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您怎麼看待假期房價普遍飄高的現象呢
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剛好是一天,然後小長假就比往年的國慶假日多了一天,一共是8天的時間。很多人就趁著這個節日出門遊玩,而且一般都是去到外地需要住宿的。有的甚至要住好幾天,很多人就會提前和酒店預定房間。雖然提前預定的可能會便宜一些,但是假期的酒店房價肯定要比平時的要貴。
其實如果酒店的房價真的漲的太離譜的話,我們也大可不必去他們那裡住或者是景區遊玩。畢竟和平時差了好幾倍價錢的一個房間能夠提供的也只是睡一覺而已。很多地方的景色看了也忘記了,還不如在家睡覺,在手機上看看別人被宰的新聞,豈不是萬事大吉。
B. 高房價之現象
高房價之現象因素很多,可喜的是,由於近期政府大力持續調控房價,上海等一線城市房價已經開始跌了,大家都在觀望,量縮得厲害,開發商到了年底要付很多款項,只能把新商品住房降價促銷,回攏資金
C. 如何理解中國房價持續上漲的現象
開發商從工行貸100萬花50萬建造一處樓盤A,然後標價10000一平米(實際上4000都會大賺),已該樓盤A作為抵押專打點打點建行,又屬從建行貸1000萬,然後又會500萬建一樓盤B標價20000(實際上、、、),樓盤B作為抵押討好XX銀行,又會貸的錢。錢是銀行的,銀行是國家的,如果房價降下來,銀行的貸款就成了壞賬,所以房子不是開發商在賣,而是銀行在賣,銀行是不希望房子「貶值」的。於是在這個過程中原本價值C的東西,被賣到了價值10C,,,100C,,1000C,也就相當於創造了貨幣,產生了經濟泡沫。
D. 如何看待當今時代的房價問題
房價暫時不會跌,因為如果你是擁有住房的人,你不會讓將房子降價賣,因為房價下跌了,就意味著手中的資產在貶值,所以,你已有房子住,另一套住房,若是價格下跌你就不賣唄,那麼就得維持這個高價,所以就會導致價格一直堅挺甚至上漲,所以房價是不會下跌的。
國家會不會讓房價下跌,但要注意國家用了一個詞叫穩,穩的話就不要波動大!雖然有領導人提出說住房不是用來炒的,而是用來住的。但是你要注意我們的住房是商品房,商品房,前提是一個商品,是商品就可以買和賣。房子雖然是住,也可以賣,也可以買。而政府是不希望經濟出現大的波動,尤其是在中美貿易膠著的這個時刻,更不可能讓房價有波動,所以用的一個穩字。就是上漲了那也得慢慢的漲,所以綜合因素說明房價不會下跌,只能慢慢的上漲!
E. 中國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的普遍高房價現象是市場失靈嗎
價格是由供求雙方決定的,所以高房價是由市場作用的結果。
中央政府現在做的內是抑制投機和投容資房地產的,捎帶著給購買房地產設置比較高的門檻。這是對求方的抑制,還有對供給方的要求。要求土地財政的70%都用來建造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
表面上是供求雙方都調節,但有可能那邊都不起作用。有可能政策失敗。
F. 高房價,對中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中國年輕人的壓力超大。現在房價越來越高,有很多的炒房人都是因為好房價所以變得很有錢,但是另一個現象是現在年輕人都買不起房子了!
G. 大學生應如何理性看待高房價問題
因人而異。高學歷,素質高,能創業者,北上廣是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反之回,綜合素質答較差之青年不宜於在此發展。90後青年,如高學歷,高薪收入,無資金後盾,更不宜在上述城市購房置業。不如在三,四線城市討生活,更舒心一些。
H. 為什麼會出現高房價這種現象
分稅以後 國家把稅分成 國稅 地稅2種 中央把大部分稅收拿走 導致一些地區 公務回員連工資都答發不出來. 為了地方政府不至於癱瘓 國家又土地改革 允許地方賣地 但是那時候多數人住的還是 分配 劃撥的的公房 又在商品房市場沒有啟動的時期,地方ZF就是賣地也 沒幾個買家。於是98 年 某個受人尊敬的總理 又取消了福利分房,同時又啟動銀行按揭——商品房市場正式啟動.
如今全國99%的地方政府都靠 防地產 過日子的 要養活那些官老爺 房 價格就必須高 並且一路漲.
I. 如何正確看待當前房價的高位運行
天下沒有隻漲不跌的房價,還記得當年海南、香港、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景象么?
