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看待2018年重慶的房價走勢
任何中心城市,都是有住房需求的,而需求是比較大的。城市的大小,不光是城市幅員的大小,更是人口流量的大小。北上廣深的國家定位以及國家戰略的原因,自然能吸引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人流和資金。而重慶作為二線城市,其吸引力自然比不上北上廣深,但是作為區域性的城市吸引力還是比較強的(當然,國家將重慶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不過這是一種政治定位,而不是經濟定位)。
重慶主城區的供求關系,目前來講是相對平衡的。因為城市發展的關系,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人口,決定著重慶未來房價的發展。根據政府統計的數據,這兩年來,重慶主城區都出現了20萬-30萬的凈流入人口。一部分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返鄉的重慶戶籍人口,一部分是主動來重慶尋找機會的人。
目前的主城區,只有老城區的舊房子了。所以,未來重慶的新樓盤,將以舊城區舊城改造為主,二手房交易將興盛。而舊城改造、樓板價必定遠高於在目前拿一塊荒地蓋新樓的價格。而這恰恰是香港目前面臨的房地產情形。山地城市中,重慶唯一可以參照的對象就是香港。當然,重慶的經濟體量、經濟水平、區位優勢是無法跟香港比的,但是兩者的地形結構的相似,都必然有一個特點——適合建房的平地資源稀缺。
正因為此,可能未來一段時間,重慶的房地產模式,將是以舊城改造為主,二手房交易的活躍程度將空前熱烈。
『貳』 2018年重慶樓市的趨勢如何
&2018年重慶樓市可能的發展趨勢,因為土地是商品房市場的先行指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商品房市場的趨勢,所以通過研究土地數據可預判未來一年的商品房市場,接下來我就過去一年重慶土地數據,簡單給您分析一下今年主城房產市場可能呈現的趨勢:
趨勢一:供應量減少,總體供求關系依然處於不平衡狀態
按照之前政府既定的供地方針,每年的供應會縮減10%,但去年的土地供應量卻止跌回升。2017年主城成交的開發用地建築面積達到了2596萬方,同比增長15.1%,止住了連續3年供應量縮減的勢頭。同時,去年成交土地的建築面積也比去年商品房成交面積高出了5.5個百分點,扭轉了2016讓剛出現的拐點又拐了回去。迫於房價上漲壓力,政府在去年加大了土地供應,防止市場供求關系失衡。但經過政府限價、限售等政策的施行,目前重慶的房價已經在逐步回穩,今年政府會繼續執行縮減供應量的政策
趨勢二:快速上漲的土地價格將明顯推高房價
土地供應量主要影響的是供求關系,而過快上漲的土地價格卻必將推高房價。
值得關注的有三個指標,第一個是樓面地價。去年有多達10宗地塊的成交價都跨過了萬元大關。2017年主城平均樓面地價達到4628元/平米,同比上漲了46%,漲幅接近一半,而相比起2015年的價格直接翻了一倍多。短短兩年時間,樓面地價翻倍,而這樣的漲幅也將必然在一年後傳導至商品房市場,不可避免地推高明年主城的房價。
第二個指標叫「地房比」,是指在某個周期內某區域成交的土地價格與當期該區域商品房成交均價的比值。從2011年一直到2015年,主城的地房比一直保持在30%左右,這也是重慶房價一直保持平穩的5年。但到了2016年,主城地房比一下從30%躍升至43%。也正是從當年第四季度開始,重慶主城的房價開始發力,全年均價應聲上漲27.8%。再來看看2017年的地房比。雖然去年房價漲幅已經非常大了,但分母的增長卻沒能將這個指標拉回原位,因為分子增長得更快。2017主城地房比超過2016年達到了49%的水平,2018年主城房價仍將面臨非常大的上漲壓力。
第三個指標是溢價率,可以反映出土地的稀缺程度以及開發商對於未來房地產市場的預期。2016年的溢價率已經出現了拐點,而在過去一年,溢價率仍然是持續走高,達到20.8%,乎是前一年的兩倍。而有溢價的地塊更是超過了一半,達到56%,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地塊都是有至少兩家開發商搶著要的。對於現在的開發商來講,比高價拿地更悲劇的事情是拿不到地,而開發商在土地市場上所付出的成本也必然會轉嫁到購房者頭上。
