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0年北京房價一旦下跌買了房的人怎麼辦
不可能跌,外來人口這么多,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融入北京。他們住哪?當然是在北京回租房。只要租答房的人夠多,業主們就不愁房子不生錢,房子就不愁賣,當然房價也就降不下來了!
我覺得自己挺業余的,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② 北京房價現在怎麼樣 明年還會不會漲
用供給和需求曲抄線來回答你,均衡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決定的。
這是由於經濟蕭條,游資離開製造業進入房地產行業,投資房地產,導致需求曲線增加。因而導致需求曲線往右移動,均衡點升高,進而價格上漲。
現在國家政策都是治標不治本,北京的房價只會漲,建議你不缺錢的話當投資長期持有,過些年價值絕對是翻番。況且現在股市不穩定,投資風險較大,你一持有貨幣照著現在這通貨膨脹水平,賣了指定虧,100%虧。
建議您你看看《郎咸平說》你就會信服我的話了。
③ 北京的房價是怎麼漲上去的
50%房價是被中介推高的抄。好像叫什麼羊群心裡
http://finance.icxo.com/htmlnews/2010/05/24/1412486.htm
這里全面爆料了中介如何盈利的一些東西 專家說中介推高了房價大一部分呢
④ 1.十年、二十年後北京的房價將會如何發展 2.70年產權又將如何解決
下面寫了很長主要發表下這些天的想法。先回答你得問題。呵呵怕你沒耐心看!
我想知道拿現金20年後翻一翻是怎麼理解的。通脹效益?提高的存款利率跑不過通脹危機。20年後的100元是什麼?請去對比20年前的1元在現在社會的地位吧!至於70年產權的問題,沒人敢回答你。還是那句話這是一黨專政的中國。什麼都可能發生。政府決定一切。我們不用去擔心也不用去想。因為和我們沒關系。如果你是等著結婚或其他剛性住房。也沒必要等。因為你得房子是自住他不能成為商品。所以今年買明年買沒什麼區別。因為房子今天的價格過20年以後肯定比你放銀行那200多的多。
這個問題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中。我今年春節前才回國。馬上畢業了。還有半年我要投入祖國的懷抱了。手頭上有當初走之前的3處房產。分別在於秦皇島和北京。所以最近關注房價和走勢成了我每日必做的課題。因為對我來說面臨的是我要賣房投資實業還是找份工作等房子升值。
我很驚嘆於國家的房價控制政策。國八條中的限購令我瞠目結舌。最近總有人製造房價恐慌論。
這個限購令成功的使房價小程度的下調了。這個結果很明顯了。這個方法恐怕全世界都為之震驚。完全違背市場原則的。市場原則的最基本是。不已主管意見為轉移、而在中國這種特殊的社會環境黨政環境下。成功的實現了。中國要比世界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差距上幾十年。美國因為房地產市場的崩潰倒是全球性經濟危機。他是只是一部分但是也是其經濟危機的主要組成體。房地產關繫到太多的社會關系。美國最希望看到的是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美國尚且如此。更何況。。。。。。
至於人們口中的民生問題,老百姓買不起房子。這不是中國的問題。是全世界的共同話題。我常年居住韓國首爾。我住的地方房子價格100多平米基本控制在6到7億左右!按照現在的匯率對比算下來你就知道了。按照韓國目前最流行的88年代這個概念來講。他們奮斗一生還是沒房子住!也許你認為他們比中國的情況好很多。但是問題是韓國是公認的收入消費最理想的國家。但是去過韓國的人都知道,大部分的首爾人的居住環境。oneroom到處都是。
淡出人們視線很久的戶籍又從新出現人們眼簾。於是投機者又來了。出售婚姻。這就是扭曲的政策導致的扭曲的投機。
寫的很多也很亂。有人耐心看下來的。這邊是我的關鍵了。
