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控制房價
調控房價,不應該打擊有錢大佬,而應該打擊剛需。
比如我換房,是拿著賣房的錢當首付買下一套;賣我房的房東,拿著我的首付+貸款,准備去加錢買下一套。這很可怕,你看——
A拿30萬,貸款70萬,買B持有的100萬的房;B拿到A的100萬做首付,貸款200萬,買C持有的300萬的房;C拿到300萬,貸款600萬,買900萬的房,以此類推。
結果你發現,只有A實實在在兜里掏出來30萬。剩下的A自己買的100萬的房、B的300萬房產、C的900萬房產的所有房款,全是銀行貸款的(當然,B、C之前買房的時候也出了首付,但這一輪換房他們一分錢沒出)。
泡沫非常大。
偏偏是這些以房換房的剛需,賣出去上一套騰出來名額,就不太受二套房的貸款限制(北京對換房剛需限制依然很大,棒棒)。
至於有錢大佬,都是好幾套房的,名額都用滿了,再買也得全款,沒有什麼泡沫。
你看,房價泡沫都是剛需炒上去的,有錢大佬,只是順便。
這說明——
剛需越多,泡沫越大,有錢大佬買的越多,樓市越穩定。
那怎麼辦?很簡單——
應該連貸款都不給貸,並開放購房名額限制,有錢大佬隨便買,愛買幾套買幾套。
最後就會形成,房價非常穩定,毫無泡沫。但是剛需也貸不了款,誰也買不起。房都在大佬手裡。
反正誰也買不起,結婚的時候,丈母娘也不要求男方有房了,大家全租房過日子。社會走向了和諧。
大佬買了這么多房,也住不過來,房價穩定,轉賣來回炒也沒意義,於是大佬全都租給剛需,剛需租房過。
原有大佬炒房,由於畸形的租售比,租房子收入是不賺錢的,必須轉賣才賺錢。大佬傾向於簽短租約,所以租客權益難以保障,一旦賣房就會出現「被房東趕來趕去」的窘境。
而在我的建議中,由於房價穩定,租金回報成為投資目的,大佬會非常願意和租客簽長約,甚至在租售同權(多地已經提出)落實後,大佬很樂意讓租客用自己房子的學位,提升租金收益。這樣租售比就回到了正常水平。讓剛需的租客權益得到了保障,大佬也提升了租金。
當然,這里的大佬,不應該是自然人,而應該是法人。
因為——普通大佬再有錢也就買個二三十套,他們干不過投資機構。投資機構一買起房來,都是上萬套地持有,一個小區一個小區地掃貨(已經有了雛形,萬科在全國拿下多塊住宅用地,無法銷售,全部住宅必須全部自持經營)。普通剛需雖然買不起房,但可以對這些投資機構進行投資。作為投資機構的小股東,普通剛需依然可以通過投資機構來分享機構的收益。
最後,房產向投資機構進一步集中,最後萬科、恆大、保利與房產信託投資基金成為中國明星企業,這一階段,首富依然應該從王健林和許家印中產生。
② 高房價下,該如何選擇
1
看清大勢最關鍵
以下是我從這份報告中為大家摘錄的涉及房地產方面的內容:
回顧過去五年工作:
因城施策分類指導,三四線城市商品住宅去庫存取得明顯成效,熱點城市房價漲勢得到控制。積極穩妥去杠桿,控制債務規模,宏觀杠桿率漲幅明顯收窄、總體趨於穩定。
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
今年要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強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協調配合。
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廣義貨幣M2、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維護流動性合理穩定。
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確保風險隱患得到有效控制,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
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取得明顯進展。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風險總體可控,要標本兼治,有效消除風險隱患。加強金融機構風險內控。
啟動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今年開工580萬套。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支持居民自住購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
健全地方稅體系,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接下來,我為大家詳細解讀:
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解讀:意味著2016年以來的房產調控政策比如限購、限貸、限售、限商、限價等會繼續執行,絕不會放鬆,因為放鬆就代表著上漲。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就是分城施政,針對一二線城市和部分上漲過快的三線城市還是政策壓制,庫存大、未上漲過的三四五線城市繼續執行寬松政策。
