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房價與工資的對比多少才算合理
房價抄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襲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合理的房價收入比(標准為4到6之間)。
但正確的比例是永遠都不會達到的。
以北京為例:2009年一套4環以內普通兩居室新房80平米,按單價25000元/平方米計算,平均200萬左右;
若以工作五年的中產階級家庭為單位買房,假設夫婦月工資為6000元,則家庭月收入達到12000元,年收入為14.4萬元。這樣房價收入比則為13.9,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15年度《全國35個大中城市房價收入比排行榜》顯示,
房價收入比排名前十位是:深圳27.7、上海20.8、北京18.1、廈門16.6、福州14.7、太原12.2、天津11.7、杭州11.3、南京11.3、廣州11.1。
拓展資料:
一個國家的平均房價收入比通常用家庭年平均總收入與一套房屋的平均價格之比來計算,即:
房價收入比=每戶住房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其中,每戶住房總價和每戶家庭年總收入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每戶住房總價=人均住房面積×每戶家庭平均人口數x單位面積住宅平均銷售價格 每戶家庭年總收入=每戶家庭平均人口數×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② 人均工資3000左右的小縣城房價多少才算合理
從世界的平均房價來看,一套房子的價格應該是家庭6-8年全部收入,由此計算該地的一套房子應該是五十萬以內,當然是一百平方還是七十平方就是各人看了
③ 一K正常人工資是多少,房價那麼貴 月收入不超萬餘生還買不起了
我工資12000 加私單17000-18000 左右 本地房子均價46000元 不可能買得起 因為還有一部分生活成本 ~ 房子是有錢人之間相互買賣倒錢用的 並不是給普通人准備的
④ 合理的房價和租金的比例是多少啊
合理的房價和租金的比例國內各地都不大一樣,畢竟一線城市和二線、三線城市都不一樣的,但正常的一般不會超過1:200。而在一線城市都比較高。像上海是1:500左右。
用來衡量一個區域房產運行狀況良好的租售比一般界定為1∶300~1∶200。如果租售比高於1∶300,意味著房產泡沫已經顯現。如果低於1∶200,表明這一區域房產相對較大,後市看好。所以說,房價和租金的比例是1∶300~1∶200。
例如某小區:81平方米的電梯戶型帶傢具,1600元/月租金,賣價1萬每平方米,按此價格和租金水平計算,其租售比=1600元/(1萬×81平方米),租售比約為1:506。超過1:200一倍多,說明泡沫很大,不適合。
(4)房價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房價租售比的計算公式
1、房價租售比的計算公式:房價租售比=單套月租/總價。備註:通常以租售比的倒數進行比較大小。如:舉例:泰州環某小區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目前售價3000元/平方米,月租600元(帶部分傢具),合每平方米租金5元。租售比約1∶600,是1∶300的國際標准線的一半。
2、租售比作為房地產價值體系的體系指標,需要結合完全的指標體系進行演算,需對照所不同國家的各種情況進行合理調整。國家不同時期的房產政策的出台也會影響到租售比變化,從而直接影響著消費者購房。
⑤ 房價一般是樓價的多少倍,那目前中國的房價是樓面價的多少倍,房價是樓面價的多少倍才算是合理
最高34倍最低2倍。一般2倍是合理的,房價隨經濟、需求而變化,沒有計算方式。
一般情況下,樓面價和房價呈正比例關系,樓面價高的房子房價肯定貴,房價一般為樓面價的2-3倍。影響因素:
一、宏觀因素
1、國家政策
國家在房地產方面每次推出新政,都會對整個行業帶來一些或大或小的震盪,這些新政包括限購、貸款、限戶等。
2、國家經濟狀況
房價走勢和國家的經濟形式密切相關:經濟向好,房價上揚;經濟下行,房價必然進入平緩或者下降通道。
3、市場供需關系
城市的常住人口可能逐年上漲,增長的人口基數為當地房產交易市場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購買人群。
二、微觀因素
可以把微觀因素分為三個方面,即外部環境、小區情況、房屋情況。
1、外部環境
1)地理位置
對於北京來講,中心房價高於郊區,商圈中心高於周邊,市中心地段的房子生活配套更為完善,商圈也是如此。
2)規劃中市政建設的熱點片區
市政建設會直接提升一個區域的整體價值,也會提升居住區的生活層次。比如北京通州區城市副中心建設。
3)軌道交通和公交網路極為發達的區域
一般在同個區域,離地鐵越近的房子房價越高。
4)教育資源
房價和對口小學的質量也有這一定聯系 。
2、小區情況
1)周邊配套
周邊生活配套設施是否齊全,比如商場、超市、菜市場、飯館、葯店等附近商家是否能最大滿足業主的日常生活需要。
2)小區品質
小區是否是品牌開發商,物業管理水平以及綠化環境如何。
3、房屋情況
1)樓層
一般來講,中間樓層要比兩邊樓層平均價格要高些,綜合來看其視野採光和生活便利程度帶來的舒適感較高。低層有採光差、噪音高等問題,高層生活的便利程度不高。
2)戶型
房屋戶型影響居住的舒適度,好的戶型有良好的通風、採光、動靜分區、有序無浪費等優勢,自然受到追捧,房屋價格也就水漲船高。同一小區優勢戶型,售價會相對更高。
3)面積
戶型大小適中的房屋容易獲得購房者的青睞,自然定價會高一些。太大或太小的房型都有其特有的局限性,在盡可能促成交易的前提下,定一個更為合理的價格尤其重要。
4)裝修
精裝修的房子賣相好,對於需求精裝房的購房者來說,裝修精美也是一大優勢,既可以節省成本,又可以立即入戶。但是價格略高,購房者要再三考慮。
5)稅費
稅費的高低在購房成本上影響著房屋價格,交易稅費一般由購房者承擔,因此,房屋稅費的高低決定了購房成本的高低。稅費少成本低,房屋價格自然高;相反,稅費多,成本高,房屋價格也會被壓低。
(5)房價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合理房價:
房價,自住房改革以來,社會民眾貌似從未感到便宜過。20年前,浦東的一些城郊街鎮,房價也不過2000、3000元/平。市區的長壽路為3800元/平,普陀內環內的金陽大廈為4500元/平。
而1998年,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773.1元,人均消費性支出為6866.41元。那時如果不是在外企上班的白領,做生意的小老闆,開公司的企業主,不是港澳台及外籍人士,普通工作人員買房仍然覺得困難。那時的房價,對外企的白領來說,壓力相對可以!
