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8年房價為什麼會降
應該是持續增長,不會降,為什麼呢? 其因一、經濟增長、消費力度大大提度、物價上漲。(不知道的多看一下新聞) 其因二、發展商樓盤大多位於市區,由於「市區可用地量少了」,「用地商業化」。 其因三、政策中的限價房,經濟適用房等多位於郊區,城中村過等,大多還是黃泥地那種,那地方只有窮人才會去那裡買,因為那裡便宜,市區則高價不敢與謀,所以是有關單位故意掩化的,因此可見過幾年將會出現極端的貧富分化,富人住市區,窮人住郊外。所以市區房價不會降,而郊外也會由於居住量的增大也會越來越高價。 其因四、衣食住行,住是每人必須解決的問題,現在沒房住的人太多了,中國人口又多,你說去年是8千元/平方,前年是7千元/平方,今年有可能跌至6千元/平方嗎?別說人痴夢了,現在物料上漲,居住用地緊張,你說生活設施成熟的地方還有可能會這樣降嗎?勸你成早到西部大開發去吧,那裡現在地很便宜,不過過多十年吧,那裡肯定會漲。相信我吧。 升降的價值,我覺得是因為存在需要。因為發展不可抗力的因素。所以千萬不要抱著會降的心態來看樓價,你應該抱著「那裡將會是發展的中心」這種眼光來看樓價,因為需要,所以它才能給你帶來價值,如果一個房價是跌的,你還買來幹嘛。你也不想你的房子,100萬買回來,貶值成50萬吧。所以你的心裡很矛盾吧? 現在買賣雙方心理強硬,基本處於"觀望狀態",情況有待奧運會過後再揭分曉w
⑵ 2008年房價為什麼跌的那麼高
有以下十點原因:
一、價格由價值決定,同時受供求關系影響。
看看日本的例子,日本因為人多地少,所以舉國上下認為日本的房子應該大漲特漲,結果在最高峰時,東京及周圍三個地區的理論地價超過美國整個國家及在美國忸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的凈資產值。在這樣的氣氛中,人不免狂熱,失去應有的理智。所以恐怕不能因為上海的土地成本高就認為上海房子的價值就應該高達10000以上,因為土地的價格並不代表價值。
二、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房價下跌。
從一般規律來看,25—35歲是結婚的高峰,也是第一次購房的最高峰。上世紀60、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在2000年左右正好是處於買房、結婚的高峰。但2008年之後,當1978年出生的人口年齡超過30歲以上時,我國的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將結束他們買房、結婚的高峰期了。2008年前後的人口結構變化將非常明顯,2008年之後的結婚人口比2008年之前下降30%多,而且是突然的下降。這樣的人口變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因為影響房價的最重要原因是邊際需求因素,當邊際需求減少時,價格肯定會下跌。
沒錯,從本國國情出發,對於人口大國的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卻是對房價影響是相當大的。
三、奧運會的結束導致房地產市場缺乏再度膨脹的空間。
奧運會舉辦之後,北京的房地產市場必然沒有前期「大興土木」給房價帶來巨大的升值空間,而且開發商也失去了炒作的題材。可能有人說了,這僅僅是北京,對中國的房價可能沒有影響。其實不然,我們都知道,開發商炒作的力度絕非我們所能想到的,不光是北京在拿奧運說事,跟北京沾邊的,不沾邊的,跟奧運會沾邊的,不沾邊的,只要是能扯上,都給它扯上關系。
四、政府宏觀調控的效果的影響。
政府宏觀調沒有錯,但為什麼對房價調控的收效總是甚微呢?其實,這種調控尤其是對房地產這種特殊的市場的影響畢竟有一定的滯後性,經預測估計到2008年後可能效果會凸現出來。
中小戶型的房子數量將空前增多。以前90平米以上的房子佔70%,90平米以下的佔30%,現在正好倒了個個。也就是說,即使房價不變,由於房子的小戶型的數量多了,以前假設10000平米只能解決100戶的住房問題,現在可以解決200戶了,從而可以在建築面積相同的情況下,為更多的購房者解決住房問題。
另外還有的說,中國房價必跌無疑,否則,政府就是狠狠抽了自己一個耳光,如果預見無錯,接下來的國土、建設、規劃、金融機構將要陸陸續續出現新聞----肯定有幾只「雞」被幹掉,以便給猴看。
話雖說得不好聽,但是很容易理解。
五、土地不能再成為房價上漲的理由。
10月25日,北京市國土局局長安家盛在談到第一批上市限價房地塊時,再次強調「房價和地價沒有直接的邏輯關系」。數據分析顯示,北京公開出讓的住宅用地成交單價已經出現大幅回落,住宅用途為主的土地成交單價從2005年的每平方米2578元降至2006年的2272元,降幅約12%。由此可以看出,開發商所提出的房價上漲是因為地價在不斷上漲顯然不成立。
另外,北京住宅土地招標方式出讓不但沒有使地價上漲,反而招標達到了抑制盲目競價出現地價上升的現象。
