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ZF結合政策、市場經濟、開發商報價來定的。
B. 房價是什麼決定的
我覺得房價上漲和下跌下面都隱藏了合理性。政府從來沒說過要降房價,只是要求維穩(這才是重點!!!),調控的目的也是為了控制房價的過快上漲以免產生系統性風險。買不買房基於自己的判斷,別相信專家的,這些偽專家要麼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要麼是某些利益集團的吹鼓手。鼓吹房產稅、租售同權、加息調控措施會降房價,這是忽悠人(政府也從沒說過這些措施是降房價,而這些人卻故意這樣解讀誤國誤民,擾亂市場秩序)。而且這些措施都沒有解決剛需們的戶口、社保、入學、市民身份認同問題,這些也不可能短期解決,只能慢慢調整。
以年均漲幅10%算,7年房價都會翻倍。房價崩盤除非發生戰亂,或者國際金融危機。茅台、油鹽醬醋等的年漲幅都10-20%以上,何況房子,物價上漲是普遍現象。低租售比意味著高持有成本,肯定要通過上漲來彌補這個虧損,成本高了房價怎麼可能白菜價房產稅導致房產持有成本上升,怎麼可能降房價,不過是增加稅的借口罷了。考慮到長期持有房產的成本(交易稅費、持有成本、賣出成本,房產稅以及差價的個人所得稅20%,個稅目前基本不收,但長期來說肯定加強徵收),而且大部分城市當前租金回報率僅2.0%。近8年來過去八年時間內,中國的真實工資增長幅度達到了10.6%,名列全球第一,而印度只有0.2%。另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國最低工資年平均增長率為13.1%。仔細想想,房價漲幅肯定不會比你工資的漲幅還低吧?可能你今年工資沒漲,但不能否認別人和你一樣沒漲。
C. 房價是由開發商定的嗎
房價由開發來商定,但是有源前提條件
1、區域單價;指的這個區域大范圍的房價大概是多少。你低了肯定虧,高了賣不出去
2、建安成本;指的是建築成本。包含(地價、稅金、建築材料單價、等等)
3、民眾承受能力;本來民眾大部分能承受5000,你來個5W,這房子肯定不能賣出去,是吧
4、政府最高限價;假如你建安成本是5000,你房價定到10W,那麼政府就會干預你的房價。
開發商大方向有這幾個來確定房價,
D. 一般用來決定房價的因素都有哪些
答:
一,物價上漲,建材也漲,如鋼筋 水泥 沙子。
二,人工費上漲,幾年前一個民工三五百可以干,現在一專 個小工給他們200也不屬干。
三,土地資源越來越珍貴,國家限制,導致土地供應量減少,並且實行了招拍賣制,無形中土地價就上去了.這個成本相當高的。
四,開發手續更復雜。
五,市場炒作。
六,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太快,供應失調,導致供不應求.(當然,可能會有房子沒有買,那可能就是貴,或者面積太大)。
E. 房價是由哪個部門定價
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之類的是政府定價。
商品房是開發商定價,二手房是房主定專價。
房價(房地產價格屬)是指建築物連同其佔用土地在特定時間段內房產的市場價值,即房價:土地價格+建築物價格,是房地產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最重要的調節機制。房價的價格定位由多種因素構成。
房價有三種存在形式:要約價格、成交價格、申報價格。要約價格隨市場行情隨時波動,成交價格是供需雙方博弈後的結果,申報價格是向政府管理部門登記的結果。而廣泛使用的房產成交價格往往是申報價格,而申報價格質量非常差
F. 房屋備案價格是什麼意思
房屋備案抄價格即房價備案,備案的價格將在房管部門的官方網站上向社會公布,這一價格即為該樓盤的最高售價,開發商不得擅自在銷售中突破此價格賣房。
1、簡單來說,即每套住房在申請預售時就已確定參考價格,而不是現在所普遍採取的隨行就市。
2、具體而言,則是對開發商申請預售的每套房子都要進行價格備案,調價幅度超過備案就需要重新備案,不然就可能違規或者不能簽約。
拓展資料:
房價備案制度是指要求開發商在首次開盤定價時,必須根據規定的時間提前到當地價格主管部門備案,然後才可以向房管部門申請銷售許可證。
資料來源:房價備案 網路
G. 房價由什麼因素決定
因為房子是生活必需品,致使房子多貴都有市場,都有人必須買,所以有人囤積房子,這就造成房價越來越高。
H. 一個房子的掛牌價房主可以隨意定嗎
二手房掛牌價,一般是有中介與售房戶相互協商定價。當然做主的是房主。如果是掛在網上銷售,房主可以自主定價。如果是有意出售,就不要隨意定價,應該參考本小區和周邊房價,綜合考慮後認真定價。
I. 房價如何確定
房價收入來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數和自房價租金比是國際上用於評價房價合理水平的三類指標。以房價收入比的多年均值作為判斷標准,目前我國城鎮新建商品住宅的銷售均價總體處於正常水平,但北京等部分城市的房價則明顯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