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慶未來的房價走勢如何房地產稅的出台會對其產生什麼影響現在購房合適嗎
具體房價是否是因為房產稅的影響而變動無法判斷。可從持有房產的整個周期專來看房產稅的影響屬,假設以15年的持有期看,屆時買房個人所得稅(20%)肯定徵收,我曾測試了以下條件下房價短期漲幅。賣房個稅20%+房產稅0%:房價至少要漲20.6%/年;賣房個稅20%+房產稅0.6%:房價至少要漲21.3%/年;賣房個稅20%+房產稅2.5%:房價至少要漲23.8%/年;這個估算目前還是比較接近近幾年上海房價的漲幅,我的房子上海從2014年初-至今(~4年)近漲了幾乎一倍多,年均漲幅21%,實際漲幅和上面的情況2我的測算很接近,所以可以認為房上海產稅對房產價格的影響約0.7%,確實對房價影響很小(上海是2011年起徵收0.6%房產稅)。所以全國將來可能徵收2.5%的房產稅,那麼房產稅對房價影響估計+2.2%/年。
⑵ 重慶房價接下來的走勢是什麼樣子的
對於重慶房價未來走勢,可以說在今年爭議非常大,因為重慶房產經歷了一個特別大的漲幅期。那麼針對重慶購房者關心的問題,那就是重慶房價到底怎麼走?到底該不該買房?目前我的結論是接下來重慶的房價走勢應該是穩中有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根據地產數據統計來看,重慶在11月份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漲0.7%,對比去年同期而已幾乎上漲10%,10%是一個很大的比例,新房在11月份可以說環比下降2%左右,但是重慶新房市場在今年有一個現象很多購房者並沒有注意到從月份來看,有一個規律這個上漲,下個月就下跌,也就是從整體上看新房市場相對比較穩定,二手房市場目前基本價格都是在往上的,對於一個城市而言房價每年上漲在5%到8%是一個比較正常過程,打個比方,今年房價是10000,那麼明年房價上漲5%到8%是多少呢?10500到10800,可我們實際上漲速度基本超越很多很多的,而且就算按照這個速度來計算,去年買個100個平米,價格在100萬,那麼在今年是多少,105萬到108萬,也就是你的收入是肯定比不過房價的,如果按照我推斷這個比例來計算,首付基本也是上漲,不要看首付和去年比較起來差距不大,但是這個房價一直都在往上的,你等的時間越長,你距離首付差異也越大
第二,重慶低房價這個態勢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所看到,而且隨著我們城市集群發展,在中西部地區,成都,重慶,武漢是三座明星城市,而這三座明星城市中,重慶房價是最低的,但是重慶產業在不斷更新和升級,而且重慶近來對於人才引進力度非常大,流入人口逐年在增加的,那麼在這個態勢,重慶房價基本可以說往上,因為對於房價而言,每個人看法不一樣,剛需一族是以他們收入來衡量房價,但是中高端,又是以他們收入來衡量房價的話,重慶房價是非常低的,而且近年來越來越中高端收入人群開始進入重慶工作,這對房價拉動有明顯拉升作用的
第三,每一代對於房子的選擇和追求也是不一樣的,原來是樓梯房,現在電梯房,再後面是小區環境,但是在互聯網家時代到來,小區整個生態又在發生變化。也就是以前小區都在逐漸變老,不符合我們當下年輕一代選擇,說簡單一點,那就是我們還需要修更多的房子才能滿足新一代購房者的需求。而且重慶現在高端樓盤價格還是非常高,可實際上賣的速度非常快,也就說我們可以看到重慶樓市改善一族強大的購買力,市區大平層興起,說明重慶改善一族對於改善當前居住品質有迫切的渴望,那麼有如此多購房者,重慶怎麼可能下降呢?