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新華社就發文《「房住不炒」讓房價漸回理性》強調:2018年房地產市場從緊調控。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繼續嚴格執行各項調控措施。同時表明房價非理性上漲根源正在被拔除,投機炒房勢力失去卷土重來的土壤。
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是計劃經濟調控下的市場經濟,不要低估計劃的力量,更不要挑戰計劃的權威。從98年房改後20年的房地產發展史來看,毫無例外的每次房價上漲都是完全掌控,周密安排的結果。我也反復強調過「聽黨話、跟黨走」對於房產投資的決定性意義。希望大家能夠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二、「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取得明顯進展。加強金融機構風險內控」。
解讀: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三大攻堅戰的首要任務,是2020年之前的政府重點工作。而化解金融風險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去杠桿。房地產作為金融去杠桿防風險的重點領域,信貸規模已經開始收緊。2015年以來,從一線城市開始並波及全國的這輪房價暴漲,高杠桿功不可沒,銀行房貸余額屢創新高,集聚了較大的金融風險。在美聯儲加息,全球收緊貨幣政策的國際背景之下,政府主動擠泡沫,去杠桿,是為了房地產的健康平穩發展,防止樓市崩盤。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3月4日在住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防範金融風險是今後三年三大攻堅戰之一,任務非常艱巨,各類金融風險正在逐步的顯露。要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防範金融風險的底線必須要守住。
其實,從去年底開始,「一行三會」就全面打響了去杠桿的戰役。2018年1月25日,銀監會在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強調,進入2018年,要繼續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堅決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使宏觀杠桿率得到有效控制,並提出10大重點監管舉措:1、努力抑制居民杠桿率,重點是控制居民杠桿率的過快增長,打擊挪用消費貸款、違規透支信用卡等行為,嚴控個人貸款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市。 2、繼續遏制房地產泡沫化,嚴肅查處各類違規房地產融資行為。
所以,我們看到目前全國房貸利率正在全面上調。據融360監測數據顯示, 2018年1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43%,相當於基準利率1.11倍,同比去年1月上升21.75%。 據《證券日報》調研統計,春節過後,包括河北、安徽、廣東、江蘇等省份的多個地區首套房貸款利率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多個重點城市的首套房貸款利率最低上浮5%-20%。北京首套房基準利率上浮10%目前占據主流地位,少部分銀行將首套房貸款利率上調至基準利率上浮20%甚至30%。
③ 到底是什麼讓房價久居不下,怎樣才能使房價掉下來
1、房價本身不高。
2、調控導致房價增長放緩。
3、房價必須要漲到一個非常高專的的程度才會崩屬盤,目前房價雖然高,但是還沒有到一個崩盤的程度。要想房價掉下來,必須要持續的翻倍增長,比如3年翻6倍,5年漲10倍這樣,就一定會跌。崩盤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壞賬要達到一定程度。在調控的作用下,崩盤是小概率事件。
4、購房者退場,目前來看全國各地所有人都在炒房啊。所以基於市場需求,房價上漲是一個必然的現象。現在不買房,以後有錢也買不到,這也是老百姓最擔心的事情。
5、如果經濟發展向好,房價會跌。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所以中國經濟只能靠創新開出一條新路,而事實是我們的經濟並沒有那麼好,由於經濟增長速度逐年下降,投資房產成了很多人的唯一選擇。
④ 買房子時,怎樣砍價才能把房價砍到最低
房子是每一個人的必需品,但是買房子的時候基本的時候基本上用掉了一輩子的積蓄,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買房子的時候把價格談到最低,那麼怎麼才能把價錢談到最低呢?
