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房地產稅的立法對普通買房者有什麼直接影響
沒有什麼影響。稅收的一個原理是,財產已經形成後再征稅是非常困難版的。
房地產稅
就是典型的權財產已經形成後徵收的稅種。據幾個城市的試點,開征房地產稅對抑止房價過快上漲並沒有什麼作用。而且避稅方法多種多樣,徵收工作極難進行。是否能夠在全國開征這個稅種,還處於討論當中。
『貳』 中央已確定停止房產稅擴圍,轉為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工作是什麼意思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日前公開表示,房地產稅的基調是加快立法。從具體時內間表來看,2015年房地容產稅應該進入立法程序,如果2016年能夠完成立法,2017年將正式依法全面實施。
詳情參考神州財稅網:房產稅試點擴圍半路夭折 房地產稅立法提速http://www.dcetax.com/static/news/2014/11/22070.html
『叄』 今年5月22號人代會徵收房地產稅能立法嗎
不會。前期抄調查研究都沒出來,徵求意見也沒有。目前房地產市場還很不穩定,影響因素很多。
2019年3月5日,《工作報告》中表示,今年要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至2023年3月的五年之間,房地產稅法應當完成立法或提請審議。
『肆』 房產稅立法有什麼意義和影響
中國的房地產已經完成了十年左右的高速的發展。在今天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正在版發生權翻天覆地的變化。並不是每一個城市的房子都是購買的,未來好的房子仍然很值錢,好的城市的房子仍然很值錢。另外一些城市的房子、一些質量差的房子會越來越不值錢。
『伍』 求教!房地產稅立法對房地產有什麼影響謝謝您的回答!
首先需要理清的是,房地產稅和房產稅是兩個概念。《決定》中明確要加快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的是「房地產稅」,而「房產稅」事實上是房地產稅的一種,目前上海(樓盤)、重慶(樓盤)已在試點徵收房產稅。
房地產稅收不是一個獨立的稅種,而是房地產業務所涉及的諸多相關稅種的總稱,其中包括針對開發、流通、持有等一系列環節的稅收。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解釋稱,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或意味著對整體房地產稅收體系的調整和改革。
顧雲昌指出,事實上,目前房地產業務所涉稅負已然不輕,貿然開征持有環節的房產稅可能會加重普通購房民眾的負擔,因此,官方對於房地產稅的立法和改革可能涉及到一攬子的增減調整,而不僅僅是房產稅一項。目前房地產開發環節稅費混雜,減費去費將十分重要;同時,流通環節的稅費過高會影響市場活躍度,但持有環節針對財產的稅收缺乏又會變相鼓勵「囤房」等投機行為,對整體市場帶來過熱等影響。總之,顧雲昌表示,「整體房地產稅收體系亟待完善。」
分析至此,問題來了:一旦房產稅全面鋪開並從增量房過渡到存量房,如果我擁有兩套房,或者是一套別墅加一套公寓房,我要不要繳房產稅?如果要繳的話,我是乾脆賣掉「多餘的房子」合算,還是把其中一套房子租出去「以租抵稅」合算?
現在上海房產稅試點以新購房為徵收對象,起征點為人均60平方米,房產稅計算公式為:應稅面積×單價×70%×0.4%或0.6%(其中的應稅面積有專
門的計算方式,單價指購買的二套房的單價,0.4%或0.6%為適用稅率)。未來擴圍到存量房的話,起征點定為多少平方米,應稅面積如何計算,適用稅率為
多少,都要等待新政出台,才能揭曉答案。
至於「以租抵稅」,也要根據到時候的租金水平和稅負的比例,才能看出到底合算不合算。此外,是只留一套房子還是保留兩套及以上房子,也要根據到時候的房價水平和漲跌趨勢來衡量利弊。
一句話,現在決定兩套房中一套的去留,為時尚早。但從政策取向和發展趨勢看,將來國家是保護剛性住房需求的,並在一定程度上打壓投資型需求。
『陸』 如何看待推進房產稅立法
可以讓普通人能買起房,房子是住不是炒
『柒』 專家解讀:房地產稅開征或還需四五年
近日,財政部針對房地產稅改革推進要「義無反顧」的表態,再次讓房地產稅成為輿論關注焦點。自2003年提出物業稅以來,房地產稅的探討已歷經13年之久,為何遲遲難以落地?從房產稅到房地產稅的轉變意義何在?會否影響房價?政策落地業主會多交錢嗎?記者采訪多位業內專家對此解讀。
離開征還有多遠?
立法工作推進緩慢 或還需四五年時間
在7月23日舉行的G20稅收高級別研討會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目前房地產稅制改革尚未推出正式方案,但下一步將「義無反顧」推進改革。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表示,中國房地產稅徵收是大勢所趨,但尚未完成立法,而立法需要多次審議,按照2個月召開一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的節奏,房地產稅幾乎不可能在年內出台。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也認為,房地產稅基礎工作以及草案與立法議案推進緩慢,至少仍需要四五年時間。
開征難在哪兒?
