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房價走勢 > 怎麼定房價

怎麼定房價

發布時間:2021-01-18 19:02:55

A. 房價是什麼決定的

我覺得房價上漲和下跌下面都隱藏了合理性。政府從來沒說過要降房價,只是要求維穩(這才是重點!!!),調控的目的也是為了控制房價的過快上漲以免產生系統性風險。買不買房基於自己的判斷,別相信專家的,這些偽專家要麼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要麼是某些利益集團的吹鼓手。鼓吹房產稅、租售同權、加息調控措施會降房價,這是忽悠人(政府也從沒說過這些措施是降房價,而這些人卻故意這樣解讀誤國誤民,擾亂市場秩序)。而且這些措施都沒有解決剛需們的戶口、社保、入學、市民身份認同問題,這些也不可能短期解決,只能慢慢調整。
以年均漲幅10%算,7年房價都會翻倍。房價崩盤除非發生戰亂,或者國際金融危機。茅台、油鹽醬醋等的年漲幅都10-20%以上,何況房子,物價上漲是普遍現象。低租售比意味著高持有成本,肯定要通過上漲來彌補這個虧損,成本高了房價怎麼可能白菜價房產稅導致房產持有成本上升,怎麼可能降房價,不過是增加稅的借口罷了。考慮到長期持有房產的成本(交易稅費、持有成本、賣出成本,房產稅以及差價的個人所得稅20%,個稅目前基本不收,但長期來說肯定加強徵收),而且大部分城市當前租金回報率僅2.0%。近8年來過去八年時間內,中國的真實工資增長幅度達到了10.6%,名列全球第一,而印度只有0.2%。另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國最低工資年平均增長率為13.1%。仔細想想,房價漲幅肯定不會比你工資的漲幅還低吧?可能你今年工資沒漲,但不能否認別人和你一樣沒漲。

B. 賣房怎麼定房價 房地產開發商是如何定價的

首先,要設定一個整個項目的總銷,比如說一個50萬方的項目總銷要達到25億,這25億里回麵包括了所答有的費用及利潤,包括土地成本,建築成本,銷售期3年(自行設定)等等等等的運營成本,那麼整盤均價就為5000元,然後在算出階段推出所牽涉的階段均價,比如分三期推出,推出數量平均三份,那麼首期設為4500,二期5000,三期5000(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有了一期的均價再根據每棟樓的位置,樓層,朝向,戶型等因素做參考算出每套房子的單價,乘以面積算出總價。把每套房子的總價加起來要大於等於一期所估算的總銷。二期和三期的價格可以按照這個方式預估,得到的整盤總銷要大於等於目標總銷,那麼定價就基本完成了。而二期和三期因為推出日期較為遙遠,所以只是預估,未來會根據市場情況有所變化,但一般是高於預期,這樣將來的總銷才不至於會低於目標總銷。

C. 小高層樓房各層層價怎麼定

7層以上的高層住宅,以抄總樓層除以2的樓層作為基準價,也就是24層的樓房12~13層是基準價。基準層以下的樓層,價格低於基準層,基準層以上的樓層,價格高於基準層,頂樓除外,這是基本規律。

各個樓層的價差是根據一定的公式來計算的,設所要計算的樓層數為X,那麼X層的樓層價格=基準價×樓層價差系數,當樓層在基準層以下時,價差系數是負數,也就是減價,當樓層在基準層以上時,價差系數是正數,也就是要加價。樓層價差系數也是通過一個公式來得出的:

第一步,得出標準的價差系數M,M=K/N。N是總樓層數,K是樓層價格差異的最大系數,這是開發商事先確定的一個數,一般在10%~15%之間,K/N得出一個標準的價差系數M,比如24層的樓房,最大系數是15%,那麼M=0.625%。

第二步,根據標准系數來換算各樓層的價差系數,最簡單的一種方式是單向加減,也就是基準層以下每下降一個樓層,就下降一個標准系數,每上升一個樓層就增加一個標准系數,設樓層數為X,那麼計算公式就是:

基準層以下的樓層價差系數=-(N/2-X+l)×M
基準層以上的樓層價差系數=+(N/2-N+X)×M

D. 房價是怎麼定出來的

房價又被抖落出來了。不管那些開發商們怎樣忌諱,它必然要成為熱門話題,從民間到中央,從買方到賣方。主流的聲音是質疑,對於來勢洶洶暴風驟雨般增長的房價的經濟基礎、市場真相、供求關系、定價根據等等,老百姓感到不能理解,不能接受,所以想探個究竟。但是,誠如某專家所說,也不是一邊倒,也有人認為當下房價不高 、高也高得有理。我看到的、指向性比較明確的、態度比較強硬的「維高派」,當數某某集團董事長某先生。 在2010第十屆中國房地產發展年會上,某先生說,「我們幾乎所有人都忘了23號文件為什麼要發展房地產,也忘了發展房地產,房地產市場面向的是誰,這可能是引起我們各種媒體和社會巨大爭論,23號文件和18號文件都特別強調中國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用市場的辦法來購買和租賃商品房,這可能是中國對房地產市場的基本定位,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是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階層,你就別在這談房地產市場,這個市場和你沒有什麼關系。」 首先,房地產市場到底面向誰?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固然可以用市場的辦法來購買和租賃商品房,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就是只針對他們,23號文件和18號文件都沒有這樣定位。你這個階層可以用這種辦法來解決你的問題,但並不是說這個辦法就是你這個階層獨有的,這就好比,你可以用上飯店的辦法來解決吃飯問題,但是飯店並不是只為你個人開的。這裡面有邏輯問題。 我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的正確定位應該面向中國全體房地產消費者,而絕不是只針對「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除非全體中國人都成了所謂的「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而且,我相信,所有的開發商們,他們的產品,絕不僅僅只售給「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我們現在探討的是房地產市場的定位,而不是豪華別墅的定位。 先來看看「高收入階層」。按照通常思維,一個高收入階層人士,靠自己的正常收入,十年之內購買一套體面的獨棟別墅,應該不算過分。而今,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地方,城區內建築面積在300平米以上的獨棟別墅,均價至少是一千萬元人民幣以上―――這肯定是保守的估計,某先生一定會笑話我們土老帽。好,即便這樣保守地估計,要想實現十年之內買一所獨棟別墅,該「高收入階層」的年薪也應該在百萬元以上。這個標准就決定了,中國的黨政軍官員被排斥在這個階層以外了,中國的科學家、藝術家、教育家等精英被排斥在這個階層以外了,中國的在編的廣大的黨政軍機關幹部、公檢法幹部、教師、醫生、律師,等等等等,被排斥在外了。因為,據我所知,上述人員的工資收入,還沒有誰的月薪超過十萬的,即便是有特殊貢獻者。如此這般算下來,所謂的「高收入階層」,基本上不存在。要麼,就是非正常收入者。 同樣,「中高收入階層」是個什麼概念?某先生也沒有說。還是保守地分析一下,一個中高收入階層人士,靠自己的正常收入,十年之內至少可以購買一套100平米相對體面的房子,這不算奢侈吧?如果你連一套像樣的房子都沒有,你算什麼「中高收入階層」?然而,數數工資袋,除了民營企業和某些尖端領域的尖端人才,中國還有多少人能擠進「中高收入階層」的門坎?我們知道,現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特城市裡,任何一處超過100平米的房子,均價應該在人民幣300萬左右,也就是說,要想跨入「中高收入階層」行列,你的收入應該在年薪30萬、月工資應該在3萬元人民幣左右,這樣,不吃不喝,十年之內你才有可能住上「中高收入階層」的房子。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身邊,誰的月工資達到3萬元了?如此算來,「中高收入階層」的人士也是寥寥無幾,那麼,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日新月異聳立起來的那些樓盤,都賣給誰呢,難道都賣給開發商自己? 退一步說,即便是真的有誰把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基本定位為針對「高收入或者中高收入階層」,假設真的有、或者說有暫且充當「高收入或者中高收入階層」的人,我相信這個階層的人也一定不希望看到房地產高價暴利,我沒有聽說哪位「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階層」的人士表示他支持房地產漫無邊際地漲價,除非他別有用心,要麼就是有病。事實上,所謂的「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階層」,內心深處也不希望房價非理性地突飛猛進。 再者,某先生說「如果你不是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階層,你就別在這談房地產市場,這個市場和你沒有什麼關系」。這話是不是霸道了?因為,在現行體制下,我們所有的房地產開發,都離不開國家的政治背景和經濟背景,而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是生活在同一個政治經濟背景下的。即便你的價格只針對「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階層」,但是你的價格影響了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秩序,這就是「蝴蝶效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這么個大的背景下,任何一種局部的經濟活動都會關聯到整體的波動,這是顯而易見的。 我在買房的過程中,非常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房價的依據。我敢說,沒有任何一個房地產開發商敢於把自己的成本和利潤賬目公開給我們看,我覺得這些東西不應該成為隱私,至少對政府審計部門而言。房價是不是應該納入國家物價部門管理范圍,我們老百姓不清楚,所以房價的依據似乎永遠是個謎,倒是我這個門外漢,揣摩出一個公式,可供參考: 房價=紅色成本(包括地皮、原材料、勞動力……)+綠色成本(包括納稅、交費、拆遷……)+灰色成本(包括……)+黑色成本(幻覺、慾望、胃口……) 這裡面,如果有一項是說不清楚的,那麼整個公式就不成立了。而事實是,在所有的房價里,不止一項說不清楚,往往有好幾項說不清楚。因此,我又得出第二個公式:房價=一筆糊塗賬。 事實上,全國各大城市,賣不出去的房子多得是。這筆賬一算就明白了。僅以北京為例,自進入市場經濟時代以來,北京開發的商品房,怎麼說也得以千萬計,北京果真有上千萬「高收入階層和中高收入階層」嗎?絕不可能!筆者買房買了半年,看房看了八十多家,心裡有底,去年宣稱只剩下幾套房子的售樓處,過了春節,又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了十幾套。不要以為貼上「已售」標志的就真的售出去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多得很!