趨勢三:供應結構失衡,核心區漲幅拉大
土地成交結構的不均衡會導致未來商品房市場的結構性失衡,進而導致局部房價的暴漲。去年主城開發用地成交共128宗,而內環以內的地塊僅有27宗,佔比只有21.1%,比2016年下降近一半。主城成交土地建築面積為2596萬方,而內環以內的建築面積僅為353萬方,佔比13.6%,僅為2016年的三分之一。
如果再把范圍縮小到軌道環線以內的核心區,這個比值會更低。核心區成交地塊只有13宗,建築面積僅有141萬方,佔比主城的比重分別只有十分之一和二十分之一。但樓面均價卻高達到了8147,是主城平均樓面地價的1.76倍。
由此可以看出主城土地成交總量雖然有所增長,但絕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內環以外的區域。內環以內,尤其是軌道環線以內的土地成交量大幅減少,幾乎無地可供。作為結果,土地價格自然是一路走高,進而推高內環以內的房價。
總體來說,重慶的房價依舊會呈上漲趨勢,而區域間的差異會進一步拉大,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更建議您考慮在核心區域內購置房產。
『叄』 巴南的房子發展怎麼樣
&希望我的以下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巴南區隸屬重慶市,處在重慶市西南部,東與涪陵、南川接壤,南與綦江相連,西與江津、九龍坡、大渡口毗鄰,北與南岸、江北、渝北、長壽交界。巴南區的新房主要集中在李家沱、龍洲灣、花溪板塊,巴南區的均價在12000元。現目前重慶各區域的價格差距較大,渝中區在3萬左右,渝北區在1.7萬左右,江北區在1.8萬左右,九龍坡區在1.6萬左右,南岸區在1.6萬元,沙坪壩區在1.6萬元,大渡口區在1.3萬左右,北碚區在1.4萬左右。相對於其他八個主城區來說,巴南區的價格較低。巴南區具有大農村+大城市的特點,大城市是指巴南區距重慶市中心7公里,擁有重慶一經濟圈核心層,占整個核心層范圍的五分之一,目前輕軌已有軌道3號線,軌道2號線,軌道8號線(規劃中),高速可走內環、繞城,渝黔、渝湘,可快速到達其他幾個主城區。大農村是指巴南全區農村面積1780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積0.213公頃,佔全區幅員面積的97.5%。全區有198個村、2074個小組,80個社區,農業戶數20萬戶,農村人口57萬人。因此巴南區的產品較多,剛需住宅、洋房、養老房在巴南都能熱銷,隨著政策規劃和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巴南也正吸引更多購房者的目光。
『肆』 重慶巴南區未來的發展怎麼樣
你說車的地方來在魚洞巴南源區主要經濟中心,你問下魚洞魚洞區域大約只要七分鍾內。魚洞兩地的商業圈之一是中國的魚洞8街一個魚洞步行街,銅鑼灣
但我想它會立即出現第三個商業中心龍洲灣,也有至今,在距離魚洞魚胡路口側,毗鄰長江,重慶市巴南區政府搬遷到另一側,有現在催谷許多住宅和商業領域。這是這里的交通十分便利。估計未來會有很大的忙
『伍』 請問,巴南龍洲灣潛力如何
定位點評
尹國均:「城市向南」是重慶發展新方向
近日,龍洲灣邀請市內專家進行了一次深入的智慧碰撞,為該新區發展把脈。
市建設綜合開發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尹國均稱:龍洲灣地區的自然地理地貌非常優越。它是一塊沿江(長江)熱土,有銅鑼山山脈、毗鄰南泉風景區、比較早的高爾夫球場……這些要素為其發展提供了物質、客觀條件。
尹國均認為,從重慶規劃版圖上看,龍洲灣地區的條件比走在前面的幾個新區高一點。從地理上講,龍洲灣地區不管是景觀(江景、山景)絕對不亞於北部區域。「龍洲灣新區現在有兩方面主要的基礎設施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一是連接南岸區的巴南濱江路、渝南大道的拓寬改造和渝南分流道已全面動工開建,並將於明年底前先後建成;第二是輕軌線,二、三號線明年將全面動工,2012年將建成通車。」尹國均說,以上重點工程建成後,使解放碑、朝天門、南坪、楊家坪等到龍洲灣新區變得非常快捷。這是一個新區和城市發展的最主要的要素。重慶新一輪開發應該提出一個口號——「城市向南」!就自然的條件講,重慶向南應該是新一輪重慶發展的新方向。
任宏:將成重慶以後30年的發展中心
