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房價怎麼查看,均價…
我覺得現在有的地區房價是特別高的,而且是一種虛高。像是有的小縣城也不是特別大但是它的房價已經到了9000到1萬左右是非常高的遠遠超過人們的收入水平。
Ⅱ 怎麼查詢全國各地房價
1、在電腦瀏覽器上按全國各地+房價走勢的方式進行網路搜索,需要點擊相關鏈接進入版。
Ⅲ 怎麼看房價
看房價可以去58同城,安居客,鏈家網,等平台查詢就可以了
Ⅳ 買二手房,怎樣才能知道真實的房價
如果你交易過二手房,那麼會知道或者說聽到過題目中所說的三種價格。而如果你至今未進行過二手房交易,且有這個打算的話,那你一定要藉此機會多了解一下,因為二手房價格的三種不同價是有區別的。
首先,二手房會涉及到的三種價格:
合同價、網簽價以及過戶指導價。shqianyy
過戶指導價
該價格是根據房子的設計用途、房子的建成年代等多個綜合因素決定的,是二手房交易中繳稅的基準價。不同區域的過戶指導價、同區域不同小區的過戶指導價、同小區不同樓層的最低過戶指導價都不一樣。
過戶指導價不僅有下線,也有上限,超過上限不管交易房屋面積多大都視為非普通住宅,都會多交很多稅費。
說簡單一點就是說建委規定的最低過戶價建委規定這一片是單價不低於多少,只要房子的單價高於這個數就可以過戶,合同價做太低的話建委不允許過戶。
網簽價
現在二手房過戶之前都需要做網簽,也就是在房管局系統的網上進行公示和簽合同,網簽價也就是在網管局系統里體現的成交價格,首先這個價格必須高於房管局要求的區域最低過戶指導價。其次,網簽價最高可以到達合同價的90%-95%。網簽價的高低即決定貸款數的高低,也決定了交稅的高低。
合同價(最終成交價)
該價格是根據合同規定,賣方在正確的履行完合同義務後,買方應該支付給賣方的價格(賣方的凈得價)。
是不是覺得定義「蒼白」,那我們就舉個例子來加強一下認知好了。比如你要購買一套二手房,面積100平,成交價為300萬,最低的繳稅和過戶價格為20000元/平,在房管局中體現的價格是100X20000=2000000元。
二手房交易中的該三種價格分別為過戶指導價為20000元每平米;網簽價為2000000元;合同價為300百萬。
Ⅳ 房價怎麼算
房子雖然具備投資屬性,但是歸根到底它就是用來住的,你說它多貴沒人賣沒人租都是瞎扯,一方面租金背後有市場需求支撐,更側重於房子的真實價值。
所以,另外一個能推導房產估值的指標:租金回報率,我認為更為客觀。
它的計算方式同樣很簡單,就是房屋年租金/房屋總價;目前比較合理的一個回報率水平是4%。
另外有幾組數據也是可以重點關注的:
1、北京的房價其實和倫敦的差不多,但是租金卻只有倫敦的1/4,與東京、紐約等也存在較大差距;
2、中國租房人口比例僅為25.8%,其中北京為32.2%,廣州為46.9%,而紐約為56.9%,東京傳聞是90%。
--
今天讀到一個觀點,分享一下:
眾所周知,房地產屬於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對資金的渴求可謂是到了極致,恰好國內融資渠道全面收緊,借錢成本極高。(中小放貸利率在8-9%之間,信託更高)
所以房企們紛紛轉向海外市場融資,大部分以發美元債為主(2年期的美債利率在3-5%間),那個時候房企的利潤還能保持在15%,所以這一倒騰,拿地的錢便宜啊。
有個數據能看出,2017-2018年中資房企的美債發行量是2015-2016年的3.5倍。但好景不長,今年以來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越來越強,而更糟糕的是那些2年期的美債今年該還錢了。
再加上離岸人民幣的匯率破7,無疑徒增了房企還錢的成本。你說這會怎麼著?唯有降價促銷迅速回籠資金。
--
1、鋼鐵、化工、建築裝飾等傳統製造業的行業利潤在3%左右;
2、家電、紡織、服裝、輕工製造行業的行業利潤在8%左右;
3、房地產行業因為還外債的壓力,加上政策打壓,由以往的15%降到了9%左右;
4、傳媒、互聯網、醫葯生物等少數幾個行業,凈利潤還能勉強維持在10%以上;
--
請教了一下一個相熟的房企前輩
房價主要由下面這條公式構成:
房價=土地價格+(建造成本+土地增值稅+財務成本)+開發商利潤
按目前來說,括弧裡面的三個東西加起來,每平米價格大概在4K-10K之間,如果是地王則更高,這還是不算開發商利潤的情況下。
而開發商去拿地的錢主要有四種來源:自有資金、銀行貸款、信託、企業債
後三種方式從成本角度來說,已經比以前高不少了,現在房企要拿地或者說額外拿更多的地,估計就只能用自己手裡的錢了。
或許這個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房企往後的節奏
Ⅵ 新手怎麼快速了解房價
看到喜歡的樓盤,直接去銷售那裡了解,多了解幾個盤,基本就知道附近的房價,可以在安居客上面了解,直接用安居客打電話給樓盤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