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世紀日本房價「崩潰」後,那些傾盡所有買房的人,後來咋樣了
唐代大詩人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日的大風破壞之後,寫下了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雖然是自己的房子壞掉了,詩人卻在詩中嘆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不管是古代的寒士,還是現代的打工者,人人都希望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理想房屋。所以自古以來,房價一直都備受關注,房價是跌是漲?漲價了怎麼辦?跌價了要不要買?這些常常都是人們焦慮的主要問題。
▲日本城市街頭
《文中子·事君》中有言:「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房地產的泡沫以及日元升值極大的影響了日本的實體工業發展,從1993年開始日本的房產泡沫碎了一地,房價一降就是十幾年。直到現在,日本依然有許多30年前的房子還沒有賣出。泡沫經濟的破碎讓日本留下了將近6000億美元的壞賬,數家銀行倒閉,失業率、自殺率、離婚率大幅度上漲。
小結
這一場泡沫經濟讓日本人深受其害,那些傾盡所有買了房子的人不得不繼續償還貸款,沒有買房子的人到現在也不敢再買房子。再加上日本的租房制度非常完善,一般來說房租不會超過工資的20%,所以現在大部分日本人更喜歡租房而不是買房。
❷ 有沒有其他國家歷史上的房價崩盤的記錄
日本出現過房價崩盤,中國經濟特區香港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也出現過房價崩盤。
日本: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爆發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是世界各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也是最深的一次房地產危機,至今仍無完全恢復的跡象。
香港: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返家發生動盪。
(2)房價崩潰前該怎麼辦擴展閱讀:
日本事件經過:
戰後50年,日本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上世紀80年代初期日本僅用幾年時間連續趕超義大利、法國、英國和德國,成為亞洲第一強國和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資本主義強國。
日本的貿易和製造業直逼美國,在電子汽車鋼鐵和造船等領域更是將美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日本經濟實力達到美國一半,外匯儲備超過4000億美元,佔世界外匯儲備的50%。
日本人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土地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土地。彈丸島國的日本房地產總價值超過地大物博的整個美國,日本平均房地產價格是美國的100倍,東京大阪的價格是紐約、芝加哥的幾十倍。
日本人買下紐約最有代表性的建築洛克菲勒中心和美國人最驕傲的產業好萊塢影片公司。
尤其是日元大幅度升值使得日本人極其富有備感自豪,資金指處所向披靡。伴隨「國富民強」,大量新資金沒有去處,只好集中和積聚在十分有限的土地上,造成土地和房屋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價格和泡沫與日俱增。
日本房地產發展在世界各地中有其特殊性。日本土地狹小,人口眾多,加上經濟高度發達,房地產開發從戰後一片廢墟上建立起來。
伴隨經濟和房地產開發,土地價格尤其是主要城市的土地價格不斷上漲,高度壟斷集中,1985年東京大阪的土地價格比戰後初期猛漲了10000倍。
但是如果以為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是客觀原因造成的,是無可避免的,那是不正確的。實際上即使是1985年泡沫已經相當嚴重,如果沒有後來5年時間中執行的一系列錯誤政策,泡沫破裂還是可以避免的。
1985年日元升值以及對升值錯誤的估計和預期,將日本直接推入泡沫破裂前的「最後瘋狂」。在5年短暫的「輝煌和燦爛」之後,日本經濟和房地產陷入了已經長達14年的蕭條和低迷。由此可見,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房地產泡沫以及破裂,都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
日本主要的錯誤政策是:
1、利率太低,資金泛濫,引導失誤監管失控。
2、盲目擴大信貸,濫用杠桿作用。
3、投資投機成風,股市樓市連動,管理監督形同虛設。
影響:
泡沫破裂後許多日本居民成為千萬「負翁」,家庭資產大幅度縮水,長期背上嚴重的財務負擔,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嚴重影響正常消費。
日本銀行及非銀行機構的不良債務高達100萬億日元,最後成為壞賬的達到幾十萬億日元。倒閉和被收購的銀行和房地產公司不計其數,大量建築成為「爛尾樓」。
建築業飽受重創,1994年合同金額不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國民經濟陷入長達十年的負增長和零增長。
❸ 日本房價「崩盤」回憶:當初「沒買」房子的人,後來生活得如何
在中國人心中,有房子才算有了家,內心才會有歸屬感。所以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他們都在為了房子不斷的奮斗,總是希望有個家庭之後穩定下來。或許是在這種心理的促使下,順帶著連房價也在不斷的上漲。關於房價的問題,其實全世界人民都很關心這件事。
相信那些沒有買房的日本人,他們應該特別慶幸,畢竟不用還貸款,生活還是無比輕松的。倒是那些拚命囤房的人,他們的生活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還不完的貸款讓人心態崩潰。所以買房還是要慎重,切莫陷入囤房的怪圈!
