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2015年2016年中國每月的通貨膨脹率 2、2015年2016年北京每月的房價
具體問問房管中心。房價的影響因素很多,如下:
個別因素:房屋質量、樓層、朝向、地段版、建築類型、規劃質量權、建造成本、物業水平
環境因素:噪音、污染、綠化、水環境、教育、交通、醫療、商業、金融等配套設施
經濟因素:經濟發展水平、收入水平、通貨膨脹、物價水平、供求緊張程度
政策因素:土地供應、房改政策、稅收、資金供應政策、城市發展規劃導向、
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人口遷移的程度、消費理念和動機社會文化等
Ⅱ 2015房價到底漲了多少
一手房全年漲幅為2.70%。
Ⅲ 北京2015年房價走勢怎麼樣
總體趨勢一直復是漲的,制尤其隨著北京公共交通的越來越發達,周邊的房價也隨之猛漲。就像房山還有大興,隨著地鐵的開工建設,今年一年房價漲了三分之一。香河距北京不遠,跟個北京的郊區縣距離差不多,香河到北京的交通也比較便利,肯定會隨著北京的房價上漲而上漲的(當然不會有北京那麼瘋狂),但你得承認,大趨勢是漲的,如果香河的房價現在還在五千左右的話那漲空間還大著呢。 要知道,北京郊區縣城的房價現在都在一萬以上了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Ⅳ 2015年中國房價排行榜
各地房地產市場從去年開始降溫,市場從過去粗放型發展轉型,今年年初在一系列政策激勵之下,全國樓市從清冷轉向熱情。目前,我國各個城市房價分化加劇,以北上廣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房價一直是全國樓市上漲的「領頭羊」。
上周,國家統計局公布了7月大中城市房價變化表,房價上漲城市略多於下跌城市,部分城市房價與上月持平。下面土巴兔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全國大中城市房價排行榜。
第一名:深圳
住宅平均價格:37821元/平方米
環比上漲:9.73%
深圳外來人口眾多,城市工作機會和未來發展空間都吸引年輕人來到這座城市。深圳與東莞交匯的深北國際生態住區正成為城市又一熱點居住區。目前,城市住宅需求供應不足,導致深圳房價一漲再漲,未來或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第二名:上海
住宅平均價格:34118元/平方米
環比上漲1.16%
2015年上半年,上海樓市成交量顯著上升,其中1000萬以上的高端物業上升最為明顯,目前成交量已突破去年全年成交量。由此可見,限購等政策放寬,刺激改善型需求積極入市,市民投資房產熱情依舊不減。
第三名:北京
住宅平均價格:33205元/平方米
環比上漲:1.49%
2010年以來,北京住房需求幾種爆發,即使諸多嚴厲房價調控政策,也沒能阻擋住北京房價迅猛的漲勢,不僅土地供應緊俏,而且住房資源也十分緊張。目前,北京城區及其周邊縣城的房價也達高位。
第四名:廈門
住宅平均價格:21461元/平方米
環比下跌:0.39%
廈門城市一直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因為城市中有大量的剛性住房需求和改善型購房需求、投資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城市環境優越,適宜居住。
第五名:三亞
住宅平均價格:20141元/平方米
環比微漲:0.19%
作為全國最早的旅遊地產區,三亞豪華海景房一直受到外地購房客的追捧,在前幾年三亞房價暴漲之後,最近半年房價有下滑,回歸合理區間。
除了以上五個城市,全國房價排名前十五名的依次是廣州、杭州、南京、珠海、福州、溫州、寧波、蘇州、天津、大連。
由上可見,全國樓市持續回暖升溫,下半年大中城市房價或將繼續保持上漲態勢。房貸利率也處於歷史低點,目前是購房好時機。
Ⅳ 北京房價2000-2015年上漲了多少
最高的,上漲超過了20倍,海淀區世紀城,2000年時最早時報價3600元/平米,現在價格在75000--80000元/平米,價格上漲超過2000%
Ⅵ 2015房價到底漲了多少
2015年,在支持剛需、改善型需求以及去庫存的寬松政策基調下,中國樓市整體持續復甦。無論是從官方權威數據,還是從研究機構的數據來看,2015年房價均以漲勢收尾,且一線城市房價漲幅繼續遙遙領先。
國家統計局:70大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漲幅7.7%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漲幅為7.7%,高於上月1.2個百分點。四個一線城市同比漲幅依然明顯高於其他城市,除深圳(47.5%)漲幅最大外,上海、北京、廣州分別上漲18.2%、10.4%、9.2%。
中房研協測評研究中心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整理顯示,2015年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延續上月走勢,環比持續小幅上漲,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漲幅較上月擴大0.01個百分點。
中住288指數:全國一手房全年漲幅2.7%
