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未來中國房價會怎麼走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是誰也說不清楚的,因為不知道未來究竟會發生什版么,只能說我的權個人感覺,我認為以後房價會降低,因為中國人口在不斷減少,因為人口老齡化到來了,即使如今二胎政策放開,許多城市普通市民也不會再要了,因為物價太貴,二胎可以生,但是養不起,再一個就是國家在大力打擊炒房的人,這是客觀原因,即使炒房,人口少了,他也沒得賣,還有一個就是國家在發展,城市會發展,特區建立還要有,比如今年的雄安新區,城市也會擴大。這是我的個人意見。
Ⅱ 房價會怎麼走
自2016年房價突然大漲以來,重慶的房價已經連續增長了3年,其中有像兩江新區這種暴漲的地方,也有像巴南區這種正處於規劃時期的地區房價穩定增長。總的來說重慶的房地產市場總體形勢還是很讓人看好的。如果沒有17年的9.23限售令,會有更多的人進入重慶的這個市場,勢必將會引起房價更大的漲幅。所以目前重慶這個房價漲幅速度已經是在政府全力管控下的理想狀態了。
房價到底是跌是漲,在我看來還是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1.就是開發商的成本,就是我們常說的開發商拿地價,目前重慶的土地都開啟了〝養成計劃〞。開發商能拿到的地,大多數都是在具有成熟規劃的地段,拿地成本都比較高。像以前不知名的水土拿地價格價格也達到6500了,成本一上來,房價肯定是會上漲的。
2.二來就是供需關系。房子畢竟還是商品,價格還是依靠供需關系決定。目前重慶做為新一線城市,人口流入量大。包括政府目前對於區域規劃的態度也是先建好公租房交通,引入人流,再大力完善商業等配套。人多了,對於房子需求也就大了。
3.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房子的轉手能力。很多人覺得重慶的房價會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現在很多重慶的二手房在打折出售。但目前在買的,至少都是17年甚至15年16年以前的樓盤了,相對於現在的樓盤整體上是要差了檔次的,轉手能力自然不強。但即使如此相比於購買時的價格目前重慶的房地產行業已經進來了很多大開發商,像萬科,金科,龍湖等,打造的都是高品質住宅轉手能力比較強。
Ⅲ 當人少房多的時候,房價會怎麼走呢
現如今的高房價,已經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即便是在自己不吃不喝的前提下,可能也需要工作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才能夠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
當有一天出現了人少房子多情況時候,我想也就是房價回歸正常的時候。到了那個時候,房子出現了富餘的情況,相應的房價也就會出現回落,使得我們普通人也能夠買得起房。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我想這一天終會來臨,而房子也終究會回歸理性居住的地位。
Ⅳ 以後的房價走式會怎樣
.
因國家未實質解決保障房的供求矛盾,國家每出台一個政策調控,就變相抬高一次成本,越抬越高,最後還是老百姓去買單。所以長期來說是看漲的。
國家新政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國家是要求房價繼續上漲,但不要漲得太快。房價下跌不符合國家新的政策,新政本來就是不需房價下跌,但需和諧的溫和上漲。
有人去市場花100大洋買了一隻小豬認養10年,1年後長成可以賣1000大洋的大豬,有一社團組織告訴你這豬的增值部份你1文錢不能拿,每年還要再徵收你把豬養大了的養豬增值稅100大洋。就是這種稅,請問你認為應採用何種形式徵收?呵呵。社團組織對豬的打壓的政策就是明白告訴要搶劫,有本事你就別去買豬,看豬價會不會下跌。但豬涉及民生問題,有很多人需要買來吃或養,社團組織如果從源頭上解決有大量的小豬、大豬的供求才是問題所在!!問題是社團組織是否願這么干?而不是單一去研究下一步如何搶劫的辦法。否則搶劫一次,豬價的成本被抬高一次。
漲價不是房漲價,房是每年都要折舊,增值的原因是政府的土地而持續增值的。
在國外因土地增值要收地產稅(房產稅、物業稅,什麼名稱不重要),國外土地是私有化的業主擁有所有權,業主自己的土地增值了,國外的業主非常高興,當然願意交地產稅。中國也准備征稅,但問題是房是每年都在折舊跌價,中國的土地全部都是國家所有的,老百姓僅僅只有使用權而已。但土地又是持續增值,增值部份也是國家的土地增值,問題是增值部份的物業稅應該向誰征稅?地方政府找中央政府徵收?不可能。去找老百姓徵收,但老百姓的房在折舊貶值,轉而只有轉嫁去抬高房的價格,造成房價爆漲。
Ⅳ 房價走勢會如何
高房價吞噬民富,這點基本上被除20%的富人和1%的官員外達成共識。改革開放帶給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已經被高房價逐步蠶食。有人戲言,在一線城市,每賣出一套房就消滅一個百萬富翁!一百萬啊,普通階層要工作多少年,要背負多大的生活壓力。民富能提高嗎?比較可笑的是,國家統計局早幾天用數據反駁了國進民退之說,我想說心中無鬼你怕敲什麼門?大家是否深有體會,現在為買一套房,全家節衣縮食,生活水平和質量已經倒退到N年前。
退一萬步講,達官貴人僅靠工資也同樣如此:某市的市長公開說10年工資只能買一個小戶型,而某部副部長接受采訪時則直接宣稱自己買不起房。相信他們的雷人言論的前提,是足夠清廉!