中國的房價整體飛速上漲責任不能推卸給炒房人。更不能給投機者。投機者本來就是市場的必有產物。原因只有一個93年的稅務政策。(不知道的自行查閱)這條政策使得地方政府恐慌了。於是所謂的地皮飢餓政策出現了。政府開始炒地皮,因為城市需要建設,當官的需要政績。某某需要貪污。所以房地產商炒高房價成了必然。不弄高就沒利潤。他們不是慈善家。
其實從政府而言政府從來沒想過房價大跌。如果大跌。他所牽連的社會效益經濟。將足夠使得中國面臨無法度過的難關。
政府出台的各項稅收等政策。對房價沒有任何的關系,他是為日漸地皮消少的地方政府提供更加長期有效的財政收入。
所以房價大跌,開發商消失這種事情中國不會發生。除非政府不要財政收入。但是房價穩定上漲是我們希望得到的結果。不要去和國外比了。政黨不同。社會不同。無法對比。在中國發生的各種人們想都想不到的事情早就證實了這一點,這里是中國。
⑤ 北京房價下跌數月一套房跌百萬情形如何
在2017年這一年,連續的樓市調控措施,像旋風一樣席捲了整個北京,繼而向北京周邊以及全國各大城市擴散。
北京高燒的房地產市場終於「退燒」了。如果回看2017年北京住房成交價格曲線的話,這條曲線像極了一座陡峭的山峰,3月份是山頂——沒人知道何處是山腳。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北京房價轉折的一年裡,我們尋找了5個在2017後半年與買房發生交集的人,講述了他們的故事和復雜的心情。
我把480萬的房子賣了381萬
在2017年選擇賣掉通州的房子,是一件頗為心痛和無奈的事。
「317新政」之後,房價應聲開始下跌,跌的首當其沖就是通州。這使得我2017年一整年的感受就像在坐過山車。
2017年前3個月,通州的房價一天一個價,最高的時候竟然逼近6萬元每平米。這個價格,是我6年前在通州買房時不敢想像的事。
通州的房子給了我在北京的第一個落腳點,就像給當時是候鳥的我,在海面上找到了一個可供休息的海島。我的父母也很喜歡這套房子。不過隨著工作的變化,加上孩子讀書等問題,2017年我就在想,是該把房子賣了,換市區附近的房子了。
但我考慮得還是晚了。2017年年初,這套房子值480萬,等到我決定賣的時候,是2017年6月份,房價已經在往下走了。我想想說,能賣460萬也行,就以這個價格委託給了中介。
哪知道在那個時候,460萬的價格,中介根本不給你掛出來,掛出來1個月了,我房子也沒人看。
這還不算,中介還不斷發成交房子給我看。我是眼看著房價一點一點往下跌的,但心理預期還停留在新政之前。
到了8月份,有人看了我的房子,拿了400萬全款,希望買下這套房子。當時中介跟我說,只要我跟這個客戶見面,就能談到400萬,不然他去買另外一套房子了。
你說說,房子480萬的時候我沒賣,現在賣400萬,一下子少了80萬,我是接受不了的。
於是我很乾脆地回絕了中介:400萬不能賣。
第二天,中介發來消息,那人買了另外一套跟我這差不多的房子,400萬。
我終於意識到,通州的房價確實是真真切切地在下降了。人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當房子都普遍上漲時,反倒不願意賣;在房價降的起初,自己還會不太相信;當大量的房子開始下降的時候,自己就有些恐慌了。
到了9月份,我確實是有點慌了。自己的心理預期也從460萬,到了430萬,再到410萬,最後會懷念那個出400萬全款的人,會問自己「當初沒賣給那個人是對還是錯?」
就這樣又過了一個月,我小區附近有一套格局一樣、朝向不太好的房子,賣了375萬,我終於認清了一個現實,沒賣給那個出400萬的人,是我判斷錯了。
廊坊某樓盤,環境宜居。
就在2017年底,我終於賣掉了北京唯一的房子,從此安心地做一個廊坊人。
⑥ 現在北京各區域的房價情況是怎麼樣的
目前北京的新房項目多集中於發展較快的大興、房山、門頭溝、順義、通州和昌平。
主城區海淀、朝陽、石景山、豐台在售項目較少,且大多是大戶型,在海淀、朝陽、石景山價格普遍在八萬以上,豐台項目在8萬左右。
近郊六區中以通州房價最高,因為這邊被化為了市政府中心,一核五區的發展潛力巨大,在運河核心區均價在6-7萬左右,像台湖鎮目前這邊的項目是在6萬左右,當然遠些的比如北窯上橋和永樂店也有3.5-5萬之間。
