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營改增對房地產繳納的稅負是多少
營改增對於房地產企業的影響首先取決於企業成本結構。在土地成本佔比較低的三專四線城市,房地產企屬業付出的建安成本增值稅將有望獲得抵扣。相比之下,一二線城市則由於建安成本佔比較低,企業可以抵扣的進項稅規模可能不足,受益有限。 從稅收轉嫁的角度來看,房地產企業很難受到上游建築行業稅負轉嫁的影響,從而不會增加房企成本。而在下游,一些商業地產企業增值稅卻可能部分轉嫁給消費者。從這個角度來看,隨著未來營改增的持續推進,一些商業地產銷售收入佔比更高的房地產企業,以及建安成本占總成本比例更高的地產商,或將更多地受益於房地產營改增的持續推進
B. 房地產企業如何減少稅負
減少稅負的途徑有:減少銷售數量,降低銷售價格,增大成本費用。
C. 房地產企業平均稅負是多少為正常。
大約在10%左右 企業所得稅預警稅負率約為4.00%
記得採納啊
D. 房地產稅負是多少
房地產行業總的稅負:
1、營業稅:銷售收入的5%
2、城建稅:為營業稅的7%(市區)、回鎮(5%)、鄉村(1%)
3、教育費附答加:為營業稅的3%
4、土地增值稅:
(一)普通住宅預征率為 1%—1.5%.
(二)非普通住宅預征率為1.5%-2.5%.
(三)商用房預征率為2.5%-3.5%.
5、印花稅:萬分之五
6、契稅:土地價款的4%
7、企業所得稅:利潤總額的25%
房地產開發企業主要涉及的稅種有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以及契稅等。
E. 房地產的稅負是什麼來的,是3.6%么,那個也要分普通住宅與非普通住宅么
房地產大大小小有十幾個稅種,稅負=繳納稅額與銷售額的比重;分普通回住宅跟非普通住宅主答要是針對土地增值稅的;
現在房地產行業很難做到核定徵收;
容積率超過1.0;價格不超過同區域同類產品的120%;面積在144㎡以下的為普通住宅,可享受免徵土地增值稅;非普通住宅徵收的土地增值稅稅率最低30%,最高60%
F. 2016年房地產行業增值稅稅負是多少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房地產業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版,3月18日,國務權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全面營改增試點方案。明確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自此,現行營業稅納稅人全部改徵增值稅。其中,建築業和房地產業適用11%稅率,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適用6%稅率。
營改增試點從制度上基本消除貨物和服務稅制不統一、重復征稅的問題,有效減輕企業稅負。從前期試點情況看,截至2015年底,營改增累計實現減稅6412億元,無論是試點納稅人還是原增值稅納稅人,都實現了較大規模的減稅。
G. 營改增後房地產企業稅負有什麼變化
營改增對於房地產企業的影響首先取決於企業成本結構。在土地成本佔比較低的三四線版城市,房地產企業付權出的建安成本增值稅將有望獲得抵扣。相比之下,一二線城市則由於建安成本佔比較低,企業可以抵扣的進項稅規模可能不足,受益有限。
從稅收轉嫁的角度來看,房地產企業很難受到上游建築行業稅負轉嫁的影響,從而不會增加房企成本。而在下游,一些商業地產企業增值稅卻可能部分轉嫁給消費者。從這個角度來看,隨著未來營改增的持續推進,一些商業地產銷售收入佔比更高的房地產企業,以及建安成本占總成本比例更高的地產商,或將更多地受益於房地產營改增的持續推進
H. 正常一個房地產項目土地增值稅稅負率在多少
土地增值稅四級超率累進稅率表
級數
增值額與扣除項目內金額的比率
稅率
速算扣除系數
1
不超過容50%的部分
30
0
2
超過50%至100%的部分
40
5
3
超過100%至200%的部分
50
15
4
超過200%的部分
60
35
註:房地產企業建設普通住宅出售的,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金額20%的,免徵土地增值稅。
I. 請問: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稅負一般有多少
稅種分類
稅收制度的主體是稅種,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由多個稅種組成的稅收體系。在這一體系中各種稅既有各自的特點,又存在著多方面的共同點。因此,有可能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各種稅進行分類研究。按某一種標志,把性質相同的或近似的稅種歸為一類,而與其他稅種相區別,這就是稅種分類。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志,稅種的分類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按征稅對象分類
征稅對象是稅法的一個基本要素,是一種稅區別於另一種稅的主要標志。因此,按征稅對象的不同來分類,是稅種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分類方法。按照這個標准,我國稅種大體可分為以下五類:
