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房價真的掉了一半,要還二、三十年房貸的房奴該怎麼辦
成家立業是大部分人的心願,而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這也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可是兩個人想要結婚生子,就會面臨一個重大的問題,到底要不要買房子?
買房自然是好的,可以暫時遠離父母,趁著年輕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也能夠隔開和父母之間的代溝和隔閡。但隨著房價日益高漲,很多人只能望房興嘆,甚至於一些人買不起房子,到了三十歲了依舊不敢談戀愛。而真正的房地產商,早在貸款者簽署了貸款協議之後,帶著錢瀟灑離去了。
B. 2019年末剛剛買了房子覺得2020房價會掉是不是虧了
下這個東西得往長遠了看,也許十年之後房價會漲的很厲害呢
C. 國家只有把地價掉下去房價才能掉下去
國家只有把地價掉下去房價才能掉下去,這和國家的地價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即便你把這個土地無償地給予的房價也是不可能掉下去的。
D. 現在的房子買不起,賣不掉,未來5年房價會跌嗎
未來5年中國房價一定會跌,跌幅在30%之內,但房價不會出現大跌,未來幾年房價下跌難免大跌不可取。
2019年全國房價開始遇冷,2020年全國各大城市房價開始走下跌趨勢,當然一線城市降價不明顯,但三四線城市房價降的非常明顯,現在的房價同比去年的房價同比每平方降1000元~2000元之間,甚至降的更多。
我老家四線城市,現在的房價就相當於2015年的房價,均價在6000多點,均價同比降了幾百元每平方。
購房剛需者越來越低了,要麼買不起的,要麼就是繼承房產的,現在的家庭基本都是有房的,家庭子女少,剛需也就是隨之降低了。
綜合通過上面以當前國內各大城市房地產情況進行分析,再度以我老家降價案例,以及從房地產環境、政策、剛需等等三個因素。
從種種因素都可以說明未來5年,中國房價會跌,但不會大跌;未來的房價會穩中下跌,總體以穩定小跌為主。
E. 20年下半年房價會不會掉
大部分地區房價下降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只是時間和下調速率的問題。
從房產稅角度看
房產稅是一個推出很久的概念,但今年由於兩會的原因變得火熱。
房產稅,顧名思義就是房子收稅,面對的是所以有房子的人。
起因
首先我們搞明白為什麼會提出房產稅:
提出房產稅是為了優化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改變單一的土地財政收入。完善現代化的稅收制度。間接性的改變地區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因為單一的土地財政帶來的負債問題(下一期講地方債:),和高房價已經影響到了實體經濟發展。(畢竟拚命干十年不如炒房兩三年)
整個社會的發張畸形化,使得大量財富匯聚在房地產裡面。各地發展和房價不匹配就會引發勞動力流失,拉伸貧富差距。
房地產的初始作用是刺激國民消費,拉動內需。但到現在它已經超額完成任務了。但是到現在已經背離初心,所以國家需要制衡它的發展。
經過
1986年9月5號提出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從1986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2010年7月22日,在財政部舉行的地方稅改革研討會上2010年7月22日,在財政部舉行的地方稅改革研討會上,相關人士表示,房產稅試點將於2012年開始推行。但鑒於全國推行難度較大,試點將從個別城市開始。
到現在還在緩步推進
必要性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本質上是存在沖突的,現在實施的是分稅制。中央拿大頭地方政府佔小頭,但是地方建設,公共設施維修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出錢。而政府不直接參與生產,收入由1稅收 2土地出讓金 3貸款 4發放金融產品進行融資(和3差不多個人覺得)
其中土地出讓金和本文關聯密切重點來講,土地出讓金就是,政府把通過競價土地出讓給企業。收入用來維護地方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維護。間接性的也會提高房價。所以高房價≈高出讓金,制約房價提升≈制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同時地方政府的債務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是房價也不會一直漲,所以尋找一個合適地方政府的新道路是必要的。
從陳平老師觀點出發:房產那麼高的利潤保值投資容易變成投機,一人多房的原因是因為中國房產稅的缺失,而解決辦法是通過普查房產資產,查清1用途 2空置率3歸屬人是誰
填補缺失的房產稅,實現人人交稅,對於多套房產實行累進制稅制。對於黑戶房產,違法房產等房產,按照垃圾債方法處理,實行拍賣或者債轉股。
稅制由地方政府結合自身制定,根本目標還是把重心放在實體經濟,同時合理的房價也能拉平人口外流從而達到發展相對的均衡。
從督公的老師觀點來看:房產稅可以解決土地財政帶來的借新還舊的問題(新入坑者身上背負著往期的社會壓力)適當緩解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同時也會使房價降低一定程度,老師的觀點也是人人交稅,但是可以實施「按房征稅,按人補貼」的政策。土地財政是逮住最後一個羊狠狠的薅一把羊毛來維持所以人的發展,而房產稅是大家一起出力。顯然還是房產稅合理一些。
