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房屋銷售價格同比增幅高位續漲,環比增幅年末見頂下行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圖12和圖13),2007年前三季度房屋銷售價格同比和環比增幅均在急速上升,9月分別達到 8.9%和1.7%,均為近兩年來最高;進入第四季度,無論是與城市居民收入的平均漲幅還是與社會物價上漲的一般水平相比,房屋銷售價格瘋漲都已大大超出現階段普通居民的正常承受能力,部分地區和城市甚至觸及價位極限,因此在無奈之舉下的持幣待購或不購進一步導致市場觀望和有價無市現象的全面蔓延,房屋銷售價格環比增幅也從 10月起開始回落:11月上漲為0.8%,比10月低0.8個百分點;12月降至0.2%,為全年環比增幅的最低值。在此期間,房屋銷售價格同比增幅仍保持加速上漲:10月9.5%、11月10.5%、12月10.5%,屢創近三年來新高,也達到了全年的最高值。從2007年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的銷售價格指數變化關系來看,在同比增幅上前者大多高於後者,且兩者差距隨時間有拉大趨勢;而在環比增幅上,當兩者變化方向相同時,無論是在上升階段還是下降階段二手房的幅度變化均快於新建商品房,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過熱和過於頻繁的房產投資行為有可能會擾亂房地產市場、推動房價的暴漲暴跌,因此需給予高度關注並加以有效引導。
數據顯示,2007年第二、三、四季度房屋銷售價格進入了新一輪的快速上漲周期,北京等部分大城市的房屋銷售價格增幅從前一階段的平穩狀態轉向較快上升;與此同時,北海、烏魯木齊等中等城市的房屋銷售價格則繼續維持著去年以來高速增長的態勢,共同形成了全國房價普遍上漲的局面。究其原因,國家在土地、金融、財政等方面宏觀調控措施的執行力還是偏軟,囤積土地、違規開發、捂盤惜售、哄抬房價、規避套型結構調整等問題仍比
圖122007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同比)
2007年國土資源形勢分析報告
在各地房價繼續高位快漲、普遍超出居民承受能力的背景下,2007年8月國務院出台了《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體現了政府房地產宏觀調控思路的方向性轉變,即在落實近年來各項政策、繼續堅定不移穩定房價的同時,又從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角度出發,通過創新保障模式、擴大保障對象、加大資金投入、優化權益配置等手段,承擔起政府在住房領域所應起到的社會民生職責。值得注意的是,保障住房新政的影響力是否能夠獲得比較良好的效果,相關配套細則的及時跟進和政策執行力的進一步強化至關重要。
❷ 經濟下行房地產下行生意到底還能做嗎誰能告訴我
沒有一個時代時抄不能做生意的。
國破家亡的時候,有人做發國難財的生意,也掙錢。
經濟下行及其影響的很多產業的下滑,GDP由保增長到保穩定,是市場理性的自身調節、長期過快的經濟發展速度並不是好事。
今年,GDP基本放緩到了7%,很有點象股市,不那麼瘋狂的時候,才會給後期的發展帶來長遠的支撐動力。
中國的經濟也是這樣。我想說的是,盡管目前經濟發展不理想,看上去不如過去那麼好,但這個調整對實體經濟上,在今年年底前應該到頭了,明年預計是上升的趨勢,從四季度的降息降准,到預計明年仍會繼續下調,預示著國家年後促進國內消費、支持實體經濟的決心。
因此,個人認為2015年是一個開始創業的不錯的年份。
您說的房地產業,在2015年會有所恢復,相對穩定,主要以平價消化存量為主,對市場的正負面影響都不大。
❸ 運用「價格變動的影響」的知識回答,樓市價格下行對人們生活和房地產業的經營有哪些影響
1、生活:樓市抄價格下降,增加人們的襲購買.緩解了人們的購房壓力.租房等需求可能減少.房屋裝修等需求可能會增加.
2、經營:縮小房地產經營規模;提高技術,加強管理,發揚創新,提升自身房子的競爭力;針對人們的需求,經營適銷對路的高質量房屋.
❹ 房地產過分下行就會使銀行倒閉~就相當於國家淪喪
小悅悅事件來責任排序
第一 小悅悅的父母源。(雖然沉浸在悲痛之中,但讓一個兩歲的幼童,獨自在可以行車的市場道路上穿行。是為了省事、還是為了省錢?建議追究刑責!!!)
第二 肇事司機(肇事逃逸,嚴懲之。)
第三 事件市場管理者。(場內道路是否有清晰限速標識相關警示標志.)
彌補好以上三方面缺失,能有效減少悲劇重演!
