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未來房子已經不適合搞投機而是居民的剛需品。地產大佬王石和馮侖都紛紛表示不再搞房地產而且大有建議把手頭的多餘房子盡快套現,因為後面持有房產是固定的了,已經沒有取巧的可能性了。
國內經濟上行壓力大,個地方也經常對當地房價有著新的調控政策,所以持有房產來對抗通貨膨脹已經不適合了。在經常變化的調控政策調控下,房價不會再漲,但是同時也不會大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房產已經不適合來對沖通貨膨脹,反而更適合給居民拿來當作剛需,這在一方面也是更好的控制房子,將房子變得更適合普通居民所需。所以手頭有多的房產,還是盡快變現去投資其他產品吧。
② 最近很熱的王石被踢出自己創立的萬科,具體是怎麼回事簡單點講下吧
泰山管理學院馬方:不要拿王石跟別人比!
導語:萬科之爭,各說各話,甚至有人開始拿王石跟別人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簡單地在某一點上去對比,顯然會有失偏頗或者不夠理性、成熟,對看清事情的本質和解決問題並不會有什麼有益的幫助。人們看問題的時候經常不是根據事實去理性地分析,或者用包容、多元的心態去分析,而是摻雜著感性的因素,粗暴地把當事人與別人相比,這樣反而不利於我們看清問題的本質,更加不利於問題的解決。萬科之爭,各說各話,有人開始拿王石跟別人比,如果王石跟誰一樣,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王石真的跟他們一樣,那王石就不是王石,萬科也不是今天的萬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簡單地將王石拿來與別人在某一點上對比,顯然會有失偏頗或者不夠理性、成熟,對看清事情的本質和解決問題也不會有什麼有益的幫助。我們應該尊重的是商業的多元化,而不是推崇同質化,更不是粗暴地去解決問題。
不要拿王石跟任正非比
與王石同為軍人出身的任正非,在深圳創立了華為,至今人們一直在推崇的是華為的內部管理以及任正非僅用1.41%的股份控制了體量如此龐大的華為帝國。拿王石跟任正非比,也就是說萬科最終不會上市。那麼不上市的萬科,還會有今天的成就么?我們要明白,萬科跟華為的行業有著很大的不同,萬科屬於房地產行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資本驅動,對資本的依賴度非常高,它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保證自己資金鏈的正常運行,引進資本是唯一的方式。所以從這一層面上來講,萬科做不到不上市。另一方面,華為內部激勵員工的獨特做法叫「虛擬受限股」,擁有虛擬受限股的員工,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分紅,以及虛擬受限股對應的公司凈資產增值部分,但沒有所有權、表決權,也不能轉讓和出售。任正非說:「虛擬受限股的實行是經政府批準的,有紅頭文件的,是合法的。歷屆中央首長都在關懷過問這件事情。」也就是說王石要學任正非,還得先過政府這一關。如今的萬科股權之爭是資本與管理者的競爭,反過來說,如果華為上市,任正非1.41%的股份,誰也不能保證華為不會遇上第二個寶能。
不要拿王石跟馬雲比
阿里、網路、京東等這些公司在美國上市,並且通過雙重股權結構,有效地避免了資本對管理層控制權的威脅。雙重股權結構是指上市公司可以同股不同權,但在中國是不允許的。拿王石跟馬雲比,中國將不會有上市公司。2009年9月,馬雲宣布包括自己在內的18位創始人集體辭去元老身份,改用合夥人制度。阿里合夥人並非公司的經營管理機構,其主要權力是董事會成員候選人的提名權:合夥人擁有人事控制權,而非公司運營的直接管理權。萬科也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合夥人制,來重新界定公司與員工的關系,用萬科總裁郁亮的話說:「事業合夥人有四個特點:我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形成背靠背的信任;我們要做大我們的事業;我們來分享我們的成就。」阿里巴巴與萬科最有價值的就是它們的管理團隊,馬雲與王石都有一個牛逼的團隊,即便他們離開了公司,第二天便可以再建立一個新的阿里、新的萬科。別忘了,馬雲雖然通過「湖畔合夥人」牢牢控制著阿里巴巴,但是他與資本的博弈也是持續了十幾年。德魯克說:「沒有機構,就沒有管理。但相應的,沒有管理,就沒有機構。管理層是現代機構的特殊器官。正是這種器官的活動與績效,最終決定了特定機構的生存和績效。」就這一點來講,王石面對的是沒有底線的「野蠻人」,換做誰,結果都是一樣。
不要拿王石跟經理人比