重大建築與房地產管理學院院長任宏對龍洲灣新區充滿信心,目前,他正在對該新區作發展策劃。他稱,該新區位於長江之濱,擁有6公里的親水岸,山水森林覆蓋率超過34%,實際上加起來有17公里長的一條資源線,這在重慶市是沒有的。且旅遊資源非常豐富,資源優勢得天獨厚。
任宏認為,重慶的九個主城區有的已經註定了不會發展得很好,主要是因為有的區域在房地產方面發展過早,如今已沒有太多可開發的空間和利用的資源,而以龍洲灣新區為核心的巴南區憑借其發展的空間優勢和豐厚的資源,將成為南重慶一顆璀璨的明珠。
任宏稱,僅靠空間優勢和資源還不夠,還應圍繞宜居、宜業、宜商、宜娛、宜游重新對發展定位,深挖城市內核,把千年巴文化挖掘、打造出來。只要注重景觀、注重人文,整合豐富的山水資源、創新性的理念,完全有可能把龍洲灣打造成「重慶的維多利亞港灣」,建成「五宜」的「城市新地標」!
「誰佔有資源,誰就贏。」任宏還談到巴南區的空間問題,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現在全世界的發展最看重的也是資源問題。目前,巴南區發展雖然稍微滯後,但是重慶九個主城區從資源分配上講,重慶必須向南,必然向南!只要利用好了這些絕對重要的資源,巴南區將成為以後30年城市發展的中心。
汪勇:「南重慶崛起」 四大理由看好龍洲灣前景
對於以龍洲灣新區為核心的巴南區房地產的發展形勢,中國指數研究院西南分院院長汪勇博士,從數據的角度分析:巴南區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理由:
第一,城市化率的發展狀況。巴南區2008年城市化率是69%,每年增長2.5%,這個水平遠高於整個重慶的平均水平,我們相信未來城市化率發展將為巴南房地產帶來廣闊的空間。
第二,另一方面我們看看交通的改善。巴南未來交通設施完善,三、二、八號輕軌開通為我們房地產市場發展提供了硬體設施。
第三,巴南區價格窪地效應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我們成交房價相對較低,但是隨著城市化率、交通設施的完善,應該說面對不斷高漲的房價巴南區房價的吸引力很大,價格窪地釋放效應潛力是巨大的。
第四,巴南區發展的速度。數據顯示,巴南區今年前三季度投資額和投資的增幅比較好,開發投資完成同比增長36%,如果按這個數字看有理由相信未來看好的投資前景。
地產界
一地產界人士這樣評說,城市向南已經成為一種投資和理財方向,成為發展方向。
本組稿件由記者 汪君 采寫
新區現狀
據巴南區委常委、龍洲灣開發建設管委會主任馬春介紹,龍洲灣新區所在地以前是一片山林和荒地,阻隔著巴南與主城的「親近」。目前,該新區佔地面積11平方公里,其中A、B區各約5.5平方公里。A區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引進二級開發企業20多家,已開工建設房地產面積300萬平方米,已建成160萬平方米,完成投資50多億元。B區已完成整體招商,世紀金源集團確定入駐,計劃用3到5年時間投資160億元將龍洲灣B區打造成集居住、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重慶南部最大復合型居住片區。目前,隨著巴南新行政辦公中心搬遷入駐,龍洲灣已首先成為了該區的政治中心。
新區檔案
龍洲灣新區地處重慶市主城核心區,位於巴南區魚洞、李家沱兩城區之間,東靠銅鑼山脈,西臨長江,南起魚洞魚胡路,北達上界高速公路,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新區建成後,將成為一座可容納30萬人的濱江生態新城。
新區交通便捷,規劃有縱橫交錯的道路網路系統。渝南大道、龍洲大道、巴南濱江路縱貫新區南北,將龍洲灣與重慶主城核心區緊緊相連。規劃中的輕軌2號、3號和8號線也將到達新區。便捷的交通使得新區距主城任何一區都在二十分鍾車程以內,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按照規劃,龍洲灣新區功能布局主要分為行政辦公區、商貿區、休閑娛樂區和居住區。新區內規劃有600畝生態景觀公園,6公里親水江岸,1600米景觀藝術長廊和兩個時尚文化休閑廣場。
在未來5~8年的時間里,龍洲灣這座生態新城必將成為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美麗的長江之濱!
