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十條」等樓市新政的出台,使得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和樓市房價都一味呈現止漲觀望的態勢.若某一商人在新
設進貨來價錢為X,售價為自Y,由題意可得,
Y?92%X |
92%X |
Y?X |
X |
Y?92%X |
92%X |
Y?X |
X |
Ⅱ 一個月已有七城收緊樓市調控政策 還有哪些地區會跟進
2020年7月,上半年房地產市場表現較熱的城市如深圳、南京、杭州、寧波、東莞等進一步收緊了房地產調控政策,限制投機行為,支持剛需購房。7月24日,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綳緊房地產調控這根弦」;政治局會議年內兩次重申「房住不炒」……伴隨著疫情的褪去,下半年開始,一系列事件均傳達出了堅定「房住不炒」的信號。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份,包括杭州、東莞、寧波、內蒙古、鄭州、深圳、南京等7個房價有所上漲的城市開始出台房地產調控收緊政策。在業內人士看來,多城收緊調控主要是投資投機需求有抬頭的態勢,部分城市房價上漲,少部分城市房價上漲較快,以往較多的城市限購門檻較低,在信貸資金比較寬松的背景下,容易成為投資投機的對象。
在7月24日召開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全面落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發現問題要快速反應和處置,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因此,各地因城施策、精準調控將更加積極和及時,而對於熱點城市而言,一旦房價面臨過快上漲,大概率或面臨樓市調控收緊。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房地產因城施策研究》報告對此作了一份各城上半年房價漲幅合理程度報告。報告在「房住不炒」、「平穩發展」的背景下,以「5%」的標准用來衡量城市房價漲幅的合理性,對於房價年漲幅明顯超過這一標準的城市,其認為存在相應的調控壓力,存在收緊調控政策的可能性。
從新房市場來看,2020年上半年,新房價格累計漲幅超過5%的城市為銀川、唐山、徐州和西寧,是弱二線或三線城市,其中銀川房價在本輪牛市中前期漲幅很小,目前有一定補漲的動力。這些城市僅上半年房價漲幅就已經超過5%,雖然不屬於熱點城市,但後續若市場表現過熱也有一定的調控壓力。
累計漲幅介於4%和5%之間的城市為杭州、南京、成都、無錫和沈陽,均為2016年來漲幅較大,且目前市場仍然表現較熱的城市。這些城市上半年房價漲幅未超5%,但也已經偏高,若調控不到位,則全年漲幅將明顯超過5%,有較大的調控壓力。其中,南京7月已出台全面政策;杭州只是出台局部新政,不算嚴厲,不排除進一步收緊的可能;成都、無錫和沈陽可能進一步出台調控政策。
房價漲幅介於2.5%和4%的城市有長沙、惠州、大連、寧波等,其中寧波已出台全面新政,其他城市出台政策的壓力較小。
房價漲幅小於2.5%的有深圳、泉州、呼和浩特等,其中深圳已出台全面新政,其他城市出台政策的壓力很小。
二手房方面,2020年上半年,二手房價格漲幅超過5%的城市為深圳、沈陽、成都、唐山和北京,其中深圳二手房價的暴漲已經推動當地嚴厲的調控政策出台。
房價漲幅介於4%和5%之間的城市為銀川、西寧、寧波、無錫和杭州,這些城市二手房市場也較熱,寧波出台全面新政,杭州出台局部新政,無錫作為熱點城市,有升級政策的較大壓力。
房價漲幅介於2.5%和4%的城市為上海、徐州、大連、廈門和烏魯木齊,這類城市略有壓力。
房價漲幅小於2.5%的城市為福州、溫州等,這類城市基本無壓力。綜合新房及二手房數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報告顯示,銀川、唐山、西寧、杭州、成都、無錫、沈陽、南京、徐州、深圳和寧波11個城市上半年房地產市場表現較熱,有較大的政策調控壓力,下半年可能出台新的調控政策以促進市場的平穩發展,落實「房住不炒」的方針。11個城市中,深圳、南京和寧波7月已經出台全面調控政策,預計不會再出台新政;杭州已出台局部政策,還可能出台新政策。