何為經理人?經理人是專門從事企業高層管理的中堅人才,是老闆僱傭來管理企業的人。王石創立了萬科,然後引入了資本,他是個企業的創始人,更是個企業家,經理人只是他給自己的定義而已,但他自己在心態上並不是一個職業經理人。張維迎教授說:「王石有創造商業帝國的夢想,他要尋找資源、整合資源,資本是他要整合的資源之一。所以總的來講王石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企業家。企業家和經理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經理人只是一個打工的,企業家是創辦企業的人,要決定企業的命運。這一點,華潤和寶能都必須明白。」所以不要拿王石跟經理人比,我們應該回歸到企業家治理的問題上來,最真實的狀態是以企業家為中心建立企業,優秀的公司都是要圍繞創始人而發展壯大。
不要拿王石跟聖人比
首先,沒有人是完美的,你在高位,自然受到的關注就會更多,性格越是特別的人,缺點也就越多,喬布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次,王石也犯錯,他不尊重股東的利益,只關心自己的控制權,並且寶能強勢入主的時候,他說不歡迎民企,但是對國企卻有更大的興趣,這對民企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此外,王石作為一家企業的創始人,他讓整個創始人團隊幾乎失去控制權。王石錯了,但是我們不能用一個完美的標准來要求王石,除非是聖人。王石並不是完美的人,但是王石現在所達到的高度,放眼整個中國,也沒有幾個人可以企及。他冒險、登喜馬拉雅山、游學、賽艇,並且將萬科建造成了房地產行業的老大,把萬科做成了組織結構最好的公司。即便是王石的婚姻,那也只是他個人的私生活,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沒有任何權利評判別人的生活,除非你是聖人。
真正的贏是多贏
萬科之爭這盤棋,如果輸,是滿盤皆輸。王石被逼走,他失去了自己一手創立的萬科,他的團隊失去了精神領袖,萬科失去了最有價值的核心團隊領袖,寶能、華潤得到了一個沒有靈魂的萬科……如此下去,誰都得不到好處。寶能系提議召開股東大會罷免萬科董事會董事後,緊接著,王石在萬科股東大會上道歉,6月30日華潤聲明稱對於罷免萬科管理層的議案存在異議,且表示與寶能系非一致行動人。可見三方已經意識到非要贏的話,最終會是滿盤皆輸的事實,已經開始互相做出了一些退讓和妥協。陳春花老師在談到萬科之爭時提出了三個詞:第一個詞就是要「敬畏責任」,所有人都要敬畏責任。第二個詞就是要「尊重貢獻」,尊重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有人做的貢獻。第三個就是「遵守契約」。所以,我們應當尊重規則、尊重歷史、尊重商業的多元化,追求各方多贏,而不是一定要爭出輸贏,互相退讓一步,坐下來好好聊聊如何多贏才是最重要的。
③ 王石退出萬科董事會是順勢而為還是無奈之舉
石的財富 他和萬科在這個時代里的冒險故事
無論是對萬科還是對王石而言,此刻都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
2017年6月21日,萬科創始人王石「已決定不再作為萬科董事被提名」,他宣布將「把接力棒交給郁亮帶領下的團隊」。
作為自稱習慣強勢、又願意親力親為的人,王石職業生涯中充滿了無數的選擇,在不同的模式之間選擇,在新舊大股東之間選擇。
而他早就總結過,將為萬科留下幾樣財富:選定了一個行業,建設了一套制度,培養了一個團隊,樹立了一個品牌。
來自 LangChou 的提問:王石退出萬科董事會 是順勢而為還是無奈之舉?
@
嗶哩嗶哩
只能說是順勢而為吧,畢竟股權之爭雖然過去但管理層已然不是王石時代了,期待王石的另一番新作為吧。
@
每日地產
王石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盡管退居幕後,但影響在萬科內部卻時刻存在。坊間傳其過去幾個月中亦未曾放棄努力,也許這次是真的退出了吧。
來自 ci 的提問:股東大會快到了,現在寶能已經是全敗了嗎?
@
orange
根據萬科公告,6月30日召開的全體股東大會,應選非獨立董事7人、獨立董事4人、非職工代表監事2人,其中獨立董事和非獨立董事的表決分別進行。如果董事換屆選舉提案在6月30日股東大會上通過,將意味著萬科第十八屆董事會內7名非獨立董事里,其中4名將來自深圳市國資系統,3名保留了萬科職業經理人。現任萬科第二大股東的寶能,無人入選萬科新一屆董事會。
@
渝緣
當個局外人冷眼旁觀,寶能敗定,它都沒有一絲贏的機會,無非又是一個獵人反被熊強奸的鬧劇。
來自 orange 的提問:「主動讓賢」,這四個字讓王石再度成為公眾焦點,可是根據王石以往的經歷,這不像他的風格,是會有存在什麼隱情嗎?