第四,重慶的發展前景與其關注房價漲跌不如分析城市的發展前景,城市發展是根本,發展好了房價自然不低。我看好中西部的准一線城市(是的,本段是對城市的長期預測)。
1.東部大城市房價暴漲對重慶、成都、武漢這些中西部城市是一個利好,這樣走出高校的90後會有更多人選擇來這些中西部准一線城市發展,而且他們受過更好的教育,屬於把我們80後拍到沙灘上的新一代加強版人才,這也為中西部特大城市帶來了後發優勢。
2.重慶、成都周圍有上億的人口(川+渝1.1億,川渝雲貴總計1.9億,四省總人口是日本的1.5倍,與越泰馬三國總和相當),且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適合接納從東部轉移的部分產業。成本高了自然會使部分企業遷往低成本地區,「好在」我國發展極不均衡,因而不需要全部轉移到國外,可以挑一部分轉到中西部。
3.美國提出重返亞太的戰略,聯合日本對我國海上逐步封堵。因此重啟「絲綢之路」,發展陸路貿易不失為突破海上封堵的好辦法。近些年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都屬於陸路(或陸路+海洋)貿易戰略。同時陸路貿易對海洋貿易的時間優勢在當今國際貿易越來越得到重視,海洋貿易未來或許會因運輸時間劣勢淪落為以原材料、低附加值產品為主要內容,東部沿海港口的貿易比重可能會下降,同時陸路貿易可能會大幅提升。此外,將來陸路貿易若能興起還可以讓日韓有求於我們而不做美國鷹犬
⑶ 重慶房價2019年後走勢如何
2019重慶的房來子絕不會漲了,自二手房的陰跌會變成明跌。
現在去看二手房,會感覺「價格還是很高啊!」,「沒什麼變化啊!」 如果你長期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房子已經掛了很久了,壓根就賣不掉。你們可以去查交易,一看便知。
重慶6月二手房均價11937元/m²,重慶4月二手房均價11866元/m²,環比上月上漲0.60% ↑,同比去年同期下跌1.14% ↓。
南岸6月二手房均價13720元/m²,南岸5月二手房均價13664元/m²,環比上月上漲0.41%↑,同比去年同期下跌0.25% ↓。
⑷ 如何從土地供應量分析重慶接下來的房價走勢
從最近7年重慶的供地數據可以看出:
2016-2017年,重慶土地單價擺脫2000+級別,終於上了一個新台階,也就是表示重慶的廉價土地時代的告別。
相對於2016年以前,2017年的地價基本實現了翻倍行情,
賣地是地方財政最重要的收入保障,2017年主城區賣地高達1200億,光這一項,幾乎是2015年的2倍。
從土地供應量分析,2015年以後,進入了平穩供地周期,未來2年,年均供地也會在2萬畝以內,穩定的供應,目的是平衡供需關系,從而平抑商品房價格。
2018年開年最新拍賣的幾塊土地,照母山11000+、西永5500+、龍洲灣4800+。
目前土地主要供應量分為以下兩個梯隊:
第一梯隊:
巴南區的【李家沱組團】,還有大量的可開發土地,且樓面均價達到了4858元/平;
【中央公園】;
可以預見,在2018年,這兩個板塊的開發商定會抱團取暖,合力炒作,板塊房價,必將跨上一個新的台階。
第二梯隊:
【茶園、龍興、西永】這三個組團,有大量等待開發建設2017年已有預熱。
【龍洲灣、大渡口、禮嘉、蔡家、華岩】板塊,也都有充足的供應量。
2018年,這些組團註定成為重慶樓市的熱點區域。
土地成本上漲,不會導致商品住房價格一定上漲;房價最主要是由【供需關系】和【政策】影響,反倒是房價決定了土地價格!