不得不說的是,雖然國進民退與降價表面看無直接因果關系,但高房價失民心也影響民生,直接間接促使政府下重拳打壓。 年末,政府視乎下決心與地產劃清界限。在強調「遏制」高房價的同時,迅速出台一系列的調控政策,力度之重、速度之快實在空前。
09年,在保八的免死金牌下,政府只是無可奈何的重彈了下二套房貸的老調,而不得不壯士斷腕般的任由房價、地價創造新高。而高房價引發的民生問題和經濟危機——財富大量集中地產行業,猶如影響經濟發展的定時炸彈,實際都在政府的監控、關注范圍之內。
當全球經濟好轉,中國完成既定經濟任務後,於是就有了200名副市長集中約談。個中意義不言而喻。明為探討,實則是敲警鍾!烏紗帽、高房價,看各位副市長自己的選擇!
別把豆包不當干糧,別把調控不當回事!至於江湖流傳政府越調控、房價越高的傳言,實際上都是政府的運籌帷幄之中。真正要降房價,對政府來講都是小KS,不信,走著瞧!不遠,就在10年。
二手房優惠政策取消、土地出讓金首付5成。半個月不到,政府出台的調控政策就接二連三,這跟雷聲大雨點小的以前完全不同。而且各省政策如影隨形,如南京的價格備案政策等,都讓價格很受傷。
這還只是前奏,好戲還在後頭:二套房首付增加到5成——盡管遭到央行否認,但無風絕不起浪;經濟好轉的加息;物業稅的開征等,這些都是樓市的命門所在,任一實施都會對樓市高價形成重挫。之所以現在不出台,只是想看看現有政策的調控效果再伺機而後動罷了。換而言之,高房價在今年是難逃一劫!
越來越針對、越來越具體;力度越來越大,當政策不再隔靴搔癢,不在開玩笑時,房價想不降,也都難了!打擊樓市投資投機的物業稅推出速度也明顯加快。
盡管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也不願意麵對,但房產泡沫在某些城市卻實實在在的存在。這幾年房價翻倍、房價收入比被無限拉大的城市,實際上都已經無可抹殺的產生了泡沫。以南京為例,2005年還沒出現萬元盤,短短4年時間竟然市中心出現「坐三望五」的樓市奇跡,幾乎把廣州落入身後。沒泡沫嗎?大量三線城市,人均收入1千房價4千,1年不吃不喝買3平方,買90平方需要30年。大家算算房價收入比多少?
日本、香港以及迪拜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在財富都過於集中在地產行業的中國現在,一旦地產泡沫破滅,將會對中國經濟產生沉重打擊。
政府不會讓地產泡沫破滅的!
2009年12月19日上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2010年全國建設工作會議。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提出明年將繼續大規模發展保障性住房建設,以大量保障房入市來平抑房價。而同時,北京社科院也表示,2010年大量保障房上市,將把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從商品房市場中轉移出來,減少對商品房的需求,從而對商品房的高價位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同時,由於政府對土地的嚴查,迫使大量的閑置土地將被動強制開發,造成大量商品房集中上市,從而將引發供求關系的失調。作為衡量漲跌的度量衡,2010年一旦形成供遠大於求的局面,房價高位運行將缺乏信心支撐,優惠、打折或重出江湖,或將引發新一輪的降價熱潮。
廣州五地王被政府收回,涉及恆大富力和金地。2009年8月,廣州市政府開始高調處理閑置土地,對「地王曬太陽」的打擊行動更是備受業界關注。根據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當時的回應,廣州有五塊「地王」將在9月前作出分類處理。
國土資源部配合證監會,對部分申請IPO和再融資房地產企業中的25個涉嫌違規用地項目進行清查,核查內容包括項目涉及土地的農用地核用和徵收、土地使用權取得、土地出讓合同履行、國有土地使用證取得、動工和開發建設以及轉讓等情況。 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先生曾經說過,中國地產之所以高熱,價格飛漲且支撐雄厚,主要取決於四個方面的資金充裕。其中之二就是國際熱錢和社會閑錢。國際熱錢表面影響的是一線城市,但實際上隨著一線城市的帶動作用而輻射到整個行業;而社會閑錢的大量不斷入市,一方面炒房直接催高房價,一方面公司運營抬高地價。09年所謂的避險資金入市而導致價格飆升就是催高最好明證!