@
憑闌遣傷情
王石的離去,也算是給寶萬之爭畫上一個休止符。股權之爭中,經歷了這么多資本和情懷的交錯,退位讓賢也算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吧。
@
冰純嘉士伯
有業內人士將王石徹底退出萬科解讀為「無奈」。 看似主動讓賢的局面之下,與王石多有交集的東星集團實際控制人、湖北前首富蘭世立向媒體透露,王石可能系無奈退出。據他此前與王石交流,王石並沒有任何要退出的想法。
④ 怎樣看待王石離職萬科
作者:AI財經社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61835946/answer/19161435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6月30日,萬科2016年度股東大會投票產生新一屆董事會,王石不再擔任萬科董事長,正式將接力棒交給郁亮。
根據股東大會投票通過的議案,郁亮、林茂德、孫盛典、肖民、陳賢軍、王文金、張旭成為萬科第十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康典、劉姝威、吳嘉寧、李強成為萬科第十八屆董事會獨立董事;解凍、鄭英成為萬科第九屆監事會非職工代表監事。
至此,萬科的「王石時代」正式謝幕,長達兩年的萬寶股權之爭也塵埃落定。
王石:作出離開萬科決定有兩三天的糾結
這是王石最後一次作為萬科董事亮相股東大會,在新一屆董事會正式產生前,大會主持人王石惜字如金,對於股東拋出的各種問題,他的回答大多是「等到最後我再回答」。
6月21日,萬科公布由第一大股東深圳地鐵提交的新一屆董事會議案,王石退出董事會,將董事長職位交給郁亮。
今天的股東大會上,所有議案投票通過後,王石做了最後發言,「離開萬科早就有規劃,沒有決定之前我不會透露,一旦作出決定,我當然有兩三天的糾結,之後就正常了。」對於退休之後的規劃,王石稱還沒有想好。
談到萬寶之爭,王石表示,過去兩年對萬科的文化、萬科團隊是一個非常好的歷練,如果沒有這個歷練,也沒有今天的結果。
「我曾說過,我的成功就是萬科不再需要我,現在做到了。」王石說,「我特別感恩這個時代,感恩在這個轉折點上,遇到深圳地鐵。感謝團隊、業主、合作夥伴和中小投資者。」
對於萬科的未來,王石充滿信心。在股東大會上,他兩次提到,萬科的黃金穩定發展才剛剛開始。「有股東反復問『萬億萬科』是怎麼回事?不是郁亮心裡沒數,大家要相信他。我們往往高估自己目前的成績,低估未來的能力。」
「萬科的未來怎麼高估都不為過」王石說完,起身給在場股東鞠了一躬。
郁亮:沒有王石就沒有萬科的郁亮
股東會上,在議案表決前的提問環節,有股東提問郁亮,萬科是否會在他的帶領下,業績方面有大的增長,郁亮笑著回答:「還不是呢,那麼著急幹嘛。」
一小時後,他正式取代王石,成為萬科掌舵人。王石請他發言時說:「最後一次運用董事會主席的身份,邀請郁亮發言。」
此時的郁亮,眼裡閃著淚光,哽咽著用六個詞表達了心情。「感恩感激,沒有王石就沒有萬科的郁亮,我對王石充滿感激。同時,深感責任和壓力,一是在王石的帶領下,萬科去年登頂世界500強,繼續保持走下去,壓力很大。二是在過去兩年的股權紛爭中,我們的市場表現和行業地位受到影響,如何轉型走下去也是壓力。第三,王石在中國企業界和社會如同巨星般的存在,擁有眾多粉絲,在如此耀眼的光環下,我壓力也沒法不大,如果大家真的喜歡王石,也請給我一點鼓勵和掌聲。」
「但我同時有信心和勇氣」郁亮說,「我感到來自股東的信任,今天的投票結果體現了這一點。同時,收到了來自王石及員工的支持,以後將沿著王石開拓的大道,繼續開拓業績,不辜負王石及股東的期盼。」
深圳地鐵:作為萬科的基石股東,不幹預經營
萬科最新股權結構顯示,深圳地鐵以29.38%的持股比例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在新一屆選舉產生的7名非獨立董事中,三位來自深鐵,一位來自同樣為深圳國資下的深賽格。
有股東質疑,國企深鐵作為萬科第一大股東是否會影響其經營效率,對此,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林茂德表示,深鐵作為萬科的基石股東,不會干預、參與萬科經營。
「我們尊重萬科文化,尊重萬科團隊,支持混合所有制,就沒有國有企業這回事,國有隻是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混合所有制。」林茂德說。
他同時代表深鐵對此前萬科股權紛爭參與者華潤、恆大和寶能表示感謝。
對於新一屆董事會中為何沒有寶能系人員時,林茂德表示,深鐵與寶能溝通過換屆方案,書面發出商函,請他們提出意見,寶能也以書面形式支持方案,「我們溝通以後達成一致,雙方作為萬科股東都是為了推進萬科發展。」
「寶能鉅盛華和前海人壽是在深州成長起來的企業,為深圳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林茂德特別提到。
寶能缺席股東大會,投資者擔心其拋售導致踩踏
寶能作為目前萬科的第二大股東,並沒有派人出席此次股東大會。在會議進行期間,證券時報e公司消息稱,寶能表示從大局出發,支持萬科換屆方案,支持萬科持續發展。
