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央企地產有那些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中海地產
全國14個城市
全國領先的綜合房地產企業
中國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鵬利國際
沈陽、上海、廣州、廈門等
全國范圍的綜合房地產企業,但開發量不大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
珠海、煙台、廣州
開發量較小,未形成競爭力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其他業務分散在下屬各局集團有限公司
——
業務分散,未形成競爭力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保利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沈陽、長沙、重慶等
廣州區域市場為主,面向全國市場的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地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上海、蘇州、漳州
領先的綜合房地產企業,以南部業務為主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
萬科
北京、上海、成都、武漢、合肥
全國領先的綜合房地產企業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其他業務分散在下屬中鐵各局集團有限公司
——
業務分散,未形成競爭力
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
中冶新奧
北京、南京、武漢
業務分散,未形成競爭力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環房地產有限公司
北京
地區性公司
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中旅置業有限公司
上海、廣州、深圳
領先的旅遊房地產企業,以南部業務為主
華僑城集團公司
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
深圳、上海、北京
領先的旅遊房地產企業,以南部業務為主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上海葛洲壩陽明置業有限公司
中國葛洲壩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湖北葛洲壩海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上海、宜昌、武漢
規模較小,未形成競爭力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南光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
深圳
規模較小,未形成競爭力
實力雄厚、股權明晰的企業:包括中海地產、招商地產、保利房地產、深圳華僑城、華潤置地、萬科、香港中旅置業、鵬利國際。
其中包含了五大欽點集團之四。目前,四個集團有其各自特點:中建總公司的中海地產作為全國性的房地產公司,具有較強的開發實力,屬於上市公司;華僑城、招商地產和保利主要的房地產業務在南方,可能更多地關注南方業務。
除此之外還有華潤置地、萬科、香港中旅置業、鵬利國際四家企業。這幾家企業中,華潤和萬科屬於業務范圍覆蓋全國的上市公司,中旅置業主要集中在南方,而鵬利的開發量不太大,從圖中看跟小型房地產企業差別不大。
業務分散、未形成競爭力的企業: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
每個集團旗下均擁有多個房地產開發業務主體,由於過於分散而沒能形成房地產開發業務方面較強的競爭力。這種特徵的集團下屬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集團的收入中所佔比例一般不大,未來面臨著一定的業績壓力。以中冶集團為例,旗下包括眾多的房地產公司,但由於過於分散,沒有形成統一品牌和較強競爭力。2005年5月,中冶新奧房地產開發公司作為中冶集團房地產開發業務整合的平台正式成立,其全局化的整合也在不斷地運作當中。最近,中冶新奧更名為中冶置業,從圖上看已經躋身第一梯隊,也體現了其開始整合旗下房地產開發資產的動向。
規模較小的地區性企業:葛洲壩集團公司下屬三家企業、深圳南光、中環房地產、方興地產。
這些企業開發規模較小,盈利能力有限,在集團收入中所佔比例很小。未來,要達到國資委對於主業業績的考核指標,需要大幅度的提高。
整體看,基本所有的企業都面臨著國資委對主業績效考核的壓力。面對這種壓力,解決手段有三種:自身業務拓展、並購和重組集團現有房地產業務。
2. 國企背景的企業有哪些優勢
國企背景企業,指有國企參股的企業,國企只佔其中的部分股份,是股份制企業。而國企一般指純粹的國有企業,即企業的國有股份為100%
3. 保利地產是央企還是具有央企背景
中國保利集團是中央企業。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Poly Group)的前身是成立於1993年2月的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
拓展資料:
保利地產前身為廣州保利房地產開發公司,原全資隸屬於中國保利集團;2002年成功改制,成為由保利集團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一級資質房地產開發企業,國資委重點扶持的央企之一。
截止到2013年末,保利集團總資產4553億元,列央企24位;營業收入1291億元,列央企51位;利潤總額201億元,列央企13位;擁有員工4.6萬人,黨組織239個,黨員3682名。
2016年8月,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96位。2017年7月12日,中國保利集團公司獲國資委2016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
2018年1月2日,保利集團在上海清算所公告稱,集團已順利完成公司制改制,公司名稱從「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變更為「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保利集團排名312位。
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網路
4. 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於央企或者有背景的房企會不會起不到調控作用
有這種可能。我們先回憶一下自2009年-2010年房地產調控政策: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3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7%。1-3月,中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6,594億元,同比增長35.1%;房屋新開工面積3.2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0.8%;商品房銷售額7,977億元,同比增長57.7%。——4月15日,國務院出台具體措施,要求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不得低於50%,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對購買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30%。——4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將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堅決抑制住房價格過快上漲,並將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導個人住房消費的稅收政策。——4月11日,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銀監會要求所有銀行在6月底之前提交貸款情況的評估報告,並稱房地產風險敞口大,要嚴控炒房行為。銀監會表示,銀行不應對投機投資購房貸款,如無法判斷,則應大幅提高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北京部分銀行已將二套房首付比例提升至60%。
