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房價走勢 > 政府怎麼調控租房房價

政府怎麼調控租房房價

發布時間:2021-01-26 02:22:21

⑴ 對政府宏觀調控房價的法律建議

政府調復控房價的方法制:
1、調整利率的升降掌控房價;
2、降低出租自住房稅 ;
3、限制投資性房屋數量 ;
4、政府大力推行廉租房 ;
5、推行福利政策鼓勵租房 ;
6、重稅控制房產投機 ,對於投機房產行業加大稅收比率。

⑵ 為使房價能夠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政府可以採取哪些調控措施

政府和農來民商量好,把源大米的價格調到100元一斤,其中95%政府所得,2.5%盈利,2.5%成本,政府允諾大米只能從農民手中買,百姓不得從國外買,也不能自己種,但發現從國外買也只不過3元一斤,自己種的話2.5元一斤,百姓詢問為何其它地方雜這么便宜,曰:我國耕地面積少,剛需人群多,有人投機倒賣,人工工資原材料漲價,丈母娘說男方家庭沒有百斤大米不能娶自己女兒,方正說了一大堆借口,真正的原因政府拿了95%的好處,大米是必需品,再貴也要吃飯,現房子和大米是一個道理,那些專家學者拿了好處,千方百計想轉移百姓的視線,借口是什麼呢?炒房者,丈母娘,通脹,人工材料上漲,外匯,供求關系,真當老百姓都是弱智,為何會調控,是因為人民怨聲四起,在不秀一下,政,權要沒了,他現在開,發,商的利潤逼出來,最多到30%,這是死線,知道建安成本才多少嗎?20%.其它的錢都誰哪去了?

⑶ 運用價值規律的有關知識就政府如何調控房價提幾點建議

任何商品都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使用價值反映人們對此產品的吸引力,當房子對人們的版吸引力不大時,權房子的使用價值就會下降;當然丈母娘對房子的興趣決定了房子的吸引力,但最終人們會在租房和買房上會有一個大的波動;另外房的價值一方面,價格大於價值時,價格就要回落;價值超過價格時,價格就要上漲。目前的房價已經是價格大於價值了,所以就要回落,房子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人類無差別的勞動上,如果政府在此方面有良好的自律,價格終會恢復到價值上來。
價格過快上漲主要是市場因素促成資源過快的集中到了房地產市場中,投機性造成大宗貨物的價格上漲在政府調控的范圍之內,所以房地產需要正常的下降,當然有波峰就有波谷,未來房地產有一個波谷。大宗貨物價格的變化會影響整個市場成長。當中國在城鎮化完成之後,房價就會一跌再跌。
以上是個人看法,僅說明一些現象和實質上的聯系了。

