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買房子的樓層加價怎麼計算
樓房樓層差價需要根據樓房有無電梯、開發商定價來計算,一般都是按照平方算。
1、無電梯樓房的樓層差價。無電梯的樓房一般都只有6層,最貴的是3樓,其次是4樓,接著就是2樓和5樓,1樓和6樓最為便宜。
2、有電梯樓房的樓層差價。樓層越高價格越貴,1樓是整個樓房中最便宜的。
3、每個區域開發商的定價都是不同的,而定價主要取決於地理位置等因素,一般樓層差價大,低端樓層差價小。
(1)房價如何定價擴展閱讀
影響房屋價格評估的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包括區域[10]因素、房屋因素、市場因素和心理因素。
區域因素
區域因素:主要包括地段等級、交通條件、小區環境、配套設施、未來發展前景及環境污染等。其中地段等級是影響房屋價格的重要因素。小區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居住品質。有一定的綠化、停車位、有公共活動場所配套並且整潔干凈的小區,則有助於房屋價值的提升。
房屋因素
1、房屋因素:房屋的成新率 、樓層、朝向、戶型格局、房屋裝修、燃氣狀況、物業類型、通風採光、景觀等。其中對房屋價格影響較大的是房屋成新率、樓層、朝向及戶型格局。
2、另外,雖然房屋裝修對房屋價格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由於每個人喜好風格不同,因此裝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適當考慮。一般來說,裝修5年以上的價值基本上降為零。此外,房屋的燃氣狀況、物業類型、採光及景觀等,對房屋價格都有一定的影響。
市場因素
市場因素:房源多,價格平衡,自然房子要便宜一些;相反,則要貴一些。
B. 房屋實際銷售價能高於備案價嗎 有辦法解決以便宜些嗎
不可以。如果商品房售價超過備案價,可以直接跟房管部門反映的,超過備案價,合同是無效的。
一般情形下,商品房買賣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內容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當認為合法有效。但是購房者可以前往房產管理部門投訴開發商違反相關價格備案規定。
購買者在購買房屋前需要求驗證開發企業的土地使用權證以及其他證件,以確保該房屋買賣的合法性和保障自己的利益。
《合同法》第52條明確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會導致合同無效,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管理性強制性規范,合同並當然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15條規定:「正確理解,識別和適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中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關繫到民商事合同的效力維護以及市場交易的安全穩定。
人民法院應當很據《合同法解釋(二)》第十四條之規定,注意區分效力性強制規定和管理性強制規定。違反效力性強制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合同無效;違反管理性強制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很據具體情形認定其效力。「目前我國關於商品房價格調控,政府指導定價的各類通知,意見,未形成法律,行政法規中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C. 商品房備案價格和銷售價區別
()含義不同
商品房的備案價格是開發商在開盤之前就在建委備案的價格。
銷售價就是開盤後的價格。
(2)價格高低不同
備案價格是開發商新售商品房的最高價格,並不是已經出售或者正在銷售的房源的實際成交價格。房地產開發商做出的價格承諾,在實際銷售過程中不得突破。如果漲價必須二次備案,說明漲價原因。
商品房的預售價格變動幅度原則上不超過之前的備案價格的5%,具體變動需要由各地房地產主管部門結合當地實際確定。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說,政府都會要求嚴格執行房價備案制度,銷售價格不允許比備案價格高。
(3)執行標准不同
備案價就是指每一套住房在申請預售時就已經確定了參考價格,而不是現在所普遍採取的隨行就市。具體而言,則是對開發商申請預售的每套房子都要進行價格備案,調價幅度超過備案就需要重新備案,不然就可能違規或者不能簽約。
房產開發企業在銷售方案中申報的「一房一價」,要明確調價的期限,並嚴格按照申報價對外銷售。
(3)房價如何定價擴展閱讀
房價備案制度是指要求開發商在首次開盤定價時,必須根據規定的時間提前到當地價格主管部門備案,然後才可以向房管部門申請銷售許可證。
普通商品住房銷售價格,由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在規范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在公布的市場平均利潤率及合理幅度范圍內制定銷售價格水平。
市場平均利潤率由價格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按照規定的程序測定,合理上浮幅度由價格主管部門根據本地經濟發展水平、群眾購買力和市場供求狀況確定並予以公布。
D. 一個房子的掛牌價房主可以隨意定嗎
二手房掛牌價,一般是有中介與售房戶相互協商定價。當然做主的是房主。如果是掛在網上銷售,房主可以自主定價。如果是有意出售,就不要隨意定價,應該參考本小區和周邊房價,綜合考慮後認真定價。
E. 父母買賣給子女的房屋的房價怎麼算
父母的房產出售給子女是可以「隨意定價」的,按照1元的價格成交都是可以的。而且不止是父母的房產過戶給子女可以隨意定價,正常的二手房買賣也是可以隨意定價的,沒人會管你真正賣成多少錢。
可以「低價」交稅嗎?