1993 年,海南房地產開發商紛紛逃離或倒閉,不少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一度高達 60%以上。" 天涯,海角,爛尾樓 " 一時間成為海南的三大景觀。
1997 年至 1998 年一年時間,香港樓價急劇下跌 50%~60%,成交大幅萎縮,房屋空置率上升。
1991 年,日本房地產大泡沫在空前瘋狂後轟然崩潰,隨後陷入失落的二十年。
而當前中國房地產呈泡沫跡象,絕對房價已經偏高,全球前 12 大高房價城市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佔了 4 席(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地王頻出,居民恐慌性搶房。
1992 年,總人數不過 655.8 萬的海南島上竟然出現了兩萬多家房地產公司。短短三年,房價增長超過 4 倍。最後的遺產,是 600 多棟 " 爛尾樓 "、18834 公頃閑置土地和 800 億元積壓資金,僅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壞賬就高達 300 億元。開發商紛紛逃離或倒閉,不少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一度高達 60%以上。" 天涯,海角,爛尾樓 " 一時間成為海南的三大景觀。海南不得不為清理爛尾樓和不良貸款而長期努力。
大量資金被投入到房地產上,高峰時期,這座總人數不過 655.8 萬的海島上竟然出現了兩萬多家房地產公司,平均每 300 個人一家房地產公司。
當時炒房的各路人馬中,有包括中遠集團、中糧集團、核工業總公司的中央軍,也有全國各地知名企業組成的雜牌軍,炒房的大部分的錢都來自國有銀行。
據海南省處置積壓房地產工作小組辦公室資料統計,海南省 1989 年房地產投資僅為 3.2 億元,而 1990-1993 年間,房地產投資比上年分別增長 143%、123%、225%、62%,最高年投資額達 93 億元,各年房地產投資額占當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例是 22%、38%、66% 與 49%。
當然,這些公司不都是為了蓋房子。事實上,大部分人都在玩一個 " 擊鼓傳花 " 的古老游戲。
1992 年,海南全省房地產投資達 87 億元,占固定資產總投資的一半,僅海口一地的房地產開發面積就達 800 萬平方米,地價由 1991 年的十幾萬元 / 畝飆升至 600 多萬元 / 畝;同年,海口市經濟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 83%,另一個熱點城市三亞也達到了 73.6%,海南全省財政收入的 40%來源於房地產業。
據《中國房地產市場年鑒(1996)》統計,1988 年,海南商品房平均價格為 1350 元 / 平方米,1991 年為 1400 元 / 平方米,1992 年猛漲至 5000 元 / 平方米,1993 年達到 7500 元 / 平方米的頂峰。短短三年,增長超過 4 倍。
1993 年6月24日,隨著銀根的全面緊縮,一路高歌猛進的海南房地產熱頓時被釜底抽薪。 這場調控的遺產,是給佔全國 0.6%總人口的海南省留下了佔全國 10%的積壓商品房。全省 " 爛尾樓 " 高達 600 多棟、1600 多萬平方米,閑置土地 18834 公頃,積壓資金 800 億元,僅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壞賬就高達 300 億元。此後幾年海南經濟增速斷崖式下跌。
一海之隔的北海,沉澱資金甚至高達 200 億元,爛尾樓面積超過了三亞,被稱為中國的 " 泡沫經濟博物館 "。
開發商紛紛逃離或倒閉,銀行頓時成為最大的發展商,不少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一度高達 60%以上。當銀行開始著手處置不良資產時,才發現很多抵押項目其實才挖了一個大坑,以天價抵押的樓盤不過是 " 空中樓閣 "。更糟糕的是,不少樓盤還欠著大量的工程款,有的甚至先後抵押了多次。
據統計,僅建行一家,先後處置的不良房地產項目就達 267 個,報建面積 760 萬平方米,其中現房面積近 8 萬平方米,占海南房地產存量的 20%,現金回收比例不足 20%。
一些老牌券商如華夏證券、南方證券因在海南進行了大量房地產直接投資,同樣損失慘重。為此,證監會不得不在 2001 年 4 月全面叫停券商直接投資。
1995 年 8 月,海南省政府決定成立海南發展銀行,以解決省內眾多信託投資公司由於大量投資房地產而出現的資金困難問題。但是僅僅兩年零 10 個月,海南發展銀行就出現了擠兌風波。1998 年 6 月 21 日,央行不得不宣布關閉海發行,這也是新中國首家因支付危機關閉的省級商業銀行。
從 1999 年開始,海南省用了整整七年的時間,處置積壓房地產的工作才基本結束。截至 2006 年 10 月,全省累計處置閑置建設用地 23353.87 公頃,占閑置總量的 98.17%,處置積壓商品房 444.82 萬平方米,占積壓總量的 97.6%。
" 天涯,海角,爛尾樓 " 一時間成為海南的三大景觀。
目前對未來房價走勢判斷,可以轉化為對未來城鎮化、居民收入、貨幣松緊和利率高低的判斷。當前基本面還有一定空間,比如 2015 年城鎮化率 56.1%,未來還有十多個百分點的空間,將新增城鎮人口 2 億人左右,但區域分化明顯,一二線高房價,三四線高庫存。既然 2014-2016 年房價上漲主要是貨幣現象,因此未來關鍵在貨幣松緊,房價走勢可能三種前景:第一種是貨幣政策回歸中性穩健,加強對貸款杠桿和土地投機的監管,2014 年底啟動的這一輪房價上漲周期接近尾聲,未來橫盤消化;第二種是繼續實施衰退式貨幣寬松,貨幣超發和低利率,則房價可能不斷創新高;第三種無論是主動的收緊貨幣(比如基於對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的擔憂)還是被動的收緊貨幣(比如美聯儲超預期加息,匯率貶值和資本流出壓力增加),利率上升,房價面臨調整壓力。
房地產泡沫具有十分明顯的負作用:房價大漲惡化收入分配,增加了社會投機氣氛並抑制企業創新積極性;房地產具有非生產性屬性,過多信貸投向房地產將擠出實體經濟投資;房價過高增加社會生產生活成本,容易引發產業空心化。當前應採取措施避免房價上漲脫離基本面的泡沫化趨勢,可以考慮:通過法律形式明確以居住為導向的住房制度設計,建立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的長效機制;加強監管銀行過度投放房貸;實行長期穩定的住房信貸金融政策,避免大幅調整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透支居民支付能力,穩定市場預期;採取中性穩健的貨幣政策;推動財稅改革改變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集體建設用地市場和住房發展機制。中國經濟和住宅投資已經告別高增長時代,房地產政策應適應 " 總量放緩、結構分化 " 新發展階段特徵,避免寄希望於刺激房地產重回高增長的泡沫風險。當前中國房地產尚具備經濟有望中速增長、城鎮化還有一定空間等基本面有利因素,如果調控得當,尚有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