因為只有當開發商認為修這個樓盤有利可圖時,才會去高價買土地進行開發。
結論就是高價買地,是開發商集體看好重慶的體現。對於接下來的房價走勢也就不言而喻了。
⑸ 2019重慶房價的整體走勢
&
您特別關注到重慶的房價,以及想要選擇拎包入住的精裝房,我這邊給您分別作答。首內先,兩年來重慶的容房價確實是一直都在連續上漲,均價由七八千上漲到了均價13000多。尤其核心區域都突破了2萬直沖3萬,而且重慶的一路向北現在的中央公園的價格也是突破2萬了。目前的新房項目都是出於穩中上漲的情況,二手房出於倒掛的一個現象,比新房貴2000左右。目前特別火的區域還是西永、蔡禮悅、空港、大渡口、茶園、龍洲灣板塊,價格蔡禮悅較高。
您想關注的精裝房,目前特別火的是美院、萬達城以及芙蓉公館。
⑹ 如何看待2018年重慶的房價走勢
任何中心城市,都是有住房需求的,而需求是比較大的。城市的大小,不光是城市幅員的大小,更是人口流量的大小。北上廣深的國家定位以及國家戰略的原因,自然能吸引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人流和資金。而重慶作為二線城市,其吸引力自然比不上北上廣深,但是作為區域性的城市吸引力還是比較強的(當然,國家將重慶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不過這是一種政治定位,而不是經濟定位)。
重慶主城區的供求關系,目前來講是相對平衡的。因為城市發展的關系,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人口,決定著重慶未來房價的發展。根據政府統計的數據,這兩年來,重慶主城區都出現了20萬-30萬的凈流入人口。一部分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返鄉的重慶戶籍人口,一部分是主動來重慶尋找機會的人。
目前的主城區,只有老城區的舊房子了。所以,未來重慶的新樓盤,將以舊城區舊城改造為主,二手房交易將興盛。而舊城改造、樓板價必定遠高於在目前拿一塊荒地蓋新樓的價格。而這恰恰是香港目前面臨的房地產情形。山地城市中,重慶唯一可以參照的對象就是香港。當然,重慶的經濟體量、經濟水平、區位優勢是無法跟香港比的,但是兩者的地形結構的相似,都必然有一個特點——適合建房的平地資源稀缺。
正因為此,可能未來一段時間,重慶的房地產模式,將是以舊城改造為主,二手房交易的活躍程度將空前熱烈。
⑺ 2018年重慶樓市的趨勢如何
&2018年重慶樓市可能的發展趨勢,因為土地是商品房市場的先行指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商品房市場的趨勢,所以通過研究土地數據可預判未來一年的商品房市場,接下來我就過去一年重慶土地數據,簡單給您分析一下今年主城房產市場可能呈現的趨勢:
趨勢一:供應量減少,總體供求關系依然處於不平衡狀態
按照之前政府既定的供地方針,每年的供應會縮減10%,但去年的土地供應量卻止跌回升。2017年主城成交的開發用地建築面積達到了2596萬方,同比增長15.1%,止住了連續3年供應量縮減的勢頭。同時,去年成交土地的建築面積也比去年商品房成交面積高出了5.5個百分點,扭轉了2016讓剛出現的拐點又拐了回去。迫於房價上漲壓力,政府在去年加大了土地供應,防止市場供求關系失衡。但經過政府限價、限售等政策的施行,目前重慶的房價已經在逐步回穩,今年政府會繼續執行縮減供應量的政策
趨勢二:快速上漲的土地價格將明顯推高房價
土地供應量主要影響的是供求關系,而過快上漲的土地價格卻必將推高房價。
值得關注的有三個指標,第一個是樓面地價。去年有多達10宗地塊的成交價都跨過了萬元大關。2017年主城平均樓面地價達到4628元/平米,同比上漲了46%,漲幅接近一半,而相比起2015年的價格直接翻了一倍多。短短兩年時間,樓面地價翻倍,而這樣的漲幅也將必然在一年後傳導至商品房市場,不可避免地推高明年主城的房價。
第二個指標叫「地房比」,是指在某個周期內某區域成交的土地價格與當期該區域商品房成交均價的比值。從2011年一直到2015年,主城的地房比一直保持在30%左右,這也是重慶房價一直保持平穩的5年。但到了2016年,主城地房比一下從30%躍升至43%。也正是從當年第四季度開始,重慶主城的房價開始發力,全年均價應聲上漲27.8%。再來看看2017年的地房比。雖然去年房價漲幅已經非常大了,但分母的增長卻沒能將這個指標拉回原位,因為分子增長得更快。2017主城地房比超過2016年達到了49%的水平,2018年主城房價仍將面臨非常大的上漲壓力。
