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習水2008年房價多少錢一個平方
習水2008年房價應該在1000元左右,要看具體的樓盤
Ⅱ 08年的房價是多少
5十多元
Ⅲ 2008年往後房價走勢會是如何
現在的中國存在一個危險性,就是農村人口以中老年為主。不過20年我專相信這個問題肯屬定會成為一個重要問題。隨著大量農村青年進入城市,他們要住要吃要穿。其中住是第一位,他們要嗎買房要嗎租房子,在這種大量農村青年湧入城市的環境下,傻瓜才會認為房價會跌。等到我前面提到的問題突出的時候,政府一旦要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我相信城市的房子會賣都賣不出去(我國20左右不可能實現外國農業的全機械化,還是要依人為主要勞動對象)我的看法:今後1-5年房價穩定稍微上漲期,6-10年房價穩定稍微下降期,11-15年房價下降期,16-20是房價蹦盤期,20年以後房價無人買期。
Ⅳ 誰能了解2008年以後的房價跌漲走勢
2009年6月左右的時候是房價的最低谷。
估計2009年6月以後要開始回漲。
所以那時候是買房的最好時機!
Ⅳ 08年中國的房價會跌嗎
前摩根斯坦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曾拋出驚人觀點:中國房價2008年或2009年將進入谷底。而渣打直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凡則認為,中國房產價格漲價是必然的。那麼,中國的房價在2008年到底會如何表現?讓我們看看業內人士的種種預言
近期,關於「中國樓市將出現拐點」的觀點頗多,其中最關鍵、最敏感、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就是房價問題。那麼,2008年中國的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呢?業內人士從中國宏觀經濟之走勢和區域板塊角度出發,對2008年中國房價作了八大預言。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相信關於2008年中國房價走勢的種種預言將在市場中得到回應。
預言之一
從整體上看,中國的房價將出現「調整期」,但不會出現大降,小幅上漲仍有可能。
盡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出台了貨幣從緊的政策,房價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波動和調整,但是2008年中國的經濟仍將是處在高速增長期,房地產經濟仍是中國經濟的主流之一,開發量仍將很大,需求量仍將旺盛。而且除了國內需求外,在中國承辦奧運會的大背景下,還將會帶動許多潛在的國際需求,並且城市化的進程仍將加快,因此房地產仍將出現一定的增長,房價從總體上來看,小幅上漲仍是趨勢。
再看中國的各大行業,豬肉、糧油、原材料都在漲、「瘋狂的石頭」也成百上千倍地漲,房價又能跌到哪裡去呢?退一萬步說,就算中國的房價要跌,也有一個「過渡期」和「潛伏期」,也不會出現在2008年,而應在2009年之後,因為按照經濟周期理論,中國的房價自2003年出現「井噴現象」後,快五年了,一般五年為一個經濟周期,也就是說到2009年大調的可能性較大。
預言之二
從局部來看,珠三角地區,主要是以深圳、廣州,包括珠海為主的地區的房價,盡管現在一些地方出現了降價,但是不會出現大幅度、大面積的降價,現在只不過是小幅的「震盪」而已,長期的趨勢肯定是價格走向「平穩」。
因為道理很簡單,珠三角地區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地區,房地產市場化的程度也最高,住房制度改革也最徹底,因此應付風險的能力也將最強,同時隨著「港粵經濟一體化」,長期來看,深圳的房價與香港的房價接軌將是趨勢,因此「在曲折中前進是主旋律」。
預言之三
在長三角地區,上海的房價仍將趨高,但是周邊的城市,例如杭州、寧波、蘇州等房價將與之差距縮小,同樣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世界扁平化」的今天,上海的房地產需求仍將增長,這不乏包括一些巨大的國際需求,與國際接軌來看,上海的房價現在還不算高,因此,出現一定的調整後,上海的房價仍將小幅上揚。
可以這樣說,上海的樓市現在就是中國樓市的晴雨表,如果上海的房價真正跌下來了,那麼「中國房地產的冬天」也就真正到來了。另外,從杭州和寧波這兩個城市來看,兩市的房價將最終看齊,而隨著與上海的接軌,寧波的房價仍有潛在的漲幅,蘇州和南京的房價由於消費能量的限制將趨於平靜。
預言之四
從「環渤海圈」來看,房價最活躍的城市當然是天津,平均價格每平方米7500元左右並不稀奇,特別是「濱海新區」,隨著環境的改善,其房價仍將上揚。
