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知道[轉載]政府採取哪些措施——才能抑制房價
1、堅定不移地加大抄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
2、強化土地資源管理,辨證認識「以地生財」。通過土地資源供應量的調整,控制商品房價格的不合理上漲。要根據住房市場的需求,保持土地的合理供應量和各類用地的供應比例,控制一些城市過高的地價。要堅決制止高檔住宅的盲目開發和大規模建設,防止出現新的積壓。
3、加強和完善宏觀監測體系。
4、全面研究住房稅、費政策,通過稅收杠桿促進低價位住房的建設和消費。
5、加強輿論宣傳的引導。房地產屬於特殊產品,宣傳是需要的,但要防止不負責任的非正常炒作。申奧和入世對我國房地產市場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也不要過分誇大,因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主要還是靠內需,靠百姓買房,老百姓的購買能力不會因申奧成功、入世成功大幅度提高。
B. 宏觀調控為什麼沒能有效抑制房價上漲
近幾年,由於房地產開發企業依賴大量銀行資金和低成本土地的支撐,形成了過度擴張和過剩的局面,出現了商品房空置面積大量存在與房價較快上升相矛盾的情況。加之2004年初,國家緊縮和規范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貸款和土地供給,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土地購置面積下降引發了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拉動房價更快上漲。房價有區別於一般商品價格的形成特點。簡單按照成本或者供求關系來認識房價、調控房價並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也就是說,社會經濟預期對房價的影響要比真實的供求關系大得多。 更重要的是,國家對房地產業採取的宏觀調控政策也印證了人們的預期。如前所述,當前國家採取的宏觀調控措施主要有二:一是通過銀行收緊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貸款供應,二是暫停農用地轉非農用建設用地審批,嚴格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規模,從緊控制房地產開發的土地供應。實際上從資金和土地兩個源頭控制了房地產供應。從國家的角度講,是為了控制房地產投資規模,防止宏觀經濟過熱採取的必要措施。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他們能感受並得到的心理預期就是「開發商地也沒了,錢也沒了,今後房子的供應要少了,房價也要漲了」。在這個過程中,開發商利用政策和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利用自己的話語權,通過媒體宣揚「房價還要繼續上漲」的觀點,進一步強化老百姓的心理預期,造成局部地區價格短期內出現非正常上漲。
C. 政府抑制房價的措施
抑制房價,一是提高供給,而是降低消費,這兩項目前效果不大,因為受到的干擾因回素太多,而且答需求的旺盛遠遠超出供給,這使得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柔性措施都無效,房地產開發商仍然會蜂擁開發,就算把房價飆到天上去,也不可能使得供需平衡。
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1.政府停止一切地皮買賣
2.提高房貸利率
抑制房價,長期可以從降低行業利潤率著手。
1.提高行業成本,劃定行業工人工資的下限,提高開發成本
2.規定房產價格,這價格不能從房產開發成本角度考慮,而應從城市收入角度計算,給他定死價格上限。
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抑制房價,調節好供需。
政府為何不這么做?不要相信「刺激經濟,保增長」一類的廢話。
經濟學家的所謂利用房地產拉動內需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房地產拉動的只是投資,而不是內需。
地方政府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房地產買賣,不從源頭上杜絕,就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D. 為什麼市政府周圍的房子貴
3.商圈
市政府工作人員大多居住在市政府周邊,政府工作人員工作穩定,這樣就在周邊聚集起一批收入穩定的人群,隨之,生活購物商城也配套起來,就行程了一個完整的、集工作、生活、購物為一體的商業模塊,彼此之間相輔相成,房價貴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中央定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後,房價預期有了顯著的改變。多位專家指出,從公布的相關數據看,在調控政策從嚴背景下,房地產市場投資和需求顯現出「疲軟」狀態,樓市「金九銀十」成色不足。結合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無松動跡象,居民對房價增長預期已經發生改變。
從9月房價上漲和下跌的城市數量看,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為64個,相比8月份的67個已經出現了減少,這說明部分城市開始步入到降價的行列中。後續若市場觀望情緒繼續加重,房價降溫的城市數量會增加。
網路-房價
中國經濟網-房價會否大跌?專家:「大起」「大落」都要防範
E. 政府為什麼要調控房價
很多人都認為是為了調控房價,保障民生,其實這只是中央政府調控的目的之一,政府調控房產是一石多鳥的長遠之策:
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改變那種依靠大拆大建、依靠高投入推動經濟發展的粗放方式,所以,觀察中央的政策,可以發現一方面政府在調控房產,一方面逐步推進資源的價格改革(即使面臨嚴峻的物價形勢依然堅定推進),同時出台多項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立足長遠,高瞻遠矚。政府也知道新興產業的發展不能很快見效,所以為保經濟增長,一方面打壓房地產,同時加大政策性住房的建設、加大對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建設,保持投資的穩定。中國的未來,在新興產業,不在房地產!
