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樓面價的計算公式
樓面價計算公式:
樓面價=土地總價格 / 建築總面積
房價中的樓面土地價格計算和兩內個指標有關系,一是土地本容身的價格,二是規劃容積率。
土地價格就不用多說了,計算時要包括各種購買土地時所發生的費用;容積率就是用規劃總建築面積除以佔地面積,比如在一萬平方的土地上建15000平方的房子,那麼它的容積率就是1.5。
假設一個小區土地價格為40萬/畝,容積率為1.8的話,兩種方式得出樓面價:樓面地價=400000*0.0015/1.8=334元/平方米(0.0015畝是1平方米)。&樓面地價=400000/(666.6*1.8)=334元/平方米(一畝約666.7平方米)
(1)1萬的地價房價怎麼算擴展閱讀
樓面價是單位建築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計算方法:出讓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允許的最大建築面積。最大建築面積受政府批準的容積率控制。
樓面價表明了該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B. 如何算土地成交總價和成交樓面價
樓面價是樓面地價的簡稱.即使單價裡面的土地成本.不管土地是出讓,劃撥,轉讓等任何方式得到的,都是土地價格除以此地塊可售總建築面積。
參看"容積率"。樓面價表明了該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房價中的樓面土地價格計算和兩個指標有關系,一是土地本身的價格,二是規劃容積率。土地價格就不用多說了,計算時要包括各種購買土地時所發生的費用;容積率就是用規劃總建築面積除以佔地面積。
比如在一萬平方的土地上建15000平方的房子,那麼它的容積率就是1.5。假設一個小區土地價格為40萬/畝,容積率為1.8的話,兩種方式得出樓面價:樓面地價=400000*0.0015/1.8=334元/平方米(0.0015畝是1平方米)。&樓面地價=400000/(666.6*1.8)=334元/平方米(一畝約666.7平方米)
C. 地價怎麼樣折算房價新聞報道說按照地價的拍賣價核算出均價為7000元/平方,怎麼算出來的
假設地10公頃.5000萬,4倍房子
公式,房地產總成本1=地皮0.3+建安成本0.2+稅費0.15+利潤0.25
5000萬的地皮價格內,折算房地容產總成本為1.66666666億,房屋有40萬平方米
房屋價格為每平方米416元
第一建築面積太大,縮小建築面積,提高每平方米單價。
深圳南山區地價是8億左右每公頃,價格是你這個的8萬倍,4倍房屋,折算成房價是66666.66元每平方米
D. 已知樓面地價如何測算房價
樓面制地價的具體計算公式為:樓面地價=土地總價格
/
建築總面積,其中建築總面積=土地總面積*容積率。
也可以這樣理解:
樓面地價是指單位建築面積所分攤的平均的土地價格,簡單地可以理解為在土地上蓋出房子後,每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樓面地價最真實地反映了建築單價中所包含的單位土地成本價格。
樓面地價的計算公式如下:
樓面地價
=
土地價格
/
規劃建築面積
=
土地單價
/
容積率
備註:規劃建築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
E. 已知樓面地價如何測算房價
首先,房價不是測算出來的,受市場影響因素很大;
第二,房價中包括:地價回、建安成本、銷售費用答、工程管理費、各種稅費、開發企業利潤等。
第三,如果只是簡單的推算一下房價,可以藉助一般的經驗數據。目前土地價格一般占房屋售價的30%-40%(本人業內人士,該數據是根據經驗得出的,不要聽信什麼政府部門發布的)。個別項目可能會更低或更高,那就完全看項目本身情況了。
F. 房價一般是樓價的多少倍,那目前中國的房價是樓面價的多少倍,房價是樓面價的多少倍才算是合理
最高34倍最低2倍。一般2倍是合理的,房價隨經濟、需求而變化,沒有計算方式。
一般情況下,樓面價和房價呈正比例關系,樓面價高的房子房價肯定貴,房價一般為樓面價的2-3倍。影響因素:
一、宏觀因素
1、國家政策
國家在房地產方面每次推出新政,都會對整個行業帶來一些或大或小的震盪,這些新政包括限購、貸款、限戶等。
2、國家經濟狀況
