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控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最有效方式是什麼
只要有廉租房和公租房讓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居有其屋,就不會有人瘋狂了,我的建議是新建的大型單位,建一定的廉租房,既可以解決其居住問題,也有利於單位的隊伍穩定,還可緩解交通堵塞問題.
㈡ 房價上漲過快帶來的不利影響
房價上漲不是經濟增長的動力,而是經濟增長的障礙,因此,試圖通過推動房價上漲來推動經濟增長的想法是十分危險的。
1、房價上漲過快首先會壓迫居民的生活。當房價上漲幅度處在人們可承受的范圍時,它能刺激人們從事生產勞動和增加儲蓄的積極性。但是,當房價迅速上漲、從而超出人們可承受的范圍時,它就會打擊人們的勞動積極性和儲蓄的積極性。
2、居民為了住上一定水平(包括房屋的面積和質量)的房屋,對於中老年購房者來說就需要拿出一生積蓄(存量),對於年輕人來說則需要透支未來收入(流量)。不管發生其中的何種行為,它們都將直接或者間接地引起購房者對非房屋商品之需求的減少。
3、從而導致居民生活質量下降和其它非房屋經濟部門增長乏力。也就是說,房價上漲過快既會影響人們的居住水平,又會擠出人們對其它非住宅商品的消費,因而,從長期來看,對於經濟增長必定會產生負面影響。
(2)如何控制商品房價格過快上漲擴展閱讀
控制房價上漲措施有:
1、毫不鬆懈地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
繼續做好保障房質量管理、入住審核、後續管理和信息公開工作。推動民間資本參與保障房建設運營。認真組織實施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並軌運行工作。
2、繼續抓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和監管工作。
更加註重分類指導,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從嚴落實各項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和措施,增加住房用地和住房有效供應。庫存較多的城市要注重消化存量,控制新開發總量。繼續強化市場監管。鼓勵地方從本地實際出發,積極創新住房供應模式,探索發展共有產權住房。
3、進一步做好城鄉規劃編制、審查和實施管理工作。
轉變城鄉規劃理念,切實提高城鄉規劃編制的科學性。著力提高城鄉規劃審查審批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督察制度,建立城鄉規劃實施評估和報告制度。
4、加強住房公積金工作。
加快修訂《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強化資金安全監管,繼續抓好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房建設試點工作,進一步推進住房公積金規范管理。
㈢ 為抑制商品房價格過快上漲,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我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的措施,如
C |
㈣ 如何解決房價過快上漲
我有一個辦法:
1、一手房可以自由買賣;
2、二手房只能賣給國家,不能賣給私人,專國家按原價格-折舊進行屬付款,比如100萬買來的,70年產權,如果已經過了10年,則賣給國家的價格為(100/70)*60=86萬。
3、國家對二手房只能進行公開拍賣,這樣,國家也能賺一筆。
當買來的房屋不能增值時,反而會貶值時,就不會有人炒房了,買房的人會大量減少,房價就不會漲那麼快了。
㈤ 如何避免房價過快上漲未來發展哪些產業
中國99%的白領以及他們的家庭即將面臨破產。而且是必然破產!無路可逃!這件事可能是發生在未來2-10年。你可以盡量去懷疑這個數字。但它必然發生,絕非危言聳聽。」就如我預言中國國營企業職工必然失業一樣,在當時來說沒人信。但確實會發生。因為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其必然以不斷的以通貨膨脹和改革手段來換取經濟的發展。而每一次改革所帶來的陣痛都是由百姓來承擔的。無論是上山下鄉時迷茫的知青們還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大量國企紛紛倒閉時大量下崗職工。如果他們能有一定的前瞻性的話,那麼我想他們也許會為自己留一點後路。但是由於過分相信文件以及過分相信生活不會突變,所以才導致了他們的人生悲劇。
有人說政府不會坐視不理白領破產,其實政府當然不願意。可有的事情……怎麼說呢。想想當年的下崗職工吧。引起了那麼大的社會震動。又能怎樣呢?今天的白領明天破產的時候也那樣而已。
而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快速騰飛。但舊的體制並沒有完全更改。各種重要行業依然施行的是政府壟斷機制在運轉。如:銀行,金融,冶金,能源,信息,運輸,醫療,教育,土地。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不可能對這些東西進行全方面的改革開放。但到了今天,壟斷經營所帶來的矛盾日益突出。
首當其沖的就是房地產。由於我國的法制不健全,尤其是金融以及改革領域里出現了各種失誤導致房地產節節攀升。隨著房地產的增加以及外來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所以城市新民工也就是所謂的"白領"收入表面上也在提升,以北京為例3000-15000元人民幣的月薪處處可見。但這一部分收入主要用於支付租房或還貸。
為了深入地了解為什麼99%的白領家庭會破產,我們就必須先了解房價為什麼會這么高?高在哪裡?資金是運轉的?(這里的白領指買房或者准備買房族。)以及發展趨勢帶來的相關效應。本文會分三個階段向你闡述。
1:導致房價爆漲的第一個因素:銀行競爭下的貸款開放。