由於寶能持有萬科25.4%股份,並將於下月進入解禁期,有投資者擔心,如果寶能在二級市場拋售,可能會造成踩踏導致萬科股價大跌,提問王石是否與寶能有過溝通。
王石對此回應:「你應該請寶能來回答這個問題更准確些。」此後又有股東追問,但萬科依然沒有正面回答。
⑤ 66歲的王石為田朴珺棄億萬家產不顧,究竟為什麼
俗話說:一入豪門深似海。雖然嫁入豪門的女星並不一定能夠獲得幸福,但是仍舊有許多的女星千方百計想要獲得富豪的青睞,尤其是那些擁有著顏值,卻名氣不大的女星。而66歲的王石為田朴珺棄億萬家產不顧,也許是因為真正的愛情。
而從目前的表現來看,田朴珺也的的確確愛著王石。為了證明自己的愛情,她還寫了一本名為《習慣就好》的書,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不依靠男人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對於一個有錢的男人來說:年齡從來都不會成為愛情的絆腳石。而實際的情況則是:女人可能會愛上有錢的老男人,但絕不會愛上無錢的老男人。王石對於田朴珺可能是真愛,至於田朴珺對王石是否真愛就只有讓時間來證明了,到了王石老得走不動的時候,一切自見分曉。
⑥ 王石當年為什麼要放棄萬科股權
1984年,33歲的王石在深圳創辦了萬科的前身——「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經營辦公設備,視頻器材的進口銷售業務。1988年,通過股份化改組,公司更名為「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正式進入房地產產業。
到1991年底,萬科的業務已經包括進出口、零售、房地產、投資、飲料、影視、廣告、印刷、電氣工程等各大類,用王石的話來說就是「除了黃賭毒、軍火不做以外,基本萬科都涉及到了」。
1994年開始,萬科放棄多元化業務,退出與住宅無關的產業。同時,減少房地產產品品種,從多品種經營向住宅集中。
多年來專注於住宅的開發,讓萬科在該領域無人匹敵,在多年後成為全球最大的住宅開發企業。就連萬達也避其鋒芒,轉而在商業地產中樹立霸主地位。到去年底,萬科管理住宅社區843個,管理面積約2.1億平方米。
萬科的成功不僅在於做的早,專業,很重要的一點是,建立起了成功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和優秀的團隊,這也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
現代企業制度是產權分化的產物。為了適應生產的社會化發展和規模較大的現代產業的發展,分散的私人資本可以利用股份制這種形式,對權能完整的私人所有權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化。
1988年進行股份制改革時,原計劃王石可以獲得4100萬股本中的40%,但他在最後一刻放棄了。王石解釋過放棄的原因:一是他自信做一名職業經理人,仍然有能力管理好萬科;二是在上世紀80年代,突然變得有錢是件危險的事情。
「1995 年開始評選大陸富豪100 名,排第一的不時更換名字,但我從來不在100 名的名單里。其中原因是:1988 年萬科股份化改造,4100 萬資產做股份,40% 歸個人,60% 歸政府,明確資產的當天我放棄了自己個人擁有的股權,一直到今天我在萬科擁有極少的股份。
「之所以放棄資產,第一,我覺得這是我自信心的表示,我選擇了做一名職業經理人,不用通過股權控制這個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第二,在中國社會尤其在80 年代,突然很有錢,是很危險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講,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可以窮,但是不能突然你很有錢。在這個社會的這樣一個文化,大家認同上呢,就是不管你合法非法,你非常有錢就不認同了。在名和利上只能選一個。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選一頭,我就選擇了名。」
有分析認為,在當時,「投機倒把」、「長途返運」、「僱工剝削」等罪名還沒有正式取消。如果王石敢拿40%的股份,可能隨時會被舉報,被判刑。
這一選擇的確也成就了萬科,在一個更為分散和均衡的股權結構下,職業經理人幫助萬科穩步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
「1988年萬科進行股份制改造時,創始人團隊放棄了唾手可得的股權,是為了避免公司成為少數創始成員乾綱獨斷的僵化組織。正因為如此,萬科建立了中國企業當中可能是最平等的文化、最簡單的人際關系和最有效的糾錯機制,吸引著一批批優秀的理想主義者加入萬科。」
⑦ 王石退出萬科董事會是怎麼回事
6月21日清早,王石在個人朋友圈宣布,將退出萬科(000002.SZ)董事會版,不參與權新一屆董事的提名。
英雄也會遲暮,與花甲之年的王石離退後生活相比,萬科後續的發展顯然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