另外,東莞和南通,作為強三線城市,上半年樓市也偏熱(加上述11城,共13個城市偏熱),但其不在統計局70城房價統計范圍之內;因此無法進行數據比對。其中,東莞已於7月25日凌晨出台全面新政,未來一段時間預計不會再出新政。而南通有出新政的可能性。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出新政的重點城市有9個,包括銀川、唐山、西寧、杭州、成都、無錫、沈陽、徐州、南通等。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王若辰表示:「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這是近幾年房地產調控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考核地方政府房地產調控績效的標准。對於上半年房地價漲幅偏高的城市,下半年有較大的調控壓力,以實現「房住不炒」、「平穩發展」的要求。
Ⅲ 樓市新政策對房價有哪些影響
限購政策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1、短期影響
從需求面講,限購令的出台通過版戶籍限制在短期內權主要抑制了當期決定購房的居民以及投機性購買者,從而立即將一部分房屋需求者清除出了市場,這會造成房屋需求的萎縮,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短期內房價會下跌。另外,滿足購房要求的購買者也可能會因為該政策的出台而暫時延遲購買,這在短期內也會造成成交量的下跌,從而也會帶來房價的下跌。
Ⅳ 出台樓市限購政策 房價真會大跌嗎
會跌一點。不會太多。
Ⅳ 去庫存樓市政策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國家喊來話要樓市去庫存對房價影自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去年以及今年早些時候房價下跌過快就導致了房地產商債務風險高築,如果泡沫迅速破滅會對國民經濟造成嚴重後果,現在是喊話加出政策使庫存先去掉,後面就是慢慢減少開工量,把握好速度
Ⅵ 南京出台限房價競地價的新政對樓市會帶來什麼影響
限房價,競地來價政策,要點主要自是:
1、涉宅地塊設定毛坯房最高售價。2、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售價均價的110%。
南京近期出現了不少熱銷樓盤,
土地市場競爭程度也在加劇,高價地頻現。
在此時機,出台「限房價競地價」政策,也看出了政府「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決心。這個政策,能有效地控制地價和房價上漲幅度,引導開發商在土拍時理性競價,並以限定未來房價的方式,來穩定市場預期,保障地價和房價的穩定。另一方面,之前開發商慣用的用高低配(挖地下室)來拉高標准層售價、拉低樓盤均價的方式,也行不通了。
Ⅶ 你認為房產新政的出台,會對中國樓市和股市產生什麼影響
我認為房產新政的出台更多的是政府作出的一種姿態,因為現在的房價就中國人的收入來講可以說是高的離譜了,隨著蝸居等電視劇的播出在社會上引起的對高房價和各地方政府在其中不作為甚至推波助瀾的抨擊越演越烈,我想政府在這時候不得不對房地產進行一定的限制。你可千萬不要認為房價會下降,你想想政府提出的房產新政的目的是什麼?是抑制房價的過快增長,而不是降價。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基本上能佔到中國gdp的30%左右,再加上它上游的鋼材水泥,下游的裝修相關行業,它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去年的4w億投資讓地方財政赤字嚴重,不靠賣地地方政府哪裡有那麼多的錢啊!對於房地產的新政就是什麼國幾條,國幾條的提出過好多次了,每次都會導致新一輪的房價飆升。
對於股市而言就說不清了,我國的股市更多的是政策市,基本上是沒有所謂的價值投資的,因為中國的很多上市公司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基本上沒有價值,上市公司的價值是什麼,不是他市盈率低就表示他有價值了,而是要分紅,我們的上市公司很多都是未分配利潤,公積金高的要死,就是不分紅,還動不動就要再融資。不過新政對上市公司還是利空的,比如現在價格雖然沒有降,但成交量萎縮了,地產公司拿地成本增高了等等,只是這種利空沒有他的股價反映的那麼誇張而已。
Ⅷ 國家樓市調控政策對房價的影響
有!
