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南鄭州和湖北武漢,哪個才是實力最強的
經濟總量:武漢大幅高於鄭州,前兩年分別高出3590億元、3918億元。
人口:鄭州比版武漢少約100萬人,差權別不太大。因為經濟總量差距,鄭州人均GDP比武漢低近3萬元。
產業結構:兩個城市從數字上差別並不大。
經濟增速:鄭州高於武漢,第二、第三產業發展均比武漢快速。
總體來說,這幾年鄭州發展挺不錯的,尤其是引進富士康成為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生產基地,拉動作用明顯。但經濟總量和武漢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⑵ 在鄭州買房還是武漢買房,給一些建議,手裡有24萬存款。,28歲。
武漢更發達,發展空間大,環境相對也比鄭州好一些。各有各的好,看你注重哪方面。
⑶ 求解 湖北武漢和河南鄭州 哪個城市更發達一些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特大城市,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⑷ 鄭州武漢的差別
一、武漢比鄭州綜合經濟實力強,產業結構層次高,經濟運行質量好,對全省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大。
武漢市是中部地區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城市規模大。2005年末,土地面積8494.4平方公里,比鄭州市大104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8萬人,比鄭州市多142萬人;經濟基礎好,綜合經濟實力強。2005年,經濟總量和人均GDP分別超過2000億元和3000美元,分別達到2238億元和3239美元,全口徑財政收入達到389.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了170.4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又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鄭州與武漢相比:經濟總量少588億元,僅為武漢的73.7%;一般預算財政收入差距不大,僅相差2.7億元,但全口徑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還有一定距離,分別相差121.4億元和19.4億元,為武漢的68.8%和88.6%;在全國百強城市綜合實力排序中,武漢位居第16位,處於第二集團軍,而鄭州位居第23位,與武漢相差7位,處於第三集團軍。從宏觀經濟效益來看,武漢全口徑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為17.4%,高於鄭州16.2%的水平,經濟運行質量好。從產業序列的層次來看,鄭州「二三一」產業結構(4.4:52.9:42.7)序列,遠低於武漢市「三二一」(4.9:45.5:49.6)最高的產業序列層次;從首位度來看,武漢市在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要比鄭州市在河南省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大的多。2005年,武漢市經濟總量占湖北省GDP的34.5%,而鄭州市僅占河南省的15.7%(詳見表一)。
二、武漢比鄭州工業經濟實力強,企業整體規模大,產品技術含量高。
工業是經濟實力的最主要標志,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鄭州工業經濟與武漢相比差距也是顯而易見的。表現在:1、總量小。2005年,武漢市工業增加值為852億元,比鄭州高92.3億元,鄭州為武漢的89.2%;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收入2154億元,利稅總額278億元,分別比鄭州高481億元和58.1億元,鄭州為武漢的77.7%和79.1%。2、企業規模小。2005年,武漢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730億元,比鄭州高160.3億元,鄭州為武漢的78.0%,規模以上工業佔全部工業的85.6%,遠高於鄭州75.0%的水平。3、工業產品技術含量低。武漢市工業的主體產品是鋼鐵、汽車、光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生物醫葯、環保機械、家電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徵明顯。而鄭州市工業的主體產品是煤、電、鋁、建材、食品、紗、布等,原材料、資源型工業特徵凸現。