1、 對流轉額的征稅
對流轉額的征稅簡稱流轉稅,或商品和勞務稅。它是對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流轉額徵收的一類稅收。商品交易發生的流轉額稱為商品流轉額。這個流轉額既可以是指商品的實物流轉額,也可以是指商品的貨幣流轉額。商品交易是一種買賣行為,如果稅法規定賣方為納稅人,商品流轉額即為商品銷售數量或銷售收入;如果稅法規定買方為納稅人,商品流轉額即為采購數量或采購支付金額。非商品流轉額是指各種社會服務性行業提供勞務所取得的業務或勞務收入金額。按銷售收入減除物耗後的增值額徵收的增值稅,也歸於流轉稅一類。
流轉稅與商品(或勞務)的交換相聯系,商品無處不在,又處於不斷流動之中,這決定了流轉稅的征稅范圍十分廣泛;流轉稅的計征,只問收入有無,而不管經營好壞、成本高低、利潤大小;流轉稅都採用比例稅率或定額稅率,計算簡便,易於徵收;流轉稅形式上由商品生產者或銷售者繳納,但其稅款常附著於賣價,易轉嫁給消費者負擔,而消費者卻不直接感到稅負的壓力。由於以上這些原因,流轉稅對保證國家及時、穩定、可靠地取得財政收入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對調節生產、消費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流轉稅一直是我國的主體稅種。一方面體現在它的收入在全部稅收收入中所佔的比重一直較大;另一方面體現在它的調節面比較廣泛,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一直比較顯著。
我國的當前開征的流轉稅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
2、 對所得額的征稅
對所得額的征稅簡稱所得稅。稅法規定應當征稅的所得額,一般是指下列方面:一是指有合法來源的所得。合法的所得大致包括生產經營所得(如利潤等),提供勞務所得(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投資所得(如股息、利息、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等)和其它所得(如財產租賃所得、遺產繼承所得等)四類。二是指納稅人的貨幣所得,或能以貨幣衡量或計算其價值的經濟上的所得。不包括榮譽性、知識性的所得和體質上、心理上的所得。三是指納稅人的純所得,即納稅人在一定時期的總收入扣除成本、費用以及納稅人個人的生活費用和贍養近親的費用後的凈所得。這樣,使稅負比較符合納稅人的負擔能力。四是指增強納稅能力的實際所得。例如利息收入可增迦納稅人能力,可作為所得稅的徵收范圍;而存款的提取,就不應列入征稅范圍。總的來說,所得稅是對納稅人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的合法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和法定允許扣除的其他各項支出後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徵收的稅。
所得稅按照納稅人負擔能力(即所得)的大小和有無來確定稅收負擔,實行「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無所得的不征」的原則。因此,它對調節國民收入分配,縮小納稅人之間的收入差距有著特殊的作用;同時,所得稅的徵收面也較為廣泛.故此成為經濟發達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在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所得的增加,所得稅已成為近年來收入增長較快的一類稅。
我國當前開征的所得稅主要有: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 對資源的征稅
對資源的征稅是對開發、利用和佔有國有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類稅。徵收這類稅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取得資源消耗的補償基金,保護國有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二是為了調節資源級差收入,以利於企業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競爭。
我國對資源的征稅主要有: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
4. 對財產的征稅
對財產的征稅是對納稅人所擁有或屬其支配的財產數量或價值額徵收的稅。包括對財產的直接徵收和對財產轉移的徵收。開征這類稅收除為國家取得財政收入外,對提高財產的利用效果、限制財產的不必要的佔有量有一定作用。
我國對財產的征稅主要有:房產稅(外資為城市房地產稅)、契稅、車輛購置稅、車船使用稅(外資為車船使用牌照稅)。
4、 對行為的征稅
對行為的征稅也稱行為稅,它一般是指以某些特定行為為征稅對象徵收的一類稅收。徵收這類稅,或是為了對某些特定行為進行限制、調節,使微觀活動符合宏觀經濟的要求;或只是為了開闢地方財源,達到特定的目的。這類稅的設置比較靈活,其中有些稅種具有臨時稅的性質。