專家建議
復合街要讓人有「感覺」
任宏:城市發展不但要重視生態,還應有創意。復合街重要的是功能的整合,不是簡單的只是商業門面,裡面增設些娛樂、休閑的東西,是復合的組合,是巧妙的、規范的、精心打造的。組合的主要目的是讓不同層次,不同想法的人都到這里得到享受。6公里長街,從這頭走到那頭,走這一段感覺很新、那一段奇……總之要耐人尋味!
建成開放型社區
任宏稱,在建設方面,打造開放型的社區很重要。西方的所有社區都是開放的,這樣形成里里外外通暢,而國內大都是裡面非常漂亮,外面根本看不「透」,景觀資源沒有進行整合,彷彿鋼筋混凝土森林。
「龍洲灣依山傍水,加上地形落差,具天然層次感和可觀度,山景、江景齊聚。與主城其餘濱江地塊相比,親水性、休閑空間和觀景空間更好,宜居度高。可嘗試性搞一個大幅度管理,十平方公里大家可以串串走走,就一個物業管理,這樣一來我們的景觀資源、城市將美麗得多。」任宏說。
發展地下交通永保交通通暢
「每隔500米就建一個停車場,保證車輛有地方停放,並設立中央區作為步行區域,並在中央區內設立換乘區域,方便出行。」任宏為龍洲灣作了個設想:隨著輕軌、濱江路的貫通,新區逐漸繁華。為免交通占據大量地面資源,人車並行,造成擁堵,影響行人觀光心情。打造龍洲灣整體地下交通系統,地面只行駛特殊需要車輛,其它車輛都走地下層,各小區地下層由龍洲灣社區整體協調安排。
整合旅遊資源 發展特色旅遊
任宏說,新區周邊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其周邊的著名景區有南溫泉景區、樵坪山景區、雲篆山景區、橋口壩溫泉景區。將它們整合起來,使這座城市「宜游」。此外,巴南區土地資源是最大的,農村資源也是非常豐富,可有效結合起來,發展特色農村旅遊,發展「五色」旅遊--分四個季節,使不同人群都喜歡。
「然後把文化活動、溫泉與一些主題公園相結合,這是個很關鍵的因素。但是重慶的溫泉嚴格講是很高貴的,但卻被低開了,下一步龍洲灣的溫泉檔次會超過日本,那麼,龍洲灣就不是空城、不是睡城,才有活力。」任宏稱。
特色
重慶首個「低碳示範區」落戶巴南
巴南區區委書記李科表示,目前,巴南區已經與中冶賽迪、美國AECOM建設技術集團、英國威爾士低碳能源研究院等8家房地產商以及市建築節能協會等單位簽訂了《低碳城市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在南泉、界石、南彭和惠民鎮環樵坪經濟區打造低碳產業園,將為巴南區供上第一批低碳排放樓盤。
該區區長段成剛說,「如果低碳普及了,普通市民最直觀的感受會是天更藍,空氣更好,連空調費可能也要少花。」以此為契機,今年起,巴南區將全面啟動綠色低碳城市的建設。在2012年前,龍洲灣、魚洞、李家沱、花溪等核心區將成為巴南區首批「低碳示範區」。
距離
龍洲灣到主城並不遙遠
「今後巴南與主城核心區的距離將不再遙遠。」時玉發稱,以前,人們一提到巴南區,感覺就是下鄉,十分遙遠。其實,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距離,實際並不遠,用車量一下,從黃花園橋頭上車到李家沱大橋下車不到20公里,如果南坪轉盤的交通樞紐打通之後估計就是20分鍾左右的車程。如果自己開車走現在的內環高速,從江北的金源大酒店到龍洲灣管委會也不會超過30分鍾,這樣的距離,遠嗎?並且在輕軌建成後,大家的出入也會變得更加的便捷、快速。(本文來源:重慶商報)
『陸』 巴南未來的發展怎麼樣,有規劃嗎
巴南區位於重慶市主城區南部,東西寬處51千米,南北長處71千米,幅員面積1834.23平方千米。巴南區是主城的南大門,也是物流中心,交通路網發達,地理優勢明顯,生活配套成熟。
近年來,巴南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居主城九區前列
