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業」是廣東.香港和澳門地區人們對( )房地產的稱謂。
單元性~~~~~~~~~~~~~~A單元性 B.綜合性 C.普通型 D.別墅型~~~這四個答案,只有A最符合!
Ⅱ 怎麼在香港注冊房地產公司要什麼條件
注冊香港公司需要提供:
1.確定公司中英文名稱
2.公司注冊資本最低1萬港回幣,不需驗資
3.至少一名股答東、董事(可同一人擔任,沒有國籍身份限制)
4.經營范圍,28個字元內.
香港公司取名是非常自由,除了"銀行"、"地產"、"皇家"、"英皇"、"信託"等敏感字眼不可用之外,沒特別限制,不過必須以「有限公司」結尾,按現行香港政府法例,香港公司英文名稱需以「Limited.」結尾
Ⅲ 香港十大房地產公司有哪些
新鴻基地產、九龍倉、恆隆、太古地產、香港置地、新世界、利福、港鐵、崇邦和嘉里
Ⅳ 香港房地產大佬有哪些
有錢的基本都是搞房地產的……
Ⅳ 我想知道,香港房地產發展過程
香港房地產業雖然幾經起伏,但一直是香港經濟的支柱之一,佔GDP的比重在20%以上,是香港經濟的「晴雨表」。
戰後至現在,香港房地產業呈現明顯的周期性盛衰循環。第一個周期是1946年至1959年;第二個周期是1959年至1969年;第三個周期是1969年至1975年;第四個周期是1976年至1985年;第五個周期是1985年底至現在。每個周期經歷的時間長短不同,周期最短的約6-7年,最長的是第五個周期,歷時19年。
香港人口1946年為60萬人,1949年增至186萬,到1959年超過了300萬,人口的急劇增加使住房需求急增。在港府政策推動及利益驅動下,上世紀50年代,大量資本湧入,香港出現了房地產建設熱潮。到了1958年,房地產市場開始供過於求,房價、地價下跌了70%。
1959年開始,香港經濟出現轉機,加上來港的外國人、國際商業機構增多,對商業樓宇、住宅的需求增加,刺激房地產業迅速回升。由於銀行對房地產業的過度貸款及其他因素,1965年春,香港爆發了銀行信用危機,接著房地產價格暴跌,許多地產公司倒閉,香港房地產業陷入了戰後第一次大危機之中,一直延續到1969年才有所好轉。
1969年香港房地產市道逐漸復甦,港府於1972年制訂了一項「十年建屋計劃」,令投資者信心迅速恢復。但1974年的石油危機導致香港股市暴跌,又帶動房地產業全面調整,香港地價下跌40%,樓價下跌了30-40%。
1975年底開始,房地產市場重又回升,港府1976年開始地鐵修建計劃,提升了城市土地價值;1978年,又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即廉價屋計劃),解決了222.5萬普通市民的住房問題。1977年香港人口超過450萬人,1979年達到500萬人。需求增加,令樓宇供不應求,新興市鎮(屯門、沙田、葵涌等)逐步形成。
承接70年代後期的快速發展,1981年香港房地產市場達到高潮,但隨後而來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及中英香港問題談判,令港人出現信心危機。1982年底,香港樓價比1981年下跌60%,1983年房地產市場全面崩潰。直到1984年9月,「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市場才重新復甦。80年代香港房地產業在70年代的基礎上得到了進一步發展。1990年,港島區的房價比1981年上升了一倍以上。不過,1989年之後房地產價格的急升,給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埋下隱患。
90年代初期,國際游資及本地炒家開始瘋狂炒買香港房地產,樓價、地價飈升,嚴重脫離居民購買力。從1991年到1997年房價上升4倍左右,若從1985年房地產市道復甦算起,到1997年時房價已上升了9-10倍。1997年,香港房地產泡沫破滅,樓價一路下跌,至2003年中,下跌了70%左右,給香港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一輪周期性上漲歷時13年,下跌過程達6年,至2003年底才慢慢有復甦的跡象。
Ⅵ 香港房地產和內地房地產有什麼主要區別
香港房價比內地高很多。香港按英尺賣,內地按平米賣。
Ⅶ 香港和內地投資房地產有什麼區別
差別很大吧.
香港的所有樓宇都是透明的. 在網上就可以查到每個房子以往的各項資料,例如歷專屆戶主屬,以往成交價等等.
隨便找一個銀行,都可以給出一個房子的市場現值.
買賣雙方都必須各自委託一名律師代理辦理產權交接事項.
不同的地方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
Ⅷ 為什麼在香港90平的房子被稱為「千尺豪宅」
香港非常抄的擁擠,土地襲非常的少,所以在香港用了90平的房子就可以成為了千尺豪宅。對於生活在香港的人來說,如果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子,可以說是畢生的夢想,他們一生都會為了這個夢想而奮斗的。
在香港普通的生活的市民,為了可以買一套房子,努力奮斗,但是像100平的房子是他們不敢奢侈的夢想,已經100平方的需要1000萬。所以很多人都選擇了生活在很小的房子里,如果有30平,就已經很滿足了。
Ⅸ 香港的房產管理局全稱叫什麼
這個,房屋署主要是提供公屋建設和管理的
土地業權方面歸地政總署管,Land Department
建築設計和建造方面歸Building Department
物業稅的評定歸差餉物業估價署Rating and Valuation Department
如果你想查詢某個物業的登記業主姓名及其什麽時候用多少錢買的,可到土地注冊處(Land Registry)進行查冊,我經常弄這個,可以幫你查。