⑷ 政府怎樣調控房價

最近,住建部、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多個部委,在近半個月的時間里,緊鑼密鼓地出台了若干房地產調控政策:從「營業稅徵收2改5」,到「國四條」,再到「拿地首付不低於50%」,從「5年內普通住房轉讓差額徵收營業稅」再到「督辦全國18宗房地產閑置土地」,調控之聲不絕於耳。 但是,相關調控措施可能適得其反,因為,這些措施不僅未能解決根本問題,還滋生出了新的問題——這也是被以往房地產調控後的效果證明了的,幾乎每次房地產調控過後, 房價 都會出現新一輪報復性上漲。 12月23日,在接受央視《今日觀察》采訪時,我提出了兩點建議(播出時只播了第一條): 一是對現行分稅制進行調整。分稅制改革以後,地方政府的財權減少了,事權反而在增加。地方政府不僅要 發展 經濟,還要提供足夠的公共服務、公共產品,但它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困擾。目前,地方政府基本上就是通過土地出讓金、房地產相關稅費收入來填補這個資金缺口的。所以說從利益驅動方面來看,地方政府是沒有任何動力去抑制 房價 的。道理非常簡單, 房價 上漲,才能拉動地價上漲,地價上漲,地方政府才能獲得更多的土地出讓收入。無論房地產調控措施多 么 嚴厲,最終都要靠地方政府來落實,由於受制於利益因素,地方政府在執行房地產調控 房價 只會陽奉陰違。因此,要從根源上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對分稅制進行調整,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只有在它的財權得到保障的情況下,才可能真正地落實抑制 房價 上漲的措施。 二是改變現行的官員政績考核標准。現在主要以GDP來考核幹部政績,地方官員為了獲得更高的GDP增速,更有動力推高地價、 房價 ,以提升其進行基本建設投資的能力,推高GDP,獲得更多、更好的升遷機會。只要這種畸形的幹部政績考核標准不改變,地方官員推動 房價 上漲的動力就永遠不會減弱。GDP只是量化經濟活動的一個指標,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在追求民眾幸福指數的提高而非GDP,我國的許多官員本末倒置,在畸形的考核制度下,把GDP當成了唯一的追求目標。試想,在這種考核標准下,哪一位官員能夠真正關心民生呢?因此,現在必須盡快調整對官員的考核標准。 由於這兩條建議,在目前並不受到重視,那 么 ,就必然導致越調控 房價 越漲的畸形結局。 以土地「重拳」為例。12月17日,財政部、國土部等五部委出台《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確開發商以後拿地時,「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一年,特殊項目可以約定在兩年內全部繳清,首次繳款比例不得低於全部土地出讓款的50%」。如果開發商拖欠價款,不得參與新的土地出讓交易。此舉被媒體稱為「房市調控第一拳」。 開發商囤地、炒地的目的,在於獲取增值收益。即使讓開發商一次性付清全部土地出讓金,他仍然可以囤積土地,坐等土地升值。也就是說,開發商囤積土地的源動力不在於他是分幾次拿的地,而在於他可以分享升值帶來的暴利——這種暴利甚至超過他搞房地產開發獲取的收益。中國的許多開發商並不建房而只炒地,也源於此。 其實,打擊囤地並不需要另出「重拳」,只需嚴格執法即可。我國早在1994年7月公布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就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超過出讓合同約定的動工開發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可以徵收相當於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20 %以下的土地閑置費;滿兩年未動工開發的,可以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此後,國家又陸續出台類似的法律法規,但是,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越來越多,而囤積土地的現象卻有增無減,囤積土地者有恃無恐,原因在於法律與土地一 樣 「閑置」。如果嚴格執法,沒有一個開發商敢囤積土地,道理非常簡單,囤積兩年後不僅不能享受增值收益,連地也重新被政府收回了。這個賬開發商都會算。 開發商為何敢囤積土地呢?因為地方政府縱容。 那 么 ,地方政府為何縱容開發商囤積土地呢? 利益使然。 地方政府如果嚴格執法,對囤積的開發商進行處罰,開發商爭相拿地的積極性就會降低,地價就會跟著下來,地方政府的收益就會減少。為了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慢慢拿出土地進行拍賣,開發商高價拿地後坐享升值之利,雙方都有好處,互惠互利,就形成了一種利益共同體。在這種情況下,讓地方政府去處罰與自己處在同一戰壕中的囤地者,是非常不現實的。所以,但見法規紛飛,就是不見囤地者減少。 房地產調控的重拳,應該打在供應上。通過嚴格執法,迫使開發商按照規定開發,建造成房屋供應到市場。如果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開發商原本有限的資金大部分用到拿地方面,提前確保了政府出讓土地的收益安全,卻可能使開發商因資金緊張,開發進度進一步降低。 而且,在「地王」不斷涌現的大背景下,動輒上億元的土地,沒有實力的開發商根本沒有競爭力,在首次繳款比例提高後,這些開發商被淘汰出局,進一步減少了房屋供應能力——小的開發商是這個市場的必要補充。同時,行業的壟斷性加強, 房價 會進一步上漲——中國油價高於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就是壟斷導致的必然結果。如今,這種壟斷正在快速向房地產領域蔓延。 另一方面,許多供應到市場中的商品房被炒房者囤積起來,人為減少了市場供應,是催生 房價 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手房轉讓,營業稅征免時限由2年恢復到5年,增加了流動成本,而這些成本在房屋供應不能增加的情況下,很容易轉嫁到民眾身上。而且,流動性的降低,也會導致房屋實際供應量的下降。 顯然,這些重拳並不能真正抑制 房價 的上漲,原因在於,這些重拳都首先在悄悄確保政府的收益不減少,高 房價 是地方政府、開發商、銀行、炒房者利益共同推動的結果,作為獲取主要收益的一個主體,地方政府必須帶頭壓低地價,才能夠理直氣壯地擠壓房產商的暴利,否則,在各方利益都不減少的情況下,出台的任何希望 房價 下跌的措施,都將成為空談。 房市調控重拳必須打到點子上,那就是,打到利益上,打到供應環節上,否則,花拳綉腿耍得再好看也難有效果,更有可能, 房價 還被「重拳」打得越來越高。 後記: 我對避開根源的調控措施抑制 房價 已經不抱任何幻想。 《通貨膨脹早已在我們身邊(兼談 房價 )》一文是我對未來 房價 趨勢 走勢最明確的分析: 在綜合這些年的大量數據及政策信息後,我得出結論:政府能夠容忍的中國 房價 的最大跌幅應在 20 %以內,時間應在 10 個月以內。超出這個極限,政府就必然出台救房地產的政策。 20 08年, 房價 剛剛步入下跌軌道不久,系列房地產救市政策的出台就是最好的證明。 因此,除非有能夠替代房地產解決地方政府財政缺口的產業, 房價 雖然會有調整,但在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推動下,大 趨勢 仍是上漲,會一直上漲到即使在任何推動力量下也不能再上漲為止,即崩盤為止。 當下中國最大的問題是,開發商等強勢既得利益集團的勢力越來越強大,他們已經能夠直接影響一些政策的出台。公眾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權力部門的高官(對政策出台有決定作用)與開發商勾肩搭背在一起,宛如同志。在這種情況下,官商勾結之網如何能夠打開呢?誰來打開呢? 我認為: 房價 是長是跌已經是人們現在關注以及爭論的一個焦點,我覺得每次在出台一些政策後,雖然市場是有些暫時的低迷,但是過後會有個報復性的上漲,從08年就是,當人們還覺得08年底09年初 房價 會降到個能接受的價位的時候,不曾想 房價 在不經意間就起來了,而且是報復性的上漲,讓人還沒有回過神來就已經跟不上腳步了,很多人都後悔沒有在年底年初的時候把握住機會,所以我想不管是一時的調整能下來多少,長遠看 房價 還是要漲的,只能自己去把握機會了

