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說房價泡沫多,也不能跌不能破
已經買房的人、銀行和開發商。除了開發商是房價上漲的直接受益者,購房專者和銀行不希望房價屬下跌的主要原因如下:
如上所述,許多人的大部分財富都體現在房地產上。如果房價降低後,將會帶來巨大損失,誰都不能接受這種情況。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業主看到別的小區房價漲了, 而自己這卻毫無音訊,特別著急,於是開始提議,業主售房掛牌價不低於什麼價格之類的。當然這也是一種通病,很好理解。
② 中國房價泡沫這么大,為什麼國家還不讓回歸正常
我個人的意見啊,不是說國家不要恢復正常,而是現在房地產方面各項的原料錢都特別貴,包括人工費,成本增高了很多,依靠房價來獲取利潤,很難降價的。
③ 中國房價泡沫徹底破-----老百姓該如何應對
這個在中國不會發生,因為中國人家的概念是根深蒂固的!還有國家是個強力機關,有宏觀調控!
不過這是個假設,你也不妨去幻想下!哈哈
④ 中國的樓市泡沫,為什麼遲遲不破
我認為中國房產不可能破滅,中國房地產雖然有泡沫,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原因如下:
1、中國國家太大,城市太多,各個城市的情況很不一樣。那些數萬元一平的房價畢竟是少數。多數是幾千元左右的均價。中國城市化進程,就是一個人口由農村向縣城、縣城向二線城市,二線向一線城市流動的過程。而一線城市總是有限的,北上廣這些房價只能上漲。
2、中國有一線、二線、中小縣城,只有一線城市是房屋較熱的,而其他地區,房產依然是泡沫不多的。
3、以筆者家為例,我這里靠海的地級市。房價貴的1萬多,便宜的4000-6000左右,基本上泡沫不能說很多。因為各類上繳國家的稅是2000-3000元,加上2000元的房屋建造成本,房價也就應該是這個價格。剩下就是房地產商的利潤了,所以,我們這里沒有多少泡沫。
4、現在,都吆喝第四次單身潮來臨,說單身男女有2億之多,如果按照中國14%的單身率計算,那就是說這2億人中有2800萬不結婚。如果他們都結婚,需要1400萬套,如果都單身,則需要2800萬套。這樣房子一下就多需要1400萬套。這些是剛需。剛需啊,同志,中國全部庫存才600萬套,才占需要的42%。
5、一般來說,一個三口之家住幾十平米的房子過於擠了。現在為了舒適,總是房子越來越大,這樣小房子換大房子,一個衛生間換成雙衛生間,所以居住面積增加了。地產商自然也需要不停蓋房子。
6、中國每年畢業800萬大學生,如果都結婚,就需要400萬套房屋,如果都不結婚,需要800萬套。而且畢業大學生、研究生,你看到幾個回家種土豆的,不都是落戶北上廣嗎?
7、另外中國政斧也不是當年的日本政斧,中國也不會坐視房價泡沫吹破而不理的。
⑤ 天下沒有不破的泡沫 中國房價泡沫還能持續多久
中國這個泡抄沫破不了的,襲放心好了。一番調控下來2017年房價沒有漲到一倍,而且調控長期有效,後面還會有其他大招放出來,房價一定會被釘在這個位置拖個三年五年的。中國房價的調控和美聯儲加息是異曲同工的。說白了就是將未來的崩潰扼殺在萌芽中。提前破泡沫,避開大崩塌。
⑥ 中國的房價泡沫為什麼比美國的還要堅固
在中國,房地產是剛需,沒有房子就不結婚,沒有房子就沒有安全感,子孫多版又該買房,而且每權年增加的土豪以十萬計,他們買房很豪氣,而且還有很多炒房團,地方和房地產開發商也有意超高房價,這就導致即使房價下跌,但只是周期性波動,不會大跌。
⑦ 中國房價泡沫會不會破滅
我個人認為:房價是存在虛高,但是人民幣不斷貶值,通脹持續得不版到遏制,在這權個背景下,成本升高利潤空間減少,確實從金額上降價不會有大的差額,一線城市單價數萬的降個三兩千,比值也很低。中小城市房價虛高沒那麼厲害,不會降多少。本身房價不升就是降低了,扣去利息和通脹,原價就是降價了。
⑧ 美國刺破中國房產泡沫,為什麼中國不刺破美國股市泡沫
米國房地產比中國健康,泡沫沒那麼大,不好刺。
⑨ 中國房地產泡沫為什麼不會破裂
