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ipo前股價計算問題
都是沒復有公式的. 發行的股價,根據制公司的業績,當時市場情況,行業內估值,股本數量等等而定.
公司發行前股本的總數,就是注冊資金數量。比如7500萬的注冊資金,股本就是7500股. 上市的新股發行數量就是流通股數量.原股份數量不變,都是有限售時間的.1年-3年. 發行新股數量,規定是不少於發行後股本的25%.即:7500萬的總股本,發行數量不低與2500萬股.最高限制是50%,不過這種情況很少。
Ⅱ 公司IPO的股價是怎麼確定的
通常確定公抄司IPO發行價格,其方襲法有三種:
①市盈率法:是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為依據確定發行價格的方法。基本公式:發行價格=每股凈收益×發行市盈率
市盈率法的關鍵是根據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發行公司所處行業情況、發行公司自身的經營狀況及其成長性確定發行市盈率。
②市凈率法:是以公司股票的市凈率為依據確定發行價格的方法。基本公式:發行價格=每股凈資產×發行市凈率
市凈率法的關鍵是根據二級市場平均市凈率、發行公司所處行業情況、發行公司自身的經營狀況及其成長性確定發行市凈率。
③現金流量折現法:是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計算公司的每股凈現值,確定發行價格的方法。基本公式:發行價格=每股凈現值
現金流量折現法的關鍵是根據發行公司所處宏觀經濟環境、行業情況以及發行公司自身的經營狀況預測公司未來每年的凈現金流量。
Ⅲ IPO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有哪些影響因素
IPO上市公司股價應該由幾方面決定的。
首先是企業自身價值決定,企業的凈專資產對IPO上市公司起著基屬礎性的作用。
其次是企業自身特性也有影響,如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企業的行業前景,以及企業未來發展潛能。
第三,企業的執政團隊的管理能力、專業水準等也會對企業的股票產生一定影響。當然在國內也跟國家的相關政策的扶持也有一定的影響。
Ⅳ 如何理解IPO以後上市公司的股價通常是高估這句話
1,首發之前都是認購,認購成功,第一天開盤後認購的人的是持觀望態度,或者高版價掛單,而第一天權上市關注也大,自然多頭優勢大。
2,股票第一天上市百分之90以上是漲,加上第一天沒有漲幅限制的條件,通常都會超過百分之十,這是規律了,所以能在網上申購到多半就是賺了。
由於以上兩點原因都與公司基本面無關,也就是只是因為市場的趨勢在漲,掛單就掛的很高,一般情況下,當然算是高估了,除非市場低迷,可能會出現新股被低估的……
Ⅳ 上市公司的首次公開募集資金金額(IPO金額)是怎麼確定出來的呢
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來確定,不超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金額。募集資金數額和投資項目應當與發行人現有生產經營規模、財務狀況、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適應。如果一個凈資產為1個億的公司,募集資金3個億(加上當地銀行配套的幾個億),同時開工若干個項目,要考慮其管理能力能否跟上以及投產後是否有足夠的市場容量。
一般競價方式更常見於債券發行,這里不做贅述。累計投標是國際上最常用的新股發行方式之一,是指發行人通過詢價機制確定發行價格,並自主分配股份。所謂「詢價機制」,是指主承銷商先確定新股發行價格區間,召開路演推介會,根據需求量和需求價格信息對發行價格反復修正,並最終確定發行價格的過程。一般時間為1~2周。
例如此次建行最初的詢價區間為1.42~2.27港元,此後收窄至1.65~2.10港元,最終發行價將在10月25日前確定。詢價過程只是投資者的意向表示,一般不代表最終的購買承諾。
1、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2、融資金額是指企業的通過籌集資金,直白說籌集是錢。
3、注冊資本與注冊資金含義是一樣的,沒有本質區別。
4、聯系是注冊資金中可以有融來的資金;區別是融資金額是變動的,注冊資金是相對固定的。
Ⅵ 查找一隻最近IPO後並已經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它的發行價和上市的第一天的股價的關系是怎樣,原因是什麼
300203聚光科技,最近的創業板IPO。發行價是承銷券商一般是包銷怕承銷失敗,初期詢價得出專的價格,一般比較比開盤價低。屬開盤價是上市第一天集合競價的結果,反應的是一個市場預期。你這么想,如果第一天價格連發行價都比不上,誰還打新股,沒人打新股,怎麼可能只有1%-2%的中簽率,破發情況只有在大盤極度低迷時候才會發生。
Ⅶ 上市公司IPO後,股票的價格問題
這個問題可抄以嘗試這樣來看襲:
公司一旦IPO成功之後,上市公開交易。有些公司(例如電信幾巨頭……)確實對股價沒有訴求,因此他們在處理投資者關系時比較「隨意」,經營上也並不以股價為主要參考目標。
但這並不能說股價對所有公司都沒有意義。例如股東減持時,當然希望二級市場股價高於自己成本價。另外,有再融資需求的公司也期待股價在二級市場的表現。當然,對於有股權激勵方案的公司來說,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是所有被激勵對象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歡迎討論補齊。
Ⅷ 一個公司IPO時的發行股價和後來在交易所上市的股價有什麼關系
1、IPO時候的首發價格叫做發行價,不是所謂的最原始股本;
2、IPO的股價根據回市場同行業上市公司、答近階段首發公司市盈率和發行人最近一年凈利潤及總股本決定大致范圍,由網下發行投資者的報價情況最終決定發行價格;
3、發行之後在交易所掛牌交易時的價格是根據二級市場買賣雙方的報價形成的,和正常股票價格變動原因一致,首日開盤價、收盤價與發行價有一定聯系,也就是發行價會影響到股民的心理預期,但並不由發行價決定;
4、不清楚你說的「原始股價」指的是什麼,如果指的發行價,那不是只往上漲的,有個名詞叫「破發」就是跌破發行價的意思,現在這樣的公司很多;如果指的是首次公開發行之前公司成立時1元/股作價,那肯定只比那時候多,不會比那時候少,至少目前還沒出現這樣的公司,這種情況出現之前,要麼退市到三板去了,要麼被別的公司收購了。
Ⅸ 上市公司IPO時是怎樣計算總股本的,如何確定股數
確定一個將上市的公司的股本是通過會計師事務所核算出來的公司總資產決回定(就是)總股答本。
新上市股票發行價格平常是這樣演算的(以至今的中小企業板為例):
P=A×40%+B×20%+C× 20%+D×20%
式中:P=發行價格,A=公司每股稅後純收益×同類公司最近3年均勻本益比(市盈率),B=公司每股股利/同類公司最近3年均勻每股股利,C=近期每股凈資產值,D=預估每股股利/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總股本和流通股本的關系
總股本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全部股票所佔的股份總數,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於全流通股份來說總股本=流通股本
總股本的大小與股價的關系
總股本大的話,而且非流通股本小的話,莊家不易控盤,該股不易成為黑馬。相反,總股本小,而且非流通股本相對來說佔有較大的比例,那麼莊家很容易吸籌建倉,能快速拉升股價,成為黑馬的機率較大。如果沒莊家的介入,股本大的價格波動相對股本小的價格波動要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