巴南區是重慶發展速度快的區之一,擁有重慶南彭公路物流基地,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運營,以京東電商、擁有重慶市首批市級特色工業園區,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戰略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宗申、建設、大江、長安鈴木、一大批知名企業雲集巴南。現代特色效益農業「3+5」產業體系加快構建,農商文旅融合發展。近年來,巴南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居主城九區前列,在未來,途經巴南的軌交5號線支線、軌交8號線、軌交12號線將分別串聯起李家沱、界石、鹿角等片區有力的支撐巴南區域發展。巴南區產業基礎雄厚,製造業和物流業十分發達。近幾年,巴南區也在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從曾經的重工業、傳統農業向高科技和大數據轉變,引進生物制葯、信息通信技術、電子商務、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物流等新興產業,老城煥新貌。2018年前3月,巴南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57.9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連續4個季度領跑主城。隨著產業的發展和配套的成熟,巴南會成為另一座新城
『柒』 重慶2018年房產發展趨勢會是什麼樣子的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十三五」規劃實施承上啟下之年,是大有作為之年。於房地產市場而言,卻是喜中有憂。所謂「喜」,在新的發展理念指引下,重慶新的戰略遠景已經確立,各項行動計劃已經拉開帷幕,目標不可謂不遠大,志向不可謂不恢宏。2018年,是轉型之年、是跨界之年,重慶儼然站在新時代的新風口,房市後期發展想像空間無限。所謂「憂」,2017年重慶市房地產市場一派繁榮景象,據有關機構統計,過去的一年,主城片區商品房一級市場成交接近3500方,卻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市場消費力,給2018年預設了一個較高的增長門檻,並且在國家調控政策頻度明顯加大的背景下,市場已經隱隱約約感覺到一絲涼意。要完成甚至超越2017年目標,壓力難度是不可想像的大,但理想是需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綜合內部外環境,2018年,重慶市房地產市場發展將呈現如下6大發展趨勢:
趨勢1:推進市場平穩向好發展仍是發展主基調
總體說來,確保房地產市場繼續平穩健康發展是政府調控的總基調,無論是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傳遞的信號無不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前一段時間有媒體報道某某城市對調控「松綁」,應是一種有意無意的誤讀,引導甚至影響一種市場預期的企圖十分明顯。在筆者看來,這更像是給來年市場高位下行擔憂標注了一個隱喻。
對於重慶而言,短期房地產作為重慶市支柱性產業的地位仍沒有改變,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力依然充足,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環境和基礎依然扎實。2016年,房地產實現增加值926.19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達5.3%,2017年1-11月,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3575.30元,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22.75%,數據可鑒。
趨勢2:開發企業品牌集中將更加高
從行業性質來說,房地產業作為資本密集型產業的屬性必是無疑的。無論是從供給側需要進行提質發展、規模化發展,還是需求側需要市場提供品質型、宜居型產品來說,這個行業呼喚的是有實力、有品牌的住宅供應商。據官方數據,全市目前共有開發企業2725家。在筆者看來,按全市的開發體量,重慶地產市場容納不超過300家(不算企業的下屬項目公司)有信譽、上規模,具有較強市場操盤能力的開發商,足矣。
近年來,一些國家級、區域級品牌開發企業陸續入渝拿地,前有融創、中海等房企在重慶深耕十年,後有金地、綠城等全國性的房企新進重慶市場,表現卓著。市場總是大浪淘沙,小的開發企不斷被整合出清,強者恆強效應得到了市場競爭的回應。