而隨著「京津」的大融合,天津的房價與北京相比、「八九不離十」才是目標。北京的房價就不用多說,在中國的政治中心,用「穩健」兩個字最妥。山東沿海城市中房價最堅挺的當然是青島,而且隨著青島新一屆領導人的新政,房價仍將有一個再發力的過程,因為青島這座城市本身的價值就決定了房價是物有所值;煙台、威海等城市的房價如果不打個性牌的話,基本上也就到位了。
大連當然也是屬於「環渤海圈」的一部分,由於其城市建設日益完善,其房價也基本到位了,而且隨著當地政府出台一定的抑制措施,房價還可能出現一定的波折,因為這個城市的定位首先就是為大多數老百姓而想的。
預言之五
在「東北地區」中,作為東北最大的城市沈陽,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其房市仍將是最活躍、價格仍將會小幅上漲,二環以內均價在5500元左右、中心公園等地區將在8000元左右、三環以外均價在3000元左右就是趨勢。
相對而言,長春市在東北三大省會城市中,無論從城市規模、人口基數、經濟實力、產業規模來看均無法與沈陽和哈爾濱相提並論,但是其房價有一個「後發制人」的過程,特別是長春市近年來吸引了全國100強開發企業(包括萬科、中海、中信、萬達等)進入開發,就從品質上加速了其價格上揚,因此其房價趕上甚至超過哈爾濱市都不是難題。
哈爾濱雖然將松北、呼蘭、阿城納入城市版圖,推行了「大都城市圈」的戰略,但是整個房價一直「溫而小動」,不過,預計2008年二環以內的中心城區均價在6000-7000元/平方米之間,少數高達萬元也是有可能出現的。
預言之六
與沿海相比,「西北地區」一些城市的房價一直基數相對較低,有的甚至只有1000多元左右,但是近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推進,一些城市的房價開始像脫籠猛虎,快速上揚,出現了連續的「漲停板」,一些小城市上漲的幅度甚至快於中等城市,中等城市上漲幅度快於大城市。
而到了2008年,由於前期上漲過大,後期需求相對有限,其房價將處於一個劇烈震盪期,「漲停板」的現象將不再出現。在蘭州稍微好一點兒的房子也得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了,而銀川市房價以前在西北五省會城市中漲幅常居前列的位置已讓給了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市其均價也就在3300元/平方米左右。
西安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盡管現在想圓「大唐新都」之夢,但是房價當以「保護」二字為妥。
預言之七
「西南地區」的熱點當然是「成渝板塊」,在2007年成都和重慶同時被宣布為「特區」之後,其房價就出現了一個快速上揚的過程,這其實也是一個潛在價值發現的過程。畢竟這兩個城市古往今來在中國的版圖上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而且自然資源較好,只要規劃到位,價格就有潛力,因此2008年這兩個城市的房價仍有潛在空間。
隨著中國經濟熱點由沿海到內地、再到西部轉移,成都和重慶將成為中國西部投資的熱點後,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房價差距的絕對值將要縮小。
單就省會城市房價來說,重慶房價和成都、昆明、貴州等西部省會城市相比仍將較低,與成都的差距仍將存在,主城區的房價也就在每平方米均價3200元左右,房價較高的「北部新區」,每平方米均價可能到5500元左右。由於成都也在打造「休閑之都」,是一個很適合居住的城市,因此5000-8000元/平方米的樓盤將會遍地開花。
預言之八
「中部地區」可以說是近期中國板塊最熱的部分,因為「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同時被獲批為「國家級實驗區」,因此許多人認為這兩個地方的房價也會像重慶和成都成為「特區」後價格一樣會迅速上漲。
實際上並不是那樣,由於市場上利好的消息至少在兩個月前就消化了,所以當武漢和長沙被批為「特區」後,樓市反而顯得比較平靜。還有一點大家一定要清楚的是,「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獲批為「國家級實驗區」其定位是試驗「兩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因此受益最大的將是環保型產業,而不是房地產業,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里,房地產業還應該做出讓步。
就武漢而言,房價也基本到位。資料顯示,2007年11月份武漢房價只上漲5.37%,比10月份低了近4%,那麼武漢的房價有沒有跌的可能呢?