其實房價的爆漲的因素主要是因為百姓在替政府所犯下的錯誤買單。比如以前一個開發商通過某銀行貸款了1000萬開發了一個房子。如果還不起那他就倒霉了,因為所有的銀行都是一個體系,你欠了錢沒還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但是中國在銀行改革的基礎上開了一條口子,為了各銀行之間的競爭所以把工行,農行,建設銀行等等全部獨立運營。這本來是好事。但問題是這些銀行都不是私有的,而是國家的。我們不難想像。當一個開發商從工行貸款1000萬的後果。他只需要用500萬來開發房子,然後把售價提升,再把這個開發中的房子按他的售價標准抵押從農行再貸款2000萬,然後再用這 2000萬中的1000萬開發一套售價更高的房子來找建設銀行抵押貸款4000萬。就是這樣一個滾雪球的瘋狂貸款模式。
房子賣不賣得出去不重要,關鍵是房價要高,不得降價。反正銀行的錢不是私人的,所以稍微疏通一下行長加之又有"合法的"高零售價的樓盤做抵押所以自然就越來越好從銀行貸款。
那麼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房子價格只攀不跌!因為不能跌!一跌銀行貸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來了。這可是政府的銀行,政府的錢!所以為了堵住這個資金黑洞一些被收買的專家、媒介便開始瘋狂製造輿論用各種輿論手段威逼利誘人買房子。
比如土地資源嚴重緊張,再不買房將來就只能住在郊區呀之類的。導致人們不得不去買房。其實住不了市中心這種情況這根本不可能發生,城市居民是一個新老替換的過程,要上班的住城裡,老人退休喜歡住郊區。只要人口不爆炸就不會出現上班族住不了市中心的情況。雖然這些輿論造成了很多人買房子,但是僅僅是這樣,房價還沒有高到現在這樣的離譜。緊接著政府又犯了第二個錯誤。
㈥ 房價過快上漲的原因,詳細點
城市化帶來的住房需求和土地資源稀缺導致的供求矛盾,是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只有46%左右,農村人口佔54.3%,城市化進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還將繼續呈加速態勢。按目前年均1.12%的城市化速度估算,每年平均有近1500萬農村人口轉為城市人口。如果城市化水平提高到70%,城市就要增加4億人口。不斷擴大的購房隊伍與城市有限的土地供應之間的矛盾,必然導致房價不斷上漲,這是由價值規律決定的必然趨勢,也是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
投資性需求旺盛助長了房價不斷上漲。我國居民儲蓄率高,伴隨著城市化進程和經濟快速發展的是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憂和房價上漲的預期,通過買房實現保值增值成為許多居民的投資選擇。不但富人買房投資,越來越多的工薪階層也加入其中,有不少地方投資買房比例甚至超過了居住買房。 地方財政過度依賴房地產業是房價上漲的一個深層次原因。據國土資源部去年調查結果,全國地價占房價比平均為23.2%,有的大城市地價已佔到房價的46.7%。在土建成本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地價的不斷攀升導致了樓價的瘋長。據國土資源部2010年2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城市土地出讓總價款為159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63.4%。再加上各種配套稅費,政府收益實際上占房價的32.8%—38.8%,賣地已成為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源。並且房地產還可以拉動建材、水泥、家用電器、玻璃、窗簾、紡織品、衛生潔具等60多個相關產業,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地方政府對房地產業情有獨鍾絕非偶然,投資少、收益高、見效快,是快速提高GDP的一個法寶,同時也使地方政府成為高房價的受益者和推手。
㈦ 如何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加大土地供給,推出3房以及以上的房產稅,利用信貸限制3房以及以上的商業貸款。
㈧ 如何才能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急要啊問題補充:國家為了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查,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有這個規定?國家只能出台政策抑制,而不能「不準」。不滿5年的普通通住房
㈨ 如何通過房地產金融來調控房地產的過快增長
為解決房價上來漲過快源的問題,國家採取了一系列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按照穩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給、加強市場監管、完善相關制度的原則,繼續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等手段,加強和改善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重點是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強市場監管,穩定市場預期,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
如果從金融的角度來理解,房地產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對資金的大量需求使得房地產企業嚴重依賴銀行貸款,當房地產市場過快發展,房價過快上漲時,可以通過調節貸款利率來影響房地產企業的資金成本,從而控制其過快增長
在中國市場上,主要是政府通過行政手段來調節,包括限購、控制銀行對房地產企業的貸款等措施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