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總房價怎樣計算
成本+利潤*面積不就出來了嗎,這個沒有公式
② 房價增長率怎麼算
同比就是同一周期的復同一階段的制同一數據的比值,同比增長就是比值再減一。 比較經濟數據通常有同比和環比,環比就是相鄰兩個階段的比值。 以國家目前比叫熱門的房價為例,如果某地今年7月的房價是11000元每平米,去年7月的房價是10000元每平米
③ 一套房原價108800,如果每年按20%的升值來算 5年後的房價是多少有沒有公式
5年後的房價是108800×(1+20%)^5=……
5年後的租金是13000×(1+20%)^5=……
④ 房價貸款怎麼計算公式
房貸分兩種支付方式: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具體公式如下:等額本息:〔貸款本金×內月利率×(1+月容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等額本金:每月還款金額 = (貸款本金 / 還款月數)+(本金 — 已歸還本金累計額)×每月利率其中^符號表示乘方。2個月就是2次方。
⑤ 我們今年房改房!成本價房價如何計算公式竣工日期應該從入住開始計算嗎謝謝你😊
成本價如何確定房改房是改變住房建設由國家和單位統包的傳統制度,不是通過市版場購買而權是直接分配的一種房屋。職工本人可以按照房價全額或部分出資,政府以及相關的部門在用地、信貸、建材供應、稅費等方面給予部分減免。集資所建住房的權屬,
⑥ 經濟學中房價的標准房價的計算公式
我看到過這個公式
理想房價=(樓面價格+建築安裝價格+稅費)*(1+盈利率)
其中,樓面價格=地價/容積率
⑦ 樓面價如何計算
樓面價計算公式:樓面價=土地總價格 / 建築總面積
房價中的樓面土地價格計算和兩個指標有關系,一是土地本身的價格,二是規劃容積率。
土地價格就不用多說了,計算時要包括各種購買土地時所發生的費用;容積率就是用規劃總建築面積除以佔地面積,比如在一萬平方的土地上建15000平方的房子,那麼它的容積率就是1.5。
假設一個小區土地價格為40萬/畝,容積率為1.8的話,兩種方式得出樓面價:
樓面地價=400000*0.0015/1.8=334元/平方米(0.0015畝是1平方米)。&樓面地價=400000/(666.6*1.8)=334元/平方米(一畝約666.7平方米)
(7)5年內房價如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樓面價是單位建築面積分攤的土地出讓價格。計算方法:出讓土地價格除以該土地允許的最大建築面積。最大建築面積受政府批準的容積率控制。
樓面價表明了該項目在銷售時,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
樓面指樓房樓上一層的面積。建築專業術語,特指樓層的地上表面,位於屋頂層的樓面則稱為屋面。樓面在建築剖面圖上看,只是一條樓層的分界線,因而不能用樓面指代一個樓層。
樓層包含層高范圍在內,樓面用於表示此處的材料裝飾與構造做法的標高位置,如三層樓面是指第三層地面的相關信息,與第二層樓關聯但不能包含第二層樓的構件。
影響主要原因
1) 材料方面: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 ( 混凝土坍落度過大,砂石含泥量大) ;
2) 工藝方面:板筋保護層厚度不均,混凝土成型過程缺陷( 混凝土振搗不密實) ,操作方法不規范( 未按施工工序搓平、壓光);
3) 管理方面:管理不到位( 檢查驗收不到位) ,操作人員技術差( 操作人員經驗不足,缺少培訓);
4) 機械方面:抹光機械性能差,模板質量差( 模板平整度、剛度差);
5) 環境方面:成品保護不好,養護方法不當( 養護不及時) ;
6) 測量方面:標高有偏差( 水準儀精度誤差) 。
樓面地價是指在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對現狀利用條件下不同級別或不同均質地域的土地。樓面地價,即單位建築面積平均分攤的土地價格。樓面地價是房價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與建造成本、開發利潤、相關稅費等共同構成了商品房的市場價值。
樓面地價的計算公式:樓面地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築面積 =土地單價/規劃容積率。