各界多有爭論 探索十三年「卡」在立法上
當前所討論的房地產稅由「物業稅」演變而來, 「物業稅」的提出是在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上,由此計算房地產稅概念提出已有13年。其間各界對征不征、怎麼征、征多少等問題多有爭論。多位專家指出,房地產稅全國鋪開首先要過立法這一關,目前正處於這一環節。
為何探索推進緩慢?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一方面,不動產登記等房地產稅徵收前提工作推進緩慢,「家底」尚不清楚。另一方面改革存在阻力,頂層設計需要考慮多方面內容。
如何影響樓市?
要依照多因素綜合評判 短期內可能影響不大
多位專家指出,房地產稅如果落地,對成交、房價影響,還要依照征稅方式、征稅主體范圍、稅率多少等因素綜合評判。
張大偉指出,「房地產稅短期可能促使部分投資者拋售房源,但如果不解決投資長期依賴房產,熱點城市有效供應少於需求,相關稅收依然會轉嫁給買房者支付。」
張大偉預測,從試點城市看,房地產稅從新增量入手且稅率不算高,按照執行周期估計,開始執行的5年內對樓市整體影響不會大。
為什麼要征?
將抑制投機性需求 使房子回歸居住本質
當前,我國房產稅按照1986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徵收,由產權所有人依照房產原值減除10%至30%後的余值計算繳納,稅率為1.2%。
為何現行征稅方式要向收取房地產稅轉變?朱中一分析,房地產稅徵收既是全國稅制改革的重要一環,也是住房體制改革的需求。朱中一指出,房地產稅其實包括房地產業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契稅等多項稅種。「徵收房地產稅將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盤活存量,進而使房子回歸居住本質,長遠看有益於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要多交錢嗎?
區別征稅概率大 一定范圍或免徵
房地產稅開征,業主要多交錢嗎?以試點城市上海為例,嚴躍進算了一筆賬,一個擁有180平方米住房的三口之家,人均住房面積達到60平方米,現在想要新購一套100萬元的住房,這100萬元房產即需要繳稅部分。假設每平方米價格在4.5萬元以上,需要繳納的稅金計算公式為100萬元(需繳稅部分市場價)×70%×0.6%(稅率),即稅金為0.42萬元。「鑒於房地產其他環節稅收還未調整,這成了實實在在多出來的成本。」
朱中一表示,從試點城市來看,保障房屋正常的居住屬性是稅收制度設定的出發點。據此推測,房地產稅可能會設定一定的免徵范圍,對首套房與非首套房、普通住宅與高端別墅等區別征稅。
我國試點
滬渝先行試點逾五年 有示範作用 但效果不明顯
為探路房地產稅落地,2011年初,上海和重慶先行試點徵收房地產稅。上海採取增量徵收模式,重慶則採用高端存量徵收模式。
朱中一認為,與國外相比,上海、重慶試點房地產稅稅率較低,對穩定市場的效果並不明顯。但釋放了一個積極信號:房地產稅一定會收,只是時間問題。同時可為房地產稅框架建設提供參考。
他山之石
國外稅基評估價多低於市場價 需針對我國國情 進行改進
據了解,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等百餘個國家都會徵收房地產稅,稅率平均在1.5%左右,以低於市場價的評估價為稅基,評估價隔幾年會適度調整。
專家建議,我國房地產稅可參考國外經驗,但不能照搬,需要針對中國國情進行改進。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建議,我國房地產稅要重點考慮四點:一是應廣泛徵求老百姓(603883,股吧)意見,時機成熟再開征。二是避免誤傷合理改善與正常投資需求,不影響生活品質與市場健康。三是防止重復征稅增加老百姓負擔。四是不增加自住型購房者買房購房成本。
PS:史上最全面,最省錢,最方便,最可靠,可同時覆蓋300個城市,用戶數超過1000萬的生活房產APP---搜狐購房助手來了!房價走勢、樓盤動態、優惠行情、樓盤對比、房貸計算、一鍵咨詢、找房雷達、免費電話、看房登記……所有關於房的應用工具,都在這了!
手機直掃,現金狂搶,紅包不斷,下載APP,進入我的--設置--輸入邀請碼,還可參與抽獎。看房選房,還是「搜狐焦點」好。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8-0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捌』 房地產稅將推進立法,個人所得稅將改革什麼意思
《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的規定,應稅所得包括以下11類: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回戶的生答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個人(自然人)因對方違反經濟合同而取得的違約金,屬於經濟或財產損失的補償性收入,因此,對該項收入不徵收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