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房價能降嗎下降幅度多少呢
地價70%由國來家財政收去。其自中構成有地價、稅費、灰色收入等等。房價扛不住了是必然的,具體經濟原因很長,網上帖子也很多。至少降60%,降價後,每年將會以物業稅的形式每年徵收1%甚至更多。反正P民就是被剝削的命
2. 房價怎麼才會降!
等人少了吧,復現在供求關系把房價制抬起來了。
外地人不斷進北京,進京的原因是區域經濟不平衡。
現在國家剛開始注重農村經濟發展,發展過程大概要持續10年吧。
南方經濟比北方發展快3-5年,上海房價已經跌了。聽說100w的期房還沒建成房價就跌了30w。
不過北京的房價怎麼變動也不好說。還是努力奮斗吧。
爭取去國外,那環境好!
3. 中國的房價什麼時候會降下來
現在房價已經有所下降,但基本仍居高位,在「房主不炒」主基調下,眾多的炒房團離專場,正屬逐漸去除樓房的金融投資理財性質,在對樓市調控的長效機制下,房屋投資盈利空間越發壓縮,炒房現象及炒房客可能逐漸淡出樓市,使房屋回歸真正原始的居住功能,還樓市一個理性、正常的存在狀態,給真正需要住房的剛需們一個不被攪局的購房環境,讓更多人安居願望,這可能是調控的目的之一吧。
遏制了房價無節制上漲,但也不允許大落,以保持樓市的穩定,去除金融性質的樓市將面對剛需群體,那麼這個層面的人群購買能力也一定程度影響著19年的房價漲跌;從供需角度看,如果售樓現場依然一房難求,房價又怎會降呢?反之亦然;還有看開發商、炒房團的庫存以及還貸的壓力與資金周轉狀況,以及「放水」的多少等。
新的一年,開發商、炒房客、專家等也都在關注、觀望、分析和猜測樓市的發展狀態,至於中國的房價什麼時候會降下來,依然不明朗,但不管是漲或跌,今年已經開始。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4. 中國的房價怎麼才能、什麼時候才能降下來
這個問題現在中國到底有沒有人知道,能准確知道怎麼才能、什麼時候才能降下來呢?有!
知道的人是不會回答這個問題,往往回答這個問題的人都是不知道的,這只是預測。
以下是我回答別人的答案,發到這里,給與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對於個人來講,買或者不買,對未來的生活都有極大的影響。像我們在這里的解答,都是建議,自己斟酌。即使將來有誤了,切不要埋怨。
(市場)全國范圍來講,一線二線樓市萎靡,當前國家政策沒有松動之意,意味著這樣的城市房價只有維持和下行可能。往往一個行業,只有在成熟穩定期才時候價格才會穩定,現在的房和地的市場都不符合,除非有政策支持,否則價格不會維持,只有下行可能。至於三線城市,它的房價是有一種慣性,被二線拖曳的慣性,他的漲跌都會比臨近二線城市要遲緩。這是比較通例的,不代表個別城市有自身特別的經濟狀況。說到著,按道理,三線漲跌已經不言而喻了。
(局域人為)本來有些小城市的房價已經支持不了,但它的市場也小,受人為因素比較大,是人為強制規定不需降,一直挺著,一直到挺不住為止。這一挺就給市場一種錯覺,好像房價還堅挺著。
(政策)至於國家政策,你要相信,這個政策不是為人制定的,而是為行業的發展著想。這個市場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個政策就會持續到它成為應該的狀態為止。
關於其他諸如城市化進程、土地資源有限、建築成本等等,都是沒用的。好像你拿這黃金跟丐幫說,這個黃金不貴,一克400,但你也賣不出去。現在的房價格與地區人均收入(人均!!!)差得還是很大的。房價與地價是個系統的問題,這里也不贅述了。
只對於個人而言,如果在丈母娘的逼迫下,不在乎多花錢,等不了時間,並且自己能夠承受還貸的壓力,買也可以。而你收入如果真是到手1700,盡管有800公積金(是你個人的還是加上公司給交的呢?),日後的壓力會很大。誰都不能保證有意外花錢的地方。個人主觀來講,還是不提倡購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論你選擇誰的答案,但要選一個最佳回答,別讓問題自動關閉。
5. 中國房價什麼時候才會降
牛刀:中國房價2011上漲2012崩潰
首次分享者:我心永恆 已被分享1次 評論(0) 復制鏈接 分享 刪除
牛刀:中國房價2011上漲2012崩潰
這是逃不脫的宿命。2011年房價沒可能下降,這樣,2012年一定崩盤。這是12月16日上午,做客鳳凰衛視「震海聽風錄」節目時,我的主要觀點。這台節目,震海還邀請了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教授、著名房地產專家謝逸風先生。
我首先反駁了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對房地產的誤判,指出他們犯了兩個邏輯錯誤:一個是政府毫無降房價的誠意,整個調控並沒有提出j降房價,而且,很多政策在12月30日要到期,有的地方政府已經明確表示不再執行,寄於2011年政府調控政策要加碼,是沒有依據的,這是犯了對政策調控誤讀的邏輯錯誤。
