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房價與收入比例多少合理
貌似聯合國有套標准,是說如果要拿房價和收入比較的話,一個家庭一年總收版入的六倍應當權就是家庭所在城市的合理房價,也就是說一個家庭應該六年就能買一套大小合適的房子。拿北京來說,根據8月10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今年上半年北京城鄉居民收入狀況,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105元,那麼全年就應該是24105*2=48210元。按一個家庭兩個勞動力計算,一年下來一個家庭總收入的六倍就應該是48210*2*6=578520元。如果想買一套80平米的房子,所以合理房價應該是578,520/80=7231.5元。
但是,實際情況遠遠不是這樣,我以前在優酷看過一個叫「中國房價多少才合理」的視頻,貌似說中國現在平均是12倍。就拿我住的五道口這里說,因為附近學校超多,什麼清華北大,地大礦大北語農大,中關村三小什麼的,據說學區房房價已經炒到了10w+,而且還是有價無市,根本沒有人賣。
買房的話中介和平台,一定要是有資質的,像是速拍等等的拍賣平台
B. 房價收入比多少合理
國際上說是個人年收入的5-7倍,但我國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房價就是內地價。
別看這兩年容XX打壓房價,近期可能會有小幅波動。但房價是不可能會掉下來的,特別是一、二線城市,在完成70%城鎮化前,肯定還要上漲(這些城市預計還有3倍以上的漲幅)!
從投資角度上看,這場盛宴中(XX、銀行、大佬)都在裡面沒出來呢,我們還擔心啥呢!
每年都有很多新生力量(大學生、新生代農民工等),這些人都加劇房價的上升!
從過去的經驗充分證明,房子總體上只會升值(絕無下降的可能),俗語道「辛苦創業是瞎忙,不如投資一套房」這就是真理!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哦!
C. 房租與房價比例多少合適
我記得之前好像是這樣說的,房租和房價比例為1:300的情況下比較合理,因為要保證租戶能夠在25年把房子的本錢收回來
D. 一般來說工資和房價/平米的比,多少算合理
我覺得吧,1:0.7最合適了,一個月工次可以買一平米加上自己的生活開支,一家家庭有兩個人上班,一個人的用來供房和生活開支,另一個人的可以供孩孩子教育、撫養老人和儲蓄。這樣的日子比較沒那麼累。
E. 現在的房價比十年前翻了多少倍
看具體城市而定,一線城市漲的比較多。
一二三線城市房價大致呈現「階梯專狀」,即一線城市房屬價環比全部上漲且漲幅最高,絕大部分二線城市房價環比上漲但漲幅低於一線城市,大部分三線城市房價環比仍然下降。從房價變化趨勢來看,下半年樓市將會繼續回暖,再加之存在降息降準的可能,房價上漲城市將會不斷增多。但今年中國樓市未必會完成大逆轉,因為三四線城市房屋庫存量比較大,會「拖後腿」,房價上漲的空間不大,指望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全面復甦不現實。
F. 員工收入和房價比例大約在多少算合理
正確的比例是永遠都不會達到的。
假如是在大城鎮生活內的話 那麼房價比例應容該是工資的1:1.5 或者是1:2是最合理的
如果是在小城鎮的話 那麼應該是1:1 是最合理的
比如加入在重慶的話 收入是平均水平1500話的 那麼房價應該是1500~~2000左右是最合理的
G. 目前房價多少才比較合理
存在即合理,哪裡的房價都是合理的,不合理說明政府管理有問題(調控房價),市場也有問題(不合理百姓還買),
其他地方我不清楚,長沙的話,5000到20000萬每平米都有,看地段
H. 工資和房價的比例,多少是比較合理的
公司能夠跟的上房價漲幅大,我想這應該就是職場裡面比較成功的一些人吧,在北京那個地方,很多普通白領的工資一個月30,000左右,但是房價確實60,000
I. 房價收入比多少算合理
房價對收入比(Ratio
of
house
price
to
income)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在國際版上,目前比較通行的說法認為權,房價收入比在3---6倍之間為合理區間,如考慮住房貸款因素,住房消費占居民收入的比重應低於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