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恆大地產的報表中有「合約銷售額」這個數字,與營業收入差距很大。「合約銷售額」是個什麼概念
就是簽了復合同的銷售額。
有一部制分按合同的約定是分期收款的,
有一部分是按揭收款的。
上述這些均需要在收款時確認收入的實現的。
再者,房地產的收入結轉與收款是有時間差的,
即,預售款收款,在達到收入確認條件時才結轉收入。
綜上所述,二者的差異是十分正常的情況。
Ⅱ 房地產銷售流速是什麼意思
銷售房地產業績是什麼意思,
在房地產銷售方面,業績是指銷售金額或提成金額。把銷售金額列為業績指標的佔多數。
銷售金額:個人本月累計銷售的金額。比如某人本月賣了三套房,累計銷售金額為500萬。
提成金額:賣一套房提成總價的千分之五,本月賣了500萬即可提成25000元。
實際案例:萬科披露2018年銷售業績:合同銷售額超過6000億
房企前三強中,萬科率先披露2018年全年銷售業績。1月4日早間,萬科發布公告稱,2018年1至12月份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4037.7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6069.5億元,同比增長約14.54%。
當日傍晚,碧桂園發布公告,2018年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約5018.8億元,同比增長31.25%。雖然恆大尚未公布年度銷售數據,但根據稍早前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統計,恆大2018年實現銷售金額5511億元。「強者恆強」的格局基本穩定。
具體來看,萬科2018年四季度持續沖量,全季度完成1754億元合同銷售額。僅在12月,萬科實現630.1億元的合同銷售金額,僅次於當年1月的679.8億元和6月的656.3億元,並較505.79億元的當年月均合同銷售額增長約24.58%,較2017年12月的合同銷售金額622.3億元微增1.25%。
Ⅲ 房地產的銷售額與營業額分別指什麼呢
對房地產行業來說,營業額與銷售額的時間節點不同,銷售額是在簽署購房合同交了定金後就算入,但根據會計准則,營業額是要在房屋竣工產權移交後才可計入,在這之前都是在預收賬款上,因此有延遲性。
Ⅳ 房地產的結算收入和營業收入有什麼區別 銷售金額(不是營收)與預收款有什麼區別
結算收入一復般是指一個房地產項目制竣工交房後,工程上進行了決算,這個項目的總體結算收入;
而營業收入一般指主營業務收入,即房地產項目已經達到交付條件時,從預收賬款轉到主營業務收入
銷售金額一般是指銷售部根據簽訂了銷售合同統計的銷售總金額,
預收賬款是指房地產項目開始預售後,根據實際收到的錢統計得出的金額……
Ⅳ 什麼是銷售房產份額
「銷售房產份額」,是指銷售房屋產權的份額或按份額銷售房屋產權。這本是一內種房產銷售方式容,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房產銷售行業的創舉,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其列為非法吸收資金的形式。因為這種銷售方式不是通常意義的按可以獨立注冊的單元或樓層銷售,而是將應當整體銷售的房產分割按份銷售。這種按份額銷售的房產,無法得到房產登記機關的產權登記,也就是說其產權轉讓不被法律所承認,而得不到法律的保障,通常成為不法房地產商「名為銷售、實為集資」的非法集資手段,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將其確定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的表現形式。
Ⅵ 什麼叫房地產銷售認購金額
我分兩個階段來回答,首先認購金;
是指的你在購買房子的時候
確認購買該房子時所交的錢,相當於訂金。
認購金額:這個顧名思義就是訂金的大小了。
Ⅶ 銷售金額和營業收入的區別
1、范圍不同:
銷售抄額: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稅法上這一概念是不含任何稅金的收入。銷售額適用於製造業、商業等。
營業額:會計上指的是營業收入,稅法指的是應稅營業收入。營業額屬於含稅收入,適用於飲食業、運輸業、廣告業、娛樂業、建築安裝業等。
2、分錄不同:收入總額包含所有收入,即包括應稅收入,也包括免稅收入和不征稅收入,而銷售營業收入只是收入總額的一部分,在計算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扣除限額時,銷售(營業)收入包括會計核算中的「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銷售貨物、提供勞務、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等)和會計上不確認收入但稅法上確認的「視同銷售收入」,但不包括「營業外收入」和「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3、來源不同:因為企業還有其他的收入,但這個收入不是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一般也不放在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收入中,即:銷售額>=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Ⅷ 商品房銷售額超17萬億!這是什麼概念
這意味著去年房地產市場依然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無論是銷售面積還是銷售金額都出現不小的增長。近日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去年全年,國內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7.6萬屏幕,與往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左右,而商品房銷售額達到了17.3萬億元,也增長了8.7%左右,在投資方面,房地產開發投資超過了14萬億,同比增加了7%,可以說,過去的一年,國內房地產依然保持著平穩的發展態勢。有房地產行業的相關人士表示,去年商品房銷售創下新高,主要是前期受到疫情影響,後半年房企加大了打折促銷的力度,頭部房企對回款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所以導致去年房地產市場出現價量齊升的現象。
面向未來一年,相關專家表示,京津翼城市群的房價可能迎來上升,包括向長三角城市群等熱點城市,房價就持續回暖,但一些購買力透支的地區,其房價可能很那再獲得增長了。未來分化越來越嚴重,炒房的風險也越來越高,房價可能面臨較大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