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08年經濟危機房價大跌,今年危機多地房價卻上漲呢
008年的經濟危機導致了我國的房價下跌,而今年受到疫情爆發的影響,經濟受到了嚴重沖擊,但沒有對房價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房價不但沒有下跌,反而還上漲了,大多數人表示不理解。根據題主的提出的問題來簡單地回答一下。
一,2008年的經濟危機,為什麼會導致我國的房價下跌?
當然,房價上漲絕非是一件好事,尤其在今年的特殊時期,如果房價得不到控制,大幅上漲和大幅下跌的危害同樣大。如果疫情繼續全球蔓延,那麼,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經濟危機爆發的危險會進一步加大,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更需要積極的面對。對房地產市場來說,必須要穩定房價,保持房價在一個較小的區間波動,大幅漲跌給經濟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想像的,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以上為個人觀點,謝謝閱覽,喜歡記得點贊關注!
2. 08年金融危機中中國房價為什麼不降反增
需求:中國有龐大的剛需,世界罕見
供給:保障房供應不足,開發商潛規版則太多(如捂盤惜售等權),炒客手上也捂了不少造成供不應求
體制:土地出讓金、稅費、關系費等佔到房價的四成
經濟政策:太多社會資源過於集中在少數城市,中小城市和鄉鎮配套不完善,地區發展差距太大
觀念:有房才有家在中國深入人心,進入婚嫁年齡的人數越來越多
城市化:中國正在進行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城市化進程,農村大量人口湧向城市
戶籍、城鄉二元制度:城市人城市戶籍能享受到比農村多很多的實實在在福利政策
通脹:中國通脹嚴重,物價上漲,人民只好用房子等保值性較強的特性來抵禦通脹
預期:正如炒股一樣,人們買漲不買跌,房價連年持續上漲是事實擺在眼前,投資的見到有利可圖或剛需見到擔心以後漲更多買不起等等多種因素集中在一起造成大量的需求集中爆發,而供給卻是有限的,所以,上漲是必然的事了。我想你多少知道些了?希望能解決你的疑問。
3. 為什麼2008年金融危機房價大跌,今年疫情影響多地房價卻上漲呢
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沖擊,導致全球經濟出現下滑或者衰退,但還沒導致全球經濟危機出現,多地房價上漲都是正常。而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機,在危機之時房價大跌是正常的事。
2008年金融危機
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不管是經濟,金融市場,還是樓市都沒有倖存,都是全面暴跌。
首先,08年爆發的是金融危機,股市、債市、基金、期貨等都會大幅下跌,而這些金融市場殺跌,會導致很多人資金緊張,或者防止爆倉,從房地產抽資金到金融市場補充抵押物,防止爆倉。
第三:過去十幾年全國各大城市的房價都經濟暴漲,每個城市的房價存在不同的泡沫。
房價泡沫低的跌幅小,泡沫高的下跌速度和幅度大,沒有泡沫有經濟支撐的城市房價不跌反升。
每個城市房價泡沫不同,經濟不同,發展潛力不同等這些都會影響房價,造成房價漲跌現象。
總結分析
總之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機,全國房價都集體出現下跌,但2020年不同,並未進入危機,房價不會集體下跌,分化嚴重,今年房價有漲有跌,但總體都是漲少跌多。
今年房價是分化嚴重,跟2008年金融危機的房價沒有可比性,整個市場環境不同,自然會讓房地產整個行業的行情不同。
4. 九八金融危機前泰國房價
馬來復西亞~~
印尼、制韓國和泰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寮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加坡和台灣受影響程度相對較輕(中國在此次金融風暴前實行宏觀調控,使損失得到減少),但台灣在實質上也有受到傷害、因此日後面臨著「本土型金融風暴」的威脅。日本則仍是處在泡沫經濟崩潰後自身的長期經濟困境中,受到此金融風暴的影響並不大。
5. 各地方的房價在經濟危機前後的變化以及以後的趨勢
呵呵,09年是下跌趨勢。。。現在是開發商硬撐著,有苦說不出。。。
1,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逐漸體現出來,企業裁員,減薪等,現在城鎮失業率升至9.4%,09年的經濟會更加嚴峻。。。歐美經濟還在惡化。。。
2,全國2億多平方米的空置率,開發商壓力也會更大!!中央也強調是要把房價降到合理的水平(建築真實成本所決定的價格)。拒絕暴利!