根據CRIC系統發布的榜單,2017年20位的開發企業1650.5億元,幾乎覆蓋201683%,這也在另一個層面上印證了市場的開發商不在多,在精,在規模和實力。重慶房地產行業集中度繼續提升,品牌開發引領全市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格局在2018年必將得到清晰確立。
趨勢3:行業跨界轉型發展動作將更加快
經歷十餘年鬆散型、粗放型發展,中國房地產市場整體作為黃金時代、暴利時代已經結束。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一個發展生命周期,從高速成長到衰退,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在行業紅利尚未完全褪盡,特別是「互聯網+」時代,提前考慮發展轉型,是每一個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成長必須考慮的課題。僅從拿地、修房賣房中賺取企業利潤,幾近末日黃花。
事實上,眾多品牌房企在多年發展所積累的業主資源,就是一筆巨大的可以開發的財富。「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地產開發商這不是一句口號、周到、便捷的生活、教育、不僅是一項長期的、穩定的可經營事業,也必將為房企的核心主業發展帶來更多的競爭力,賺得更多的口碑。
歲末年初,不少開發企業在新年戰略發布會提出,自己企業是城市綜合運營商、等等。轉型發展、跨界發展,整合市場價值鏈,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已經成為企業不約而同的行動。
趨勢4:改善型需求將成為引領市場主要力量
關於這一點,相關媒體文章已經有了較多的數據佐證和分析,這里不想做更多展開。需要要提一下的是,新世紀之初,重慶市就提出過讓全市城市人均居住面積達到35平方米,這是一個很響亮的目標,而且已經接近完成。兩年前筆者在給某部門執筆的一份房地產開發規劃文件中,曾提出2020年將全市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目標提升到38平方米,現在看來,這一目標仍顯保守。
經過十餘年的建設發展,城市居民已經由住得起向住得好方向轉型。在這一背景下,再一次提升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目標應是消費升級增長的應有之義。
以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為基數(暫不考慮全市常住人口凈流入)、城鎮化率每年提升1.2個百分點、2020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積達到40平方米目標計,全市現有1908萬城鎮人口將新增住房需求11448萬平方米,到2020年全市將新增城鎮人口146.3萬,新增住房需求5852萬平方米,兩項相加,至「十三五」期末,累計新增住房需求將達到17300萬平方米,這當中更多地是改善性需求。為改需而設計專屬產品,將在2018年達到一個階段性的高潮。如果按某些一線城市的目標,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目標達到45平方米,大家可以自己計算一下這個市場容量。
趨勢5:新區開發將成為新的市場熱點
直轄以來,重慶城市空間拓展進展明顯。直轄前十年,重慶的城市建成區空間主要集中在兩條南北走向的銅鑼山和中梁山的槽谷之間,以解放碑、觀音橋、沙坪壩、南坪和楊家坪為代表的五個城市中心已經崛起,主城片區的建成區面積已經達到700平方公里。
進入重慶直轄第三個新十年,主城向西、向東兩翼拓展蓄勢待發。按照規劃,重慶主城片區的建成區面積將要在幾年後達到1188平方公里,銅鑼山和中梁山之間的重慶主城中部槽谷幾無新的可建用地。未來十年,這一片區的主要任務是推進「城市裝修」,做好存量部分的改造提升工作。而城市建設新的戰場將向東西部兩翼:西部槽谷——縉雲山和中梁山之間的西部槽谷地帶,東部槽谷——銅鑼山和明月山之間的東部槽谷展開。目前,沙坪壩區以西永為重點的西部新城建設,九龍坡區以西彭、陶家等為支撐的九龍西城建設,巴南以鹿角、界石、南彭為重點的南部新城建設,南岸以茶園、經開區為重點的江南新城建設,以及兩江新區以龍興、魚嘴、復盛為主體打造的龍盛新城,將成為未來重慶城市新空間的新興潛力板塊。