中國城市住房(一手房)價格288指數,通過定期監測全國4個直轄市及284個地級市(不含新增加的三沙市)一手房的相關成交數據和市場調研數據,採用類似房屋重復交易法,計算288個地級以上城市月度價格變動趨勢,在此基礎上形成中國房地產288價格指數。該指數由克而瑞信息集團(CRIC(微博))、易居(博客)房地產研究院和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每月1日發布。
從中住288指數來看,2015年12月,代表全國一手房交易價格指數的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為1109.7點,與2015年1月的1080.5點相比,上漲29.2點,全年漲幅為2.70%。
國家統計局:二手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漲幅7.6%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漲幅為7.6%,高於上月1.4個百分點。
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42.6%(深圳),最低為下降8.6 %(錦州)。四個一線城市依然領漲,除深圳同比漲幅最大外,北京、上海、廣州漲幅分別為20.8%、11.7%、11.7%。其他上漲城市漲幅在0.2-6.3%之間。
中住288指數:全國二手房全年漲幅近1%
2015年12月,代表全國二手房交易價格指數的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二手房價格60指數為1094.5點,與2015年1月的1084點相比,上漲10.5點,全年漲幅為0.97%。
從上圖可以看出:本輪房價上漲的拐點出現在2015年5月期間,無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其環比漲幅均在5月由負轉正,如果之前的連跌稱為樓市冬天,那麼5月的環比翻紅似乎宣布樓市進入春天!
Ⅶ 北京市的房價2015年底到2016年初為什麼瘋漲
股市不掙錢、期貨不掙錢、炒金不掙錢,干什麼都不掙錢,現在只有投機樓市了。
Ⅷ 2015北京多數宅地地價超3萬 房價受影響
要說2015年的樓市,就不得不研究一下2015年的土地市場。據了解,2015年成交的50宗宅地中,樓面價超3萬的佔多數,而樓市今年表現最搶眼的,也是豪宅市場。
據亞豪機構統計,2015年成交的50宗宅地當中,實際樓面價低於10000元/平方米的僅9宗,實際樓面價10000-30000元/平方米之間的有15宗,而實際樓面價超過30000元/平方米的則多達26宗,佔比高達52%。
2015年土地市場
隨著28日最後一宗地以12.6億元成交,北京全年的土地成交以2032.1億元收官。在房地產市場分化的背景下,房企回歸一線城市,激烈的競爭使得今年的北京地價攀上新台階。業內人士認為,高企的地價將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傳導至房價,對未來的房價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成交量創新低收入創新高
28日成交的順義區仁和鎮05-02-15-1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05-02-17地塊A33基礎教育用地限價商品住房項目是2015年土地市場的收官之作。這塊地在業內人士看來,位置不算好,且居住部分全部是限價房,但依然吸引了5家競標主體參與角逐,最終,經過67輪爭奪,以12.6億成交。根據招標文件,該宗地建築規模為134689平方米。其中,居住用途建築規模全部用於建設「限價商品住房」,銷售限價為13000元/平方米。
至此,北京土地市場順利收官,全年土地收入高達2032.1億元,同比增加115億元,繼去年之後再創歷史新高。
據亞豪機構統計,2015年北京土地市場共有109宗土地實現出讓,相比去年減少32宗。建設用地面積合計706.8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1511.5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25%、9%,這一土地成交量也創下了近八年的新低。
數據顯示,雖然11月住宅用地曾出現15宗的集中爆發式成交,但也難以挽救全年頹勢,2015年住宅性質用地共成交50宗,成交宗數創造近3年的新低。而另外兩類商業以及工業用地分別實現成交31宗、27宗,還有1宗特殊地塊用於棚戶區改造。這其中工業用地的成交減少尤為明顯,在2012以及2013年這類性質用地出讓宗數分別多達96宗、80宗。
土地供應的減少是成交量創新低的根本原因。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認為,經過20年左右的高速發展,北京城區土地逐漸消化殆盡,部分近郊區域也已呈現出飽和趨勢,剩餘部分土地則多存在位置較遠或整理難度較高等問題,因此北京土地供應漸漸出現「難以為繼」的現象,尤其是住宅用地。
逾半數宅地地價超3萬
房企的爭搶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地價。據亞豪機構統計,2015年成交的50宗宅地當中,實際樓面價低於10000元/平方米的僅9宗,實際樓面價10000-30000元/平方米之間的有15宗,而實際樓面價超過30000元/平方米的則多達26宗,佔比高達52%。而在2014年這一區間段佔比僅在20%左右。今年樓面單價最高的地塊為豐台樊家村地塊,樓面價高達75000元/平方米。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認為,伴隨著供應不斷減少,北京土地市場的需求卻在日益增加,大型房企戰線回縮,外地房企大舉進京,使得北京住宅用地呈現出明顯的供不應求狀況,因此大多數宅地均引發爭搶,甚至昌平北七家、大興瀛海、順義仁和這類六環附近的郊區也出現樓面價3萬以上的地塊,高價地范圍出現廣泛外延。而在這其中部分環線位置較好,但並不屬於傳統高端居住區的住宅地塊也遭到了「瘋搶」。