買房的人總希望能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手,賣房子的人也總想賣個高價,如果想要成交就必須找到一個焦點。
⑤ 如何把房價給降下來
現在的房價,國內只有少數幾個成熟的漲幅很高,大部分的城市,其實還是在合理的范專圍內 很多人吵著買不屬了房的,也是在幾個大城市裡的才就業的年輕人 現在的年輕人不管是才畢業的,還是在大城市打工的,都想在城市裡買房而不想回到縣,鄉、村裡去,如果回縣、鄉、村了,要買房壓力比在大城市買要小的多,可以又有誰原因回去 房價高也不是全是炒作的原因,中國的人口龐大和現在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原因之一 國家的城市化進程,還要大量的把農村人口變成城市人口。
⑥ 如何讓房價快速下跌
重回政府主導經濟就行,不允許開發商拿地,政府統一規劃修建住房。根據成本居住環境等條件給出售價
⑦ 如何讓一線城市房價崩盤
今年三季度你會看到 持續到19年
⑧ 高房價下如何買房:買房的5大原則
關於目前的房價,很多購房人看不懂、猜不透,更加亂了陣腳。究竟是現在就買,還是再等一等,等到房價回落?在房價這么高的情況下,如何買房?在房價走勢不明、或將出現拐點的形勢之下,做一個聰明的購房人只要掌握五個基本原則。
一、明確該不該現在買房?了解自身的生活居住需求。
認清該不該買房,就要拋開房價漲跌的心理預期,認清自己現有的住所能否滿足個人與家庭的生活居住需求。從日常起居、家庭社交等家居生活的基本層面來確定住房需求,以此為依據來考察現有的住宅在地理位置、交通狀況、房屋面積、戶型格局、房屋質量、物業服務、周邊配套等幾個主要指標上能否滿足。如果現有住房有3個以上的指標不能滿足需求,那麼您就需要考慮購置一套能符合需求的房子。
第二原則:該買什麼價位的房?根據自身購房能力,確定價格承受范圍。
為了不背上過於沉重的貸款壓力,需要對家庭的財力進行評估,確定出一個可承受的價格範圍。
用貸款最高額度與最高年限來判斷價格底線,月還款額占家庭月收入比的1/3以下即可。判斷價格浮動空間,可以根據住宅指標家庭生活的影響程度分清各項需求指標的主次關系,明確哪些是必須滿足的剛性需求,再確定哪些是可以舍棄的柔性需求。
第三原則:該買什麼類型的房?衡量房子的性價比是否最優化。
衡量住宅性價比是否最優化,也就是看與同檔價格住宅相比其居住及附加價值是否最高。買房買下的並不僅僅是一套房子,還有附屬在房子上的生活環境,包括區域配套、社區環境等等。
第四原則:在價格談判中掌握主動!堅持價格底線,不要為明天的升值買單。
自主型購房者買房多是為了解決當期的居住,應該更看重房子當期所具有的價值,而不是過多地考慮房子的未來升值潛力,不要用今天的錢為明天的升值埋單。
想要在價格談判中不陷於被動,應當關注當前房產的價格行情,特別是對想要購買的住宅區域和小區的價格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第五原則:買房怎麼能最省錢?精打細算,採取最省息的貸款方式。
公積金貸款利率較低、貸款成數較高。所以,能使用公積金貸款的要盡量使用。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3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⑨ 如何穩固房價健康發展,讓老百姓都能夠買得起房子
樓主第一句,含義難道是讓開發商怎麼繼續賺得到錢嗎?本身老百姓都現有房住,回不搞實體經濟,非要答搞拉歲月來填充經濟,搞需很好,但環節配套搞同步,老百姓就都會買,關健現實是一時半會同不了步,比如大蒜超市十四元多,鄉下無人要,這不是盲目跟風所產,實際是配套跟不上,如現房不保持原壯平穩,還大力發展,好戲舞台未來會知,看看現在經濟,鎮痛認何時都難免,關健問題是有的還繼讀加,有的溫保難解,但一平均,有早過溫線,當今是個人應得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