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順德北滘房價這么貴
你知足吧;我家這都一萬一平方啦,有什麼辦法啊。。。。。。。。。。。。。。。。。。。
Ⅱ 順德北滘房價
你好,提供些數據給你參考下:美的君蘭江山是11000元/方,海琴水岸是回8400元/方,美的答翰城是8800元/方,碧桂園是20000元/方,深業城是6000元/方,美的簡岸花園是4300元/方,荔園香堤是6500元/方。這些是現時的價格,希望可以幫到你。
Ⅲ 為什麼房價漲這么快
你好: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你覺得有什麼東西會一直漲價到天上嗎?不可能的,因為任何社會體制下都要遵循價值規律! 為什麼醫改我們看不起病?為什麼房改我們買不起房?為什麼教育改革我們上不起學?上學學部到東西?因為醫院、鐵路、交通、通訊、銀行業等等都是國家資本控制下的臃腫機構,只要是國家控制下的,就會滋生貪污腐敗,就拿銀行來說吧!開發商從農行貸款1000萬,結果拿500萬投資房地產,然後高價賣出再評估到1000萬,再抵押貸款從建行貸款出2000萬,再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再評估2000萬,再從工商銀行貸款.......最後導致房價持續增長,但是銀行是國有的啊!銀行行長被賄賂後就可以貸款了,貸出去的錢收不回來,房價又不能降,因為降了就更收不回來了,結果就是被房地產綁架,然後再制定政策補洞,然後再接著賣地給開發商,繼續權錢交易,泡沫就越來愈大,最後還不是要老百姓去買賬?現在基本上的政策都是補洞,補的是之前他們這些制定錯誤政策帶來的後果,現在是從上到下沒有良心的問題,你那隻是冰山一角,懂? 但是,房價不會一直這么漲下去,為什麼呢?因為WTO的5年緩沖期就要過去了,那些外資銀行業馬上就要沖進來了,City Bank,Chase Bank,Bank Of America ,等等這樣的大銀行會陸陸續續進入中國,到時候,這些銀行可不會傻到隨便貸款給你,同樣會按照正規手續投資房地產,會把價格降到最低,這時候,那些要買房子的人就會趨之若鶩,很多開發商就會去跳樓,誰會去呆賬死帳一堆的國有銀行去貸款?這樣銀行就會非常困難,中小企業就會很難再從國有銀行帶出款,最後大量中小企業會被淘汰沖擊,所謂的白領會像當年國企改革時下崗職工一樣被整個社會拋棄,接著會有人繼續唱響那首歌——「論成敗,人生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
望採納,謝謝
Ⅳ 誰知道,房價為何增高得如此快啊
全國平均房價是8千多,而重慶平均才5千多,所以才暴漲地
Ⅳ 今年的錢不好賺,為什麼房價還漲得那麼快有的地方還翻翻的漲。
就唐山而言,炒房團一來,原本7000多的房價現在兩萬多一平,據說還會漲,重工業關停,失業下崗,掙不到錢,各行各業都不好乾,一天掙200塊錢都費勁!
Ⅵ 為什麼房子漲價快
關於房價飆升的分析也很多。概括起來大概包括政府提高地價,內外資炒作,地產商太黑,太多的稅費, 原材料漲價,中國城市化進程太快這七個原因。涉及到的利益方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產商和老百姓。 政府提高地價。政府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將土地拿出去拍賣。政府幹出了商人乾的事情。這件事情有多無恥。不是這篇文章的談論點。而現在對土地嚴格控制供應。則為地方政府在同樣大小的一塊土地上獲取更多的利益提供了條件。如果政府有很多的土地供應那麼地方政府獲取的利益平均就會小一些。當然房子的價格就會低一些。老百姓的付出當然會少一點。所以政府一再無恥的提高地價。表面看起來是地方政府無恥。實際是中央的政策給他提供了條件。所以在這一點上中央政府應該付主要的責任。可能有人會說。嚴格土地供應是為了子孫後代著想。呵呵。我可愛的同志門啊。首先如果政府真的有這么好。那麼就好了。第二。如果這一代人都過不好。怎麼能指望下一代人會過好呢。社會的發展從來都是遞進啊。這很顯然是一句忽悠你的口號。 內外資炒作。為什麼他們要炒作呢。因為他們看到了中國房子的政策有問題。未來的價格肯定上向上走的。所以他們才炒作。你的政策越有問題,炒作就越多。現在有這么多人在炒作。只能證明我的政策有很大的問題。如果中國的房子的政策沒有問題。總是很緩慢,平穩的上升。或者根本就沒有上升。那麼他們會炒作嗎。肯定不會。首先是房子的政策有問題。然後他們才炒作的。而不是中外的資本家非要和中國人民過不去。非要炒作。他們沒有那麼壞和白痴。 地產商太黑。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真白痴。商人的第一要則就是賺最多的利潤。所以蓋次同志在賣WINDOWS的時候從來都不會因為自己很有錢了。所以就少賺一點。如果不這么認為的商人就不是一個好商人,一個合格的商人。最起碼是玩忽職守。但是蓋次真的很壞嗎。我們現在看到不是。他將他自己絕大部分的財富都捐贈出來了。你指望地產商給你讓利。根本就是與虎謀皮。不可能的。 原材料漲價。這個對房價的上漲產生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絕不會有現在的速度。在說了中國的勞力成本可一直都是很低的。 中國城市化進程太快。城市化進程是人類發展的必然。也是現階段國家的基本國策。不會也不能改變的。我們不能堵他。只能疏導。這更不能成為房子漲價的借口。現在我們每年有400多萬的大學生畢業。這些人都是需要房子的。假設兩個人一套房子最基本配置。那麼每年最起碼需要200萬套房子以上。一方面我們希望城市化進程。另一方面我們又害怕佔用土地。這本來就是很可笑的事情。最簡單的比方。假設一個城市本來有100萬人。佔地10平方公里。現在因為城市化進程這個城市要增加到200萬人。那麼佔地20平方公里是很自然的。我們當年對中國很多人吃不飽飯就曾經說中國人太多了。現在我們知道。這個理論是錯誤的。同樣說現在城市化進程太快。所以很多人沒有房子住的理論也是錯誤的。 所以我們說現在關於房子的政策是錯誤的。他們錯誤的判斷房子漲價的根本原因是內外資炒作。其實不是。是因為供應不足。所以盡管我們出台了很多限制炒房的政策。但是房子的價格還是在漲。這就證明了他們沒有找到房子漲價的根本原因。我們希望他們能早日找到漲價的根本原因。從而能做出相應的決策。