可以將2018年看成是重慶城市空間重構的元年。一個由東、中、西三個槽谷城市聯合而形成的「巨型組合城市」將不久崛起於長江之濱。
趨勢6:新開發模式孕育著新的市場機會
這一點和第三點是呼應的,前者是從企業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走相關多元化發展戰略來談。而從城市發展環境和發展階段來看,重慶產業結構升級、舊的產能出清,新的動能培育,都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
產城融合是城市提質發展的主流方向,產城融合,怎麼「融」,是有很多途徑和方略的。比如,隨著重慶打造「四主三輔」客運樞紐,重慶西站和沙坪壩高鐵站的建成投用,重慶東站開建,新的高鐵城市門戶將確立形成,這是重大交通設施帶動城市發展的產城融合;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建設以某一功能為主要特色的產業小鎮,對重慶組團式城市空間發展進行支撐促進,這是城鄉統籌發展為特徵的產城融合模式;又比如,去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對產教融合發展提出了許多干貨性意見,其政策價值甚是值得去挖掘。當今許多大學城發展到了一個階段性頂點,就在於原來的路徑是「大學+大學+大學……=大學城」,缺乏應有與大學緊密相匹配的功能支撐,導致有「教」無「城」,有「教」無「產」,而新的產教融合,應是「大學×產業=科技城」,作為大學城的升級版,這一形態,既是重慶城市建設缺少的,也是重慶城市發展所需要的,這是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為特徵的產城融合發展模式。
『捌』 都在說巴南發展起來了,買那邊的房子還是可以,大家怎麼看
現在是到處都在發展,如果有機會能掌握,你可以好好的去,但一定要了解清楚才行。
『玖』 重慶巴南府邸怎麼樣
巴南府邸
【地理位置】位於龍洲灣魚洞老街公園旁
【區位優勢】1.大區:巴南府邸大區位於巴南區,巴南區屬於重慶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目前政府以及開發商重點規劃項目有:2016年開建的巴南區人民醫院。華熙LIVE·重慶魚洞項目(巴南區體育中心綜合整治項目)開工,2018年10月將投入使用。巴南將通過三大交通體系:首條鐵路——鐵路東環線、南川—涪陵—兩江新區快捷通道、佛耳岩碼頭二期工程,將巴南打造成為主城最暢通的城區之一。南彭貿易物流基地已引入京東集團、普洛斯、華南城等20個項目入駐,簽約投資380億元,成為西南最大公路物流基地。2018年,南彭貿易物流基地的作用將更加明顯。高職城建設,帶動整個南區的基礎設施及文化氛圍的提高。西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海洋公園,2017年6月開館,水上樂園也將同期開館。極地動物館、動物表演館分別於2017年年下半年開建,2018年下半年開館。2.小區:魚洞地塊北臨龍洲灣交通樞紐和魚胡路輕軌站,西接高職城大道。周圍有大窩、消防隊、魚胡路口、招呼站等公交車站。無論是公共交通還是開車自駕,都可通達主城各區。
【項目優勢】 1.區位:位於巴南老核心區魚洞附近,同時南臨魚洞商圈,北靠龍洲灣和李家沱商圈,本身該區域配套發展成熟,很適合居住和投資。
2.交通:附近輕軌3號線魚胡路站,直線距離900多米,附近公交線路眾多,公共交通出行方便。
3.配套:項目周圍有成熟的商業,龍洲灣農貿市場,魚洞老街,商社匯巴南購物中心等,可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和購物需求,且選擇性廣泛,生活便捷。
4.教育:項目緊鄰魚洞小學和龍洲灣小學,周邊幼兒園眾多,一站式教育資源豐富。
【項目劣勢】 1.小區後面有一排老房子,觀賞性不強。 2.距離重慶中心商圈如觀音橋,解放碑等較遠。
『拾』 重慶的巴南區房價是不是最便宜你們覺得在巴南區買房等升值怎麼樣,我覺得重慶應該要往那邊發展
還可以,最近升值蠻高的!特別是龍洲灣那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