房價走勢和國家的經濟形式密切相關:經濟向好,房價上揚;經濟下行,房價必然進入平緩或者下降通道。
3、市場供需關系
城市的常住人口可能逐年上漲,增長的人口基數為當地房產交易市場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購買人群。
二、微觀因素
可以把微觀因素分為三個方面,即外部環境、小區情況、房屋情況。
1、外部環境
1)地理位置
對於北京來講,中心房價高於郊區,商圈中心高於周邊,市中心地段的房子生活配套更為完善,商圈也是如此。
2)規劃中市政建設的熱點片區
市政建設會直接提升一個區域的整體價值,也會提升居住區的生活層次。比如北京通州區城市副中心建設。
3)軌道交通和公交網路極為發達的區域
一般在同個區域,離地鐵越近的房子房價越高。
4)教育資源
房價和對口小學的質量也有這一定聯系 。
2、小區情況
1)周邊配套
周邊生活配套設施是否齊全,比如商場、超市、菜市場、飯館、葯店等附近商家是否能最大滿足業主的日常生活需要。
2)小區品質
小區是否是品牌開發商,物業管理水平以及綠化環境如何。
3、房屋情況
1)樓層
一般來講,中間樓層要比兩邊樓層平均價格要高些,綜合來看其視野採光和生活便利程度帶來的舒適感較高。低層有採光差、噪音高等問題,高層生活的便利程度不高。
2)戶型
房屋戶型影響居住的舒適度,好的戶型有良好的通風、採光、動靜分區、有序無浪費等優勢,自然受到追捧,房屋價格也就水漲船高。同一小區優勢戶型,售價會相對更高。
3)面積
戶型大小適中的房屋容易獲得購房者的青睞,自然定價會高一些。太大或太小的房型都有其特有的局限性,在盡可能促成交易的前提下,定一個更為合理的價格尤其重要。
4)裝修
精裝修的房子賣相好,對於需求精裝房的購房者來說,裝修精美也是一大優勢,既可以節省成本,又可以立即入戶。但是價格略高,購房者要再三考慮。
5)稅費
稅費的高低在購房成本上影響著房屋價格,交易稅費一般由購房者承擔,因此,房屋稅費的高低決定了購房成本的高低。稅費少成本低,房屋價格自然高;相反,稅費多,成本高,房屋價格也會被壓低。
(6)1萬的地價房價怎麼算擴展閱讀:
合理房價:
房價,自住房改革以來,社會民眾貌似從未感到便宜過。20年前,浦東的一些城郊街鎮,房價也不過2000、3000元/平。市區的長壽路為3800元/平,普陀內環內的金陽大廈為4500元/平。
而1998年,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773.1元,人均消費性支出為6866.41元。那時如果不是在外企上班的白領,做生意的小老闆,開公司的企業主,不是港澳台及外籍人士,普通工作人員買房仍然覺得困難。那時的房價,對外企的白領來說,壓力相對可以!
現在,浦東的近郊正快速邁入城市化,先富裕起來的居民,本地的、外地的、外國的、新上海人,他們匯集成了住房需求與房產投資的一股洪流。房價早已今非昔比。
房價,與資本流同頻共振,只跟著資本走。資本寬裕,資金實力強,房價再高,也會有人購買。說得比較刺扎心與刻薄點,大城市的商品房,其實與居住在這座城市的大部分人沒有多大關系,只與資金實力強的那部分人有關系。
房價合理不合理,不重要,一切都是相對的。當收入上不去,大城市的房價相對不合理;當收入提高了,住房的選擇也就更多了,心理的不合理因素也就小了。
G. 樓面價如何計算
樓面價計算公式:樓面價=土地總價格 / 建築總面積
房價中的樓面土地價格計算和兩個指標有關系,一是土地本身的價格,二是規劃容積率。
土地價格就不用多說了,計算時要包括各種購買土地時所發生的費用;容積率就是用規劃總建築面積除以佔地面積,比如在一萬平方的土地上建15000平方的房子,那麼它的容積率就是1.5。
假設一個小區土地價格為40萬/畝,容積率為1.8的話,兩種方式得出樓面價:
樓面地價=400000*0.0015/1.8=334元/平方米(0.0015畝是1平方米)。&樓面地價=400000/(666.6*1.8)=334元/平方米(一畝約666.7平方米)
(7)1萬的地價房價怎麼算擴展閱讀:
樓面價是單位建築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計算方法:出讓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允許的最大建築面積。最大建築面積受政府批準的容積率控制。
樓面價表明了該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樓面指樓房樓上一層的面積。建築專業術語,特指樓層的地上表面,位於屋頂層的樓面則稱為屋面。樓面在建築剖面圖上看,只是一條樓層的分界線,因而不能用樓面指代一個樓層。