在局部地區是有可能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漢口中心城區的均價也就6000多元/平方米,而光谷片區、特別是城郊結合部的房價也達到了6000多元/平方米,這就說明這些地方的房價不是有泡沫、就是利好提前透支了。
因此要說跌的話,光谷片區城郊結合部的樓盤將是有可能的,還有一點可以參照的是,與光谷片區相對的沌口片區,是國家級的開發區,是武漢經濟的晴雨表,也是武漢規劃最好、保護最好的城區,但是現在房價也就只有4073元/平方米,這要麼不是光谷片區的房價高了、就是沌口片區的房價低了,因此,沌口片區的房價還有潛在的價值。
就整個武漢中心城區而言,西北湖地區、菱角湖地區和沙湖地區的房價還有一定的升值潛力,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均價到萬元指日可待。同時隨著「武漢城市圈」的建設,周邊8個城市的房價將會受益,隨著品牌開發商的進入,房價上揚最大的將可能是孝感市,其價格將達到4500元/平方米左右。
當然隨著「長株潭城市群」的建設,湘潭和株洲的房價也會受益,也要向長沙看齊,同時由於「長株潭城市群」很容易並且他們早已向「珠三角」靠攏和融合,因此湖南人一旦覺醒,省會城市房價較低的長沙,其房價也會「怒吼」,中心城區每平方米七八千元會遍地開花,芙蓉區和湘江兩岸萬元的房價也會點綴其中。
Ⅵ 西安羅馬花園2008年當時房價是多少
西安羅馬花園2008年,當時的房價呢?是3000
Ⅶ 08年蘇州平均房價是多少
6500-7000
7月份蘇州市區住宅類商品房成交均價為6565.93元/平方米,比上月減
少818.4元/平方米,降幅為11.08%。從7月份價格走勢圖來看,7月樓
市價格跌宕起伏,整體均價在4692元/平方米至9000元/平方米范圍內波動,
7月蘇州房價整體跨度比較大。
從各區均價來看,7月份各區成交均價除金閶區上漲外,其他各區全面下降,一
直以政策保障性住房銷售為主的金閶區,受到普通商品房銷售的影響,均價上升到5
700.65元/平米。園區仍然是成交均價最高的一個區域,為8107.08元
/平米,比前一個月下降了494.83元/平米,降幅為5.75%。7月吳中區
均價跌破7000,比上月減少1481.38元/平米,降幅為19.04%。高
新區、相城區、滄浪區成交均價均有下降,下降幅度均在10%左右。7月平江區以
政策保障性住房銷售為主,成交均價下降2094.22元/平米,降幅為30.0
7%。
各區域房價漲跌現狀:
園區成交房源呈現兩極分化
7月園區共成交住宅類商品房842套,成交量較上月減少77套,平均單套成
交面積127.48平方米。
園區一直是最受蘇州市場關注的區域,園區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規劃,
住宅成交量影響著整個蘇州住宅市場的走勢。
7月園區前兩周成交房源呈現兩極化,一方面是核心區域高端項目成交火熱,另
一方面是勝浦板塊,中小戶型為主,低價位低總價,同樣贏得不俗的銷量。
後兩周則主要以湖東板塊成交為主,鳳凰城一口價「4999」引起多方關注。
而7月26日雅戈爾未來城三期瀟邦和中新置地的榮域項目開盤,更是迎來新一輪簽
售高峰。
在目前樓市形勢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很多購房者選擇了觀望,在「買」與「不買」
之間猶豫不決,7月園區成交量較上月有所下降。8月份,隨著期待已久的大盤中海
國際社區等項目推出,必然帶動整個園區市場。
古城區成交套型以中小戶型為主
7月古城區(滄浪、金閶、平江)共成交住宅類商品房605套,成交量較上月
減少42套,降幅6.49%,平均單套成交面積101.67平方米。
從成交面積上來看,古城區成交套型以中小戶型成交為主。古城區方面依然是政
策保障性住房唱主角,在7月最後一周,金閶區突然一改往日以幾套成交和以政策保
障性住房為主的局面,出現一個交易日內成交31套的驚人舉動,主要是與該區域內