基準地價既土地初始價,也稱城市基準地價,是指在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對現狀利用條件下不同級別或不同均質地域的土地,按照商業、居住、工業等用途分別評估的一定使用期限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在某一時點的平均價格,並由市、縣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平均價格。
基準地價不是具體的收費標准。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等宗地價格,是以基準地價為基礎,根據土地使用年限、地塊大小、形狀、容積率、微觀區位等因子,通過系統修正進行綜合評估而確定。
⑧ 五年內房子過戶費如何計算
1、過戶費用;
(1)契稅;90平方米以下首次購房的按1%繳納;90—140平方米按房價回1.5%繳納;140平方米以答上按房價3%繳納
(2)營業稅:房屋產權取得滿五年的免徵,未超過五年的按房價5.5%繳納。
(3)土地增值稅;房屋產權取得滿五年的免徵,未超過五年的按房價1%繳納。
(4)所得稅:房屋產權取得滿五年的免徵,未超過五年的按房價1%或房屋原值—房屋現值差額20%繳納。(房屋原值一般按上道契稅完稅額計算)
(5)房屋交易手續費;按房屋建築面積6元/平方米交納
(6)房屋產權登記費:80.00元。
(7)房屋評估費;按評估額0.5%繳納
2、非普通住宅交易時契稅按房價5%繳納,無論取得產權滿不滿五年,都要按規定繳納營業稅、土地增值稅、所得稅、萬分之十的印花稅。房屋交易手續費按房價1.9%交納,其它不變。
⑨ 房價怎麼算
房子雖然具備投資屬性,但是歸根到底它就是用來住的,你說它多貴沒人賣沒人租都是瞎扯,一方面租金背後有市場需求支撐,更側重於房子的真實價值。
所以,另外一個能推導房產估值的指標:租金回報率,我認為更為客觀。
它的計算方式同樣很簡單,就是房屋年租金/房屋總價;目前比較合理的一個回報率水平是4%。
另外有幾組數據也是可以重點關注的:
1、北京的房價其實和倫敦的差不多,但是租金卻只有倫敦的1/4,與東京、紐約等也存在較大差距;
2、中國租房人口比例僅為25.8%,其中北京為32.2%,廣州為46.9%,而紐約為56.9%,東京傳聞是90%。
--
今天讀到一個觀點,分享一下:
眾所周知,房地產屬於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對資金的渴求可謂是到了極致,恰好國內融資渠道全面收緊,借錢成本極高。(中小放貸利率在8-9%之間,信託更高)
所以房企們紛紛轉向海外市場融資,大部分以發美元債為主(2年期的美債利率在3-5%間),那個時候房企的利潤還能保持在15%,所以這一倒騰,拿地的錢便宜啊。
有個數據能看出,2017-2018年中資房企的美債發行量是2015-2016年的3.5倍。但好景不長,今年以來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越來越強,而更糟糕的是那些2年期的美債今年該還錢了。
再加上離岸人民幣的匯率破7,無疑徒增了房企還錢的成本。你說這會怎麼著?唯有降價促銷迅速回籠資金。
--
1、鋼鐵、化工、建築裝飾等傳統製造業的行業利潤在3%左右;
2、家電、紡織、服裝、輕工製造行業的行業利潤在8%左右;
3、房地產行業因為還外債的壓力,加上政策打壓,由以往的15%降到了9%左右;
4、傳媒、互聯網、醫葯生物等少數幾個行業,凈利潤還能勉強維持在10%以上;
--
請教了一下一個相熟的房企前輩
房價主要由下面這條公式構成:
房價=土地價格+(建造成本+土地增值稅+財務成本)+開發商利潤
按目前來說,括弧裡面的三個東西加起來,每平米價格大概在4K-10K之間,如果是地王則更高,這還是不算開發商利潤的情況下。
而開發商去拿地的錢主要有四種來源:自有資金、銀行貸款、信託、企業債
後三種方式從成本角度來說,已經比以前高不少了,現在房企要拿地或者說額外拿更多的地,估計就只能用自己手裡的錢了。
或許這個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房企往後的節奏
⑩ 房價如何計算
要看他是全款還是貸款。如果是全款那就是100萬+中介費+稅費(看你二手房的年限,在不在營業稅回免答稅范圍內,但其他還有些稅是免不掉的,稅費一般是買家出)+過戶的費用,這個不會很高,總得來說如果全款的話會比較簡單,不會超過110萬。
如果是貸款的話就比較麻煩,先要銀行評估這套房子的價值,如果評估出來是80萬,並且客戶想貸款六成的話,那麼他的首付款就需要52萬+中介費+稅費(看你二手房的年限,在不在營業稅免稅范圍內,但其他還有些稅是免不掉的,稅費一般是買家出)+過戶的費用,現在貸款比較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