隨意定價無非就是為了節省稅費,那麼可以按照這個價格交稅嗎?相信大家都能猜到答案,肯定是不行的,在房管局過戶時會被拒絕核稅,也就不能辦理過戶手續。
網簽價和核稅價
去房管局過戶時,房管局會要求買賣雙方提供網簽合同,網簽合同是在房管局網上系統填寫並列印的,也可以直接到房管局相關的窗口進行列印。填寫網簽合同時,會要求填寫房屋成交價,這個價格將用於房管局計算稅費。網簽價可以隨意填寫,但是別指望填寫太低的價格。
因為二手房為一房一價,相同的戶型也可能存在較大的價格差異,作為房管部門來說,它能知曉買賣雙方真實成交價嗎?肯定是不能的。那它會直接按照買賣雙方填寫的網簽價核稅嗎?也是不可能的。房管部門針對管轄區域內的樓盤都做了評估價,這個評估價就成了稅務窗口的核稅指導價。
當買賣雙方去核稅時,工作人員將網簽價填進系統,就可和核稅價對比。如果網簽價格高於核稅價,那麼說明這個價格是市場價,可以辦理核稅。如果網簽價格低於核稅價,代表買賣雙方填寫的網簽價明顯低於了市場價,稅務窗口的工作人員將拒絕核稅,或者直接調高網簽價進行核稅。
綜上所述,父母的房產賣給子女可以「隨意定價」,但是不能以此交稅,所以「隨意定價」並沒有什麼意義。如果想要節省一點稅費,可以咨詢小區周邊的房產中介,小區的核稅價大概是多少。然後按照核稅價填寫網簽價格,這樣還是能省不少稅的。因為房管局的核稅價一般都低於市場價,有些為市場價9折或者8折,甚至更低的情況也是有的。
F. 房價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售房者應如何定價
購房者在買房時最關注的問題就是房價問題,所以售房者在賣房的時候對於房屋定價就需要做一番研究,影響房屋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售房者要結合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現在就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影響房屋價格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樓層
如果是多層住宅,則3至4層單價最高,2、5層次之,底層和頂層又次之。如果是高層或小高層,7至9層的價格可作為基準價,往上則貴,往下則便宜,每層價格差在50至150元左右。
在同一層里,中間套的價格往往作為基準價,東邊套即東南向最貴,差價在3%左右,而西邊套即西南向其次,差價在2%左右。同一個小區的房子,景觀差異是不可避免的,一般來說朝中央庭院的房子安靜而且空氣好,售價最貴;朝大路的房子嘈雜而又空氣差,售價最低。
2、房屋面積
一般來說100平方左右面積的房屋是最走俏的,也是最適合三口或四口之家居住的,而面積過大的房子因為總價制約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所以並不好銷。因此,面積在200平方以上的房子,在一定情況下單價應相對低一些。但是,躍層式的房子因為格局優勢或贈送露台,所以定價可參照基準價。
3、戶型
除了有明顯的缺陷的戶型,一般只要有一個朝南的主卧室,客廳採光、對流好的,都是可以賣個好價錢,同時,帶明衛的比帶暗衛的值錢;客廳、主卧開間大的比開間小的值錢;面積緊湊實用的相應更貴等等。
因此,無論是賣房者還是買房者都要記住千萬不要信口開河,要在充分衡量房屋的各種條件後,再敲定適當的房價,以保證房屋的正常成交。
4、隨房贈送物品
業主換房或移民後會重新購置新的家私電器,所以用過的家私電器便隨房一起打包,隨房物品是可以作為購房談價的條件,但購房客戶是否可以接受是比較難定的,所以定價前要考慮好贈送物品的價格。
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濫竽充數,一些過時物品在房內不但影響房屋賣相,還會帶來不好的反映。所以,業主應先了解市場走向,衡量後再做決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向幾家中介了解情況,因為中介在三級市場的專業性和地位是有一定可參考性的。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6-2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G. 如何確定二手房的價格,購買二手房時如何砍價