樓價的上漲原因有五個,第一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導致城市外來就業,常住人口的增加,第二,民間資本的投機,第三,地方政府為提高地方財政收入,高價拍賣地皮,政策上支持地產商的投資,拆遷,建設。第四,政府上下沒意識到樓市價格的不合理上漲,對國計民生的影響的嚴重性,國有銀行以及城市銀行,外資銀行支持了鼓勵建房買房的貸款政策。第五,在當前經濟大環境下的作用,政策作用導致了其它投資渠道的收緊。
而這些原因當中,政府都能幹預。
針對第一點:可放緩一線城市的城市化進程建設,加快二三四線城市的建設,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設施,根據各個城市的他點,做出相應的改革,引入新興產業,發展多位經濟。從根本上緩解了,大城市人多地少,人多素質不高,人多治安差的矛盾。
針對第二點:對於民生建設的民間資本投資,要防止出現過熱行為,對收益穩定的項目,徵收重稅。提高投機性貸款利率。
針對第三點:對於地方政府的行政考核,要改變方向,注重長遠,注重本地區民眾收益,民眾就業率,民間與政府的矛盾大小,以及完善企業投資環境,引入適合本地區的產業經濟。來決定官員的升遷。
針對第四點:政府應吸取房地產的經驗,對於涉及到人民群眾基本生存條件的經濟項目,應實行國家有力合理的調控,防止寡頭壟斷,防止價格不合理上漲,防止服務質量的下降。
針對第五點:國家應該鼓勵民間資本與國有資本的有機融合,實現雙贏,在國家控股的的前提下,廣泛公開的募集民間游資,保證資金鏈的安全,也保證了民間資本的獲利。
Ⅸ 人大戰」與未來的房價有何關系:人才新政對樓市的影響
揚州抄等各大城市出現了搶人襲大戰,人才引進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不過發展成熟了,這邊人才引進政策的效果也沒有了,之前最早通過人才引進政策來的最受益。附近學校競爭也激烈,所以學生大學也不一定在本地,或許去了哈爾濱那邊分數線低的城市,在那座城市結婚生子。所以人才引進的城市最後教育資源雄厚,技術資源雄厚等,可是別忘了當地的生產力還是需要人力的。如果人員流動性大,不利於一個地區的發展。最後樓市銷售也不見得有多火的。
Ⅹ 杭州東莞兩地重現收緊樓市調控:抑制房價上漲的苗頭
新冠疫情給樓市帶來的陰霾已逐漸消退。7月以來,包括杭州、東莞等房價有所上漲的城市開始出台房地產約束性調控政策。
「從目前市場看,如果說2月全國市場基本冰凍,3月市場恢復50%,4月市場逐漸回到了80%,那麼5-6月市場整體看,房地產市場已經恢復了100%以上,大部分區域甚至已經同比出現了上漲。最近隨著多個城市房價明顯上漲,收緊的調控政策也開始出現了。」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
杭州、東莞出台房地產約束性調控政策
可以看到,7月2日,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品住房預(銷)售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快在建商品住房入市銷售、加強商品住房銷售價格指導、加強商品住房項目銷售監管。其中明確,同地區新房房價3個月漲幅不得超10%,且同幢新房每套均價差不宜超20%。
無獨有偶,新房成交量創新高,上半年土地出讓金排名全國第一的杭州也出台約束性調控政策。
7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發布《杭州進一步明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有關要求 》,明確高層次人才家庭在杭州只能享受一次優先購房資格,並且自房屋網簽之日起,5年內不得上市交易;進一步加大了新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對「無房家庭」的傾斜力度,明確均價35000元/平方米以下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對「無房家庭」的房源保障比例一般不低於50%。
此外,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民政府也明確住房限購政策並未廢止,並發布「關於網傳懷來縣廢止限購政策的說明」稱,網上有媒體刊發河北省懷來縣取消商品房限購政策的消息,並不屬實。懷來縣住建局辦公室工作員表示,先前的文件到期,後續會出延長的文件。目前限購措施仍執行。
杭州新房成交量創三年來新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房地產政策密集多發。按照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為304次,同比上漲21%。不難發現,這些政策中主要以「救企」和「救市」為主,包括寬鬆土地出讓金繳納時間、加快預售、給予購房補貼、放寬人才落戶等政策。
從救市的政策看,降低首付的政策已全部被叫停,松綁限購的政策也被收回。按照機構統計數據,目前已經累計超過12城市出現了政策一日游,但部分補貼購房的政策,對市場依然有所影響。