六、房價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上升到政治高度。
現在房價已經不單單是經濟問題,它關繫到整個社會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穩定房價已經是中央堅定不移的政策。2005年許多地方政府逆向調節已經讓中央感到惱怒了,讓我們敬愛的溫總理都在2006年的人代會答記者問時,將房價問題作為自己最痛心的三件事之一了。今年出台的《意見》由2005年的7部委增加為9部委,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增加了國家監察部,大家知道監察部是干什麼的嗎?監察部是處理幹部的。也就是說,如果今年再有地方政府穩定房價不力,頂風而上,必將作為出頭鳥被幹掉。
七、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房價漲到一定程度肯定會下降。
其實這就是哲學上講的,說這句話可以不用擔心會負責任。因為這是真理,房價再怎麼漲它總有回返的一天,我也知道房價必跌,但是究竟哪一天會降呢,2年、10年還是30年,我說不準。但是說2008年後房價必跌應該算是一個比較聰明的說法。
八、購房者觀念的改變。
可能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迫於壓力和無奈,以及媒體的宣傳,人們開始學習國外租房模式的行為,摒棄居者有其屋的傳統觀念,把「真正的生活不是看擁有多少房子,而是看一套房子里擁有多少生活」作為自己的生活境界,如果成為一種時尚和潮流,那將是對將來房價的一個嚴厲的沖擊。
其實購房和安居不能劃等號。
九、建設成本的降低導致房價降低。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節能建築的推廣,建設成本應該是越來越低,所以房價下跌是必然的。
十、開發商的種種劣行導致購房者望而卻步。
最近關於開發商的罪行屢屢曝光,購房者與開發商的官司不斷,可能由此導致不少購房者對開發商失去信心,處於一種觀望的狀態。購房者攥著錢不撒手,不會有什麼損失,而開發商就不同了,房子出不了手,那銀行高額的貸款利息可是要月月繳。
⑶ 房價會回到08年那種暴漲的狀態嗎
房價每隔幾年會有一個周期性的低谷和高漲階段。所以如果你說會不會漲,或者會不會跌,這個是一定會的。但是什麼時候漲什麼時候跌,就要取決於環境條件了,這其中有大量的計算量,依靠傳統演算法是很難算得準的,即便算得出,計算的速度也跟不上變化快。但是凡事都沒有永遠,未來炒房越來越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通過掌握機器學習的人工智慧可以大大的提高預測房價的漲跌周期的成功率,所以對於越來越多的人來說,房價的漲和跌已經不再是秘密了。這意味著如果房價大漲大跌,那些已經知道房價漲跌的人,就可以大量套利。房價漲跌是不會對社會整體財富產生影響的,只是財富從一些人手裡轉移到另一些人手裡而已,所以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人們就會減少房產交易,這時候莊家的收益就會減少。莊家永遠贏的局面將不復存在,所以未來像炒房炒股炒期貨這種過去賺錢的形式,會越來越沒有機會。房價和股市一樣,最終會回歸其原有的屬性,泡沫會越來越小。大城市的核心房價不會跌,反而會越來越高,這種暴漲是基於房子本身的價值,而非泡沫因素,因為房子一旦回歸原始屬性,你會發現大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導致房價自然就會水漲船高。而郊區和那些人口流失地區的鬼城,房價則會越來越低,因為缺少人口的支撐,居住屬性變得就越不值錢。越來越多的房子會被打回原形,而越來越多房子被打回原形更加凸顯了城市核心區的價值所在。在生產力大幅提升,新的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生產關系也將發生改變,一個沒有泡沫的未來即將到來。房價會漲嗎,要看是什麼地方,什麼房子。
⑷ 為什麼2008年房價下價降了而後又一路狂飆
房地產是支柱產業,當時房產不景氣,跟著房產相關的很多產業,比如剛鋼筋水泥製造業和相當多建築相關行業都受波及,影響很多人就業尤其是農民工,政府怕樓市太低會對整個產業鏈產生不良影響,對樓市實行政策傾斜,制定了不少建設貸款稅收方面的優惠,而且有的地方政府喊著,愛國就買樓。於是,在政府幹預下,中國樓市開始堅挺。。。
至於08年的下跌原因,以下是摘抄的,我覺得比我自己說的要好。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一是房價持續高漲,超過消費者購買力。我國房地產業和房地產市場經歷了近10年快速發展,高收入、富裕家庭的自住房需求已經基本滿足,購房主要群體轉移到工薪階層,住房市場的需求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階段性釋放,價格彈性開始顯現,但近幾年房價一直快速飈升,導致市場支撐能力減弱,房價增長空間透支。價格上漲超出消費者購買能力時,價格回落就成為必然,樓市也是如此。