二是保障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這個我就不多說了
三是轉變政府職能、培育地方政府穩定財源的需要,現在的地方政府通過土地運作發展經濟,做出政績已經是普遍想像,城市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且在地價高漲、拆遷日益規范和拆遷成本不斷高漲的情況下,未來兩三年很多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會面臨無地可賣的境況,所以現在中央政府推進房產保有稅並不是單純為了打壓房價,一個稅種從推出到完善,總有幾年的時間。幾年之後,房產保有稅將成為地方政府穩定而可靠的財政收入,現在的房地產大躍進,就是放水養魚。另外,我們從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考核中可以發現,現在對地方政府的考核越來越全面,不在單純依靠經濟指標了,從環保、節能減排到群體性事件的處置、保障性住房建設,都實行問責制,以後地方政府必然弱化經濟職能,而向服務性政府轉變。
四是防止金融泡沫,逐步推進金融市場改革的需要,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和可抵押按揭的特點,實際上已經具有較高杠桿的金融屬性,所以抑制房地產泡沫,可以有效地防範金融風險向銀行集中,打擊境外熱錢的湧入,為平穩推進金融市場改革創造條件。
看到很多所謂專家的觀點,真的很痛心!不知道是沒水平還是收了利益集團的黑錢,不敢講真話!
F. 運用經濟常識回答我國政府為什麼要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1.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是我國生產回目。控制房價過快上漲答,實現居者有其屋,共享改革開放成果,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原則的要求。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徵是,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市場不是萬能的,房地產市場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的缺陷,為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政府必須按照穩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給、加強市場監管、完善相關制度的原則,繼續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等手段,加強和改善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
3.住房是關繫到每個人「安居樂業」的特殊商品,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有利於經濟結構的調整;有利於及時擠出房地產中的「泡沫」,減少金融市場的潛在風險;有利於鞏固和發展宏觀調控成果,保持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利於減少房屋空置率,提高國內資源利用率;有利於使投機者從中獲利減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目標。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G. 政府為什麼要控制房價,不讓開發商降價
難到看不得老百姓買到便宜房?瘋漲的時候沒見把房價壓一壓,現在趁金融危機把房價打壓下來了,開發商降價售房難道不應該嗎?是時候吐點出來了撒,要不就是政府和開發商一個鼻孔出氣。傷心!
H. 為什麼政府不能讓房價大跌,或大漲
大漲或大跌,都是市場的不穩定因素,不利於社會穩定和正常的經濟秩序。
I. 一,為什麼近年來政府對房價控制越嚴格上漲速度越快
現在的政府官員,基本上是說一套做一套。表面上嘴上說的什麼都是為百姓著想,背後做的什麼都是為自己著想。思想上墮落,生活上腐化,經濟上腐敗。
J. 為什麼近年政府開始限制調庫房地產,房價越來越高了
政府的這個政策又是個線性思維,經過非合作博弈後,必然走向調控目標的反面。房地產本來就是一個對資金鏈要求高度飢渴的行業,卡緊這些地產企業融資渠道,只能逼迫他們海外融資,或者把優質資產低價讓與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