⑸ 政府應該加大對租房市場調控,尤其要嚴厲打擊二房東囤房壟斷和中介虛報過高價格,才能抑制租金過快上漲

想要打擊租金過快漲落的話,就應該通過市場調解,使租金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這樣才可以。

⑹ 租房價格政府有相關法律調控嗎

對於房租租賃,復目制前遵從的全部都是合同法關於租賃合同的相關規定,至於價格,目前物價局已經不負責制定最高限價了,按市場價確定。如果您認為房屋價格過高,只能選擇與對方協商,或者多要兩個月裝修期或者免租期的頒發來平衡。至少您還有不租的權利啊。

⑺ 政府為什麼大力推行租房,真的是房價太高的原因嗎

:政府調控房價的方法: 1、調整利率的升降掌控房價; 2、降低出租自住房稅 ; 3、限制專投資性房屋數量 ; 4、政府大力推屬行廉租房 ; 5、推行福利政策鼓勵租房 ; 6、重稅控制房產投機 ,對於投機房產行業加大稅收比率。

⑻ 政府如何調整房價

中央政府現在的做法是:
首先,慢慢收緊銀行信貸(最近的加息和提高准備金率版就是,當然也有收縮流動權性的意思),並逐步提高房地產行業信貸門檻,從而來約束房地產行業良性發展。
其次,強力推進公租房和保障房建設,對商品房市場進行分流,暫時減少剛性需求,進而抑制商品房價格因需求過快上漲。(同時也是保障民生的舉措)
最後,提高住房保有階段的成本,即積極准備開征房產稅,以抑制投資保值需求。同時與保障房政策相結合,既有效的抑制了投資保值需求,又解決了中低收入階層住房問題。(因為增加的房產保有階段成本肯定會轉移到租房者身上,而保障房的廉價租金會拉低商品房租憑價格,也就增加了商品房保有者的成本,抑制投資需求)
總結政府調整房價的方法就是:抑制投資、投機、保值增值需求;逐步分流、緩解剛性需求,從而平穩房價,讓房價實現軟著陸。
中央政策是好的,但施行起來效果怎樣,還需要地方政府配合。目前房價還不存下降的可能,因為地方政府的利益糾結。

⑼ 政府為什麼要調控房價請用經濟學的角度回答.謝謝啦

從經濟學角度回答,其實沒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無非是,當房價過高後,經回濟增長會出現較大答的經濟泡沫,泡沫破滅會出現經濟停滯甚至倒退;但是在今天的中國,房價遠沒有到達那樣的水平,房價調控的社會意義遠大於經濟意義,房子是讓人住的,如果大家都住不起房子,就會有人遊行示威,就會引發社會矛盾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這是房價調控的主要原因,也是考慮的出發點。

⑽ 經濟適用房,年租房,商品房,國家如何調控房價 國家分別持怎樣的觀點

就不說現在的 經適房,廉租房了,杯水車薪能有幾個底層人民一時半會能輪內上。。容。。說到底還是不作為,看看彈丸之地新加坡。。。看看它們的土地面積和人口比例,不會比北京上海一線城市少吧,為何它們能做到人者有其居呢??

再說說商品房這個熱門,05年引爆點開始到現在,7年房價翻了3-10倍,人們的工資卻只翻了1倍,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從古至今我想任何投資都無以匹敵,但這確嚴重透支了房市的未來,在這根利益鏈條上的是 大小政府 銀行 開發商,大小產業鏈,富貴階層,炒房客,投資客,這代表了中國的頂層階級

從未想過房價真的下跌,如果真的交給市場,房價是會隨市場有升有跌的,例子如08年金融風暴,為什麼又出來個4萬億投放呢琢磨琢磨,現階段政策一是再爆炒就會陷入有價無市的尷尬,也會有崩盤的風險,經濟形勢的不景氣也不容許太過高調,所以出來限購一穩住價格,留住投資賣了買不了留著念想,二繼續大量吸納買房族,一箭雙雕實在是高,

閱讀全文

與政府怎麼調控租房房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