說不會崩盤的無非以下幾種論據:第一:政府是最大開發商,但是可以告訴你,政府只是最大受益人,並非開發商,收手只是時間問題,一旦找到新經濟增長點(比如IT一樣的新興行業),放棄房屋這種敏感的民生話題只是時間問題,09年末的緊急中經會議已經強烈釋放了這個信號,7.5萬億甚至投入到新興發動機的尋找工作中。之所以還是暫時不放棄房地產行業,很明顯,還沒有找到新出路。沒有任何一個政府會傻到冒著拉美化的風險搞經濟。山西煤炭收回國有就是先例,時機到了,放倒幾個商人不是大問題。第二:銀行是最大的受害者(所謂跌了不還貸怎麼)。持這種觀點的人士無非是寄望於,銀行提供了個人支付首付外的其他房屋價款。這完全是種誤區。除了那些零首付的人士,基本可以放棄這個愚蠢的想法。因為不論多少,30%也好,40%也好,個人是支付了自己的鈔票在先才有可能從銀行貸到差額款項,但是銀行和房屋銷售方之間是100%支付嗎?回答是否定的,只是「轉賬」,錢款還控制在銀行手中,銷售方不可能扛著100%的鈔票滿街跑,被放倒拋棄的那天,銀行非但一分錢不會損失,作為第一債權人,不但可以控制這個風險,還可以從拒絕還貸的人士手裡收回房屋第二,第三次出售,賬面虧空總是可以補足的。抵押貸款這個事物到今天已經700多年的歷史了,並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因為不還貸而倒閉,美國那些因為貸款出了問題的銀行是信用貸款,給融資造成了杠桿泡沫,跟抵押貸款2回事哦。同時,也正因為這30%或者N%,證明了另外一個問題,實際安全房價就是現在的30%,只要收回30%,銀行是保本不虧的。第三,購房人不接受,鬧事。怎麼可能,誤區太大了。在城市裡,房改房,政策房的持有者是大多數,商品房的持有者是小比例的,很多商品房持有者也是變賣了前者加了很少的錢轉換的商品房。真正虧損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興不起風浪,反而在「民意」的借口下很容易淪為窮人的斗爭目標,被再利用一把。現在分房,集資建房並沒有停止,你買比如1萬一米,很多人買幾千塊而已,不會有損失。只是名義價格下降而已。第四,官員的利益受損。更是無稽之談,上千萬的別墅你買那是上千萬一分錢不能少,很多官員,紅頂商人,相關利益人購買幾十萬足矣,跌去一半又如何,錢財無損,還能騙個好名聲,何樂不為。第五,地方政府土地財政,這是真正的和中央在博弈,不過好在中央集權的國家,真動起手來,換人就是了。反正那些錢又不能直接揣到任何一個地方官的口袋裡,想別的法子就是了。第六,造成經濟連鎖反應。那你可以反過來想想,沒有貨幣化房屋的時候,經濟有沒有崩潰,只要工農業沒有收到本質的打擊,經濟維持向好是沒有問題的,而繼續維持房屋業的價格,正是摧毀這些國本的做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肯長期這么幹下去。第七,城市化進程的誤區。認為城市化是把中國建設成北京,上海,廣州幾個城市,把人都弄來。恰恰相反,政府說的城市化是把現在落後的地區建設成新興村鎮,或許存在短期的房屋炒作抬價行為,但是長期看來,這張餅攤薄後,緩跌的趨勢非常明顯。第八,地王頻出,怎麼可能崩盤。正是因為這個「頻出」,才預示了政府的英明,先看看地王都是什麼企業拿到吧,國企吧,那就是建立了所謂的安全緩沖帶。跌與漲的主動權被收到政府手裡去了。如果都是私企,民企拿到地王那才是要暴漲的前兆。政府這么做2手准備,如果可以繼續高價賣,就高價出售,何樂不為,如果不可以延續或者找到了新出路,就打壓,國企的後門反正通著銀行的前門,無所謂債務問題的。這倒是只有我國可以使用的利器。做平帳目就是了,不會少什麼,兩邊的利益都占盡了。其他比如游資,外資什麼的都不值一哂,扔在中國經濟這條大船里,一個角落而已。另外,中國人的收入儲蓄比較高,雖然錢不多,抗風險能力還是不差的,這點比美國,歐洲人強一些,只是後續保障差一些,自己給自己保障就是了。說了很多,是作為有房者的看法而已,其實對於每個個人,實際對於任何經濟事務的態度,建議你都應該持有多少錢多少事的態度,不要把所有的財富放倒一個籃子里,你可以考慮多種方式減少經濟變化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比如增加儲蓄,余錢才拿出來買房,買股票,賣古董什麼的。而且,儲蓄外第一理財方式是投資實業,絕不是投資磚頭瓦塊。希望你多考慮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