的純多層項目恆潤新新家園二期開盤熱銷有關。但是隨著該項目的簽售告一段落,金
閶區成交量再次下跌。平江區仍然依靠大觀名園持續推出房源支撐著區域成交量。
吳中區主導經濟型別墅
7月吳中區共成交住宅類商品房510套,成交量較上月增加133套,升幅為
35.28%,平均單套成交面積155.85平方米。
吳中區受國家宏觀政策調控影響,樓市發展相對平穩。吳中區7月前兩周處於沉
寂狀態,經濟型別墅主導整個區域。據悉,江蘇實力品牌新城房產也即將推出新城金
郡項目,包含別墅,洋房與中小戶型高層小高層公寓類型。以及下半年或將推出的招
商小石城和吳中地產的越湖家天天等項目,吳中區也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區域。
高新區新樓盤低價入市
7月高新區共成交住宅類商品房322套,成交量較上月減少149套,降幅為
31.63%,平均單套成交面積100.58平方米。
高新區一直以來都是以中小戶型銷售為主,中低價位房源受到眾多年輕白領青睞。
縱觀7月成交情況,新區北部「新創理想城」、「滸新·金櫚灣」等項目銷量一直不錯,
後兩周中南部中銳山水映象項目表現不錯。南部橫山板塊的誠河新旅城強勢崛起,以
5288元/平米的起價,三個小時內,售出200餘套房源。為這個夏天裡有點「
冷」的樓市加了一把火。
相城區房源成交每周遞減
7月相城區共成交住宅類商品房745套,成交量較上月減少71套,降幅為8.
7%,平均單套成交面積108.29平方米。相城區近兩個月房源一直比較充裕,
6月底康橋麗都、華城國際、香城花園、春申景城集中放量,帶來一波波的簽售高峰,
由此可見相城區的區域價值已經被市場進一步認可。綜觀整個7月,隨著相城區前期
所推房源的迅速消化,相城區房源成交呈現出了每周遞減態勢。就目前來看,相城區
似乎進入短暫休息調整期。
Ⅷ 2008年北京五環房價是多少
均價六千左右
Ⅸ 2008年房價為什麼跌的那麼高
有以下十點原因:
一、價格由價值決定,同時受供求關系影響。
看看日本的例子,日本因為人多地少,所以舉國上下認為日本的房子應該大漲特漲,結果在最高峰時,東京及周圍三個地區的理論地價超過美國整個國家及在美國忸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的凈資產值。在這樣的氣氛中,人不免狂熱,失去應有的理智。所以恐怕不能因為上海的土地成本高就認為上海房子的價值就應該高達10000以上,因為土地的價格並不代表價值。
二、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房價下跌。
從一般規律來看,25—35歲是結婚的高峰,也是第一次購房的最高峰。上世紀60、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在2000年左右正好是處於買房、結婚的高峰。但2008年之後,當1978年出生的人口年齡超過30歲以上時,我國的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將結束他們買房、結婚的高峰期了。2008年前後的人口結構變化將非常明顯,2008年之後的結婚人口比2008年之前下降30%多,而且是突然的下降。這樣的人口變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因為影響房價的最重要原因是邊際需求因素,當邊際需求減少時,價格肯定會下跌。
沒錯,從本國國情出發,對於人口大國的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卻是對房價影響是相當大的。
三、奧運會的結束導致房地產市場缺乏再度膨脹的空間。
奧運會舉辦之後,北京的房地產市場必然沒有前期「大興土木」給房價帶來巨大的升值空間,而且開發商也失去了炒作的題材。可能有人說了,這僅僅是北京,對中國的房價可能沒有影響。其實不然,我們都知道,開發商炒作的力度絕非我們所能想到的,不光是北京在拿奧運說事,跟北京沾邊的,不沾邊的,跟奧運會沾邊的,不沾邊的,只要是能扯上,都給它扯上關系。