E. 房價如何確定

房價收入來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數和自房價租金比是國際上用於評價房價合理水平的三類指標。以房價收入比的多年均值作為判斷標准,目前我國城鎮新建商品住宅的銷售均價總體處於正常水平,但北京等部分城市的房價則明顯偏高。

F. 買賣房子的時候價格是怎麼定的是否可以隨便定

買賣房抄子.首先進行評估.有房屋評估機構.根據目前市場行情.未來的漲跌.坐落地點.房屋結構.面積.朝向.樓層等.進行綜合評估.根據評估後基本價格.在去房屋中介進行登記.注冊.房主可根據評估後的價格.和房屋中介協商.做出最終出售價格和價格可上下浮動范圍.然後上網銷售.

G. 新房開盤房價怎麼定

樓盤的開盤價有各種價格:什麼預售價,開盤價,內部價,回遷價等等,不一而足。簡單說來,開盤價就是開發商已具備法律意義的售房資格,可以開始賣房子了,而房子可以是已蓋好的(現房),也可以是沒蓋好的(期房

H. 賣房怎麼定房價向開發商學習定價技巧!

想要賣房子,首先要對房子進行評估,然後制定一個合理又能賺的房價。房價可以怎麼定呢?跟開發商學習怎麼定房價肯定不會錯。所以,購房指南接下來就來告訴你開發商怎麼定房價。另外,房價是由構成因素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房價的構成是什麼?

決定商品房價格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土地費用和拆遷安置費用、房屋開發費用、市政公用設施費用以及各種稅費和開發商的利潤。

一般來說,建房成本中土地費用約佔20%,拆遷安置費用約佔10%~20%,房屋建築安裝費用約佔20%~30%,市政設施費用佔10%左右,各項稅費約佔20%。在此基礎上,還要加上20%左右的開發商利潤,從而構成商品房的售價。一些大城市的高房價還來源於高昂的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同時一些開發商的高額利潤也是造成高房價原因之一。

總體來說,房價大致可分為四大部分:

1、土價成本:包括土地出讓金以及相關費用,如郊區的耕地補償、勞動力安置、城區的拆遷周轉費等;

2、建築安裝費:如設計、招標、監理、材料施工等。廣義地可包括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七通一平費),甚至大市政費、四源費、用電權費等也可折算在建安裝費里;

3、開發商經營費用:包括管理費、銷售經營費及融資利息等;

4、開發商經營利潤。

二、房地產開發商是如何定價的?

1、成本加成法(開發成本加利潤分攤到單位建築面積上確定價格)

開發商開發物業當然不能忽略其基本成本,建造之前的成本預算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終銷售價格。建造成本含土地使用費、公共設施配套費、建築材料和人工費以及多種相關稅費等,這些均為硬性成本,不太可能避免,開發商一般在成本的基礎上加以適當的利潤來確定房價。

2、市場比較法(以周邊市場同類型物業作參考,定出一個合適價格)

這是市場上使用多也符合市場行為規則的定價方法。反過來,也為購房者判斷房價高低提供了一種方法。總體市場影響區域市場,通過自身物業的相關指標(如綠化、小區配套、朝向、房型設計等),與周邊相關物業指標進行對比,得出雙方在物業的優劣比較,再相應定出一個價格。因此,同一區域物業的價格都會在一個相差不多的范圍內。區域價格影響著個案的價格,個案的價格差異往往反映了個案空間的特殊性。

看完上文介紹,你是否對房屋定價技巧有了更多認識?希望以上介紹能為你提供實際的幫助。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4-2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I. 二手房的房價是怎麼定的

一手開發商賣房,才會有區域指導價格。二手房是沒有定價標準的,任意你個體業主的售賣價格,一般都是市場價,也就是周邊樓盤的均價再結合你自己的一個意向。

閱讀全文

與怎麼定房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