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現在一些縣城的房價都趕上市區的房價了
這種現象確實存在,筆者老家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當地縣城最好的小區毛坯房價格大概5500元/平米左右,如果是裝修的房子,那麼將近7000元/平米,一般的三居室面積都在135平米左右,縣城的房子房型普遍比外面的城市 要大,因為可能是幾代人會住的,小的兩居室反而是不太好賣的。而這價格在我們那裡的市區也能買到不錯的新房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還不如在縣城,父母都在,有了孩子以後都有個照應,而且朋友什麼都在,人脈關系都在這里。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人反而會花錢在本地縣城購房,去市區的極少數,筆者身邊幾乎沒有聽到有人去市區購房置業的,到隔壁省的大城市去置業的倒是不少。其實能夠決定人的置業決定的無非是教育、醫療、交通、工作機會以及親情人脈!市區如果不是特別強,在教育、醫療方面並不十分佔優,因為縣城天然的有親情人脈的優勢!如果我決定遠離親人了,那麼索性就去省會發展了。
2. 為什麼縣城的房價越來越貴
縣城房價越來越貴主要還是受我國房價大環境的影響,其次也因為城市化進程導致一些縣城的發展越來越快,所以也成為了房地產商炒作的地點之一。
其實相對於一線二線的房價來說,縣城的房價反而沒有那麼受到上面人的重視,所以自然對他們的管束也就比較低。這就導致縣城的房價其實很不穩定,因為即使他們飆升也不會有太多的管控,而房價一旦上升了,想要下降基本是很難實現的事,這就導致現在縣城的房價普遍偏高。
所以總的來說,主要還是因為現在房地產炒得太過了,而普遍趨勢都是房子價格上升後就沒有下降的空間,再加上又有一二線城市房價作對比,縣城房價反而更容易讓人接受了。
3. 小縣城房價為什麼那麼貴呀
小縣城房價為什麼那麼貴?題主這個問題有深意啊,小縣城的房價當然是要比地級城市的房價要低不少的,但是最近3年以來,小縣城的房價也大大的漲了一波,這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前些年輿論上都認為三四線城市房價要大跌的,更不用說是小縣城了,小縣城的房價也大漲這是為什麼?主要有兩個原因,下面筆者詳細分析:
這個地方雖然吸引不了外地人,但是每年都能夠吸引不少返鄉置業的年輕人,也能夠吸引優秀的本地就業的年輕人,比如公務員系統的,比如事業單位系統的,比如做小生意的,大城市的房子買不起,我總得在家鄉的縣城買一套吧,這是很多人的心裡所想。因為這里還有家人朋友加持。
4. 現在縣城的房價很高,以後會有增值的可能嗎
國家扶貧資金最終流向
國家在16-20年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我們縣城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加上征地拆遷等等,大量資金流向市場。由於近幾年房地產市場大熱,幾乎全民買房。再加上沒有好的投資渠道,房地產成為了市場資金的蓄水池。工程老闆賺到錢了買房,建築材料供應商賺到錢了買房。工人賺到錢了買房。在這一整個循環當中通過國家投資,帶動整個地方經濟的發展。進一步的推高房價。
但是由於大量的資金湧入了房地產市場,使得小縣城原本4000左右的房價一下子就上到了7000-8000.,人們買房壓力劇增。現在我們縣城的一手房價均價在7500左右,二手房價均價在7000左右。二手房市場比較冷淡。一般的小區成交周期在一年以上,學區房半年左右,地段不好的掛了幾年了還不能脫手。
四、縣城房價的未來走向
現在整體價格比較平穩,一個是地方工資確實低,一般的工作工資才2500左右。不靠家裡和在外面工作賺錢很難買得起。但是7-8千的房價再加一點1萬多都可以去市裡、省會城市了。相比之下小縣城吸引力比較低。另一個是國家的各項扶貧項目基本已經完工,後續雖然還有鄉村振興等。但是投資額度沒有之前脫貧攻堅那麼大,對縣城房價沖擊有限。但是由於短期大量的資金湧入了房地產市場,使得小縣城原本4000左右的房價一下子就上到了7000-8000.,人們買房壓力劇增。現在我們縣城的一手房價均價在7500左右,二手房價均價在7000左右。二手房市場比較冷淡。一般的小區成交周期在一年以上,學區房半年左右,地段不好的掛了幾年了還不能脫手。
所以未來大概2-3年之內房價還是會維持在這個價位,縣城的房子值得投資嗎?我們這里肯定不具備投資價值的,加點錢去十里不香嗎。如果小孩要上學什麼的,屬於剛需的話,看個人有需要的就買。個人希望3年內房價不漲(不敢奢望他跌)現在一套房平均大概在80-90W(掛了1年多的幾套二手)。希望能穩住3年,按照不漲就是跌,80W一年理財按4個點算3W左右的收益,3年9W。希望3年後買能打個85折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