嚴批了海南的環保問題,責令整改海南房地產市場。
結果會上丁博士卻自信滿滿,義正言辭道:「2018年房產稅會落地」且「2018年海南會勃起」,「中國2017年房地產市場已遭遇天花板」等等。
會還沒結束,就引來了其他很多自媒體大V的瘋狂diss。
不過也正常,因為丁博士曾經也預測過「2017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面積回落至13億-14億平方米」,打臉的是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卻創下了歷史記錄,銷售面積跑到了16億平方米。
失測已為常態,但同樣也有台下的2000多人為其搖旗吶喊。
發現沒,是不是和我上文提到的華爾街真相如出一轍?「無論有人說什麼,總會有人相信」。
只能感慨,當今社會,任何事情都在追求節目效應而忽略其本質,對學術有嚴謹追求的和擁有愛智求真的精神的「專家」成為了稀缺物種。
那麼在講完樓市本質之後,我們來講今天的主題。
大家都知道,市場上有人喊漲,也有人喊跌。自然就分為兩派。俗稱多軍和空軍。
空軍
絕大部分是剛需族,想買房還買不起房,所以盼著房價跌,跌的越多越好,最好崩盤。大家都有房子住,就不用考慮房價問題了。一旦房價漲起來就怨氣橫生,罵政府罵開發商罵炒房客。彷彿這個世界都是罪惡的。
多軍
大部分是有房的,有改善需求。所以盼望房價多漲一點,多賣點兒錢換新房。
但很多軍也不好過,高位接盤,每個月幾乎一半甚至更多的工資用來還房貸,生活壓力太大,沒有誰能幫到自己,怕失業,怕生病,怕一切需要花錢計劃之外的事情,生活質量比買房之前差的不是一丁半點兒。
所以只有房價一路上漲,即使不可能賣掉自住房,他們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心理慰藉,從而讓自己心理平衡一些。
其實真正的多軍是不說話的,他們只會偷偷的買了房子囤起來,也不會好心提醒你趕緊買房,房價要漲之類的。畢竟之前多了一個人買房,之後也就少了一個自己房子的接盤俠。
每逢房價大漲之時,也是多軍和空軍的大戰之日。尤其2016到2017年這輪大漲,雙方各持觀點,頗有魚死網破之勢。那麼下面,子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對於未來,多空軍之戰誰將更勝一籌。
第一場戰役:利率
之前子木曾在《回顧中國房產三十年?》這篇文章里,用了4000多字的篇幅講明利率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性。看市場真假調控就看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
空軍出招:全球加息周期已經開始,同時,央行在2017年全年的貨幣投放比較克制,M2增速屢創新低。
市場利率的持續上漲也導致房貸額度吃緊,按揭利率穩步上調,按揭利率從取消折扣到基準利率的1.1倍、1.20倍、1.30倍??購房按揭利率必然會更高,貸款額度更緊張。
利率上調,購房者將承擔更大的壓力。所以將會有更多人選擇觀望,市場交易量下跌,從而供大於求,房價下跌。
多軍接招:雖說美國加息已成定局,但是中國國情當頭,加息會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同時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速,而且目前市場利率相對較低,美聯儲加息對中國樓市並造不成很大的影響。
子木觀點:2018年,中國市場經濟註定會很難受。
一邊是系統性金融風險(債務危機)要求貨幣寬松和低利率,另一邊是資本外流蠶食外儲、施壓匯率,當局是在籠子里做決策。
前期,中國可以通過加大金融監管和「定向加息」的方式抵沖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但是如果美聯儲持續加息,中國勢必會有扛不住的一天。
目前利率已經市場化,大家有沒有發現,雖然基準利率不變,但是所有銀行給的房貸利率都很高。如果中國扛不住了,就只能放任匯率貶值,匯率市場化,來保外儲,同時減輕了印鈔的副作用(為印鈔松綁)
所以銀根縮減的大環境下,勢必會影響到居民購買力。所以子木認為空軍會略勝一籌。
第二場戰役:人口之戰
空軍出招:近年來,中國人口逐年減少,我國已經步入「人口老齡化」階段,「人口紅利」的優勢也在逐漸減少。
2017年全國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40.8平,所以說未來房子是夠住的,房子未來會被一般商品化。那麼供大於求是遲早的事情,房價也就會隨之下跌。
多軍接招:雖說中國人口在逐年減少,但是別忘了中國目前正處於最重要的歷史階段-城市化。
城市化建設勢必會推動人口對房屋的需求,棚改促使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城市發展帶來的虹吸效應促使三四線人口向一二線城市轉移。況且未來大家會不斷地提升自我需求,提升獨居率,房子是永遠蓋不夠的。
子木觀點:19大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現在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而房子則是滿足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未來居民的獨居需求會促使房地產業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接下來更重要的是中國各大城市群的升級,以一線城市帶動周邊二三線城市的整體發展。
未來一線城市是財富和權利的象徵,二三線是產業的延伸。那麼人口的定向流動勢必會促使房地產市場格局發生變化,凈流入人口城市的房價必然會漲下去。
所以,長期來看,多軍此戰會略勝一籌。
第三場戰役:調控
空軍出招:2017年是中國房地產調控出台最多的一年,一線城市房價應勢大跌,例如北京已經跌回16年年底的水平,燕郊等環京樓市更是一片狼藉。
雖然三四線城市因限價和棚改導致房價大漲,但是後期定會需求不足,價格回落至當初。
且長效機制已經確立,租賃勢必會主導今後的房地產市場。而且殺手鐧「房產稅」一旦落地實施,投機炒房將不復存在,房價大跌指日可待。
多軍接招:每輪調控從來都不是為了讓房價下跌,而是為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目前我國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還離不開房地產。
如果房價大跌,超發的貨幣定會抽空樓市,跑出來的熱錢無處安放,市場加速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長效機制的確立我們承認,但是真正目的是讓房價上漲的增速放緩。大家可以看到,只有熱線城市才會試點長租機制,為的是讓更多完全買不起房的人有一個過渡期,有房可住。
而且美國日本施行房產稅這么多年,房價照樣不是蹭蹭上漲嗎?