再做第四件事。。
第四 18名路人。(輿論譴責之。。。)
只做第四件事可以讓所有人輕而易舉的獲得一種道德優越感,但是此類事件會繼續發生,不會減少!於事無補!!!
❺ 經濟下行壓力下,房地產去產能
最快都要明年年底才穩定下來啊。 中國經濟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難 金融海嘯已經在全球許多國家登陸,面對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全球正在採取救市措施。在我國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走向如何?我想談幾點看法。 經濟下行難以逆轉 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比上年同期回落個百分點。以此來推算,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因此許多人對中國經濟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勢表示擔憂。 實際上,經濟下滑已經相當嚴重,根據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電量增速已經滑落至3%,1~9月用電量增速滑落至%,按照經驗值,這個用電量水平對應的經濟增速應該至少在9%以下。 主要問題在於出口和投資貢獻下降,其中出口貢獻下降了個點。 現在看來,經濟下行加劇正在進行中,很難判斷何時見底,因為未來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一旦發生,底可能是一個很長時期。 從金融動盪到全球總需求大幅下降,會存在一個滯後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個很困難的時期。 四大因素影響通脹壓力 國內9月份CPI上漲%,比上月回落個百分點;PPI上漲%,漲幅比上月回落個百分點。PPI與CPI雙降之後,四季度及2009年的 通脹形勢如何?其實,CPI回落主要是翹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國際商品市場近期大幅下跌。當前國內通脹壓力減輕,四季度通脹有望繼續回落,但2009年通脹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本回答屬◇蓶чī℡ 版權,謝絕粘貼}西方國家兜底式規模空前的救援計劃,始終是未來中長期內引發通貨膨脹的潛在源頭。就國內來看,幾個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糧食等初級產品的價格會否震盪後返身向上。因為市場流動性疏緩後,資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出現新的產業亮點的話,只可能有三個去向,消費信貸、新興市場和能源等資源市場。如此一來,商品市場反彈,從而對PPI產生新的推力。 2、財政能力的減弱將迫使政府放鬆價格管制,從而使積壓已久的通脹壓力釋放出來。 3、製造業大量企業倒閉後,製造品的供給層面將產生新的通脹壓力。 4、不得不採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將從貨幣供應層面推動物價上漲。 企業最大壓力是外需驟降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比上年同期回落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這一數據反映出了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加劇,增速回到個位數是大概率事件。 企業面臨四大壓力:匯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外需驟降。如果歐美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對於一個出口已經佔到GDP40%的國家,是致命的。 現在看來,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穩,主要是上半年訂單延續,而1~9月美國金融危機還沒有從市場明顯擴散至實體經濟層面,美國經濟還維持2%的增長。但是9月份後期,雷曼事件後,感覺明顯不一樣了,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防火牆被沖垮,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將進入顯著衰退,溢出效應波及全球,中國出口很不樂觀。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個位數增長。 明年人民幣貶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214億美元,遠低於當月29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總的看來,7、8、9這三個月資本流入下降很厲害。金融海嘯過後,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撤離應該是一個趨勢,而且正在發生。 美國經濟去杠桿,消費信貸會大幅萎縮,與之對應的新興市場出口模式的經濟前景悲觀。同時,變賣資產大量資本撤離去回補母國金融機構的損失,滿足去杠桿的財務調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趨勢延續下去,不排除中國外儲2009年中期後出現下降的月份。 事實上,2007年,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個既有經濟模式的盡頭,勞動生產率的進步已經出現明顯拐點。在中國新的模式出現以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升值空間已經耗盡。 這一點,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出現了明顯貼水。2009年人民幣匯率出現貶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國製造業很脆弱 (建議別復制,復制者檢舉。本回答屬KUA版權)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製造業影響有多大呢? 在我看來,這是災難性的。因為中國製造業都是大進大出的結構,資源和市場都捏在美歐的手裡。 