⑸ 湖北武漢和和河南鄭州相比哪個經濟發展更好一些
武漢地盤,人口,經濟總量都比鄭州大,但要認清這是國家政策和歷史因版素使然。首先是洋權務運動打下了基礎,解放後中央作出批示支持武漢,如果往前查幾十年中國沒有幾個城市比武漢大的,只是武漢發展太慢,現在已經被好多城市趕超。武漢造成了湖北一城獨大的局面,而沒能帶動湖北的發展,現在看看湖北的經濟總量真是少的可憐。相比而言鄭州沒有享受國家優惠底子較薄,但發展迅速有活力,據統計鄭州的大企業數量比武漢多了76家,在經濟轉型上也更具優勢,後勁應該不錯。另外河南的發展相對健康屬於多地開花型,不僅有鄭州洛陽這樣的區域龍頭城市,還有新鄉安陽許昌等7個全國經濟百強市,這樣中心和周邊區域相呼應也更利於中原經濟區的發展。
⑹ 武漢和鄭州哪個發達
指標不同,結論不同
發達單單指經濟,那麼武漢和鄭州差不多
如果是發展速度,那麼這幾年武漢實在不如鄭州
⑺ 鄭州和武漢哪個城市發展的更好
1、教育,這個老生常談了,鄭州的高校教育實力不及武漢的三分之一,不要看人數,而是看質量,武漢的重點名牌大學就業指數以及10年後的社會地位遠比河南本土畢業的學生高;在中國的各個領域都具有頂級人才;武大:小米、香港宇業集團、泰康人壽、宅急送、索芙特、藍月亮等知名平拍創始人均為武大畢業;政治界、文藝文化界均都遠比鄭州大學強;華中科大:中海油老總、國家電網老總、中廣核老總、首都機場老總、海康威視老總、海爾副總、華為副總、西電集團老總、微信創始人、中興副總等等,連祖籍周口的恆大許家印也是畢業於武漢科技大學;鄭州本土的大學培養的人才實力其實和武漢差10條街;大學校友很多都會感恩母校,本身就是一種社會關系資源的匯聚,他們會對自己的母校甚至是城市都是一種懷念和感恩的情懷。這個就是軟實力。校友在中國的政治版圖上都有一席之地。這一點,武漢秒殺鄭州。
2、經濟對比,經濟,其實分很多方面:
(1)GDP武漢11000億,鄭州7315億、洛陽3508億,河南兩個最牛逼的城市都只能和武漢持平。
(2)截止2016年11月A股上市:武漢50家(湖北95家)、鄭州24家(河南73家)
湖北剩下的5000萬人口擁有45家A股上市公司,河南剩下的8500萬人口擁有49家A股上市公司;不比省會,河南其他地方也不如湖北;
(3)2016年中國500強:武漢6家(湖北12家)、鄭州2家(河南9家);
民企500強:湖北18家、河南12家;
8年前,中國500強湖北沒有河南的多,但是現在超過了河南,一句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4)很多河南同胞認為武漢只發展一個武漢,其他的地方經濟很差,發展不均衡,說是一城獨大,難道鄭州不是嗎。河南其他地方發展的如何?
湖北國家級貧困縣:25個(湖北74個縣或者縣級市),縣窮比:33%
河南國家級貧困縣:53個(河南總共108個縣或者縣級市、副地級),縣窮比:49%;
河南的:信陽、周口、駐馬店、商丘(3000多萬人口的大片窮困地區)、以及三門峽的西側、洛陽西南部、平頂山西部、南陽北部、濮陽東部發展的如何,窮的響當當
⑻ 鄭州和武漢哪個城市潛力大
論潛力,還是武漢的潛力大,一個城市很難在一段時間內完全挖掘自身的潛力,目前武漢的基礎好一些,武漢的高等教育、科研機構在全國范圍內進前5還是沒有太大問題,所以以20年為一個單位的話,鄭州很難在第一個20年甚至第二個20年裡超過武漢...
不過鄭州也有自己的優勢,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話對於鄭州或者河南可以反過來說,中原大地,之所以歷史上人文薈萃肯定還是有原因的,8大古都4個在河南,我們的老祖宗可不比我們笨哦,相對於接近有5000年文明的我們,河南近100年的落後只是一個小的插曲...鄭州現在要准備的,是如何打好文化這張牌,就目前來看就是開封的融城,或者說如何完美的做到融而不合,因為從長遠來講,不僅是開封,西邊有洛陽,南邊有許昌,北邊有安陽,鄭州是市而不是中原省,所以城市之間的協調顯得微妙而又重要...
把鄭州和武漢放在一起比較,一是因為它們都處於中部地區,二是認為它們都是交通優勢比較明顯的城市...其實我倒是覺得,它們還是有些不同的,武漢歷來是重鎮,所以它要做的是把五指收起來,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拳頭;鄭州則是是一座歷史名城,而它周邊有太多的名城了,所以它應該做的是張開五指,然後抓起來...所以,從長遠來講,武漢和鄭州的發展方向未必一樣,至少側重點不一樣吧...
城市的發展是一方面,以後中國城市的差距會經歷一個慢慢變大然後慢慢縮小的過程,城市跟人一樣,少些折騰幸福感就會多一些,城市的發展還是要身處其中的人來體驗感悟吧...
⑼ 為啥武漢的房價比鄭州的還高
現在光是挖地鐵平均每天都要花一億,費用只有從地價里找補了,市內的房價自然就高了。不過遠城區像漢南區首付3萬的新房很多。
⑽ 武漢和鄭州哪個城市大哪個經濟更發達
論城市大的話是武漢大!
經濟發達怎麼說呢
只是兩個城市的發展向不同
武漢是以前的重工業城市
分布在漢口那裡,現在教育類比鄭州好的多
鄭州算是輕工業發達些吧,主要交通便利,特別是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