總結
完善財稅制度,必須解決地方政府的財務危機。完善財稅制度是國家發展的必然結果,真正實施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以可持續發展的房產稅替代捆綁了醫療,教育的土地出讓金是一種進步。
房住不炒不是根本目的而是制衡經濟發展的手段
以房產稅開頭逐步完善的財稅制度體現在出讓金的逐漸下降,而不是直接取締過高的房價,造成經濟硬著陸。
但是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政策是會存在變形的,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簡單來說如果按戶籍收稅(一人一套房,一套房起征點低,隨房子增加稅率增加)那麼就會出現夫妻假離婚名底各一套房逃稅。
各種騷操作層出不窮,應該算摸著石頭過河,隨著政策實施,及時調整。
政策雖好,但要看具體實施,盡量避免一刀切。
所以,房價下降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只是時間和下調速率的問題。
F. 房價會掉嗎
房子的價格不會掉下去的,只會在現在的價格上來回浮動。
G. 如果房價真的掉了一半,要還二、三十年房貸的房奴該怎麼辦
首先我認為房價掉一半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即便是房市再不景氣,它有跌價的趨勢,但跌一半的情況還是非常少見的。
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的話,那說明這個人的運氣是非常背的。
人的一生不應該為金錢而活,錢固然很重要,但他卻不是最重要的。錢沒有了還可以再賺,如果僅僅是因為房價掉了一半,自己要還二、三十年的房奴就整日悶悶不樂,回過頭來想想,這又何必呢?我們買房就是圖安逸的生活,而不是自找麻煩。
本文的結尾小編還是想說,從目前的樓市行情來看,房價跌落一半的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那些有房子的人也大可不必杞人憂天了。
H. 如果房價真的掉了一半,要還二、三十年房貸的房奴該怎麼辦
如果房價掉一半,要還二三十年房貸的房奴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有不少人是希望房價跌的,而且就像題主問的一樣,最好跌一半,那樣房價就回到2015年以前了,這樣的房價也許就會讓更多的人能夠買得起房子。如果房價真的跌了一半,那麼房主會如何?
房價大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那麼房價是不是就只能漲?其實我們也知道,當前的房價確實是處於高位,如果在大幅上漲,其後果和房價大跌是一樣的,因為資金鏈是供給不上的,最後也一定會跌落下來,最後的結果和本文的前文是一樣的,所以就只能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一線城市的房價從2017年以來已經橫盤了3年之久,上海、北京、廣州至今都未能超過2017年的高點,只有深圳的房價在今年逆勢漲了一波(深圳的原因有點復雜, 這是中國唯一一個將房地產當初金融業來做的城市)。
I. 房子買的不到一個月房價就掉了但是還沒有交房這個事情該怎麼辦
1,資產的漲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房子是不動產,價格自然是有漲有跌。
2,對於自住的人來說,房價降了最多隻是影響紙面財富,偶爾聽到別人說房價降了,心裡會不太舒服。其實對生活影響不大,漲了,跌了,也不能賣掉,賣掉住哪裡去呢?
3,對於炒房者(純投資)來說,房價降了,有兩種選擇。
(1)割肉出局。對未來沒有信心,或者資金緊張著的選擇。
(2)持房待漲。等待房價重新漲回來,超出購買價甚至更多。
4,對於貸款購房者來說,跟銀行簽訂的貸款合同有這么一條
「抵押期間由於乙方(貸款方)的過錯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抵押物的價值減少的,乙方應在30日內向甲方(銀行)提供與減少的價值相當的擔保。否則,甲方有權要求乙方提前清償相當於抵押物減少部分的本、息。
如果乙方既不提供價值相當的擔保又不提前清償等值的貸款本、息,甲方有權宣布貸款提前到期,要求乙方提前清償全部貸款本、息」
意思,就是房價降了,購房者需要提供房價降了這部分的擔保或者償還降了部分的貸款和利息。舉個例子:A買了一套房子,總價100萬,首付30萬,貸款70萬。如果房價降了值90萬,那麼A需要提供最少10萬的擔保物或者向銀行繳納10萬塊錢。(具體演算法非常麻煩,這里只是舉例子)如果無法提供,那麼銀行可以申請對房子進行財產保全、查封,然後拍賣。所得先清還銀行的貸款,剩餘部分給購房者。如果所得不夠,購房者需要繼續背負債!
當然,目前國內就算房價降了,只要你持續還貸,不斷供,很少見到銀行履行這樣的權利。
第一是因為,中國的房產市場還有潛力。第二,就是這樣做的影響非常大,有可能超過「房產稅」出台。
所以,貸款購房謹慎使用杠桿,也許某一天房價大跌,銀行就會行駛這樣的權利,造成人房兩失。
5,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說,房價降了,就安心住就可以,其實房價漲跌跟你也沒有太大關系。繼續還貸,不要斷供,降了的也許還能漲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