3,隨著保障性住房逐步入市,商品房供求逐漸趨與平衡,幾乎不會出現前2年大漲的行情了。。。
況且最近3年建成的商品房質量都不怎麼好,經常聽買房的同事朋友說有牆壁裂縫,地板漏水的事情。。
建議最近一年不要買房,房價才剛開始下跌,遠沒有跌到底!!
現在很多樓盤雇傭人托充當萬人購房團的,給人們造成虛假搶購行情,以抬高房價。。。。開發商和一些政府部門,離開讓人民安居樂業的宗旨,而是一味地爾虞我詐,離開誠信和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理念。。。
我們老百姓只有保持清醒的認識,大家團結一起抵制高房價。。。!!
買房的黃金期早就過去,90%的買房人賺取了百分之幾百的利潤,卻把所有的風險扔給了現在想接手的人。如果你不是必須買,就不要買。
在廣州深圳很多銀行房貸斷供現象不斷增加。。。廈門等地方退房的人也越來越多。。。
很多房產中介開始關門倒閉破產就是最好的見證。。。!
我所在的蘇州,房租已經開始降價。。很多房子都租不出去了,房東著急的要命。!!
房價到底貴在哪裡? 強烈要求政府公開透明房屋真實的成本價格。。。!!
房價成本的秘密,對開發商而言,無疑是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有太多見不得人的東西,被裹挾在「成本」這個藏污納垢的概念之中。比如說,競標土地行賄官員,銀行貸款打理關系,這些成本始終無法端上檯面;再者,房價離譜的暴利,一旦廣而告之,勢必不能見容於訴求平衡的社會心理,點燃大眾的仇恨。
「在廣州近郊樓房建築成本,每平米就是679塊錢(包含材料人工費)!誰不信,我可以把發票拿到北京,拿到新華網,一樣樣地算個清楚,讓全國人民看看!」這兩天,一個知情的網友說出了內幕,不知道有多少房產商人在恐懼。。。。
難怪TCL,海爾等也想涉足房產業大賺一筆。。。
6. 日本當年房價為什麼崩盤
8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20世紀70年代,日本從「投資主導型」轉向了「出口主導型」,具體表現在:
出口快速增長。石油危機後的1974~1980年期間GDP年平均增長速度均超過了10%。隨著出口的快速增長,出口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明顯提高。1974~1985年,出口對整個GNP增長的拉動上升至34.5%。出口占總需求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1985年上升至14.6%,貿易盈餘不斷擴大。同時,日元對美元的匯率比價也逐漸低估,日元匯率處於「抵抗升值階段」。
在這種背景下,1985年9月,美國、日本、英國等5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在美國紐約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決定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地下調,以解決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問題。這便是著名的「廣場協議」。「廣場協議」簽署以後,各國開始拋售美元,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美元對日元貶值達50%,也就是說,日元對美元升值了1倍。
在「放任升值」階段,為了應對日元大幅升值局面,1985年10月,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詢機構提出了擴大內需的政策建議。1986年9月,將經濟結構調整政策具體化。為應對因日元升值導致出口受阻所帶來的「高日元蕭條」,日本政府採取了「擴張性財政政策」;日本中央銀行則採取了「超寬松的貨幣政策」。連續調低利率,在1986年分四次把基準利率從5%下調至3%,1987年2月進一步調低至2.5%的歷史最低水平。與此同時,1987~1989年,日本中央銀行的貨幣供應量(M2+CD)增長速度分別高達10.8%、10.2%和12%,從而造成國內過剩資金急劇增加。在寬松的貨幣政策支撐下,過剩的資金紛紛流向了股市和房地產等領域,泡沫經濟逐步形成。