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得承受原材料價格上升這種輸入型通脹的壓力;而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又無法將成本壓力外移,因為全球製成品的定價權不在中國,盡管中國被冠以「世界工廠」或者「世界車間」。但現代製造業價值鏈的兩端都不在中國掌控,研發、原材料采購、品牌設計、銷售渠道管理、售後服務、零售壟斷巨頭等等高附加值領域都在美歐手裡。中國製造業只是拿訂單幹活,並不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 這樣的結構非常脆弱,資源和市場雙向一擠,必然是企業大量倒閉。 要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 中國是否存在新的增長點支撐經濟呢?對於這個問題,要傷筋動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宏觀上看,主要是調節投資和消費的結構,通過加快資源性產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力度,通過加快居民、政府、企業以及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財富分配上的調整,堅定地轉向內需消費主導的經濟體。 微觀層面上,企業所謂轉型也好,升級也好,都不準確,並不是把我們勞動密集型趕走,內遷,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中國製造業的問題是處於價值分配鏈的低端,在國際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問題關鍵是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只有向兩頭延伸,如原材料采購、研發、物流、倉儲、銷售網路、品牌等,才能創造出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從而也就達成了與宏觀目標的一致。 (建議別復制,復制者檢舉。本回答屬わ蓶yiわ版權)
❻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如何才能做好房產銷售
你好,房產銷售沒有捷徑,勤快是王道,
多跑多聯系,提高自己的親和力和表達能力。
❼ 房地產進入長周期下行通道是什麼意思
您好,進入長周期下行通道就是樓市長期處於低迷狀態,成交量低,房價不漲,望採納謝謝
❽ 電氣設計工作怎麼樣,如何看待逐漸下行的房地產市場對其的影響
總體來講電氣來設計是一個穩定的職業自,也比較熱門。目前房地產市場在不溫不火狀態,下行只是一個表象,總體它會上升的。而作為設計不光是房地產業還有大量的可能會是公建項目設計、基礎設施項目設計、廠房等建築設計,這些建築不會減少,所以說只是房產在設計總體份額中比例略降,對電氣設計工作影響不大的。當然找到一個知名度高、業務量充足的設計單位對於您來說還是最重要的
❾ 如果樓市持續下行,對商業地產有什麼影響
不好的:
大量高點拿地的商業項目,會資不抵債,出現賠錢或倒閉;
在整內個「下行期」,會出現新項目容數量驟減,因為誰都不敢賭自己是否是「抄底購入」,入市會更加謹慎與依賴專業;
持續下行,會打擊前期「高點購入」的商業項目投資客/炒房者的直接利益,降低該領域的投資信心;
好的:
房市下行,變相的降低租賃價格與商鋪出售價格,有利於實體商業發展;
因為下行,導致很多商業項目公司的倒閉,對於供過於求的市場,是利好的。有利於凈化市場,留下有競爭力、發展健康的企業;
房市下行,還有利於用作炒房的「熱錢」在房市無利可圖,就會轉入別的領域,比如實體商業的發展;
隨著房市下行,人民的購房壓力減小,自留的可支配的消費資金會多。有利激發實體商業的消費流通。
❿ (2)房屋銷售價格漲幅見頂下行
2008年,房屋銷售價格在沖頂高位後終於開始松動下行,逐月同比和環比漲幅雙雙回落,總體上呈現「年初波動滯漲、年中開始回落、年末加速回落」的變化態勢。在市場持續觀望的情況下,預計2009年房屋銷售價格仍有10%~20%的下降空間,房價理性回歸的趨勢短期內不會改變。
從年內變化情況來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呈逐月加速回落態勢,進入第三季度回落速度明顯加快(圖16):1月為111.3點,3月為110.7點,6月為108.2點,9月為103.5點,12月為99.6點。房屋銷售價格指數環比漲幅也在波動中後開始快步下降(圖17):1月和3月均為100.3點,6月為100點,9月為99.9點,12月為99.5點。
圖16 2008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同比)
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關繫到國民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近三年來,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全國房價普遍飆升,大大超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普通居民的正常承受能力,部分地區和城市甚至觸及價位極限,為此政府在2007年和2008年初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抑制房價過快增長、打擊投機炒作。與此同時,在無奈之舉下的持幣待購或不購也進一步導致市場觀望和有價無市現象的全面蔓延。
分地區看,2008年前三季度,新建住房銷售價格同比漲幅較大的城市主要包括海口、烏魯木齊、北京、寧波等;二手住房銷售價格同比漲幅較大的主要城市包括:烏魯木齊、銀川、蘭州、太原等。除北京以外,其他都是一些二線城市,而且它們在過去兩年中房價的漲幅相對緩慢。第四季度,在價格整體下挫的局面中,東、中部地區二線城市呈加速下降態勢,由此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國家在增強了土地、金融、財政等方面宏觀調控措施的執行力後,房屋銷售價格開始回歸市場理性。其中,經濟較發達地區的二線城市房價在現階段受環境(國際經濟背景、國內宏觀政策等)影響的不穩定性或波動性較大。
從長遠來看,只有讓房價適應消費水平,正常購房需求才能得到滿足,並拉動相關行業投資。在城市保障住房體系真正健全並良好運行之前,房產市場中絕大部分人群尤其是青年人買房或供房的壓力還很大,房價降低到普通工薪百姓消費水平還有一定距離。房價暴漲或暴跌都會極大地損害行業景氣並帶來樓市恐慌,不利於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政府對房產價格調控的思路應該是引導價格在適度的水平上緩慢增長,讓經濟增速高於房產價格增長速度。
圖17 2008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