現在,浦東的近郊正快速邁入城市化,先富裕起來的居民,本地的、外地的、外國的、新上海人,他們匯集成了住房需求與房產投資的一股洪流。房價早已今非昔比。
房價,與資本流同頻共振,只跟著資本走。資本寬裕,資金實力強,房價再高,也會有人購買。說得比較刺扎心與刻薄點,大城市的商品房,其實與居住在這座城市的大部分人沒有多大關系,只與資金實力強的那部分人有關系。
房價合理不合理,不重要,一切都是相對的。當收入上不去,大城市的房價相對不合理;當收入提高了,住房的選擇也就更多了,心理的不合理因素也就小了。
⑥ 房價是工資幾倍正常
經過市場的試驗來看,房價還真的是不能靠調控政策來左右。近日,有網路媒體稱,當前深圳的首付貸問題又開始興起了,相關部門也在整治。但是有購房者認為,深圳的房價是控制不住的,因為這里典型的地少人多。
所以即使在樓市調控的環境之下,也絲毫沒有影響到深圳的購房市場,需要房的人群還是會拼了命的去買房。老百姓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思維,那就是房價不可能跌的,等待下去只會付出更加重的代價,要買房就得趁早。
沒錯,在一線城市就是這樣,其實無論專家是看跌還是看漲房價,但是對於一線城市的房價基本上是沒有人持懷疑態度的,雖說一線城市的房價是過於高了,但是總是會有大批的人去,自然也有大批的人買得起,否則也不會有市場。
有專家曾說過,房價應該是月收入的兩倍,而現在看來肯定是不止這個水平了。就連有網友都說了,你看看現在的房價都不知道有多少倍了。可能就連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是月收入的好幾倍,說明這完全不符合市場的邏輯。
但是偏偏這樣小的城市,房價收入比過高的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才更加的有危險,因為這樣的房價無疑是虛高的,隨著人口的遷出和經濟的緩慢增長,未來怎麼漲上去的還得怎麼跌下來,中小城市的房地產風險系數要比大城市高的多。
無論是專家還是企業家,大多都是不看好中小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就說過,三四線城市完全沒有必要調控,因為這里的高房價肯定是長久不了的,未來房子都沒有人買,還去調控幹嘛?所以說在這些城市買房切不可操之過急!
⑦ 阜新的正常住房的均價是多少為何部分二手房很便宜
阜新因出土世界第一玉和華夏第一龍,被譽為“玉龍故鄉,文明發端”。阜新也是契丹民族的搖籃、武當宗師張三豐的故里、藏傳佛教的東方傳播中心。此外,阜新還被譽為“煤都”,曾擁有全亞洲第一大露天煤礦,是新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阜新累計生產的原煤用裝載60噸的卡車排列起來,可以繞地球4.3周。就是這樣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阜新的二手房價在全國來說都非常低,比如357元/㎡、416元/㎡、500元/㎡……這是遼寧省阜新市部分二手房的掛牌價格,比如阜新城南米家區一套正在掛牌出售的面積為56.02㎡的2室1廳住宅,其所在的樓棟共計有7層,這套住宅位於6層,售價為2萬元,摺合成每平方米的價格僅為357元。聽慣了、見慣了動輒10000元/㎡起步的房價,很多人或許不敢相信,但這的確是事實。如今在阜新市,掛牌價在兩三萬元,或者三四萬元一套的樓房並不少見。
⑧ 車位價格一般是房價的多少
這個不一定的,地下停車場一般就兩三層,而小區住宅可能二三十樓,車位遠少於住戶,有些可能便宜,有些可能貴,見過最貴的30萬一個車位,普遍幾萬到十多萬一個吧,房價各地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