在1987~1990年期間,低利率和充足的貨幣供給刺激了泡沫經濟投機活動。在炒作之下,日本的地價迅速上漲。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商業銀行一直都在以土地作為貸款抵押擔保。在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泡沫經濟形成時期,日本的股價也在一路上漲。
另一方面,在泡沫經濟形成時期,日本經濟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表面美麗」現象。而此時,日本的物價水平(CPI)則始終保持在1%以下,直到1989年才上升至2.8%,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中央銀行遲遲沒有採取貨幣緊縮政策的原因之一。在危機發生的數年之後,日本前中央銀行行長應中國金融學會邀請來華演講時,曾經多次以日本的這一教訓為例,提出「中央銀行不僅要關注一般商品價格,同時也要關注資產價格」。
1991年「泡沫經濟」破滅後,整個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陷入了長期停滯,並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因而被稱之為「失去的十年」。
採納哦謝謝
7. 廈門並不是什麼大城市,為什麼房價卻出奇的高
背景:在泉州、福州、廈門都長時間呆過,盡量客觀評價,也請大家批評指正。
下面就從分別從政府、開發商和老百姓三個利益相關方分別展開分析吧:
一、政府1、最最重要的觀點就是,一切不以增加供地的房地產調控都是耍流氓。
2014年以前數據懶得查了,只貼一個2014年報告里的總結「近五年來廈門市供地呈逐年下降趨勢,2014年成交量更是處於五年來的最低位。近兩年受制於土地整理難度加大,土地市場供應縮減,土地成交建築面積遠不及商品房成交面積的二分之一。」
2014年,計劃出讓商住建築面積446萬平方米,實際出讓商住建築面積137.29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共570.83萬平方米;
2015年,計劃出讓商住建築面積311萬平方米,實際出讓商住建築面積173.6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共350.31萬平方米;
2016年,計劃出讓商住建築面積327.9萬平方米,實際出讓商住建築面積165.5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共511萬平方米。
數據是不會騙人的,簡單結論是:一是每年實際出讓面積遠低於年初的出讓計劃(平均計劃完成率僅為45%),所以不要聽政府怎麼說關鍵要看政府怎麼做;二是商品房銷售面積遠超上一年度的出讓面積,人為製造「供不應求」的飢餓效應。
2、島民(中性詞)思維。其實這也不怪老百姓,政府把最好的企業、景觀、醫院、學校等資源都留在島內,所以也就有了島內房價最保值的觀念。再加上島內外交通在高峰期的不堪重負,導致島內與島外哪怕只有一橋之隔,也有了天然的溢價。政府和開發商可以巧妙地利用島內外來分隔出兩個市場一唱一和。
3、最佳保值增值產品。廈門房市除了08金融危機時短暫跌過外(再之前就是PX事件),房價特別堅挺,是福建省內保值增值最穩定的地方,沒有之一。因此,作為民眾也好,作為企業家也好,一旦有剩餘的流動資金,廈門房子就成了最好的投資品。福建省與國內很多省市不同,是以民營經濟作為主導的,意味著即使GDP等數據不如山東等省份,但是民間積累的財富其實更多。就我周邊來說,不乏經商朋友家裡在廈門有多套房產的。
最後的話:作為福建人,我走過所有的地市,也對八閩大地多樣的文化、美食、景緻、歷史和建築所吸引和自豪。但我其實深深的擔憂廈門乃至福建的房地產市場,長期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未來的城市競爭,高素質人口的引入和產業的升級至關重要,而高房價只會驅逐年輕人、提高產業成本、扭曲企業投資方向。廈門不是北上深,何德何能承擔如此高昂的房價。曾經有位領導評價廈門,說廈門是一個適合養老的城市,現在想起才發覺深以為然。如果家底不是比較殷實的年輕人,我個人是建議去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從職業發展也罷,從宜居角度也罷,何必死磕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