大興區受益於南城計劃以及首二機場,目前的均價大概都在6.5萬-7萬左右,主要新房在售的主要為亦庄經濟開發區和黃村板塊。面積80-90平之間的戶型,亦庄板塊有北京城建海梓府和和成璟園,總價500萬起。
房山區目前的均價大概在4.5萬左右,主要分為長陽板塊、良鄉大學城板塊、閆村板塊和竇店板塊。長陽板塊的均價在5萬左右,良鄉大學城在4.5萬-5萬左右,閻村板塊4.1萬左右,竇店3-4萬左右。80-90平目前在售的有長陽板塊的五和萬科長陽天地,良鄉大學城板塊的觀山源墅,閻村板塊的天恆·京西悅府,竇店板塊的旭輝城、北京城建琨廷和金樾合著。房山區目前是整個北京的價格窪地,樓盤價格跨度也較大,從長溝均價2.2萬的別墅,到長陽均價5.5萬的科技住宅都有。
順義和昌平按距離城區遠近不等,昌平大概在4.5萬到6萬之間;
順義因為受新機場的輻射,以及別墅區聚群,所以均價在5萬到7萬不等。
門頭溝目前的均價大概在6萬左右,大部分為改善型住宅。
至於懷柔密雲的遠郊四區,也有一些新樓盤,價格普遍在3.5萬以下。
⑦ 北京房價怎麼樣
新房,二手房還是一樣的貴,
法拍房因為是拍賣的要便宜很多
望採納
謝謝~
⑧ 最近房價走勢如何北京房價
現在的房產市場價格是穩定上漲的階段,原因如下:
1、市場緩慢回暖 --- 政策止步,利率高漲
首先現在市場在開完十九大以後有個明顯的回暖了,因為之前很多客戶都想等十九大,看看還會不會有什麼政策出台。十九大沒有發布關於房地產的一些政策。現在市場相比去年確實不好,而這個不好也不是房價不降了,只是成交量下來了,因為大批的人首套變成二套付不起首付買不了,導致了很多像您一樣的人由要買房變為觀望,目前從317政策出台到現在也有半年多了,北京的新房成交均價並沒有下降,反而略有上浮。二手房確實有一些降了,但降的這部分二手房基本都是老社區,沒什麼環境物業的,在您看到這部分房子的價格降的時候,您要先了解一下去年它漲了多少,只不過去年市場太好,這部分二手房漲到了一個虛高價,今年回到了它的真實價格而已,相比前年,它還是漲的。
其次是現在銀行迫於國家政策都已經普遍調高了,貸款利率,無論在首套還是二套,貸款利率都明顯上浮,首套上浮到基準利率的1.05倍,二套上浮到1.2倍。現在銀行很多都已經開始停止貸款了,很大部分原因並不是我由國家調控直接導致的,而是因為銀行本身到年末也沒有太多貸款額度了,17年整個年頭,特別是年初的時候,房地產是發展的非常的快速的,銀行接了大量的房地產貸款,銀行同業拆借率達到4.7%,而帶給買房人的利率基準利率只有4.9%,即使上浮也只有5.16%,其他銀行尋求中國銀行拆借,差額只有0.2%到0.3%點多。這樣的話,在銀行手裡沒有貸款額度的情況下,他們不會去找銀行同行拆借,更多的是直接關閉貸款渠道。也就是目前二手房的放款周期基本都到了明年三月的原因。對於您而言,年初您購房和現在您相比,價格沒有很大的降幅,單單是月供都已經多出不少,。您的觀望成本只會越來越高。
2、房價上漲的原動力
---需求始終存在
為什麼黃河,尼羅河是母親河?究其原因,因為有資源。要知道全球50%的人口住在1%的土地上,這就是馬太效應,優勢的資源會不斷吸入更多優勢的資源。所以任何人口均勻分布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日本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東京,而倫敦聚集了英國近50%的人口,為什麼,因為這些城市的醫療,教育,交通,設施配套,產業,就業機會,發展前景的資源都是超一流的,人們為了共享這些優質資源,會不斷擠入這樣的城市。顯然,北京就是這樣的城市。