但隨著國際經濟環境復甦,其他行業紛紛好轉;而中央政府對高房價的重度調控,風險加大。此消彼長,大量熱錢和閑錢將大量萎縮,而進行其他行業的分流。引發地產高熱資金四去其二,漲價只是異想天開,降價也只是時間問題。
隨著政府調控的開始,退一萬步講,不說2010的樓市將遭遇沉重打擊,但最少存在著很大的風險;而政府對樓市優惠的不明朗態度,以及很有可能今年出台的物業稅開征,都將增加物業的持有成本。而且不久前迪拜的前車之鑒,會讓樓市的投機客在2010年大幅減少。
投機客的大幅減少,銷售自然放慢。沒有銷售,開發商都會成熱鍋上的螞蟻著急得很。別跟我說開發商不差錢,那是09年的事;10年銷售慢,不差錢的底氣開始打折扣,房價也該降降了!
業內還有消息稱,證監會正聯合國土資源部等擬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新政,其內容可能包括加強多部委溝通和協調聯動,以及確定更為明確、細致的審核標准。
2010年房地產企業資本市場融資變得比較困難,往後幾年內,房地產企業融資困難也會成為常態。這既因為存在審核鏈條延長使審批更嚴格、進展速度放緩、通關率降低的因素,更是由落實國家調控房地產行業的政策思路,以及調整整個資本市場融資結構的要求決定的。
《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明確規定,對「房地產項目超過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完成土地開發面積不足1/3或投資不足1/4的企業」應審慎貸款和核准融資,對違法用地項目不得提供貸款和上市融資。去年9月開始,證監會有關部門在房地產企業融資審核之前設了一道程序,即徵求國土部、住建部等主管部門的意見。
09年的2個月,完成了對07年全年房價的超越。無可否認,09年的瘋狂,已經嚴重透支了將來的房價。出來混,總是要還的。10年,或許是房價還帳的開始,盡管這多多少少有點一廂情願!
降價的理由可能還有很多,比如銀行的貨幣政策等,但總體來說,作為現階段最大的民意,或許,2010年會遂大家所願!
Ⅵ 房價到底會如何走勢啊國家想怎麼著啊
個人觀點:房價要回歸理性-------降價價值與價格相一致
原因:
一、國家是一個權力機構,內代表著廣大普通容老百姓的意願的,當然也有一些政策在執行中出現了背離初衷的事情,房價就是一個明顯的代表。所以國家不會任由房價無限制地炒作。在中國只要政府想做的事,應該沒有做不到的。
二、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價格與價值關系,在一段時間內如果供與需出現矛盾,市場調劑使價格與價值就不相等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與價值必定要相等或接近。所以房價要回歸理性。
三、百姓手中可支配的貨幣,現在基本上一個靠上班的家庭去買一套房子,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樣子的,一輩子的房奴,甚至祖輩和下一代一起上,這個正常嗎?社會在進步,國家要穩定不是只要幾個有錢人就行了,再說有錢人的錢人哪來?這個你是知道的。
Ⅶ 房價未來怎麼走
房子必須創新才能賣的出去!如果守舊!守著老一套的蓋房方法將會淘汰!白菜價都難賣!
Ⅷ 中國的房價到底會如何走
房價漲?跌?
在房子面前只有兩類人:
1、有房人,都希望房價漲(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
2、無房人,都希望跌(不管是買的起還是買不起的人)
那決定房或影響房價的是那一群人呢?
前者,放眼看看有房的都是什麼人,
1、政府公務員(有權的)
2、房產開發商(造房的)
3、資產階級(有房的);
那我們再看看能影響房產政策的制定者
人大代表們(具體不詳)大都是有房的人,
從人性本然的角度講都是利已的,那出來的政策可想而知。
為什麼政府要控制房價:
1、削除民怨、維護社會穩定。
2、維護經濟秩序
房價下來只有兩個情況:
1)中國經濟走向合理,協調,穩步發展的階段;
2) 中國經濟出現了較大的問題,人們離開才城市,。。。
房子依然是剛性需求:
1、近5、6年的房子漲價,「擁有房子」這種概念已經成為中國人基因里的東西,這種房子文化不是一代人可以消除掉的;
2、農村走向城市,也就是城市化進程,這並非只是口號,而是國人骨子裡追求的;
3、通脹時代不是2010年才開始的,2006年就開始啟動,要命的是中國大部分人根本沒有比較成熟的投資渠道可供選擇,現在連下崗工人都懂得錢放銀行是浪費,但投資的話除了股票就是房產。
上述三點只要不改變,房子依然是剛性需求,很多人誤解剛性需求是沒房子想房子的人的一種需求,其實不然。任何政策在經濟趨勢面前根本無力,即使2011年人們認為再給力的地產調控打壓政策,依然只是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