來源:國際鮮聞
❹ 日本房價崩盤的時候當年「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沒買房的人一直在租房住。房子問題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都屬於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即使是在日本也不例外。日本起初房價很高,那個時候有人傾家盪產去購買房子,但是不巧的是,後來日本房價忽然崩盤。買了房子的因為負債累累,最後選擇自殺的不在少數,而有些之前沒買到房子的當時立刻去買了一套房子,但是還是有一些人持觀望狀態。
我們不能說當時買了房子的人就是聰明,不買房子就是不聰明。總而言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不是說趁那個時候買了房子我就瞬間發財,一輩子不愁吃喝,沒買的我就懊惱自殺。房子這種東西,有住的就行了。當時沒買房,現在租房子居住也算是一種樂事嘛。
❺ 日本房價崩盤後社會體系崩潰,對於其他國家有何警示作用
日本房價崩盤後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這是值得警示的,因為房產經濟也屬於泡沫經濟的一種,並不能說房產價格炒高以後就能代表是它的實際價值。所以其實房產雖然是不動產,但仍然屬於是虛擬資產,房產經濟有可能會帶來泡沫經濟。只有真正的發展實業才能讓經濟平穩的存在。
在之後日本房價的大幅度降價更是導致了房產泡沫的崩盤,而大量投資者也是資金斷裂,銀行貸款更是成為爛賬。而銀行為了補救,挪用儲戶存款,這樣一環扣一環陷入惡性循環。整個日本經濟是完全的崩潰了。
❻ 中國房價會崩盤嗎
只會崩盤,過了2009農歷年該崩了。國家4w個億的投入把現在的樓價進一步推高,真正想挽救的製造業更是雪上加霜,大量資金被套入房地產。現在國家稅收也出現問題,國家宏調失控。過了農歷年消費將大幅的下降,由製造業零售業引起的經濟危機將導致樓市大崩盤。如果國家現在實施挽救製造業和零售業。製造業和零售業如果回暖,大批資金將由房地產抽出。那樓市也必將崩盤。所以說現在中國的房地產屬於惡性的腫瘤經濟。以為形成這個腫瘤經濟的成因主要是社會腐敗的癌變造成的。不屬於經濟問題,而屬於政治問題。沒事多看看身邊變態的經濟現象。沈陽天天貨運一夜之間都黃了。為什麼以前不黃而在今天黃了?波動姿態微漲至2013年末2014年初.上漲結束泡膜破裂,狀態普遍下跌,2014年末總結下滑50%,2015年末跌破70%後幾乎沒有變化微漲至2019年時僅相當於2014年同期.分析原因:中國股票破裂時間(90年代)2010年金融危機基本結束後,各種資金進入房地產,但由於貧富懸殊太大幾乎全屬投資,2011年見房地產上漲,已經無其他好投資項目,故股票等資金更多進入其投機。2012年至2013年國家因特殊原因必須保護低收入住房問題將改革房地產。故2014年房地產投資和投機資金因法律壓迫而破裂。中國特殊原因是低層公民對房地產沉默不可能堅持到2014年(社會現象不敢明言,屬特別條件收集)。另外總結銀根寬松現象,2012年因經濟條件必須收緊(指危機完全結束),結果房地產資金緊張,2013年開始斷鏈,但此時已經不需要該行業支撐經濟增漲(指完全市場經濟化),故沒有必要保護。希望您在2014年末回想該預測,如預測正確其後十年不必買房。
❼ 日本當年房價崩盤,那時沒有辦法買房子的人,現在生活怎麼樣
島國日本的居民也是對房價十分的看重。還記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日本曾經出現過一個經濟危機,專業術語叫做泡沫經濟。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裡,日本房價飆升,有一些學者認為是經濟的繁榮,但萬萬沒想到,這竟然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沒過多久這種現狀就像是泡沫一樣,徹底粉粹。此時,因為泡沫經濟的原因,日本的房價也面臨著崩盤的考驗。然而那些已經買房的人,這無疑是很不好的消息。那麼,我們來看看,沒有買房子的人怎麼樣了呢?