如果認識到這個邏輯,那接下來就容易理解了。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互聯網綜合中心的核心城市是不可復制的,全國想要享受優質資源的人依舊會不斷湧入京城,所以從需求側說,需求是永遠滿足不完的,150萬套,稀釋在目前就有超過2300人口的北京,無異於杯水車薪。說到依託雄安,和企業外遷梳理人口,我承認會有很多人因此離開北京,這就引出了一個背後的邏輯,能被疏解出去的一定是在北京無法生存下去的,因為不能享受北京的資源,才退而求其次。因為核心的資源是不會外遷的,所以但凡能留下來的還是會留下來,想進來的還會不斷涌進,撥開說,政策只是為北京的常駐人口做了一次流動優化,優化的結果就是更多優秀的人留在北京,而對於房產市場無疑是一次購買力的優化,擁有購買力的人佔比更高了。如果這一層您也認可了,我們就又回到了最基礎的邏輯,供需關系,需求端並沒有減少而且還會不斷增加,且被政策優化,而目前我們能看到的就是一個目前城市化率還不足50%就以有2300萬常住人口的北京拿出的150萬套房源的規劃,平衡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長期來看,住宅市場不會持續走低甚至崩盤。如果以上您都認可,接下來的上半年住宅橫盤,二手市場波動就好解釋了,無非就是政策剛剛出台的短期效應,去年930出台,市場成交量下降30%,然而,房價上漲了4%。一個月前的數據顯示,新房入市的速度和去化的速度是1;2.2,按照這個比例,北京的新房市場在接下來的8到10個月就很可能面臨無房可買,而需求並不會隨之減少。買房是大事兒,還是應該從事實出發,大家都幻想現在的售樓處應該是門可羅雀,可實際出來看的人都知道,有點兒產品力的房子都已是門庭若市。政策只能把需求短暫壓制,並不能解決需求,等所有人都反應過來,需求再次爆發,必然會推動房價再次上漲。
⑨ 北京房價現在如何
房價走勢其實看地區,看新房二手房,看產品線。總體看,二手長期跌,新房看產品,豪宅一直漲,剛需沒潛力。強調一點,所謂跌,就是漲幅沒有超過平均漲幅的。只要是北京房子,基本都會抗通脹。
【1】.先看地段地區,基建配套完善,屬於老城區的房子,大部分房子房齡長,銀行對於超過20年的房子不批貸款,二手市場說,不具備領漲潛力,譬如海淀,順義,朝陽目前已經是歷史房價最高點的地區,不僅人群外流,自身也沒有發展的土地空間。
【2】.看品質,以前老房子品質一般甚至較差,如果看未來需求,就要看現在18歲左右的孩子們對房屋的要求,還有十年後他們成家立業面臨的生存壓力。北京來說,家庭人均擁房率高,孩子又少,本身不缺房子,未來買房主要考慮改善,對生活有必然的品質需求。大都會賣掉多餘小戶型,慮能夠容納二孩,四老,三代同堂的新房,也就是至少120平,四居格局的房子。而且這類房子現在已經是稀缺品,未來替換餘地小,也是升值空間最大的。這個也是目前小戶型,二居室的剛需宅,無論新房二手,房價都不會有更多空間的原因之一:市場需求。
【3】.接著說原因之二:供需。現在保障房面積都在80-90平以下,新建小區70%的房源90平以下,以後小戶型充斥市場,對目前現在小戶二手是致命打擊(這么老,又沒有實際功能,死路),新房未來也是較新二手,但是品質占優,也因為供需問題,漲幅有限。
【4】額外說下房價漲幅的根本規律:銀行放水。這個基於整體國家國策,甚至是整個世界的經濟局勢。簡單說,銀行放水,豬圈都能漲,過去幾年所謂買房賺錢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蒙的。現在潮水正在退,到時候誰沒穿褲衩都能看出來。
【5】看人群。其實看的是錢。物以類聚,人以錢分。社會的階層一直是存在的。如果沒有政府幹預,純粹自身發展,貧富鴻溝會不斷加深,直至發生革命。但是咱們小階段說,還是有錢的越有錢,窮人區基本翻不了身。地產上,老舊房子的歷史如果就是貧民區,周邊沒有特殊規劃改善,基本房價就是一直跌。從趨勢上講,就是看有錢有消費能力階層往哪聚集,往往以高收入產業區,商業區為經濟導向,以學校為聚集導向,以品質為市場導向,如果三合一,房價必漲,二合一,房子不賠,可以長期留。
【6】看物業。其實和品質掛鉤,但是影響的是5年以上更長期的房價。現在買房,要擦眼睛看清物業是誰。同品質,售價一樣,如果物業有差異,一定要選物業費貴的。
2018年是個兩極分化年。因為之前的豪宅用地的房子放了出來,能買就買吧。以後都是剛需了,再買都是小戶型,基本沒有潛力。2018年房價豪宅有小漲,剛需不漲。19年後北京整體大基建完畢,豪宅會一飛沖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