樓層包含層高范圍在內,樓面用於表示此處的材料裝飾與構造做法的標高位置,如三層樓面是指第三層地面的相關信息,與第二層樓關聯但不能包含第二層樓的構件。
影響主要原因
1) 材料方面: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 ( 混凝土坍落度過大,砂石含泥量大) ;
2) 工藝方面:板筋保護層厚度不均,混凝土成型過程缺陷( 混凝土振搗不密實) ,操作方法不規范( 未按施工工序搓平、壓光);
3) 管理方面:管理不到位( 檢查驗收不到位) ,操作人員技術差( 操作人員經驗不足,缺少培訓);
4) 機械方面:抹光機械性能差,模板質量差( 模板平整度、剛度差);
5) 環境方面:成品保護不好,養護方法不當( 養護不及時) ;
6) 測量方面:標高有偏差( 水準儀精度誤差) 。
樓面地價是指在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對現狀利用條件下不同級別或不同均質地域的土地。樓面地價,即單位建築面積平均分攤的土地價格。樓面地價是房價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與建造成本、開發利潤、相關稅費等共同構成了商品房的市場價值。
樓面地價的計算公式:樓面地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築面積 =土地單價/規劃容積率。
基準地價既土地初始價,也稱城市基準地價,是指在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對現狀利用條件下不同級別或不同均質地域的土地,按照商業、居住、工業等用途分別評估的一定使用期限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在某一時點的平均價格,並由市、縣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平均價格。
基準地價不是具體的收費標准。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等宗地價格,是以基準地價為基礎,根據土地使用年限、地塊大小、形狀、容積率、微觀區位等因子,通過系統修正進行綜合評估而確定。
H. 樓面價7000元,房價應該多少
房價大約15000每平分米。
樓面價7000,房屋建安成本大概在2000元左右,一共是9000,各種稅費按25%計算2250,一共11250。然後,這個11250裡面大部分是銀行貸款,買地房屋建造按周期3年計算,利息起碼超過3000.再總計11250。
銀行利息5個點左右,理財利潤超20個點,開發商把資金(包括貸款的)押進去3年,年利潤10%,就是30%利潤,利潤3375。綜上簡單計算,房價最少15000每平。
(8)1萬的地價房價怎麼算擴展閱讀
房價影響因素
一、基礎因素
所謂基礎因素,是指影響房價的最根本的因素。需要明確的是,開發商之所以要拿地建房,就是為了盈利。那麼,土地成本、建安成本、銷售管理成本、稅費、利潤就構成了房價的基本因素。一般情況下,以上這些因素都是固定的,通過各自佔比就可以計算出一個新樓盤的房價。
需要說明的,由於各個城市關於房地產開發的政策不同,基礎因素之間也是有差異,尤其是土地成本和稅費,變化較大,這也直接導致了各個城市房價的差異很大。
二、增值因素
1、開發商的口碑
開發商的口碑實際就是指開發商的品牌。大家應該都會對品牌溢價有所了解。比如手機,可能功能差不了太多,但是某些品牌的手機就是要貴一些,比如蘋果、三星。這其中,就包含了品牌溢價。
2、附贈裝修、車位
這個大家就比較好了解了,同樣情況下,精裝修的房子肯定比毛坯的貴,帶車位的房子肯定比不帶車位的貴。某些開發商為了將自己的房子賣出更高的價格,往往將裝修和車位捆綁銷售,而精裝修的和車位的價格已經遠高於其實際的價格,這樣的行為無疑損害了購房者的權益。
I. 如何計算地面樓價 地價與房價的關系
樓面價、樓板價、地面價的含義及計算公式介紹:
樓面價是指土地回總價格除以該土地的允許最大建築面答積,每個土地在獲得時,基本都有容積率規定,框定了該土地建築的最大面積。
計算公式:樓面價=土地總價格 / 建築總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