還有一個是市場邏輯的錯誤。人民大學的觀點是開發商資金鏈在2011年一季度會出現問題,所以,二季度要開始降價銷售。我的意見是,對現在的樓市來說,開發商不可能出現資金鏈問題,現在的市場不是一個由供求關系決定價值的市場,國土部門在查處囤積土地上無功而返,就表明開發商的資金有很大的伸縮性,再說,市場不缺資金,各大商業銀行還在海量放貸,完全不可能影響開發商資金鏈,並因此有降價回籠資金的要求。
而且,現在明擺著在如此泡沫嚴重的情況下,還有很多人買樓,並不是買樓人不知道價位高,而是,人民幣的負利率狀態將會越來越嚴重,央行又毫無加息的意願,所以,誰也不願意看著自己的存款縮水,就去買樓。央行也籍此將百姓財富網羅進樓市後,再一舉消滅,所以,2011年會加息,但是不會改變負利率狀態,房價也不可能下降。
最後改變著一切的還是通貨膨脹。2011年,因為物價上漲而收入無法增加,民怨要爆發至極致,作為中央政府,不會無視民眾的訴求,而一味的支撐房價。所以,真正加息的次數不會很多,對市場也自然不會產生很大影響。但是,當游資過度炒作糧食價格的時候,央行不得已將多次加息,這個時機也發生在2012年。
2012年,南方乾旱將從西南五省延展至南方一些重要的產糧大省,將導致糧食減產,國家被迫將大量進口糧食,價格奇高。央行已經釋放大量的貨幣進入市場,這些流動性會同游資一起炒作糧食價格,牟取暴利,無法遏制。
中國的現狀是,不遏制房價,就不可能遏制萬千種商品價格的上漲,不可能遏制糧食價格的上漲。不阻止游資的炒作,就不可能改變市場的狀態,再加上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貧富分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央行的貨幣政策才會改變,才有可能收緊銀根,影響到樓市交易。當樓市成交量降低至開發商心慌的時候,房價才會崩潰。
6. 中國房價到底什麼時候會降
2021年前後,具體也需視情況而定。
中國的房屋已經過剩,中國城鎮有6500萬套空置專住房,屬空置率高達21.4%,家庭住房擁有率92.8%,2020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這會導致很多有多套房產的人,不得不拋售。
國家早已嚴控炒房,很多炒房團和熱錢不得不選擇離開,房地產的泡沫會逐漸消失,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快速下降,國家也不會有太多的資金流入房地產行業。
(6)中國房價怎麼降才正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對於一個購房者來說,只有當確定買房需求後才能選擇適合的房子,如果是剛需人群,可能只要價格合適就行了,如果是改善需求,可能對房子的面積、位置等有著更高的需求。
在考慮價格便宜的前提,還要考慮是否滿足用戶居住環境,別省了這一點錢,住進去就發現一大堆麻煩事,經常斷水斷電,冬冷夏熱的,當然這是指一些不合格的開發商,頂樓處理得不夠好才有這樣的問題,但是有幾率發現就代表用戶有可能中招,大家還是避開來買比較好。
7. 中國的房價怎麼越來越高啊,什麼時候會降啊
中國房價不高的話就不正常了,現在地方政府基本都是靠賣地來提高地方財政的,版最可恨的是權,土地都是經過開發商經過多次轉手倒賣而提高了價格,期間的官員、商人從中可以獲得高額差價,一般的房產公司都是這么搞的。你以為光靠地方財政能養得了這些地方各級官員?國家一般規定縣區級別的官員是不允許陪專車的,但現在不管是區啊還是縣啊,哪個局、機關里的領導不是套牌車一批又一批的,房子好幾套!所以,房價虛高不是簡單的經濟現象的問題,更是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利益鏈條的腐敗問題,腐敗問題解決不了,房價是絕對不可能降下來的!
8. 中國的高房價什麼時候才降得下來
我認為,中國房價不存在暴跌的現實依據。小縣城房價是可能下跌的,但是至少北專上廣深等一屬線城市不會暴跌的(房價不漲就是仁政了)。
我們所謂的房價高,其實就是一線城市(例如北上廣)和核心城市(例如南京重慶)房價高。一線城市(例如北上廣)和核心城市,全國一共能有多少個,全國不超過20個,而中國富人有多少,都去那裡買房子,自然把房價推高了。
房價很難降下來,在這其中也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何以言之?首先可以先想想咱們政府每年的收入來源,如果只是靠納稅人交錢,怎麼可能支撐著這么多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其中肯定有其他的收入來源,而拍賣土地就是之一,也是來錢最快的方法之一了吧。
國家需要錢,那土地肯定買的就貴,只有這樣,才能從那些房地產商那裡拿到錢去搞我們的國家建設,而國家建設的錢肯定是少不了的,所以只是地皮就很貴的。
房價的走勢也影響著很多方面,再說了政府也不會讓房價降下去,那麼房價怎麼可能會下降。所以,想等著房價降下來,還不如等著天上掉餡餅呢!因此,好好掙錢吧,我覺得房價降是不太可能了,漲還是有可能的。
9. 中國的房價什麼時間才能夠真正下降啊
房價已經降了,在今年春節前還會有所降低,明年總體趨勢是穩中有降。但長期趨勢是看漲的
10. 中國房價怎樣才能降下來
政府的財政命根子 能讓房地產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