Ⅶ 現在順德北滘的房價是多少呀
順德北滘現在的房價區間在1萬7~2萬7不等,具體來說北滘莘村附近的新房比較實惠,而北滘新城的房價會比較高一些。
Ⅷ 為什麼求解釋謝謝為什麼房價漲價那麼快上一年才4000今年6000
首先,資本是在不斷增長的,所以所有的商品只要有價值,其價值都是在內不斷增長的。增長幅容度是看生產總值的變化的。
其次,價格還和需求有關系,房價無非就是那麼幾個部分的費用,建築費用和土地使用費用,建築費用是小頭,但是裡面的人力費和材料費等等都是隨著最開始說的資本增值而不斷變貴的。其次,土地使用費用這個是看國家和政府管控的,但是因為土地是稀缺資源(因為土地有限),所以,基本上這個費用也是上漲的。所以,一年房價上漲50%其實也說得過去。
不過最大的因素應該還是需求,城市迎來開發高潮,往往說明城市的人口變多,房子的需求變大,由此一時間房屋數量沒有辦法大量增長的情況下,自然房價就會上升來限制人口增多,這個是市場的自我調控功能。
Ⅸ 房價為什麼越來越高
你好!這個問題是社會關注的重點。房價是升還是降主要是看你所在的區域環境。從整體上專講一、二線城市房價屬已經下降,部分繁華商業圈還是會持續上升;不過,三、四線城市房價整體還是會上升。
三、四線城市房價上升的原因有三
第一、受炒房群體的影響,很多炒客投入
第二、開發商和房產中介有意抬高房價,炒作推高房價【例如:一些開發商和旅行社合作,底價出團旅遊,實際上就是拉皮條,故意給當地有購房需求的市民製造恐慌】
第三、剛需,全國各地都在開發,所以部分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以上僅代表個人看法,如有怠慢,請提示刪除
Ⅹ 為什麼房價長的那麼快
要給樓主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得從三方面來分析:1.房價的構成;2.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3.中央政府考核地方官員的方法。 先說房價的構成。房價由四部份構成:(1)土地成本;(2)建築成本;(3)國家收的稅、費;(4)開發商的利潤。 要造房子,必須先有土地,這是不言而喻的。過去造房子的土地是劃撥的,現在造房子的土地是拍賣的,誰出的價高,這塊土地就讓誰來開發。這土地的拍賣價是一年高過一年,房價怎麼可能降下來?這就好比老百姓希望饅頭、包子便宜點,可麵粉的價格不斷走高,這饅頭、包子還能便宜下來嗎? 建築成本是由料、工、費三塊合成的。「料」,就是原材料。造房子的原材料就是鋼筋、水泥、磚頭、黃沙、小石子等,這幾年,鋼筋、水泥、磚頭、黃沙、小石子,沒有一樣不在漲價。「工」,說的是工資和工資性的支出,如加班費、冷飲費、福利費等。這幾年,建築工人的工資標准每一年都在上調,各種職工福利的支出也在增加。「費」,指的是建築公司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這些年來,這幾種費用沒有一種不是年年向上的。隨便舉兩個例子,鋼筋、水泥、磚頭要運到建築工地,運輸費在漲;開發商從銀行貸款造房子,貸款的利息年年在漲。既然料、工、費都在漲,這建築成本還降得下來嗎? 再說國家收的稅費,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中央政府看見房價上揚,炒房的人賺錢了,馬上出台「宏觀調控」的政策,這個政策就是加稅。殊不知,中央政府加稅越多,房價漲得越快,因為所有增加的稅費最終都是由買房人負擔的。 最後一塊,開發商的利潤。據我所知,沒有一個開發商是慈善家,也沒有一個開發商是傻子。開發商之所以要開發房地產,就是沖著利潤來的,有錢賺,當然多多益善啦! 房價的構成說清楚了,再說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從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誰都知道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業對GDP的拉動作用是任何其他產業都無法取代的。拆房子,GDP上去了;造房子,GDP上去了;買房子,GDP上去了;賣房子GDP又上去了。這房地產業對國民經濟有這么大的拉動作用,哪一屆政府願意讓房地產業蕭條呢? 最後,說說我國的中央政府是怎麼考核地方政府的官員的。地方政府的官員,誰干出成績,誰升遷,這是無可非議的。發展是硬道理,這也是無可非議的。可是「發展」這兩個字的內涵是什麼呢?教育事業要不要發展,要;體育事業要不要發展,要;文化事業要不要發展,要;環境保護要不要發展,要;再就業工程要不要發展,要……百廢待興,哪樣不要發展呢?可是,中央政府看地方官員業績,首先看的就是經濟發展,就是GDP上升得快不快。而房地產業的發展直接促進這地方經濟的發展,直接促使GDP往上升。在這樣的考核體系下,還有哪一個地方政府的官員希望房價下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