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對房價進行調控
自3月開啟本輪嚴厲調控迄今,中國各地區已陸續出台各種調控措施。即便如此,湖北省國資委最新發的通知還是引發眾議,該通知明確要求從9月5日起,省出資企業及其各級子企業對房地產新增投資持謹慎原則,嚴控風險。
「地方實際落實合同之後可能又有調整,結果和中央的政策目標不一致,加上現在要力推改善住房結構,增加住房有效供應,讓人住得上住得起,所以對開發商囤地炒作這些事情要加大力度檢查。」一位專家表示。
他認為,土地市場沒有真正降溫,增加一些諸如限價、熔斷機制的約束條件,都是表面現象,實際爭奪還是比較激烈,開發商還是看好一線城市未來投資。
報道稱,除了加大供地之外,熱點城市的住宅也在加速入市。海通證券房地產分析師塗力磊在報告中稱,近期深圳、北京高價盤入市速度加快,從各地預售證吹風會信息看,要求一二線核心城市以去年10月的房價作為紅線,加大市場供給,預計合理價格下預售證發放速度將提速。
2. 如何控制中國房價上漲
別說控制房價上漲,讓樓市暴跌都有可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家內停止瘋狂購房。讓房地產商容無法到期還行銀的貸款。而行銀的高利息會讓房產商無法負荷。那麼房產商就會急於資金回籠而調低房價虧血出售樓房。
如今房價為什麼上漲如此巨大? 別說是溫州人抄起來的,其實就算沒有溫州炒房事件,房價依舊會上漲。而溫州炒房事件不過就是樓市大幅度上漲的一個契約而已。
房價之所以上漲,是因為一旦有樓市開盤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從而導致房地產商欲壑難填房價自然也就遇水則漲。
總而言之想控制房價不能靠政府,政府如今已經沒有公信力,得靠百姓。
3. 怎麼樣才能控制房價拜託各位大神
控制投機炒房,新房轉手至少5年以上。。。
4. 關於房價的調控措施有哪些效果怎麼樣呢
國家調控房價的三個主要政 策據數據顯示,在監測的全國100個城市中,11月份二手房均價為15268元/平方米,環比10月份下跌了0.3%,已連續三個月下跌且跌幅進一步擴大。具體來看,二線城市的二手房下跌的幅度最大,環比跌幅為0.48%,其次為一線城市,環比跌幅0.43%,而三四線城市僅小幅下跌0.07%。
今年6月,根據Wind、CRIC收集的各主要城市房管局公布的成交面積顯示:我們監測的40個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528.29萬方,環比下降9.4%。 分線城市來看,四大一線城市上周商品房成交面積78.85萬方,在前周高基數下環比下降28.8%。其中,深圳環比上升3.5%,北京、廣州則分別在高基數下環比下滑54.7%、42.9%。
總體看來,國家的這次調控還是有些效果的,希望國家能加大力度,徹底杜絕投機炒房的現象!
5. 如何控制房價
調控房價,不應該打擊有錢大佬,而應該打擊剛需。
比如我換房,是拿著賣房的錢當首付買下一套;賣我房的房東,拿著我的首付+貸款,准備去加錢買下一套。這很可怕,你看——
A拿30萬,貸款70萬,買B持有的100萬的房;B拿到A的100萬做首付,貸款200萬,買C持有的300萬的房;C拿到300萬,貸款600萬,買900萬的房,以此類推。
結果你發現,只有A實實在在兜里掏出來30萬。剩下的A自己買的100萬的房、B的300萬房產、C的900萬房產的所有房款,全是銀行貸款的(當然,B、C之前買房的時候也出了首付,但這一輪換房他們一分錢沒出)。
泡沫非常大。
偏偏是這些以房換房的剛需,賣出去上一套騰出來名額,就不太受二套房的貸款限制(北京對換房剛需限制依然很大,棒棒)。
至於有錢大佬,都是好幾套房的,名額都用滿了,再買也得全款,沒有什麼泡沫。
你看,房價泡沫都是剛需炒上去的,有錢大佬,只是順便。
這說明——
剛需越多,泡沫越大,有錢大佬買的越多,樓市越穩定。
那怎麼辦?很簡單——
應該連貸款都不給貸,並開放購房名額限制,有錢大佬隨便買,愛買幾套買幾套。
最後就會形成,房價非常穩定,毫無泡沫。但是剛需也貸不了款,誰也買不起。房都在大佬手裡。
反正誰也買不起,結婚的時候,丈母娘也不要求男方有房了,大家全租房過日子。社會走向了和諧。
大佬買了這么多房,也住不過來,房價穩定,轉賣來回炒也沒意義,於是大佬全都租給剛需,剛需租房過。
原有大佬炒房,由於畸形的租售比,租房子收入是不賺錢的,必須轉賣才賺錢。大佬傾向於簽短租約,所以租客權益難以保障,一旦賣房就會出現「被房東趕來趕去」的窘境。
而在我的建議中,由於房價穩定,租金回報成為投資目的,大佬會非常願意和租客簽長約,甚至在租售同權(多地已經提出)落實後,大佬很樂意讓租客用自己房子的學位,提升租金收益。這樣租售比就回到了正常水平。讓剛需的租客權益得到了保障,大佬也提升了租金。
當然,這里的大佬,不應該是自然人,而應該是法人。