我國對行為的征稅主要有: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已停徵)、屠宰稅(稅費改革中停徵)、筵席稅(由各省決定是否開征,但目前各省均已停徵)。
二、按稅收管理和使用許可權分類
稅收按其管理和使用許可權劃分,可分為中央稅、地方稅、中央地方共享稅。這是在分級財政體制下的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通過這種劃分,可以使各級財政有相應的收入來源和一定范圍的稅收管理許可權,從而有利於調動各級財政組織收入的積極性,更好地完成一級財政的任務。一般的作法是,將稅源集中、收入大、涉及面廣,而由全國統一立法和統一管理的稅種,劃作中央稅。一些與地方經濟聯系緊密,稅源比較分散的稅種,列為地方稅。一些既能兼顧中央和地方經濟利益,又有利於調動地方組織收入積極性的稅種,列為中央地方共享稅。當前我國的中央稅主要有關稅、消費稅;地方稅主要有營業稅、農業稅(2006年取消)、牧業稅(2006年取消)以及一些對財產和行為的課稅;中央地方共享稅主要有增值稅、資源稅等。
三、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分類
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劃分,稅收可分為價內稅和價外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與商品、勞務或財產的價格有著密切的關系,對商品和勞務課征的稅收既可以包含於價格之中也可以在價格之外。凡稅收構成價格組成部分的稅收稱為價內稅;凡稅收是價格之外的附加額的稅收稱為價外稅。前者,其價格的組成=成本十利潤十稅金,後者其價格等於成本加利潤。價內稅,有利於國家通過對稅負的調整,直接調節生產和消費,但往往容易造成對價格的扭曲。價外稅與企業的成本核算和利潤、價格沒有直接聯系,能更好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不致因征稅而影響公平競爭;同時,不幹擾價格對市場供求狀況的正確反映,因此,更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四、按稅負是否易於轉嫁分類
稅收按其負擔是否易於轉嫁分,可分為為直接稅和間接稅。所謂稅負轉嫁是指納稅人依法繳納稅款之後,通過種種途徑將所繳稅款的一部分或全部轉移給他人負擔的經濟現象和過程,它表現為納稅人與負稅人的非一致性。由納稅人直接負擔的稅收為直接稅。在這種情況下納稅人即負稅人,如所得稅、遺產稅等;可以由納稅人轉嫁給負稅人的稅收為間接稅,即負稅人通過納稅人間接繳納的稅收,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等。
五、按計稅標准分類
稅收按其計稅依據的不同,可分為從價稅和從量稅。從價稅是以征稅對象的價值量為標准計算徵收的稅收。稅額的多少將隨著價格的變動而相應增減。從量稅,是按征稅對象的重量、件數、容積、面積等為標准,採用固定稅額徵收的稅收。從量稅具有計算簡便的優點。但稅收收入不能隨價格高低而增減。
除上述主要分類外,還有一些其他分類方法。例如在我國按徵收機關劃分,稅收可分為工商稅系、關稅稅系和農業稅系三大類。工商稅收由各級國家稅務機關和地方稅務機關徵收管理;關稅由海關負責徵收管理;農業稅系原來由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徵收管理,現正逐步移交給稅務機關。又如,按繳納形式分,稅收可分為力役稅、實物稅和貨幣稅。按稅收的用途分,稅收可分為一般稅和目的稅。
J. 房地產行業總的稅負多少
房地產開發企業主要涉及的稅種有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以及契稅等。
一、營業稅: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取得的營業收入徵收的一種稅。計稅依據:為納稅人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應稅勞務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⑴轉讓土地使用權,應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中的「轉讓土地使用權」子目征稅;⑵銷售不動產,稅率為5%;⑶包銷商承銷,應按「服務業―代理業」征稅。⑷土地使用權出租以及房地產建成後出租的,按「服務業―租賃業」征稅。計算公式=營業額×適用稅率
二、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以營業稅等流轉稅為計稅依據,依所在地區分別適用7%、5%、1%征城市建設維護稅,依3%計征教育費附加。
三、土地增值稅:是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土地增值稅按照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和規定的適用稅率計算徵收,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收入減除《條例》規定的扣除項目金額後的余額,為增值額。它採用四級超率累進稅率,應納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額×速算扣除率。其中:土地增值額=轉讓房地產總收入-扣除項目金額。計算扣除項目有: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成本;開發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費用;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加計扣除。