豪宅用地明年將遍地開花
「未來新上市的商品房定價會出現高端化趨勢,對市場定價有明顯影響。」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
記者在亞豪機構的統計中看到,2015年宅地實際樓面價前五的項目當中,豐台區占據3席,地處南三四環之間以及周邊,這些地塊成交實際樓面價均比周邊項目售價高出80%甚至翻倍,預計售價更是將高於周邊項目兩到三倍。而2015年成交的50宗宅地中,僅有的7宗位於五環以內地塊盡數花落豐台。
任啟鑫認為,雖然這些地塊成本及預計售價與周邊項目對比畸高之勢明顯,但是對於房企來說,在全城豪宅化已成定局的趨勢之下,絕對位置較好的項目更容易操作。
「2016年豪宅產品遍地開花已成定局,高端市場必然面臨供大於求現象,對於房企來說,在非成熟豪宅區打造豪宅產品,必然要付出額外的成本進行周邊配套的升級打造;而即便是在已有豪宅基礎的區域,由於拿地成本相比周邊項目高出一截,因此即便是耗巨資打造出品質項目,由於成本制約其競爭力必然也存在一定短板。雖然2016年遍地豪宅『看上去很美』,但對於房企來說則是面臨嚴峻考驗的一年。」任啟鑫表示。
2015年樓市
在土地市場成交額創新高的同時,房屋成交也同比上升。來自亞豪和中原地產的統計顯示,截至12月27日,新房成交同比增加23%,二手房成交上漲了超過八成。受豪宅密集成交影響,新房成交價格攀上高峰,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成交均價為29564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漲13%,這是自2011年樓市價格探底後,連續第3年創造歷史新高。
新房成交再次低於10萬套
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截至12月27日,下同)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和自住房)共實現成交75142套,成交面積833.53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加23%、27%。雖然同比有所上升,但是從歷年成交走勢來看,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已經連續兩年維持在10萬套以內的低位水平。
另據中原地產統計,截至12月27日,北京二手房簽約套數已經達到了192251套,相比2014年全年的104772套上漲超過八成,預計全年簽約將在19.5萬套左右,接近2010年的196587套,也低於2009年的266854套,處於歷史第三的位置。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受到土地市場的引導,北京住宅市場豪宅化趨勢已十分明顯,價格走高將對純商品住宅市場需求形成最直接的打壓。另外,在控制人口規模的政策背景下,近年北京土地供應也呈現下降趨勢,供地中配建的保障性質住房及養老、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用地也有所上升,使得純商品住宅用地大幅萎縮。2014、2015兩年成交住宅用地中純商品住宅用地僅在500萬平方米上下。顯見,未來純商品住宅將面臨嚴峻的供應形勢,這將使得住宅成交難以「翻盤」。
豪宅爆發拉高成交均價
自2014年開始,北京純商品住宅市場量價開始出現分化,成交量萎靡不振,而成交均價則一路走高。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成交均價為29564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漲13%,這也是自2011年樓市價格探底之後,連續第3年出現上漲。
「這一方面是受到市場供應不足的影響,整體市場項目價格普遍開始攀升;另一方面則是受到市場結構調整的影響,在市場快速豪宅化的過程當中整體均價水平也被快速拉升。」郭毅說。
亞豪機構的統計顯示,2015年單價30000元-60000元/平方米的中端產品成交佔比高達27%,相比去年上升9個百分點;而單價6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住宅產品實現成交2157套,同比增長74%。中低端產品所佔比重明顯下滑,而中高端所佔比重則不斷上升。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1-0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Ⅸ 2015年房價和2014年房價相差多少
樓市多個利好政策相繼出台,尤其是二套房首付比例從六成降到四成的消息一出,剛需客、換版房族一片權歡騰,而開封的房地產市場成交量也迅速對此作出反應。政策發生重大變化,眼下是否買房的最佳時機?未來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這些問題困擾著每個准購房者。專家表示,認清房地產市場趨勢是關鍵,但購房者心態不要過於貪婪,自住型、改善型剛需購房族買房還是盡量選擇早些出手。
2015年和2014年的房價應該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