因為——普通大佬再有錢也就買個二三十套,他們干不過投資機構。投資機構一買起房來,都是上萬套地持有,一個小區一個小區地掃貨(已經有了雛形,萬科在全國拿下多塊住宅用地,無法銷售,全部住宅必須全部自持經營)。普通剛需雖然買不起房,但可以對這些投資機構進行投資。作為投資機構的小股東,普通剛需依然可以通過投資機構來分享機構的收益。
最後,房產向投資機構進一步集中,最後萬科、恆大、保利與房產信託投資基金成為中國明星企業,這一階段,首富依然應該從王健林和許家印中產生。
6. 怎樣才能控制房價
年初估計央行馬上要調整利率了 ,會把一些炒房的趕出去。房價上漲會得專到控制或許微屬跌或許持平。房子在中國現在是處於一個剛性發展的趨勢。一是人口多需求大。 2、是現在國家在控制城市面積保護耕地面積,現在的土地是通過「招、拍、掛」形式出讓,導致地價不斷攀升,開發商把這個成本算在房價里了。我看一個調查,中國的城市佔地很快如果以這種速度下去不出20年中國的耕地面積和人口比成負數。但是 我建議現在不要買因為國家也在想辦法控制。現在推出了很多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但是目前還未能得到控制。往往都是心裡作用所以房價才會這么瘋狂,如果你 是自住的話建議你等等,我看過一個報告現在中國的房價和工資已經的比例已經不正常了,而且現在相關法律還不完善,有炒房的因素在裡面,現在已經的房價已經很多泡沫了,現在房價很高就跟炒股一樣風險很大。最重要的是心態。國家會想辦法控制它的不會讓他這樣瘋狂下去否則遲早會亂。其實政府想要控制房價很容易,但是房子在拉動內需上有很大的幫助。不會讓他猛漲也不會讓他大跌,但是房價已經上漲這么多小幅回調是絕對可能的。但是要重長遠的角度來控制房價還要看政策的倒向。
7. 房價調控怎麼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研究員任興洲認為,從形勢上看,內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性在容提升,但就特大城市、熱點城市來看,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投資投機沖動依然存在,短期內仍不能放鬆調控,仍要把擠泡沫、防風險放在重要位置。
王蒙徽介紹,住建部門正在研究建立房地產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的指標體系,「加快建立市場預警機制,加強監測和分析,指導地方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
8. 如何從根本上抑制房價
從今年初開始出現的一些大城市房價上漲,發展至今呈現出愈演愈烈的態版勢,面對遏制不住的房權價,准備購房的群體已經陷入集體性恐慌之中。就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來說,最主要的矛盾似乎已經不是過高的房價與民眾有限的購買力之間的矛盾,而是民眾強烈的購房需求與房地產市場供應不足之間的矛盾。因此,要解決這個矛盾,地方政府只有加大土地供應,推出更多商品住宅,來滿足這種需求。但現實情況又是,一方面房價漲勢凌厲的情況集中於幾個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其土地供應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每次推地,都引來攜有巨資的開發商哄搶,地王頻現,這種狀況又反過來作用於房地產市場,推動房價沖高,並進一步激發市場的恐慌情緒。
9. 如何有效控制房價
個人覺的,主要是供求關系的影響,還有就是政府的相關調控政策,經專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屬的提高,其次還有就是開放商故意炒樓,炒價。怎樣解決供求關系,可以放寬一下工程審批,讓更多開發商參與房地產建築,加快住房的建設,政府出台相關政策,除了限售政策,還應有個房價限,就是不能抬價抬得太高,就是有個房價銷售最高上限,限制大開放商城市壟斷行為,拓寬自建房規定,多開發郊區野外土地,進行城中村改造,舊房翻新政策。
10. 如何控制房價上漲
房價其實一直在漲,國家也在一直調控,可是調控了20年,房價漲了100倍,難內道是國家調容控不了?是的,不動產登記已經開始,但是難度非常大,只能慢慢等待。就算實現了全國聯網,又能如何?名下幾十套房子的多如牛毛,指望開征房產稅抑制房價只是無房戶的一廂情願而已。政府財政依賴土地,房地產已經綁架了政府,綁架了銀行,如果房價下跌,整個社會就會陷入癱瘓。所以,國家擔心房價下跌。國家已經明確定位,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目的是讓每個人有房子住,但不是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房,仍然買不起的,只能租房,可是,哪個媳婦會和你住租來的房子?所以,不要期待房價下跌,你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