四、房產稅:是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對擁有房屋產權的內資單位和個人按照房產稅原值或租金收入徵收的一種稅。它以房產原值(評估值)為計稅依據,稅率為1.2%。年應納稅額=房產原值(評估值)×(1-30%)×1.2%。
五、城鎮土地使用稅:是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對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按規定稅額、按年計算、分期繳納的一種稅。年應納稅額=∑(各級土地面積×相應稅額)。 房地產開發企業自用、出租、出借本企業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
六、城市房地產稅、三資企業土地使用費:城市房地產稅是對擁有房屋產權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及外籍個人、港澳台胞,按照房產原值徵收的一稅種。城市房地產稅依房產原值計稅,稅率為1.2%。年應納稅額=房產原值×稅率×(1-30%)。三資企業土地使用費是對本市行政區域內使用土地的外資企業,按企業所處地理位置和偏遠程度、地段的繁華程度、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等,徵收的一項費用。依外資企業的實際佔用土地面積以及所適用的土地使用費的單位標准確定。應納土地使用費額=佔用土地面積×適用的單位標准。
七、印花稅:是對在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的各種憑證所徵收的一種兼有行為性質的憑證稅。分為從價計稅和從量計稅兩種。應納稅額=計稅金額×稅率,應納稅額=憑證數量×單位稅額。
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書立的憑證(合同)暫不徵收印花稅,但在土地開發建設,房產出售、出租活動中所書立的合同、書據等,應繳納印花稅。凡進行房屋買賣的,簽定的購房合同應按產權轉移書據所載金額0.05%繳納印花稅,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在辦理買賣過戶手續時,應監督買賣雙方在轉讓合同或協議上貼花注銷完稅後,再辦理立契過戶手續。在辦理房地產權屬證件時,應按權利許可證照,按件交納印花稅五元,房地產權屬管理部門應監督領受人在房地產權屬證上按件貼花注銷完稅後,再辦理發證手續。
八、契稅:契稅是對在我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時向承受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單位徵收的一種稅。徵收范圍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和房屋交換。計稅依據主要是成交價格、核定價格、交換價格差額和「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 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等。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九、耕地佔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大部分地區,目前已經停止徵收。
十、企業所得稅、外資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或組織,在一定期間內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應納稅額=(全部應稅收入-准予扣除項目)×適用稅率。
十一、個人所得稅 :是對個人的勞務和非勞務所得徵收的一種稅。房地產業所涉及最多的是「工資、薪金」所得。其適用5%-45%的超額累進稅率。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房地產開發企業主要涉及的稅種有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以及契稅等。
應交下列稅種:
1、營業稅5%、城建稅、營業稅的07%、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防洪護堤費1%。2、契稅4%;
3、印花稅0.03%;
4、土地增值稅0.5%;
5、土地使用稅按當地實際情況計稅;
6、車輛購置稅10%;7
、房產稅;
8、車船使用稅;
9、企業所得稅等。 ×適用稅率
知道房價為什麼將不下來了嗎?惡性腫瘤長心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