在各地尋求樓市政策寬松的當下,杭州、東莞為何逆流而行呢?答案或在樓市回暖,房價上漲。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區新房成交了68399套,半年度總成交金額2013.3億。其中,6月的成交量達到19528套,創下2017年6月以來新房單月成交量的最高值。上半年杭州全市二手房共成交4.3萬套,同比去年4.14萬套上漲4.02%,環比2019年下半年的3.96萬套,上漲了8.77%。
今年二季度,在受疫情影響降低後,杭州樓市觸底反彈,連續三個月成交量突破上萬套,僅次於2017年6月成交的11875套最高紀錄。按照易居研究院發布的百城房價報告,5月份杭州新房價格在29662元/平方米,排名全國第六。
另外,對於杭州市場來說,其已連續三年是全國「賣地冠軍」。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2020上半年土地市場》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300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23716億元,同比增長3%。其中,杭州土地市場上半年收金總額突破1500億,連續三年居年中榜首,一度超越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
而對於有著深圳「後花園」之稱的東莞而言,其近期也因房價「漲幅首次超過深圳」而備受關注。
據媒體報道,某機構發布的《62城二手房冰山指數漲幅排名(157期)》,稱東莞4月第4周二手房價格19240元,5月第4周二手房價格19751元,月環比增長2.7%,漲幅首次超過深圳,並宣稱今年以來東莞房價猛漲,即將進入「3萬時代」。
對此,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表示,東莞確實存在某些核心地段、熱門樓盤漲價較快的現象,而這些現象被各種網路媒體「局部」放大。
對於此次下發《通知》,東莞住建局也表示要是針對近期東莞市部分區域商品住房供需矛盾突出、房價漲幅較大的實際問題,切實加快住房有效供應,保持住房價格平穩,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有序發展。
按照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供的二手住房網簽價格數據顯示,3月至5月,東莞二手房價格有兩個月環比負增長、一個月正增長。5月份二手房均價為每平方米16402元,比3月二手房均價每平方米16541元還略低一些,不過環比增長3.39%。
張大偉指出,如果說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調控以寬松刺激為主,那麼7月份開始,部分城市房價明顯上漲樓市政策開始收緊了。到目前為主,以東莞、杭州為代表的收緊政策,更多隻是撓癢樓市,因為只是針對搖號、限價政策做調整,沒有影響市場的購房杠桿,所以預計效果有限。
政策調整是對市場的響應,三季度整體市場仍存壓力
那麼以杭州、東莞為首的調控收緊政策是否具有風向意義呢?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為,近期杭州、東莞等部分城市出台的政策調整是對前期市場反應的響應,對市場出現的預期上升,部分人投機性購房等行為,進行市場微調優化,抑制房價上漲苗頭。
許小樂指出,今年上半年市場升溫的城市還是少數,不代表整體市場轉熱。下半年在寬松的金融環境下,核心城市房價仍然具有一定的上漲動力,對於那些房價不穩,預期不穩的城市,預計在一城一策的長效機制下還會有一系列政策調整,維持市場平穩有序。
從整體市場來看,貝殼研究院發布的半年度市場數據顯示,上半年鏈家重點18城成交量在近三年中最低,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降8.4%,但比去年下半年小幅增長4.2%,疫情對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總體影響不大。價格方面,疫情之下,2020年一季度重點城市二手房均價普遍環比去年四季度下跌,二季度均價隨市場修復普遍反彈。
二手房方面,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66城新房市場合計成交套數累計同比下滑16.0%,成交面積累計同比下滑14.0%,疫情穩定之下,新房市場成交量在二季度快速恢復,但同比2019年同期,成交套數和面積分別仍下滑5%和4%。
對於下半年樓市預判,野村中國房地產研究主管張正宇認為,二季度房地產市場小陽春的形成主要在於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被積壓的購房需求在二季度集中釋放,但是此次的小陽春跟過往兩年一樣,銷售的動能或需求比較難延續至今年第三季度。對下半年市場來看,今年下半年的市場動能會比二季度弱,三季度市場去化以及房價走勢都會遇到比較大的壓力,三季度末一些樓市調控放鬆政策或會顯現。其認為,下半年樓市或呈現U字形走勢,三季度末,隨著政策放鬆,銷售或仍會企穩。其預計今年新房市場的銷量和去年比會略有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會太大,大概在3~5個點之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責任編輯:劉秀浩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