二手房交易雙方都是個人,並非開發商,談價的空間較大。可以打探業主賣房動機。同時專,也要了解屬市場狀況。購房者對市場越了解,越能掌握想要購買地段房子的價格區間,容易識破賣方的定價破綻;對賣方越了解,越能有針對性的砍價。例如賣方急於出售房屋,購房者選擇全款支付議價較為容易。
要注意二手房過於低價時,是否存在房屋問題。
H. 房產評估價格的標准什麼,評估費用是怎麼計算的
看房齡:房屋的新舊程度,直接關繫到買家喜歡與否,而房屋自修建完畢後,就進入了折舊期。在對二手房進行銷售時,一定要計算房屋的折舊費,磚混結構房屋折舊期限為50年。
看戶型:市場上被大多數消費者喜歡的戶型則以正規的套二、套三等為主,這樣的戶型直接使房價走高,反之形狀不規范的異型戶型,或套型過小、過大的戶型等,都會讓房價降低。
看樓層:樓層的好壞也直接影響房價的高低,以處於中間部位的房屋最好賣,如果底樓帶有戶外花園,或頂樓帶有屋頂花園,價格可能更高些。
看朝向:南北朝向的房子最受喜歡,東西朝向及其他朝向,由於室內的通風、採光性能不是很好等原因。
看裝修:裝修時間在5年以內的房屋,價格一般會高出清水房2000元左右,如果裝修質量較高、成色又好,則需增加;如果裝修時間超過5年或只是簡單裝修,當初成本耗費不大,增加比例酌情降低。
看物管:有物業管理的小區主要體現在新修商品房樓盤中,對建築年代在1995年左右或是單位的宿舍區都沒有正規的物業管理,一般情況下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則要相對減少費用;看位置:房屋臨街會降低房屋的售出價格,而所處位置較好居住環境幽靜的房屋,其價格就會偏高。
看配套:消費者在選購二手房時,都會重點考慮到房屋周邊的交通情況、醫療、教育、購物和餐飲等配套基礎設施,通常情況下,如果房屋周邊部分設施配備不齊或缺失,則按相應比例減少。
看小區:房屋的配套設施的完善與否,對居家來說尤為重要。在同一地段,二手房的小區環境會遜色於新住宅區,根據小區平面布局、設施、綠化、運動設施的配備以及房屋的外觀造型等情況,則需要減少;看市場。
根據物價局的有關規定,目前評估費收費標准採取累進計費率,如下:房屋總價100萬元以下(含100萬元)的,收取評估總價的0.42%;100萬元到500萬元的(含500萬元)累進計費率為0.3%;500萬元到2000萬元的收取評估總價的0.12%。
2000萬元到5000萬元(含5000萬元)的收取評估總價的0.06%;5000萬元以上的收取評估總價的0.012%。
(8)房價如何定價擴展閱讀:
行業相關規定:國家規定,凡從事房地產評估業務的單位,必須配備有一定數量的房地產估價師,估價師要具備房地產估價人員的《執業資格證》。
取得房地產估價師《執業資格證書》,表明持證人已具備房地產估價師的水平和能力,該證書即作為持證人依法從事房地產評估業務活動的依據。
目前,在房地產評估師實行"資格認定製度"中,主要認定兩種資格,一種是由建設部和人事部組織全國統考的房地產估價師;一種是由國家土地局組織全國統考的土地估價師。
房地產估價師和土地估價師分兩級管理:估價師和估價員,取得估價師資格必須參加全國統考,估價員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行考試認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產評估
I. 小高層樓房各層層價怎麼定
7層以上的高層住宅,以抄總樓層除以2的樓層作為基準價,也就是24層的樓房12~13層是基準價。基準層以下的樓層,價格低於基準層,基準層以上的樓層,價格高於基準層,頂樓除外,這是基本規律。
各個樓層的價差是根據一定的公式來計算的,設所要計算的樓層數為X,那麼X層的樓層價格=基準價×樓層價差系數,當樓層在基準層以下時,價差系數是負數,也就是減價,當樓層在基準層以上時,價差系數是正數,也就是要加價。樓層價差系數也是通過一個公式來得出的:
第一步,得出標準的價差系數M,M=K/N。N是總樓層數,K是樓層價格差異的最大系數,這是開發商事先確定的一個數,一般在10%~15%之間,K/N得出一個標準的價差系數M,比如24層的樓房,最大系數是15%,那麼M=0.625%。
第二步,根據標准系數來換算各樓層的價差系數,最簡單的一種方式是單向加減,也就是基準層以下每下降一個樓層,就下降一個標准系數,每上升一個樓層就增加一個標准系數,設樓層數為X,那麼計算公式就是:
基準層以下的樓層價差系數=-(N/2-X+l)×M
基準層以上的樓層價差系數=+(N/2-N+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