二是調控政策使投資特別是投機風險增大。2007年下半年出台第二套房貸新政,使投資特別是投機性購房門檻提高、風險增大,這一政策在2008年延續實施。同時,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經濟下滑壓力的加大,2007年底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的調整跡象進入2008年逐漸明朗,使投資、投機性購房風險進一步增大。盡管因投資、投機性購房數據缺失,無法估算投資、投機性購房減少對2008年市場銷售量減少的影響,但因投資和投機資本的逐利本性和對市場變化的敏感性,人們有理由相信,2008年投資和投機性購房大幅減少(有人甚至認為已經基本絕跡),是銷售量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政策和經濟下行環境影響消費者心理預期。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預期收入下降。國內持續多年的控制房地產開發、抑制房價的政策和輿論導向,使消費者心理預期發生變化,購房意願下降,觀望情緒濃厚。
四是開發企業應對市場變化遲緩。2007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行業運行環境已經發生改變。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市場反應相對遲緩,土地儲備和在建、新建面積較大,2007年土地購置面積、竣工面積達均達房改以來最高。
房價高企並快速上漲與消費者購買力之間的不匹配是目前房地產市場成交量下跌的主要原因。在金融危機沖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業拉動內需保增長權重增長的情況下,多種因素疊加、交織的共振效應導致的成交量萎縮成為當前市場的主要問題。
⑸ 08年房價為什麼會漲,求人解答
需要房子的人多,有錢的人多。
⑹ 為什麼2008年的房價特別高
第一,政府抄宏觀調控的一襲種宣傳理念,一直會給民眾一種近期內房價會降的心理作用,其實不然,政府以及開發商並沒有針對房價下調做出任務實質性的動作。 第二,中國目前的房價處在一種平穩的階段,浮動不大,受房價下調影響很小,的確像樓上的朋友說的``房價不上漲就算不錯了。 第三,國家人均生活水平在提高,導致了近幾年內的通貨膨脹,房價下跌或許在近期內只是大部分民眾的一種觀望心理,而實際上,房價能保持平穩就算是最大的下調了。 基本上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房地產發展都是這個樣子了 而且受地震影響``各種造房用的原料`如鋼筋水泥都大副度急缺`直接原材料的價格的上漲會直接影響到房價的上升.
⑺ 為什麼2008時房價漲得那麼快
2008 年那抄一輪樓市暴漲又開始了。襲但是通過分析你會發現,這完全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全線暴漲!只是個別區域在漲,大部分地區漲幅不大,整體5 月房價環比上漲1.67%,二手房同比還下跌了10.71%,和上一輪樓市暴漲時每天一個價不可同日而語。
是因為城市新增人口急劇增加。
⑻ 為什麼08年經濟危機房價大跌,今年危機多地房價卻上漲呢
008年的經濟危機導致了我國的房價下跌,而今年受到疫情爆發的影響,經濟受到了嚴重沖擊,但沒有對房價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房價不但沒有下跌,反而還上漲了,大多數人表示不理解。根據題主的提出的問題來簡單地回答一下。
一,2008年的經濟危機,為什麼會導致我國的房價下跌?
當然,房價上漲絕非是一件好事,尤其在今年的特殊時期,如果房價得不到控制,大幅上漲和大幅下跌的危害同樣大。如果疫情繼續全球蔓延,那麼,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經濟危機爆發的危險會進一步加大,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更需要積極的面對。對房地產市場來說,必須要穩定房價,保持房價在一個較小的區間波動,大幅漲跌給經濟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想像的,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以上為個人觀點,謝謝閱覽,喜歡記得點贊關注!