——4月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點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給,支持普通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費,大力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4月2日,財政部下發通知稱,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個人共同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購房記錄的,該套房產的共同購買人均不適用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契稅優惠政策。
——3月23日,國資委要求78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要加快進行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後要退出房地產業務,並在15個工作日內制訂有序退出的方案。——3月22日,國土資源部會議提出,在今年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計劃沒有編制公布前,各地不得出讓住房用地;將在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開展土地出讓招拍掛制度完善試點;各地要明確並適當增加土地供應總量;房價上漲過快、過高的城市,要嚴控向大套型住房建設供地。 ——3月12日,國土資源部稱,將於今年3月至7月在全國開展對房地產用地突出問題的專項檢查,本次調查重點針對擅自改變房地產用地用途、違規供應土地建設別墅以及囤地炒地等問題。——3月10日,國土資源部再次出台了19條土地調控新政,即《關於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明確規定開發商競買保證金最少兩成、1月內付清地價50%、囤地開發商將被「凍結」等19條內容。——1月21日,國土資源部發布《國土資源部關於改進報國務院批准城市建設用地申報與實施工作的通知》提出,申報住宅用地的,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佔住宅用地的比例不得低於70%。——1月10日,國務院出台「國十一條」,嚴格二套房貸款管理,首付不得低於40%,加大房地產貸款窗口指導。中國國務院稱,對二套房不再區分改善型和非改善型,一概執行40%首付;明確要求央行及銀監會要加大對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業務的監督管理和窗口指導;加強監控跨境投融資活動,防境外「熱錢」沖擊中國市場。——2009年12月23日,中國財政部調整住房轉讓營業稅政策,不足五年按全額徵收營業稅。中國財政部稱,個人將購買超過五年(含五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五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其銷售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後的差額徵收營業稅;個人將購買超過五年(含五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營業稅。——2009年12月17日,中國五部委聯合發文稱,收緊土地受讓政策,開發商須首付一半且一年內繳全款。中國財政部等五部委發布通知,明確土地受讓人拿地首次繳納比例不得低於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50%,開發商拿地後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期限原則上不超過一年。——2009年12月14日,國務院頒布「國四條」,明確提出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抑制投資投機性住房。
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稱,將繼續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等手段,加強和改善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給,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2009年12月9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征免時限由兩年恢復到五年,其他住房消費政策繼續實施。盡管房地產可以支撐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但它卻是中國產業升級的巨大阻力,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尤其需要關注的是,近些年來,進入中國的熱錢大部分流向了房地產業,外國資本的惡性介入,有可能會使房地產業成為一場洗劫中國社會財富的戰場。從長遠來看,如果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房子,甚至租不起房子,那麼,將會激化矛盾,引發社會危機。因此,解決中國房地產的高房價問題,必須首先在國家戰略層面給房地產做出正確的產業定位。
以上不難忘看出政策與對策的糾結。
5. 簡述央企有哪些優勢
央企概括來說就是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財政部或者中央其它部委的上市公司。專
央企是國民經濟的支屬柱產業,規模大、影響力大、流動性好、盈利能力高;目前集中於金融地產以及工業、能源行業,佔到了86%的權重,有相當的壟斷性,也得到政策的支持和扶持,可持續性很強。央企是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的企業群體,資本規模大、實力雄厚,是國民經濟中的一些大型企業,具有一定的資源壟斷性,從長期看盈利能力較強,抵禦經濟周期波動風險的能力較強,國家政策長期支持。上證中央企業100指數所覆蓋的上市公司都代表了中國經濟主要的支柱產業,包括銀行、石油、石化、電信等。伴隨中國經濟的發展,央企也與時俱進,未來央企整合,還將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
6. 為什麼一說自己是一個央企下屬房地產公司的員工,我發現別人都很尊重我在中國,在國企央企工作很受人
一說自己是一個央企下屬房地產公司的員工,你發現別人都很尊重你,那是聽回你「說」答的對象都很貧困,文化低。在中國,在國企央企工作受一部分人尊重,又受一部分人鄙視,這是因為中國太大,中國人太多,不同的人對同一個工作崗位有不同的評判標准,所以什麼工作都有人搶,也有人不屑於做。火葬場招錄一個崗位,會有上千人去報名,但是馬雲或者王思聰肯定不會去做,就是各人目光不同。
7. 央企背景的投資公司哪一家實力比較強
中投,中交投。中字開頭的都很強,投資領域不一樣,所以可比性不大,反正待遇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