▲東京住宅分析圖
於是很多人都開始了租房子住。日本是一個典型的發達國家,因此對租房的居民有一定的幫助。來減輕他們在生活中的種種負擔。就算是有能力去購買房子,也有不少的居民選擇租房子。這一件事以後,極大地打擊了日本人購買房子的慾望。這也使得很多人從中成長了,不會盲目的去購買房子了,他們現在大多數人都覺得房子是用來住的,只要自己舒服就好了。出於各種情況的考慮,租房要比買房要好。
總結
經過這一件事情之後,我們也從中受益匪淺。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夢想,要在夢想面前保持理智,不要盲目追求奢侈品,到頭來受傷的還是自己。最後卻落得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下場。人財兩空的結果大家都不想看到。犯錯誤是沒有辦法去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減少錯誤的產生,正視我們的錯誤,認真地去總結反思自己的錯誤,買房子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要量力去做。
❽ 有人說房價崩盤經濟就會崩潰,低價房對經濟是促進還是抑制呢
在短時間內,低價房對經濟是抑製作用。因為中國一直將房子作為中國人的儲備款,所以如果房價一旦崩盤,經濟也會崩潰,這句話是沒錯的。
一、經濟飛升,房價劇增的原因
從2000年到如今,物價上漲了很多,房價更是一路猛增,為什麼呢?因為國家將房價當做了收稅的辦法,我們買一套房並不只是買房這么簡單,我們其實等於是給國家交了稅。
不然老百姓手裡有錢卻不會去消費,經濟沒辦法提升,國家也收不到那麼多的錢,一些基礎建設、交通設備都沒錢開展,國家就會陷入一直貧困的怪圈。
❾ 91年日本房地產崩盤,平均房價降低了多少
1989年泡沫經濟的最高峰石獅子眼前的銀座四丁日的地價是每3.3平方米12億日元。樂京的另一個地標一樂京帝國場廣場下面一平方英里上地的價格,比整個加利福尼亞的土地價值還高,一個東京都的地價就桕當干美四全國的十地價格。
有笑話說把東京的地皮全部賣掉就可以買下美國,然後而把美地出租給美人住。葉邦富說, 在當時的幾本報紙上這樣的言論經常可以看到,並月被大部分口本人接受開以為家。據出木土公布的統計數據,80年代中期,隨著人呈資金江入房地產行業地價開始瘋壯獻升。
自1985年起東京、人版、名古原京都、棲沉和神廣八人城市的土地價格以五位數上升,1987年住心用比價格競I升了307%,商業用地則跳升了48.8%。1990年六大城中心的地價指數比1985年1漲了約90%。從1986年開始出現了地價上漲啟峰期1990年的地價大約是1983年的25倍。
81年開始,日本房價開始暴跌。當午降了70%,但跌的自一年漲了10%跌的結果就是失業連租房、吃飯都問題了。泡沫危機後,樂京房價一度低至幾千人民幣每平方,但是過了幾年馬上過萬,升在3~5萬區周旋了一段時間,隨後普通區域5萬左右,4心區域6~15萬的多。
判斷樓市崩盤的科學標準是以下幾點:
1、本地客觀供應量超過本地自住需求並有購買力的一倍及以上。因為異地消費占相當比例,但還不至於充斥整個本地市場。因此,只要客觀供應量嚴格超過本地自住需求形成買方的可選擇性,讓人們能夠在比較中買房,並且政策以打擊捂盤迅速有效,則房價通過市場逼迫而下行才有可能。
2、現售房源中的中高檔盤出現嚴重滯銷並且屬客觀性滯銷而不是捂盤或銷售可提供開發回款要求,一個硬性標准就是讓其持有成本超過現售可以獲得的利潤。
3、所有的投機投資性消費均通過一定的調控政策被抑制,並且土地供應按政府規劃正常放量。
4、行政管制,對高房價課以重稅,並且此增加稅負無法轉嫁。實際上除非政府控制房價,不然無法做到這一點。
如果從短期的觀察,認為銷售滯漲,無需求或需求不旺,就認定房價可能下滑,還為時過早。通過越調越高的階段,部分開發商的腰已經壯了起來,不僅儲備用地無憂,而且存量項目的回收已過保本期。這個時候,一項政策或幾項政策讓銷售適當停滯,不代表樓價會下行,更不可能導致樓市的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