第三個指標是溢價率,可以反映出土地的稀缺程度以及開發商對於未來房地產市場的預期。2016年的溢價率已經出現了拐點,而在過去一年,溢價率仍然是持續走高,達到20.8%,乎是前一年的兩倍。而有溢價的地塊更是超過了一半,達到56%,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地塊都是有至少兩家開發商搶著要的。對於現在的開發商來講,比高價拿地更悲劇的事情是拿不到地,而開發商在土地市場上所付出的成本也必然會轉嫁到購房者頭上。
趨勢三:供應結構失衡,核心區漲幅拉大
土地成交結構的不均衡會導致未來商品房市場的結構性失衡,進而導致局部房價的暴漲。去年主城開發用地成交共128宗,而內環以內的地塊僅有27宗,佔比只有21.1%,比2016年下降近一半。主城成交土地建築面積為2596萬方,而內環以內的建築面積僅為353萬方,佔比13.6%,僅為2016年的三分之一。
如果再把范圍縮小到軌道環線以內的核心區,這個比值會更低。核心區成交地塊只有13宗,建築面積僅有141萬方,佔比主城的比重分別只有十分之一和二十分之一。但樓面均價卻高達到了8147,是主城平均樓面地價的1.76倍。
由此可以看出主城土地成交總量雖然有所增長,但絕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內環以外的區域。內環以內,尤其是軌道環線以內的土地成交量大幅減少,幾乎無地可供。作為結果,土地價格自然是一路走高,進而推高內環以內的房價。
總體來說,重慶的房價依舊會呈上漲趨勢,而區域間的差異會進一步拉大,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更建議您考慮在核心區域內購置房產。
⑻ 重慶9月23日後二手房房價會是什麼趨勢,會漲還是會跌
2019手房房價走勢將會如何?
二手房房價走勢將會如何?
1、二手房房價走勢將是一線城市小幅陰跌,而二三線城市還是會僵持一段時間,隨後才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
2、原因很簡單,一線城市受到限價、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的影響,要想大跌不太可能,上漲也不可能,只能是綿綿陰跌,其實北京、上海、深圳都從去年3月份最高點跌下來有15%的跌幅,而且一線城市是人們各種資源匯集的地方,所以房地產也比較抗跌。
3、二線城市目前為了遏制上漲在實行的搖號政策,這主要是前些日子限制商品房價格,導致開發商放緩了開盤速度,導致短暫的供不應求,後面這種情況會馬上緩解,三四線城市目前房價是由危棚簡屋化幣化安置托著,但也有部分京郊的三四線城市出現了房價下跌40%的情況。總之,三四線城市投資風險較大,走勢很容易下跌。
二手房房價走勢將會如何?2019房價下降已成定局?
2019房價下降已成定局?
1、第一個大道理便是市場規律,房市也一定遲早會遵循市場規律,這不是以人意志為轉移的。首先,有漲必有跌、有盛必有衰,這是萬事萬物的規律,房價也絕不會例外。中國的房價自98年住房政策改革以來已經幾乎漲了三十多年,已漲得太離譜了,已成強弩之末,不可能再漲下去了。
2、第二個規律是供求理論,這是市場的基本規律。供求關系是商品經濟的基本關系,供大於求還是求大於供決定著商品的價格波動。中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除一線城市市區外,大部分地方已是嚴重的供大於需,該買、能買房的早就買了且有不少人家買了好幾套,隨便找個小區看看有多少人家亮燈就知道這個了。
3、第三個規律是價值規律,價格再高也不能脫離價值太多太久,一定會回歸到價值的。房價也不會例外,它遲早會回落到應有的價格的。
⑼ 重慶房價是否有下降的趨勢
影響房價抄的最大因素是「供襲需關系」,而影響供需關系的無非是人口和土地。
首先,重慶作為直轄市,與成都一起發展、成熟和穩定是中國西部崛起的必要需求。而重慶較成都而言,中央政府的扶持力度優於其他城市;房價仍處於較低的窪地趨勢;目前未限購,吸引投資客的優勢高於成都。此外,重慶主城常年保持人口凈流入。
其次,重慶的土地資源稀缺,特殊的地形地貌決定了土地資源稀缺的必然性。目前出現的土地流拍現象,也表明供需關系緊張的情況。而從17年開始,重慶樓面價過萬的地塊已經布滿內環和兩江新區核心區域,低樓面價的樓盤將在18年會被消化得所剩無幾,後續就該賣17年以後的地塊樓盤了。
並且以2018年8月統計來看,重慶庫存僅夠1.23個月的去化周期,而一般消化周期低於12個月會被認為有足夠上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