⑼ 為什麼2008金融危機房價大跌,今年疫情房價卻上漲呢
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沖擊,導致全球經濟出現下滑或者衰退,但還沒導致全球經濟危機出現,多地房價上漲都是正常。而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機,在危機之時房價大跌是正常的事。
2008年金融危機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不管是經濟,金融市場,還是樓市都沒有倖存,都是全面暴跌。
首先,08年爆發的是金融危機,股市、債市、基金、期貨等都會大幅下跌,而這些金融市場殺跌,會導致很多人資金緊張,或者防止爆倉,從房地產抽資金到金融市場補充抵押物,防止爆倉。
第三:過去十幾年全國各大城市的房價都經濟暴漲,每個城市的房價存在不同的泡沫。
房價泡沫低的跌幅小,泡沫高的下跌速度和幅度大,沒有泡沫有經濟支撐的城市房價不跌反升。
每個城市房價泡沫不同,經濟不同,發展潛力不同等這些都會影響房價,造成房價漲跌現象。
總結分析
總之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機,全國房價都集體出現下跌,但2020年不同,並未進入危機,房價不會集體下跌,分化嚴重,今年房價有漲有跌,但總體都是漲少跌多。
今年房價是分化嚴重,跟2008年金融危機的房價沒有可比性,整個市場環境不同,自然會讓房地產整個行業的行情不同。
⑽ 08年後北京房價是漲是跌嗎理由是什麼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首先亮明觀點,力挺2008年前買房時機好, 同時他堅信2008年之後北京房地產市場仍會處於上升期。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與制度室主任易憲容卻不贊同, 他針鋒相對地提出:「目前買房置業投資時機不是太好,購房者需謹慎抉擇。」 潘石屹說,當前有一種觀點,認為2008年之後北京的房價會下跌,但我 卻沒有聽到任何一個人能夠說出確切的理由。我本人並不這樣認為,我判斷20 08年是一個轉折點,是北京房地產市場會發展得更好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在房 子的價值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這個城市基礎設施的價值,這些價值會通過房價體 現出來。他說,到了2008這個時間點,北京市政府幾千億基礎設施建設要全 部完成,屆時它的價值和功能都會顯現出來,這個城市將變得更加快捷,更加有 效率,同時更具競爭力。「從注意力來說,2008年全世界都將關注北京,給 北京更多更大的發展機會。」 盡管潘石屹說得「理直氣壯」,但易憲容卻並不以為然,他說,目前房地產 市場並不是一個市場化的市場,商品房買賣也是非市場化的,這導致很多信息沒 有真正匯集到房價上去,所以民眾買房時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判斷。比如,財富 狀況怎樣,支付能力如何,承受風險的能力有多大。只有綜合分析了這些因素後 ,才能做一個比較好的決策。 與此同時,購房者還要堅信,如果大多數民眾都沒有能力去購買住房的時候 ,開發商生產的房子僅僅是給富人,那麼房地產市場的整體需求就會下降,而這 必然導致供大於求,房價也肯定會下跌,所以民眾做一個全面、細致的經濟分析 至關重要。 易憲容表示,當前北京的房地產正好處在一個調整期,房價可能會發生較大 的變化。因此,作為購房者要避免開發商的哄騙,冷靜客觀地判斷當前以及未來 的樓市走勢,而不能一時沖動中了開發商的「套兒」。 那麼,普通購房者又是如何看待購房時機的呢?根據新浪網的調查顯示,在 12387個被調查者中,有57.64%的被調查者認為2008年之後買房 好,另外的42.36%的人則認為2008年之前買房好。在中國經營報工作 的謝紅玲認為,買房還是早出手為宜,觀望是會付出代價的。她以本人經歷舉例 說,原來一家三口住在一套不足70平方米的小兩居房子中,小區也沒什麼配套 ,活動空間非常小。如今換到一個幾十萬平米的大社區居住,房子也變成了12 0平米,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同時房子也在不斷升值。在2003年買這套 房子的時候,每平方米單價不到7000元,但今年有朋友買了這個小區最後一 期的房子,質量沒什麼變化,但價格卻已經漲到9000多元,晚買兩年,多花 了20多萬元。 中國人民大學土地資源管理系學生李克良認為,2008年前房地產價格上 升,帶有泡沫性質,如此在2008年前買房必然會承受不必要的高價損失,因 此應該在2008年後,等到房價下降,恢復到市場正常水平,這樣購房才比較 理性。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