四、政府宏觀調控的效果的影響。
政府宏觀調沒有錯,但為什麼對房價調控的收效總是甚微呢?其實,這種調控尤其是對房地產這種特殊的市場的影響畢竟有一定的滯後性,經預測估計到2008年後可能效果會凸現出來。
中小戶型的房子數量將空前增多。以前90平米以上的房子佔70%,90平米以下的佔30%,現在正好倒了個個。也就是說,即使房價不變,由於房子的小戶型的數量多了,以前假設10000平米只能解決100戶的住房問題,現在可以解決200戶了,從而可以在建築面積相同的情況下,為更多的購房者解決住房問題。
另外還有的說,中國房價必跌無疑,否則,政府就是狠狠抽了自己一個耳光,如果預見無錯,接下來的國土、建設、規劃、金融機構將要陸陸續續出現新聞----肯定有幾只「雞」被幹掉,以便給猴看。
話雖說得不好聽,但是很容易理解。
五、土地不能再成為房價上漲的理由。
10月25日,北京市國土局局長安家盛在談到第一批上市限價房地塊時,再次強調「房價和地價沒有直接的邏輯關系」。數據分析顯示,北京公開出讓的住宅用地成交單價已經出現大幅回落,住宅用途為主的土地成交單價從2005年的每平方米2578元降至2006年的2272元,降幅約12%。由此可以看出,開發商所提出的房價上漲是因為地價在不斷上漲顯然不成立。
另外,北京住宅土地招標方式出讓不但沒有使地價上漲,反而招標達到了抑制盲目競價出現地價上升的現象。
六、房價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上升到政治高度。
現在房價已經不單單是經濟問題,它關繫到整個社會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穩定房價已經是中央堅定不移的政策。2005年許多地方政府逆向調節已經讓中央感到惱怒了,讓我們敬愛的溫總理都在2006年的人代會答記者問時,將房價問題作為自己最痛心的三件事之一了。今年出台的《意見》由2005年的7部委增加為9部委,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增加了國家監察部,大家知道監察部是干什麼的嗎?監察部是處理幹部的。也就是說,如果今年再有地方政府穩定房價不力,頂風而上,必將作為出頭鳥被幹掉。
七、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房價漲到一定程度肯定會下降。
其實這就是哲學上講的,說這句話可以不用擔心會負責任。因為這是真理,房價再怎麼漲它總有回返的一天,我也知道房價必跌,但是究竟哪一天會降呢,2年、10年還是30年,我說不準。但是說2008年後房價必跌應該算是一個比較聰明的說法。
八、購房者觀念的改變。
可能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迫於壓力和無奈,以及媒體的宣傳,人們開始學習國外租房模式的行為,摒棄居者有其屋的傳統觀念,把「真正的生活不是看擁有多少房子,而是看一套房子里擁有多少生活」作為自己的生活境界,如果成為一種時尚和潮流,那將是對將來房價的一個嚴厲的沖擊。
其實購房和安居不能劃等號。
九、建設成本的降低導致房價降低。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節能建築的推廣,建設成本應該是越來越低,所以房價下跌是必然的。
十、開發商的種種劣行導致購房者望而卻步。
最近關於開發商的罪行屢屢曝光,購房者與開發商的官司不斷,可能由此導致不少購房者對開發商失去信心,處於一種觀望的狀態。購房者攥著錢不撒手,不會有什麼損失,而開發商就不同了,房子出不了手,那銀行高額的貸款利息可是要月月繳。
Ⅹ 房價2008年到2009年會落多少為什麼
落到4500左右吧 不能落的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