子木觀點:首先大家呼之欲出的房產稅是為了讓政府土地財政開源,而不是降房價。政策調控只要限死,房價必然下跌,但有些地方卻留了口子。
就例如二三線城市的上漲,其實大部分是因限價政策出台後才激起的反映,正所謂,窗戶紙撕開的洞比門都大,其中的原因大家應該都清楚。
有句話講的好,完全競爭條件下無法存在合作。目前二三線城市都處在同一跑道上,相互競爭,你追我趕,誰都想進入新一線,誰都不甘人後。
但是嚴政之下,所有城市都被迫停下腳步。一開始還好,慢慢的就會有人偷偷摸摸的想往前湊上一步。
這種選手分為兩類城市:一類是之前大家都漲的時候,還沒開始漲,就被連帶調控了,感覺自己很冤枉;另一類是完全抵擋不住「人才的誘惑」,比較貪婪,畢竟人才才是一個城市的血液。
比如這段時間直接宣布取消限購的蘭州,還有通過人才政策玩隱形放鬆限購的南京等。
所以子木認為,出台調控只是是為了解決「一邊倒的供需」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有吸引力的城市,調控過後照樣春季盎然,沒吸引力的城市,調控過後必一潭死水。這一戰,多軍略勝一籌。
其實接下來子木還准備繼續盤點第四場戰役「土地」還有第五場的「租售比」等。但是感覺觀點太多,反而讓大家迷失了方向,也埋沒了這期的主題。
昨天有位粉絲在後台留言說:「其實你就是看多一二線,看空三四線,讓大家都去一線城市買房,居心叵測!」
我只想說的是,看多看空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這個無法改變的大趨勢下,我們要選擇怎樣「合適」的生活。
中國這么大,做到資源完全分配絕不可能。
子木只希望未來一二線城市可以成為有追求有夢想的年輕人的聚集地,大家可以在此盡情拼搏,追求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夢想;三四線城市則可以成為百姓安居樂業的宜居城市,無憂無慮,天倫之樂。
而不是所有城市都被房地產綁架,年輕人因高企的房價而失去對生活的憧憬。
再者,市場也絕不會因為看多或者看空而演變,多軍和空軍所尋找在心理上的慰藉和一廂情願在事實面前也一文不值。
所以千萬不要輕易站隊,然後持著自己的理論無休止的抨擊對方,那又有什麼意義?
真正的智者是置身事外,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理性分析。
市場沒有絕對,只有相對。
例如,子木對一二線看多,對三四線看空,對二線城市杭州武漢看多,重慶西安看空,對北京的通州看多,對石景山看空。那你又說我是什麼軍呢?
Ⅵ 2018年房價走勢情況是什麼
2018年下半年可能還會漲;
投資客要的主要是短線,就是希望快速的套現,投資的話就要考慮年化收益率了。
在北京這種情況下,房價已經在政府大力的打壓,即使因為各種因素,比如說貨幣泛濫,房價也不會超出太多。 即使是在過去十幾年全球貨幣寬松的大背景下,剛需家庭收入增長也是十分有限的。未來全球延續以前那種規模的寬松貨幣環境已經不大可能了。
雖然剛需的購買力增長比較緩慢,但是北京的發展方向是國際化大都市,是吸引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家,所以以後北京留下來的,是真正的高薪人群,是很有購買力的。
Ⅶ 廈門的房價為什麼那麼高啊
房價還是跟城市的經濟發展相匹配的,所以說到底這幾年廈門的經濟發展帶動房價的飛漲內。本身廈門就是個容環境非常好的城市,又頂著一大堆頭銜,什麼最浪漫休閑城市、最適合養老城市、最溫馨會議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際宜居城市。
Ⅷ 廈門房價怎麼樣
廈門房價,我不太清楚是什麼樣的,但我可以給說一下我的情況你參考參考:
03年在廈門買了一套七十平左右的套房,花了34萬左右
在前幾年有人來我家作為樣板房評估,評估價為三百五十萬
Ⅸ 廈門的房價今年會再下降嗎
廈門的房價今年也不一定會下降,因為今年好像沒有什麼情況的影響房價,所以不看好房價會下降
Ⅹ 未來廈門的房價如何走向求解答
廈門是個開放性城市,就像深圳一樣,深圳現在是國內房價最高城市,廈門房價走向大致如深圳,島內房價應當是會持續走高,島外則看規劃和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